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帶病上市、業績大變臉、實控人瘋狂套現……現在又講起了轉型故事

帶病上市、業績大變臉、實控人瘋狂套現……

現在又講起了轉型故事,你敢信嗎?

文 / 微威 市值風雲

又是一家在IPO時被媒體瘋狂質疑的「帶病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

當初的質疑已經隨著2010年$易聯眾(SZ300096)$ 上市的那一聲鐘響化為烏有,陞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轉眼六七年光陰似箭,對於這樣的陳年往事,新股民就更是無感了。

但是,當初對這家公司「帶病上市」的排山倒海般的質疑,真的就沒有一點價值嗎?

那就讓我們試著分析一下易聯眾今天的局面,用事實說話吧!

當時對易聯眾「帶病上市」的質疑可謂鋪天蓋地,而且每一個質疑,都是重要爆點,足以致命!很奇怪當時為什麼沒有引起重視。

一、帶病上市后的實控人套現

套現特徵:「踩線、掐點、頂格」

風雲君團隊就不去翻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大家上網一搜,遍地都是。我們只簡單回顧一下易聯眾上市之後最能反映問題、也是最弔詭的部分,然後再結合易聯眾上市之後的公司管理水平與財務狀況做個專業的分析,並將分析結果全部寫在該公司最近的「重大戰略規劃」後面的小黑板上,給大家做一個參照、參考。

易聯眾上市之後,最弔詭的部分是什麼?就是上市時的實控人古培堅的「掐點、踩線、頂格」的減持動作。

請各位注意,古總的所有減持行為,都是合法的,未經許可不許亂噴,不然古總有可能會告你們「侵犯名譽/商譽/肖像權」的:

易聯眾2010年7月28日在創業板上市,其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古培堅所持部分的1532萬股於2013年7月29日起解除限售,但當時恰逢半年報窗口期,所以古老闆的第一次減持就「掐點」選在了當年的9月2日和5日,合計減持1500萬股,套現23490.5萬元,持股比例降至26.91%。

當年12月26日,古老闆再次通過競價交易以24.48元/股減持30萬股。這兩次交易,古老闆把當年的減持限額「頂格」花得乾乾淨淨,毫不客氣乾淨利索,讓人沒有一絲絲的防備……

2014年7月22日,古老闆再次以均價20.2元/股減持了占易聯眾0.76%的130萬股。

為了避開董監高的減持規定(每年不超過所持股份的25%),2014年8月,古總提出辭職,掛冠而去,不為可憐兮兮的「五斗米工資」而折腰,堅決不再當董事長了,也沒行事在公司擔任任何其他職務!

根據規定,董監高離職之後還有半年的時間不得減持,所以古總請辭之後,還得再熬半年。古總很著急是不是?半年時間一過,古總就如脫韁的野馬在碧綠的草原上撒歡:從2015年3月18日至5月27日,其分8個交易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累計減持1730萬股。

接下來的故事新老韭菜們就都有印象了,股災很快來了,天公不為古老闆作美啊:股災一來,證監會出台了不得減持的規定——古總剛剛在牛市裡撒著歡兒減持得那叫一個high,這一下子就不讓減持了,這還TM有沒有王法了?!

古總很著急,古總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怎麼辦?

2015年8月24日,古培堅將所持易聯眾剩餘的12.79%的5500萬股,作價10.69億元協議轉讓給其繼任者、易聯眾董事長張曦。

2015年12月23日,古培堅通過易聯眾發布公告稱,計劃在2016年1月11日至7月10日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全部所持占易聯眾9.77%的4200萬股。本次減持計劃完成後,其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2016.1.25,古培堅通過大宗交易以15.58/股減持公司640萬股;

2016.1.26,古培堅以均價16.21元/股再度減持615萬股,佔總股本的1.43%;

2016.1.27,古培堅再次減持……

作為易聯眾的發起人和原實際控制人,公司上市時古培堅持有的股份比例高達35.63%;截止2016年三季報,古培堅通過「踩線、掐點、頂格」減持策略,目前僅剩4.25%的股份。

好的,作為一家「帶病上市」的典型案例,在發起人和實控人已經快要減持殆盡了的當口,公司突然宣布要重大轉型了!!!

……又是熟悉的味道與配方,對不對?

易聯眾原發起人、實控人、董事長古培堅。

圖片來自全景網。

二、「重大轉型」新故事!

眾人拾柴股價高

剛看易聯眾自己的基本情況介紹時,我愣是沒看明白他究竟是幹啥的……恕眼拙,純財務科班出身,又幹了幾十年CFO了——可是既然能在這給風雲君老闆寫文章,自忖文科也不至於差到讀不懂易聯眾的介紹資料啊!

他是如此這般地描述自己的:「公司是民生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商和民生信息服務提供商,公司專註於民生行業軟體技術與服務的研究、開發、應用和推廣工作,主營「以勞動和社會保障為核心"的民生行業應用解決方案與服務,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軟體及IC(嵌入式軟體)、系統集成及硬體和技術服務外包、民生信息服務等」。

好像很「高、大、上」的樣子……把前面的一堆帽子摘掉,不就是個IT企業嘛?

來來來,既然你偏要彎彎繞,我們就偏要把你捋直直。

一個如此為「民生和社會保障」勞心費力的IT企業,在股票市場的表現也不俗,如今每股21元左右的價格,市盈率已經達到390多倍,動態市盈率近3600多倍,不得了啊!

最近,又看到網上好些個股評專家之類的在說該股有望再創新高,公司也是一系列的動作不斷,又是1.4億的融資授信,又是將以14.40元每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約45億……真正是熱鬧非凡,熱火朝天,眾人拾柴股價高,前途一片大美好!

這些錢將投資到如下項目:

喲,這是也要準備跨界玩金融了?

公平地說,這對上市公司來說是件好事,非公開發行也是定增對象真金白銀投錢進來的,也沒有圈二級市場股民的錢。

但是,看了這些個募投項目后,作為一個追崇價值投資的專業團隊,我還是替他們擔心,有錢是好事,能不能用好這些錢就是大事了;而且,也擔心韭菜又被忽悠進去高位套牢,給人家抬了轎子,所以想和大家一起分析探討下這家公司是否有能力做如此大手筆的動作。

易聯眾路演圖片。圖片來自全景網。

三、公司治理一鍋粥,財務狀況如變臉

帶病上市+業績變臉

我們姑且不去論前文提到的易聯眾「帶病上市」和上市之後實控人瘋狂減持的往事,我們秉持專業精神,只討論易聯眾的上市之後所表現出來的管理水平和財務狀況,然後推導出易聯眾能否完成轉型的結論。

45億資金的運作不是一般的投資,對公司管理團隊的營運能力是個考驗,那麼,這家於2010年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現在的營運管理究竟是怎麼樣的能力水平呢?

這是這家公司上市以來的主營業務收入折線圖,這圖形像個大寫的M,起起伏伏之間能夠感受到企業的「艱辛」:除了2011年業績有較大增長外,其他年份都在跌倒爬起的幸苦努力中(配合股市走勢圖看他業績的跌倒爬起,似乎有某種奧妙在裡邊呢,跌倒和爬起是一種行為表演藝術?),規模也就是在3-4億之間徘徊。

這個利潤指標就更難看了,2011年向上沖了一下以後就幾乎沒能再爬起來過(這不僅僅是帶病上市的典型,還是個上完市就甩臉的典型啊),2016年10月14日公司發布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告2016年前三季度虧損800-1000萬元,而上年同期的業績是盈利1369.77萬元,退步不是一點點啊!

照理說企業的毛利率不低,但是凈利率卻持續下滑,這個不能不說管理上存在問題了,這近50%左右的毛利潤是如何被消耗殆盡最終收不抵支反而虧損的呢?

費用的上升倒是非常乾淨利落,三項費用占收入的比率從10%上升到最近的45.47%,毫不含糊。得好好研究下這三項費用究竟花在哪裡了?

為搞清楚各項費用的具體情況,我們按照費用大類來收集整理從2010年以來的數據,希望能從中窺探出一些端倪。如這張表所示財務費用這項數據是對業績一直有貢獻的,大概因為募集資金的富裕,公司財務理財工作做的到位,財務費用一項每年都能貢獻幾百萬的利潤,2015年的貢獻甚至佔到了扣非后凈利潤的60%左右。我差點以為公司2015年就進軍金融業了呢!更可怕的是2016年6月扣除財務費用貢獻后業績已經虧損兩百多萬。

再來看這份管理費用的清單,我怎麼看怎麼都覺得似乎權責不是那麼對等,無論收入是增是減,管理人員的工資總是始終在往上升,而且升的幅度不是一點點,而且我知道這個職工薪酬裡面是不包括研發人員薪酬的(研發人員工資歸集在研究開發費里),所以,開發投入加大人員增加一說在這塊費用里根本不存在,因為研究開發費擺在那兒,它的增加幅度更是幾乎以每年50%左右的幅度上升,但是,科技投入,創新投入再多咱也不說,相信IT企業確實應該有大手筆的開發支出的。

還有這個管理營運費,我不知道這是用於哪方面的費用(難道除這個費用以外的那一堆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就不是用於管理營運的?),該費用幾乎也是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加,完全無視收入的漲跌,在我一個老財務看來,一個內控到位的企業,再怎麼說費用和收入總得有個基本的匹配度吧?否則,公司的績效考核又是如何做的?

如果說前面的兩項費用還可以勉強說是後勤部門的費用,基本屬於固定費用,是一個企業維持基本營運所必須的付出,跟業務沒有必然的聯繫,那麼銷售費用總是該跟業務收入密切相關了吧?

現在的市場經濟下,作為一個上市公司,肯定會有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業務的考核肯定得跟績效掛鉤;那麼我就不明白了,無論收入增減無論利潤增降,工資大幅上漲沒商量,3.8億業務的時候業務人員薪酬是398萬,下降到2.79億收入時業務人員薪酬是734萬,3億收入的時候業務人員薪酬漲到1378萬,誰說工資沒CPI漲得快?在易聯眾那是小菜一碟的事。

還有一件蹊蹺的事情,就是其中的中標費用。從前面三年的數據看,隨著中標費用的下降第二年公司業績也萎縮(中標到實施有個延後性,理解),後面三年乾脆這項費用就消失了。這是怎麼個情況?會計政策的一貫性如何貫徹的?還是說後面就沒再中標過?還是說後面的招投標不再發生費用了?或者說後面的業務不用再履行招投標程序了?(好像不太可能,民生和社會保障工程領域的項目基本上都是政府項目,基本都要履行政府採購的流程,那麼基本上是逃不出招投標的套路的。)

實在沒想明白他家的工資漲這麼快的緣由,咱就傻傻的去從每年的年報里把裡面的薪酬狀況和員工人數扣出來,做成了這麼一張表格。

2011年的工資漲幅具有合理性,上市后的第二個年頭,營業收入從2010年的1.85億增長到了3.82億,幾乎翻倍,工資總額同比增長70.66%,其中一線員工的增幅是84.35%,管理人員薪酬增幅50.94%,這樣的增幅也對得起當年的業績。但是,2012年業績大幅下滑,工資照漲不誤,漲幅達到21.73%,其中管理人員薪酬漲幅達40.42%;後面的我不想逐一分析了,有表格在上面,大家自己理解吧。

四、結語

我們只展示真相,不評價二級市場

分析到這裡,我們已經不想再多啰嗦,就是希望股民朋友們看過我們的文章后,要買該股票之前先問問自己是否願意冒這風險?

當然,最後還是依照本公號的紀律,贅述一句:我們從不評論上市公司的二級市場股價和交易機會,我們只做投資價值研究。

必須提醒各位一句的是,在很多時候,上市公司基本面與二級市場價格並沒有必然的聯繫,這個,你們都懂的,對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