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全球核武器檔案

提示上方"史客兒"免費關注!

原創投稿請至:[email protected]

「對於核武器,人類經歷了三個階段。」國防大學教授張召忠說,「從核武器研製並用於實戰,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是第一階段,沒有國際條約約束,有能力的國家競相發展;從1968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是第二階段,開始有條約約束,限制發展核武器;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也就是蘇聯的後期,開始裁減核武器。」

從二戰美國向日本投下2枚原子彈開始,到朝鮮戰爭、古巴導彈危機,核彈的惡魔之影時常忽隱忽現。但是,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核大戰將導致地球「核冬天」的到來,終極棄核,應該已成了人類的一個目標。然而,想要達成這一目標,實在是太難了。

美國核試一個月後投入實戰

二戰盟國的勝利,確實來之不易——盟國至少5300萬人傷亡,按當時的美元計算,連本土未受侵害的美國也損失了3.35萬億美元。

1945年8月,美軍B29轟炸機將原子彈「胖子」和「小男孩」投射到廣島、長崎,直接導致籌謀本土決戰的日本無條件投降。這一開啟地球人核武實戰的兩次投射,既令日本帝國主義加速滅亡,令盟國歡欣鼓舞,同時也讓世人在原子彈問世之初,就見識到了核武器的可怕——兩座城市瞬間焦土,近30萬人傷亡。

蘇軍攻克柏林,德國失敗以後,同為軸心國的日本仍然叫囂本土決戰。

從美軍B-29轟炸機上投下的原子彈「小男孩」里裝了60千克的高濃縮鈾,整個炸彈4噸多重,它在9470米的高空被投下,43秒之後在離城市580米的高空爆炸,爆炸釋放出了相當於1.3萬噸梯恩梯炸藥的能量。由於爆炸的中心位於城市正中,這個日軍南方司令部所在的城市受到重創,集結著的實力可觀的防禦部隊大多失去戰鬥力。

然而日本仍然不準備無條件投降。因此,三天之後的8月9日,另一架B-29轟炸機給長崎帶來了原子彈「胖子」。「胖子」系鈈彈,含有約7千克左右鈈239,爆炸當量相當於2.1萬噸梯恩梯炸藥,爆炸發生在離地面近470米的空中。由於爆炸點離預定的目標差了大約3千米,也由於不同於廣島平原的複雜地形,長崎的損失不如廣島嚴重。當然,這個日本的造船工業中心,也折損了不少。

兩顆核彈,一鈾一鈈,即令依舊叫囂的日本軍閥屈服。長崎核爆后第六天,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從日本本土到和東南亞戰場的數百萬日軍,放棄了困獸之鬥。

雖然廣島、長崎兩顆核彈造成了巨大的平民傷亡,當時卻令美軍最高指揮機構頗為欣慰。因為核彈讓盟軍避免了登陸日本本土的作戰,避免了預計達數十萬的盟軍傷亡。按照美國人的小算盤,甚至避免了蘇聯軍隊登陸日本,也就避免了日後美蘇在日本爭地盤。

美國能投射出用於實戰的原子彈,源於戰時保密的「曼哈頓計劃」。二戰前夕,為逃避德國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國的一些科學家,擔心德國搶先造出原子彈,推舉愛因斯坦上書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加強利用核裂變過程來製造超級炸彈。1942年6月,美國陸軍部實施「曼哈頓計劃」,爭取先於德國研製出原子彈。

羅伯特·奧本海默著名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

該工程集中了以奧本海默為首的,當時歐美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多萬人參加。為保密起見,只有12個人知道全盤計劃。經過了3年,耗資20億美元,1945年7月16日,美國新墨西哥州沙漠深處的阿拉默多爾空軍基地,轟然巨響,一陣蘑菇雲升騰而起,緊接著天上瞬間如同有了兩個太陽——人類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這一最新武器就用於實戰。

回看二戰歷史,盟國在原子武器上佔了先手,卻並非一帆風順。最早開始關注原子彈的,恰恰是希特勒統治下的第三帝國。早在1939年,德國人就已進行了物理學領域的原子分裂實驗。而德軍入侵挪威,很大程度上就是覬覦當地可用於核試的重水。德國歷史學家賴納·卡爾施博士和電視新聞記者海科·彼得曼所著《希特勒的原子彈》一書披露——「納粹德國差一點就在製造第一顆可用於實戰部署的原子彈競賽中拔取頭籌,納粹領導人甚至在投降前三周曾討論過與同盟國展開小規模核戰爭的方案。」

德國化學家哈恩和物理學家斯特拉斯曼發現鈾原子核

即使是德國戰敗后,軸心國依舊想用原子彈實現驚天大逆轉。1945年5月13日,德國海軍U-234號潛艇在南大西洋被美軍截獲,艇上甚至有兩名日本軍官。這艘潛艇原本的目的地是日本,艇上大約運載了210噸貨物,都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裝備,比如德國V2導彈的配件等。貨物中最隱秘的部分是10個鋼製圓桶裝載的560公斤鈾!而另一艘U-2513號潛艇同樣被賦予秘密使命。1945年1月底,這艘潛艇攜帶5個月的給養出港。艇上裝有黨衛隊帶來的60個容量為8公升的堅固鋼瓶。

U-2513號上有一位非軍事人員——物理學家馬丁·諾德邁爾。同年5月8日,潛艇接到了德國海軍司令卡爾·鄧尼茨元帥發來的投降命令。幾天後,艇長托普命令將4個鍍鋅容器沉入海中。曾在這艘潛艇上服役的格哈德·韋伯於1949年聲稱,諾德邁爾曾私下向他透露,那是關於德國原子研究的檔案,而60個鋼瓶裡面是重水,他的任務則是將艇上的貨物交給日本人。

麥克阿瑟曾建議向投擲30顆原子彈

儘管納粹德國的核武器未能投入實戰,但其研究成果對美蘇兩國的核計劃產生了積極影響。甚至有一種猜測——美國「小男孩」所用的鈾,一部分可能是在德國U-234潛艇上繳獲的。

在二戰末期的波茨坦會議上,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已從特工那裡獲悉美國核試驗情報。由於是蘇軍攻克柏林,蘇聯得以從德國挖來不少核專家。戰爭結束不久,蘇軍戰士在德國蘇占區和美佔區邊界發現100噸濃縮鈾。1945年8月初,斯大林就曾當面對英國大使表示,蘇聯已經建立了相關實驗室。1945年8月20日,蘇聯決定成立專門委員會領導和協調原子彈研究工作。1946年12月,第一座核反應堆在南烏拉爾啟動,並實現了鈾裂變反應。1949年8月29日,哈薩克塞米巴拉金斯克大草原上,矗立起一個50米高的塔架,吊起一隻巨球,這就是「斯大林1號」原子彈。數秒之後,其化作一朵巨大的彩色蘑菇雲,試驗威力為2.2萬噸梯恩梯當量。蘇聯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地位,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其後,英國於1952年進行了首次核試驗,法國於1961年進行了首次核試驗。

在核武器最初發展的20年裡,擁核國家在戰爭或非戰爭狀態下,對無核國家進行核訛詐的事,常有發生,特別是嘗到了核武甜頭的美國,曾多次叫囂使用核彈。而核國家之間的摩擦,甚至將地球帶到了核戰爭的邊緣!

已解密的1950年11月9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絕密文件,標題為《為反擊共產黨入侵朝鮮,關於美國使用原子彈的可能性所需考慮的問題》。這份文件建議使用核彈的範圍——「在朝鮮用於戰術目的」和「在滿洲(指東北地區)用於戰略目的」。這份方案因沒進入政府職能部門議程,而束之高閣。可戰後解密的美國陸軍檔案資料顯示,朝鮮戰爭期間「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曾狂妄建議,投擲20到30顆原子彈轟炸,在中朝之間沿鴨綠江設置一條放射性地帶。

在哈佛學者、前美國駐華外交官陶涵(JayTaylor)所著《蔣介石與現代》一書中,也多次記錄了美國對動用核武器的念頭。

比如對1950年代末的國共金門炮戰,陶涵如此寫道:「杜勒斯公開宣布美軍將協助保衛金門。另一個驚人的記憶空白是,美國最高級的領導人又在公開場合及秘密會議上近乎漫不經心談到在金門危機中可能動用核武器。新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空軍上將丁寧(NathanTwining)向國安會報告,7000至1萬噸的空中引爆彈可以掃清共軍大炮。美國急送可攜核彈的8英寸口徑榴彈炮到金門,但想必還是由美國人控制它們。」

陶涵記錄了宋美齡人格分裂般的一段講話:「1958年5月份就到了美國的蔣夫人,也在電視節目《會見新聞界》(MeetthePress)上表示,大陸人民在問,為什麼台灣不用核武器對付共產黨政權?」可以想象,宋美齡這一番煽動在美國勢必起到反效果。

不僅在美國,陶涵記錄日本對此的反應也能說明問題:「艾森豪威爾和杜勒斯起初是鷹派反應,旋即聽到一大堆怨言,反對因外海幾個小島就對發動核戰爭攻擊。美國駐東京大使報告說,如果美國為了金門動用核武器打擊,日本可能會要求所有的美國軍人和設施撤離其領土。其他盟國也一樣驚駭。」

1964年10月,在羅布泊沙漠深處試爆第一顆原子彈,不但令美國不再對動核訛詐的歪腦筋,也令蔣介石感到「反攻大陸」已經無望。

獨立機構美國「國家安全檔案」曾公布解密文件——1969年10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曾下令發出秘密核警報,意在迫使蘇聯在越南問題上做出讓步。這一核警報是尼克松「瘋子戰略」的一部分內容,其中有對北越採用戰術核武器的可能。

導彈對峙美蘇較勁,古巴危機差點拉爆原子彈

當然,比起擁核國家對無核國家的核訛詐,核大國之間的較量,假若造成萬分之一的誤判,則會把地球推向核戰爭邊緣。最典型的例證就是1962年在加勒比海上演的古巴導彈危機。

1962年8月31日,美軍偵察機拍攝到古巴開始安裝蘇聯防空導彈。9月4日,白宮發表聲明,肯定蘇聯在古設置導彈,約3500名蘇聯人在古進行技術服務。對此,蘇聯矢口否認。此時的肯尼迪並不認為蘇聯向古巴提供武器已構成對美嚴重威脅。可進入10月後,肯尼迪仍不斷得到蘇聯在古巴建立中程導彈基地的報告。10月14日,美國人通過U-2偵察機掌握了蘇聯在古巴建設6個中程導彈基地的證據。這些導彈都可以裝備核彈頭。

10月22日18時,時任美國國務卿臘斯克把封鎖有關海域的的決定通告了蘇駐美大使。18時15分,西方國家駐華盛頓大使得到了來自美國政府有關封鎖的通報。19時,肯尼迪發表電視講話,稱:古巴建設的導彈基地可以擊中西半球的大多數城市。肯尼迪強烈呼籲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從古巴撤走導彈。

10月24日,美軍68個空軍中隊和8艘航母組成封鎖帶,2萬名美海軍士兵執行封鎖行動。部署在世界各地的美軍也進入戒備狀態。美國的強硬讓赫魯曉夫吃驚不小,於是下令加快向古巴運送導彈及轟炸機的速度。美國毫不退讓,在靠近古巴的佛羅里達及鄰近各州集結登陸部隊,美陸軍第一裝甲師進入鄰近古巴地域,另外5個師進入緊急戒備狀態,攜帶核武器的B-52型轟炸機振翼升空待命。最終,蘇聯撤出了在古巴部署的中程導彈。10月28日,赫魯曉夫在廣播講話中公開答覆肯尼迪,蘇聯政府下令「拆除您所稱的進攻性武器,並加以包裝運回蘇聯」。

赫魯曉夫之所以要將中程導彈部署到美國鼻子底下,是因為美國當時已經用戰略轟炸機和導彈包圍了蘇聯,美國在土耳其、義大利和西德的導彈都對準了蘇聯。可以說,蘇聯重要的工業中心直接暴露在核彈威脅下。古巴導彈危機雖以蘇聯從古巴撤出中程導彈收場,可同時,美國在土耳其等地部署的核武器,也相應撤退。

古巴導彈危機幾乎是人類距離核大戰最近的一次。

1996年宣布暫停核試

在古巴導彈危機之後,美蘇軍備競賽得到了加強,但一套日益完善的制度,使得競爭在一些正式的協議里被法制化,如1963年的《禁止有限核試驗條約》、1968年的《核不擴散條約》和1972年的《戰略武器限制條約》,美蘇甚至互相允許衛星偵察核設施。到1970年代晚期,冷戰兩巨頭美蘇已達到超級大國水平,影響著核武器恐怖平衡下「和平的」國際體系。

各類國際條約中,較著名的是1968年生效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英文簡稱「NPT」。該條約禁止除美國、英國、法國、,以及蘇聯和其繼承者俄羅斯以外的所有成員國擁有核武器,並承諾上述五大擁核國最終將銷毀核武庫。該條約規定了防止核武器擴散的國際體制,目前共有187個國家簽署,而以色列、印度、巴其斯坦和朝鮮都是不願意合作者。

當原子彈在廣島上空初爆的時候,世界人民曾經歡欣鼓舞,甚至將新鮮誕生的一件小文具命名為原子筆。可不出幾年,當廣島、長崎受到原子彈之害的狀況披露出來,人們對原子武器的印象隨之改變——核武,終究是魔鬼不是天使。

1953年,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聯合國大會上做了題為《原子能為和平服務》的演講。經過幾年努力,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誕生了。

這個機構既能幫助無核國家發展和平核計劃,又要確保它們不發展核武器。在1968年生效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中,國際原子能機構被授權監督成員國的核活動,以確保無核武器國家不獲取核武器。

遺憾的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已受到過幾次衝擊。自1991年起,先後發現伊拉克、朝鮮和伊朗隱瞞自己的鈾濃縮、鈈分離等活動。而令人擔憂的是,已經成功進行核試驗的印度和巴其斯坦,都不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簽約國。已是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的巴其斯坦,在核試驗成功后,仍遲遲未簽署《核不擴散條約》,只能算半隻腳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

至於超級大國美蘇,於1982年6月29日,在瑞士日內瓦啟動削減戰略武器談判。談判幾經停止,終於1989年6月舉行的第11輪談判中,雙方達成共識——同意把各自的戰略核武器運載工具削減到1600件,戰略核彈頭減至6000枚,洲際導彈和潛射導彈的彈頭限制在4900個之內。1990年5月,蘇美談判更取得重要突破。美國同意將射程600公里以上的空基巡航導彈列入條約的限額之內,雙方宣布各自只能擁有880枚潛艇發射的巡航導彈。

至1991年7月30日,削減戰略武器談判經過15輪正式會談始達成協議。1991年7月31日,美蘇總統在莫斯科正式簽署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即《美蘇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可蘇聯於當年12月解體。幸好部署有蘇聯核武器的白俄羅斯、哈薩克、烏克蘭紛紛棄核。

美國則未履行其應盡的部分不擴散核武器義務。例如,美國1995年與無核武器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之間達成協議,將條約期限無限期延長,但前提是美國承諾將就《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進行談判。時任總統柯林頓於1996年正式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但在1999年美參議院的表決中未獲批准。而後小布希政府又出爾反爾反對此條約。

誰是核國家?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九條第三款規定:本條約所稱有核武器國家系指在1967年1月1日前製造並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裝置的國家。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目前只有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才是被普遍承認有核國家地位的國家,而這5個國家,最終也將放棄核武器。

棄核國家阿爾及利亞、阿根廷、巴西、白俄羅斯、哈薩克、烏克蘭、南非

【摘自《新民周刊》2013年第7期 作者/姜浩峰】

【延伸閱讀】

註:本公號所推送的文章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進來撩』欄中的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所推送的文章並不代表本公號觀點,請和諧留言。

微信號:skdyh8

溫馨提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