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探索發現》節氣--時間裡的中國智慧(2月18日-2月25日)

節氣--時間裡的智慧》第一集 春風化雨(2月18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每年公曆2月4日前後,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從天文學角度,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便是立春之日。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天文意義上它標誌著春季的開始。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開始,其農業意義為「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概括了黃河中下游農業生產與氣候關係的全過程。

每年公曆2月18-20日,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個節氣——雨水。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

每年公曆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時為驚蟄,即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驚蟄,古稱「啟蟄」,《夏小正》曰:「正月啟蟄」,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其意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驚蟄節氣就這樣轟轟烈烈、挾雷帶響地閃亮登場了。

過了驚蟄,春日正盛,且待我們去慢慢品味那有滋有味,詩情畫意的二十四個節氣吧。

節氣--時間裡的智慧》第二集 日和清明(2月19日)

3月21日春分節氣,從驚蟄的桃始華、倉庚鳴,到春分的玄鳥至,雷發聲,大自然逐漸結束「默片」時代,變得更加地有聲有色。
俗語說:「春不分不暖,夏不至不熱」。春分一到,氣溫回暖就駛入了「快車道」,從春分到清明,正是一年之中氣溫攀升速度最快的時節,雨水明顯增多,在溫熱陽光的催逼下,那些枯燥了一冬的繁枝之上,漸漸布滿了層層疊疊的紅及煙氣淋漓的白,春色於是處處燃燒起來,到了一年中色調最絢爛的季節。
過去的人們講究: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此俗歷代相傳。最早從周代就開始了。《禮記》說:「祭日於壇。」。過去,在老北京,皇帝在春分時祭日,要去日壇,雖然比不上祭天的典禮,但儀式也頗為隆重。要行三跪九拜的大禮。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清明一般在公曆4月5日前後來臨。「水至美則曰清」,「日月雙懸則曰明」,天地之間,溫暖晴和,是時清明。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大多記物候,如芒種、小暑、霜降、大寒等,用形容詞來定義節氣,「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的一個。
穀雨,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它的到來,意味著春寒皆去,天氣漸暖。
此時,殘花即將落盡,春將告別。在南方,「楊花落盡子規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
此去經年,穀雨之後便要開始告別這一年的春天了,那即將迎來的夏天,定會是一場別緻的體驗,生活便要如此,總是對未來的美好充滿著期待。

《節氣——時間裡的智慧》第三集 夏長萬物(2月20日)

每年陽曆的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度,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會指向時鐘上四的方向,即東南方,這一天正是北半球春夏交替的日子。「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七個節氣, 代表著夏天正式開始了。

早在戰國末年就已經確立了這一節氣,並習慣於將這一天作為夏季的開端。不過在的大部分地區,卻是「雖然立了夏,依舊春當家」,春與夏大體是「划江而治」大概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從立夏到立秋前被稱為夏三月,包括立夏、小滿、芒種等六個節氣,其中立夏和小滿在農曆四月前後,也被稱為孟夏,即夏之初的意思。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佳的季節,酷夏未至,春寒已遠。
七十二物候中小滿三候為:「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是說小滿節氣中,先是可以看到苦菜已經枝葉繁茂,並且可以採食了。接著是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然後是麥子成熟可以收割了。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芒種一般在公曆6月5日前後來臨。如果從最簡單的角度來解釋,芒種的意思就是「忙著種」。它告訴人們,到了這個時節,「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它可能是與農業生產 關係最為密切的一個節氣了,因為隨著它的到來,天氣將變得炎熱,而農人也即將開始忙碌的田間生活,盛夏時節很快來臨了。

《節氣——時間裡的智慧》第四集 解納三伏(2月21日)

每年公曆6月下旬,芒種過後,夏至接踵而來。大自然用微小的變化演繹著時間的「匆匆腳步」。涼爽的清風、和煦的陽光漸漸離我們遠去,取而代之的是光線對皮膚的燒灼感和空氣中愈演愈烈的潮濕悶熱。驕陽下,草木繁茂,城市中依舊車水馬龍。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已經緩緩拉開了帷幕。

夏至日,太陽走到黃道的最北端,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晝最長的一天,此時萬物壯大繁茂至極點,陽氣也到達極致。夏至日後隨著日照時間漸短,陰氣開始慢慢生髮。因為正好在這天陰氣初動,所以夏至又稱「一陰生」。

夏至陽氣鼎盛,催熟了累累碩果,人們將邁著從容的步伐,走向豐收的秋天,經過蘊藏的冬季,又迎來朝氣蓬勃的春天。如此周而復始,年復一年,生生不息。

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

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暑為熱,大暑便是大熱了。此時,35度的高溫司空見慣,40度的酷熱也並不鮮見,高熱、高溫、高濕的三高天氣,是這一時節的主旋律。

大暑至,萬物榮華,中伏前後,是農作物生長最快的階段,也是播種蔬菜的好季節。

《節氣——時間裡的智慧》第五集風涌稻香(2月22日)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是24節氣裡面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它是四時八節中的「四立」之一,也是最早的節氣之一。

立秋時節,東北地區是一片令人喜悅的豐收景象,風吹麥浪,引人遐想。

到了公曆8月下旬,三伏天已近尾聲,空氣中熱烈的味道還未散去,夏天的歡聲笑語猶在耳畔。唯有那貪涼的桂花,帶著一股淡淡的清香掩映在綠葉之間,彷彿在悄悄提醒人們,節氣已到處暑。

二十四節氣中,相比立春、冬至這樣的「大牌」,處暑的名氣實在略遜一籌。可就是這名不見經傳的傢伙,才是真正的暑熱終結者。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意思是時令至此,夏暑消退,氣溫由炎熱逐漸轉向寒冷。

白露之後,梧桐樹葉飄零,月色變淺,蟋蟀的鳴聲也越來越疲憊清虛,生物們有聲有色的一年也就又過去了。秋是陰氣開始逐漸瀰漫的季節,也是秋蟲們用歌聲一點點呼喚再一點點送走的季節。

《節氣——時間裡的智慧》第六集 清秋月圓(2月23日)

每年公曆9月23日或24日,節令交秋分。秋分,又稱「日夜分」;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使用的節氣之一。秋天共三個月,秋分正值中秋,有平分秋季的意思。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區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範圍逐漸變大,南極附近極晝範圍逐漸變大。所以,秋分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送走美好的九月,迎來金秋十月,我們從處暑、白露、秋分一路走來,一直在讚美著秋天,很快就到了寒露時節。

每年公曆10月8日或9日進入寒露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與白露的「露凝而白」不同,寒露因為氣溫往下走,野外的露水基本都凝結為霜形。此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茂盛的蘆葦隨風飄蕩,晶瑩的露珠化作白霜,這首詩歌描繪的其實並非大家通常認為的白露,而是霜降,因此只有在霜降時節,露才會凝結為霜。天高氣冷,佳人何方?好一派凄清瀰漫。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或24日。秋時已暮,因此它還有一個風雅的別名——杪秋,杪就是樹梢的意思,秋即將畫上句號,自此,白晝秋雲散漫遠,霜月蕭蕭霜飛寒。霜降是這一季的終結,我們也該遵循大自然的指示,迎接冬天的到來了。

《節氣——時間裡的智慧》第七集 朔冬藏瑞(2月24日)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行迎冬之禮,獎賞為國事而死的臣民家屬,並要賜群臣冬衣、撫恤孤寡,以安社稷。而在漢族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風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

如果說什麼最能代表冬天,那毫無疑問是雪。相比大雪節氣大概率的降雪,小雪時節的雪最難以捉摸。

北方地區小雪節以後,果農開始為果樹修枝,以草秸編箔包紮株桿,以防果樹受凍。且冬日蔬菜多採用土法貯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話說「小雪鏟白菜,大雪鏟菠菜」。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並要收斂神氣,瑞雪兆豐年,在這雪花漫天飛舞的時節里,讓我們一起賞雪嬉冰,潛藏進補吧!

《節氣——時間裡的智慧》第八集 數九盼春(2月25日)

冬至是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就已經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人們常說的「數九寒冬」,意思就是從「冬至」開始,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期正在悄然到來,而冬至就是一九的開始。冬至過後一個月左右,全國大部分地區將迎來氣溫的最低點,此時恰逢「三九」,故有民間有「冷在三九」之說。

「冬至」過後,白晝會一天天長起來,黑夜一天天短下去;只有走過冬的嚴寒,才能體會春意盎然。新的一年就要開始,冬已至,春不遠。

大寒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餚,準備年貨,因為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

光陰變換,歲月流轉。無論何時何地,我們不能沒有除夕的年飯、新年的爆竹、清明的掃墓、中秋的賞月,沒有了它們,就沒有了我們的日子……一代又一代人隨季節輪迴發展出一整套詩意化的生活方式,使原本平常的日子變得有滋有味。二十四節氣,就這樣支持著一個偉大的民族,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