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菜鳥折翼:馬雲最佩服的人,卻傷害他最深

1

昨天,菜鳥網路和順豐集團在毫無徵兆間爆發了衝突。

5月31日下午6時,菜鳥接到順豐發出的數據介面暫停告知;6月1日凌晨,順豐關閉了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6月1日中午,順豐進一步關閉整個淘寶平台物流信息的回傳。

6月1日下午2時,菜鳥網路官方發布微博,就此做出聲明:

聲明中有兩點內容值得關註:

一是「此事發生前,菜鳥根據安全團隊的建議正在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信息安全升級。我們將加強對海淘、快遞櫃等物流數據的多重交叉驗證,但順豐及豐巢等出於各種原因並不配合。」

二是「為避免物流數據缺失給商家和消費者造成損失,我們已經緊急建議商家停止使用順豐發貨,改用其他快遞公司的服務。」

菜鳥的聲明將雙方矛盾徹底公開化,不少媒體隨即引用「有關人士」的評論:「順豐這樣突然關閉物流數據,其實是綁架商家和消費者,是把公眾利益當做自己的商業籌碼。」

但一波剛起,反轉隨即到來。下午,順豐就此事作出回應,提及三個核心點。

其一,是菜鳥網路在6月1日0點下線了豐巢介面信息;

其二,菜鳥以信息安全為表面理由,展開了一場針對豐巢和順豐的封殺行動;

其三,封殺行動的背後是阿里一直希望順豐從騰訊雲切換至阿里雲


除此之外,順豐還稱,旗下的豐巢在2016年與菜鳥展開合作,反饋快遞出入櫃信息、網點推送等相關物流信息給菜鳥。

但2017年的續約過程中,菜鳥提出所有快遞櫃信息的觸發必須通過菜鳥裹裹,取件碼信息無條件給到菜鳥,豐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給菜鳥(包括非淘系訂單)。這樣的條款令豐巢難以接受。

晚上6點43分,順豐官方微博就此再出聲明,「希望所有快遞行業同仁警惕菜鳥無底線染指快遞公司核心數據的行為」。

2

菜鳥網路曾被馬雲形容為自己的「最後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是一統國內物流、甚至國際物流的大局。

電子商務的核心在於「三流」,也就是所謂的支付流(現金體系)、信息流(平台模式)和物流。阿里系將前兩者做到了極致,但在物流的掌控上一度處於被動地位。

馬雲曾說,京東做的最危險的事情就是自建物流體系。京東本可以藉助第三方完成物流工作,但為了保證送貨時間和產品安全,劉強東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自建倉儲和物流程序,這種重資產的模式導致京東連續虧損12年,直到去年才扭虧為盈。

在這條所謂「危險」的路上,劉強東決定一路走到底,除了無人機等項目外,京東還公布了投入幾百億的物流增強計劃。自有物流給京東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快捷安全的物流已經成了很多人選擇京東的重要原因。

與京東一樣,蘇寧也選擇自建物流,但阿里巴巴卻走不了這條路。阿里是一個平台,匯聚萬千商家,阿里不可能要求商家必須用哪家物流,這和其平台理念不符;出於其龐大的交易量,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單獨承擔阿里平台的物流需求。

因此,阿里巴巴、淘寶和天貓三大平台上,匯聚了超過10家較為主流的快遞公司,其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投訴率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了阿里平台的用戶體驗。

隨著電商的發展,最後一公里甚至最後十公里越發重要。阿里要想長期保持霸主地位,改善物流是重中之重,為了這件事,馬雲「琢磨了5年時間」。

阿里進行過各種嘗試,首先是投資各家物流公司,包括星晨急便百世物流、匯通快遞、圓通等,寄望於建立一支類似順豐的強大正規軍,但結果證明並不靠譜。有消息稱阿里曾希望重注入股順豐,但遭到王衛的拒絕,期間,馬雲曾兩次公開表示王衛是他「最佩服的人」。

除投資物流公司外,阿里也曾搞過大倉儲的概念,即建立阿里倉庫,所有賣家的貨必須經過此倉庫,通過集中貨源的方式控制快遞公司,但這個項目最終宣告失敗。

因為各種嘗試期間摩擦不斷,雖然阿里給各大物流公司創造了數倍以往的生意,但早期雙方的關係並不像外界想象般融洽。阿里曾舉辦一次物流行業峰會,由馬雲親自主持,幾個物流「大頭」卻爽約沒來。這令馬雲相當憤怒,當場稱要重點扶持在座的各位,讓那些沒來的人後悔。

琢磨物流期間,馬雲逐漸摸清了幾點,包括永遠不做自己的物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以及只有打造掌控核心優勢的平台,才能扼住物流的咽喉。在這樣的思考下,菜鳥網路應運而生。

菜鳥網路究竟是幹嘛的?早先,外界對於這家公司知之甚少,甚至有言論稱馬雲靠這家公司來圈地。直到近兩年,隨著菜鳥網路逐漸彰顯威能,其職能才逐漸明朗化。

阿里給菜鳥的核心使命有三個,一是在主要城市圈建立倉儲,二是打通物流相關連接、整合大數據,三是物流網路相關的金融服務。

倉儲是物流重資產端的支出大頭。在物流最火爆的幾年裡,光是倉庫轉租,一年就能創造翻數倍的利潤。

通過自建和投資倉儲企業的方式,阿里在倉儲端的發展相當迅猛。至2017年初,菜鳥已經在全國各地建立或租賃超過360個大型倉儲,其自動化程度號稱超越亞馬遜,面積和品類也超越了京東的亞洲一號。

菜鳥倉儲有兩大用途,一是分拆「售賣、租賃」給夥伴物流企業,以提升物流效率,二是用於天貓的自用。

眾所周知,天貓是未來阿里的核心競爭力所在,要發展天貓,必須向迅捷安全的物流靠攏。為此,阿里已經展開了不少嘗試,有天貓的KA(KeyAccount)商家反應,如今參加天貓商城的大促活動,經常被強制使用菜鳥物流,發貨到菜鳥的倉庫后再分配發貨,並且繳納倉儲費和較高的物流費。

作為物流重資產的核心,倉儲可謂穴位,比穴位更重要的,是物流的大腦——打通相關連接、整合的大數據,這也是此次衝突的核心所在。

3

互聯網時代,用戶對於「大數據」並不陌生。所謂得數據者得天下,大型的互聯網企業,可以做到掌控用戶的一舉一動甚至一言一行。通過精準的用戶畫像,企業可以做到比你身邊的人更了解你的喜好,從而實現精準營銷。

菜鳥網路的核心在於數據的全方位整合。在其描繪的藍圖裡,一位用戶在淘寶下單后,菜鳥可以根據在線平台的信息發出指令,讓離賣家最近的快遞公司員工上門收貨,並在規定時間內送達阿里最近的中轉點。

中轉點根據目的地信息,了解到某快遞公司即將有車輛出發至目的地,隨即分配上車。到了目的地中轉點后,阿里再根據平台信息分配送達任務。過程中既將成本降至最低,也做到了時間上的迅捷。

在某些買家未選定物流公司的情況下,菜鳥網路已經開始嘗試這樣的模式。該模式里,所有的物流公司都被「敲碎」整合,為菜鳥所用。

所謂掌握了信息流,便掌握了規則。馬雲據此說,10年之後,所有快遞24小時內必達,如果哪家快遞公司出了問題導致延誤,就會受到阿里的處罰。

根據這些數據,阿里只需要在各大核心環節入手,其他則交給其他人。比如由四通一達做配送,由豐巢、格格箱等快遞櫃完成最後一公里,在最中心的位置設立倉儲地點等等。

除此之外,物流數據還能有效反饋到電商平台本身,幫助其梳理消費者地區分佈、平台品類精細化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各項環節。

這樣的模式里,所有數據都掌握在阿裏手里,快遞公司則淪為配角。

早期,物流公司的核心是重資產,誰有更多網點、運輸車、快遞員,誰就掌握主動權。但如今,物流行業的核心價值已經變成了數據,數據就是渠道,是核心競爭力。重資產端只有倉儲依舊重要,其他的執行端(如運輸車、快遞員)等,則大同小異,可替代性強。

物流的入口(快遞起點)和終端(最後一公里)之間,皆是數據,由數據決定中間資源的優化和分配,這是菜鳥網路的底氣所在。

早先為了壯大菜鳥聯盟,阿里將四通一達和順豐都拉來入伙,每家出資5000萬占股1%。在當時的新聞發布會上,馬雲就直言以後會有更多的合作夥伴通過增資的方式加入,而阿里對於股份的分配有著絕對的掌控權。

如今,菜鳥對於物流體系的掌控越來越強。今年5月22日,菜鳥網路的「GSLS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雲當著幾千人的面警告坐在前排的四通一達高層:「不管同不同意,這兒至少一半的人十年以後不會在這裡了。」

「很多公司已經上市,更多的物流公司在排隊上市,但我沒有發現上了以後和不上市有多大的區別,唯一感覺就是我變成了排名多少的富豪了,這沒有意義。」馬雲稱,上市后,很多物流公司依舊「土不拉幾」,無法適應菜鳥網路的科技化。

對於菜鳥網路和四通一達的關係,曾有評論稱:自阿里展開智慧物流后,通達系在初期嘗到了甜頭,但如今已經被捆綁其中,有苦難言。從長久看,菜鳥會將所有聯盟中的品牌價值抹除殆盡,後者則任人魚肉,生死不再由己。但出於阿里系帶來的龐大訂單,四通一達只能迎合,不敢撕破臉皮。

對於這一點,劉強東在1年前就曾發表看法:

而如今,順豐和菜鳥的大戰正式拉開帷幕。

4

對於菜鳥聯盟,順豐一直不感冒。除了象徵性入股外,順豐很少參加菜鳥網路的峰會,今年的「GSLS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也沒有出席。

早在2015年4月,順豐就聯手申通、中通和韻達,共同創立豐巢科技,意在掌控物流數據,對抗菜鳥網路。今年,順豐又聯合京東、唯品會,自建數據介面。衝突發生后,6月2日,京東與順豐宣布將展開全面合作,由京東接入一萬台豐巢智能快遞自提櫃。

順豐之所以有底氣對菜鳥說No,是出於其品牌地位和業務關係。實際上,阿里系業務在順豐營收中所佔的比例並不大。

2016年雙十一期間,電商快遞只佔順豐件量的10%,平時則更低。相較之下,其他快遞企業雙十一期間的電商件均佔比超過50%。有統計推測,電商件占順豐全年業務的比例不超過5%,甚至可能更低,其更多業務來自企業用戶。

阿里系平台的順豐快件主要是3C產品和貴重物品,在高價值物品快遞領域,順豐擁有絕對優勢。從起家起,順豐便依靠優質的快遞質量和速度,奠定了無可撼動的領先地位。

因為價格較高,阿里系的商家很少建議發順豐,大多是出於買方的要求,這樣的基本盤,不可能被一句「不建議使用順豐」所改變。

按照順豐的說法,公司並非不願意給菜鳥提供相關數據,但此次安全升級中,菜鳥的要求是接手豐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據此推斷,其中或許包含私人包裹、其他電商平台、企業客戶數據等等,對於這樣的要求,順豐認為完全無法接受,於是決定將菜鳥「拉黑」。


順豐和菜鳥的衝突,本質上依舊是利益的衝突。菜鳥的模式決定了它要儘可能多地掌控物流數據,將其他物流企業納為己用;順豐則不願意為阿里系的「小規模業務」交出核心數據,何況順豐如今還自己發展電商,斷然不可能將機密交於競爭對手。

從「大義」上看,兩家的觀念都站得住腳。前段時間剛爆出海淘作假的新聞,如果菜鳥能全面整合數據,其他物流企業將不再擁有作假的空間。

而順豐同樣認為,將客戶數據交給菜鳥是一種不負責的行為,菜鳥的要求更像是一種脅迫,並且危害了用戶的利益。

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兩家誰是誰非很難判斷。表面上看,菜鳥一統大局對於消費者利大於弊,因為菜鳥的出現,近兩年的物流速度已經有所提升。未來,如果菜鳥真的發展成為馬雲設想中的平台,或許能給用戶帶來更便捷、成本更低的物流服務。

但凡事總有兩面性,站在產業和物流企業的角度看,菜鳥獨大未必全是好處。今年初,曾爆出物流網點大規模癱瘓、負責人跑路的傳聞。物流的生意越來越大,為什麼從業者還要跑路?對此,當時就有評論指出:隨著菜鳥的做大,雖然物流公司的單越接越多,但是單件的利潤卻被壓榨無幾,這一點在網點級的經營者身上一覽無遺,因此才發生了上述事件。而這些事故,最終還是由消費者買單。

從另一個角度看,反壟斷口號喊了一百多年,並非沒有原因。如今,阿里已經控制了電商市場、支付市場的大半江山,菜鳥也控制了物流市場的大半江山,並且計劃著控制全部江山。

順豐和菜鳥的衝突發生后,各家「關聯」企業紛紛站隊。

6月2日,劉強東強勢表態:「我相信順豐的品質、王衛的為人!現在公民發送的所有私人快遞信息,不管是不是該平台的都被拿走!已經嚴重違法!公民的隱私信息誰來保護?呼籲有關部門調查!」

而衝突披露的第一時間,騰訊即站邊順豐。騰訊雲在微博上稱「助力順豐布局雲端,無論多麼重視順豐的數據與業務安全都不為過。」

6月2日晚間,美團和網易也加入戰團,且均支持順豐。美團外賣發表聲明稱將全面接入順豐旗下的豐巢自提櫃,雙方將在多領域共同探索更優解決方案,未來也將實現信息打通。

網易旗下的考拉易購、網易嚴選則將與順豐升級現有業務合作,丁磊親自出面表態:「順豐是我個人十分尊重的企業,順豐一貫以來對品質的堅持,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了很好的物流體驗,這也與網易發展各項業務的要求是一致的,相信雙方將為消費者不斷帶來驚喜。」

愈發熱鬧的戰局裡,阿里顯得形單影隻。菜鳥網路急速發展的過程中,從未遭遇過如此抵制與打擊,馬雲最佩服的那個人,卻「傷害」他最深。

,二維碼為:

*本文由新芽NewSeed合作夥伴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原出處。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繫新芽NewSeed處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