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國實體零售呈現結構性回暖

今年上半年零售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銷售增速加快,經營效益提升,實體零售店回暖跡象明顯。商務部7月3日首次對外發布了《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16/2017年)》,報告顯示,2016年下半年以來大型零售企業銷售情況明顯好轉,實體零售出現結構性回暖跡象。2017年零售行業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質量、效益和服務水平將不斷提升。

從商務部公布的數據看,今年上半年2300家典型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1%,增速比去年同期增加3.3個百分點。此外零售企業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同比分別上升7.6%和6.6%,較去年同期分別提高7.8和14.3個百分點,回暖態勢凸顯。

而被業內稱為零售業的「晴雨表」的超市、百貨、便利店及專業店等表現良好,今年上半年,專賣店、專業店、超市、大型超市、百貨店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8.8%、5.7%、3.6%、3.4%、1.2%,增速同比分別加快9.0、5.1、2.7、2.6和1.1個百分點。對此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表示,一方面當前國內零售業門店小型化的趨勢進一步顯現,以便利店為首的小型店鋪實現了銷售和門店雙增長;另一方面,傳統零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取得進展,實體企業在全渠道、門店體驗、商品結構和會員服務等方面發力,促使市場銷售逐步企穩。

同時,實體零售增速出現明顯分化。截至去年底,便利店、購物中心、超市銷售額增長較快,增速分別是7.7%、7.4%和6.7%,而專業店、百貨店銷售額增長較慢,增速分別為3.1%和1.3%,相差最大的便利店和百貨店增速差距能達到4.92倍。百貨店無疑是列出的幾個增速墊底業態中的一個,其增速較上年下降2.1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在實體零售結構性回暖的同時,各個業態經營模式也面臨變革的挑戰。這主要表現在商業網點發展不均衡、結構性過剩、配套設施不完善,零售企業物流成本、租金成本、人工成本上漲壓力較大,數據驅動經營決策的發展格局尚未形成,零售市場公平秩序有待進一步優化,傳統零售商業模式創新轉型亟待加強等。

根據不同業態的增速分化數據也可以看出,相較於超市對經營模式的積極探索,百貨業增速遭詬病的原因也多在經營模式上。報告指出,傳統零售業中仍有部分企業將入場費、聯營扣點作為主要利潤來源。零售商引廠進店、出租櫃檯、不掌握產品終端、不參與銷售過程、不直接服務顧客,僅在品牌上提供收銀和物業管理等商業服務,自助經營功能衰退,市場敏感度低,是當前零售業經營轉型、業態升級緩慢的癥結之一,而這正是傳統百貨業主要的經營模式。

對於百貨業的發展現狀,在業內人士看來,既有原有經營模式原因,也有部分原因來自於轉型升級的壓力。

此外,百貨店、超市、購物中心共有的問題是同質化較為嚴重,其中百貨業約有87%的商品雷同,同質化必然導致過度的價格競爭,零售企業微利經營甚至是無利經營。傳統零售行業常用的層層代理制對應的層層加價導致價格虛高而缺乏市場競爭力也是問題。

在傳統零售行業本身的問題之外,報告還指出,近年來實體店受到網路零售巨大衝擊,經營陷入困難。數據顯示,去年網上零售額達到51556億元,同比增長26.2%,已經連續六年實現同比增長,實體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2.6%,比上年擴大1.8個百分點。

在網路購物的衝擊下,實體零售店有些已經在削減業務,有些甚至已經閉門關店。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實體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它的特點是線上線下相結合。不可否認,如今實體零售與網路電商正逐步從獨立、對抗向融合協作、優勢互補、實現共贏的方向發展。

對於百貨業態乃至傳統零售業遇到的這些問題,商務部表示,未來要加強零售業發展的頂層設計,盤活存量與優化增量並重,淘汰落後與培育新動能並舉,引導業態雷同、功能重疊、市場飽和度較高的業態有序退出城市核心商圈。

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未來實體零售行業仍然面臨創新轉型的問題。「從智慧店鋪到店鋪數據化,再到自營網店,實體零售企業也在不斷積極探索,但目前仍然缺乏一個非常成熟的運營模式。」

另有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在百貨業低迷的環境下,確實已經有部分企業在嘗試升級,但相對整體大環境,部分變革在趨勢上的意義要大於當前的實際效果,且客觀來說,第一波嘗試轉型的企業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在摸索期很難在整體上看到較為明顯的成績,仍需要一定的時間。(唐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