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腸道菌群可能改變疼痛敏感性

根據國際疼痛協會(IASP)的定義,「疼痛是一種與組織損傷或潛在組織損傷有關的不愉快的主觀感覺和情感體驗」。據統計,全球有1/6的人口遭受慢性疼痛的折磨,而多數慢性疼痛病人的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目前,90%的鎮痛藥物是非甾體類和阿片類,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伴隨有胃腸道不適和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因此,尋求更為有效的鎮痛靶點成為當務之急。

疼痛感覺由遍布全身的複雜環路激活而引起,整合到中樞神經系統的一個特定部位。當機體遭受損傷、疾病或者有炎症的狀態下,痛覺感受器的神經末梢區域敏化而產生痛覺。痛覺是一種避免機體遭受進一步傷害的保護機制。因此,痛知覺紊亂的病人(比如糖尿病人)遭受致殘傷害的易感性會大大增加。

許多因素都可以影響人們對疼痛的感知,比如,情感狀態、焦慮程度、注意力、過去的經歷和記憶。最近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可能也會參與宿主對於疼痛刺激的響應。腸道菌群參與疼痛感知的第一個證據來自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腸易激綜合征的特點之一就是慢性腹痛。儘管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學和病理學目前仍不明確,但是大家普遍認為其與腸道菌群的紊亂相關。任何會導致腸道菌群紊亂的風險因子,比如早期的應激和傷害(抗生素使用、遭受虐待、忽視或者喪失主要的照顧者),成年期遭受急性的危及生命(創傷后應激障礙)的事件都與腸易激綜合征的發生相關,也都與內臟疼痛的敏感性增加相關。

在動物實驗模型中,抗生素會擾亂菌群改變內髒的疼痛感受。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小鼠出生后4-13天內飼餵單一的抗生素或幾種抗生素的混合物都可以改變成年後的小鼠內臟對疼痛的敏感性。

儘管這些是內臟疼痛和腸道微生物存在相關性的間接證據,但是,許多在動物模型實驗中都證明益生菌對緩解內臟疼痛有效。在抗生素誘導的小鼠內臟疼痛敏感的模型中,副乾酪乳桿菌可以緩解粘膜炎症及內臟疼痛;嬰兒雙歧桿菌可以緩解結直腸擴張模型中的內臟疼痛敏感癥狀。2007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嗜酸乳桿菌在體內和體外都可促進腸道上皮細胞中阿片類受體和大麻類受體的表達,而這兩種受體正是許多鎮痛葯發揮作用所依賴的。所以,嗜酸乳桿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腹痛,起到跟嗎啡類似的鎮痛效果。可見,益生菌是可以通過與鎮痛葯相似的機理來發揮止疼作用的。這些益生菌跟疼痛相關的研究給我們打開了一扇有趣的大門,我們或許可以通過服用益生菌來調整腸道菌群,改善內臟疼痛。

如果僅僅因為腸道菌群存在於腸道中,您就認為腸道微生物對疼痛的緩解作用只局限在腸道內,那您就大錯特錯了。在動物模型中,炎症反應會參與到疼痛響應中來,包括生成炎症因子、募集免疫細胞,誘導產生疼痛敏感的終極調節因子前列腺素和多巴胺。前列腺素和多巴胺可以直接激活神經元中的疼痛感受器,產生痛覺。當給無菌小鼠後腳掌注射疼痛刺激因子后,其疼痛反應要明顯小於正常的對照小鼠,但是前列腺素和多巴胺引起的疼痛反應在正常小鼠和無菌小鼠之間沒有差別,這就說明無菌小鼠對疼痛的不敏感並不是其神經傳導有問題,而是與其炎症因子生成的減少或推遲相關。在痛風的動物模型試驗中也發現,當向股脛關節注射一種促進炎症產生的藥物后,正常小鼠的炎癥狀態明顯,疼痛敏感,但是無菌小鼠的關節不能誘導產生炎症反應,其疼痛感也會大大降低。當無菌小鼠的腸道內恢復菌群定植后,其對疼痛的感知力就恢復到正常小鼠的水平。所以,這些實驗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腸道菌群跟我們的疼痛感受是直接相關的。

儘管腸道菌群與疼痛的相關性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在臨床上也還很少應用益生菌來緩解疼痛,但是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些希望和可能。如果一個人對於疼痛過度敏感,那麼一個微小的刺激可能就會讓您痛苦不已;而如果一個人對於疼痛非常不敏感,那麼就不能輕易的察覺身體炎症或疾病給您釋放的危險信號。而這些都可能跟腸道菌群有關,所以請善待您的腸道菌群,有的時候讓您感到疼痛是為了讓您遠離危險。如果您在遭受疼痛的威脅時,也不妨試試益生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