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趁此時春光正好,看梅去

新春賞梅雅集,一向是傳統文人風雅情趣之一部分——尤其是古城蘇州,愛梅、賞梅的傳統可謂其來有自、源遠流長。蘇州是賞梅勝地,自古梅痴即不乏其人,而且還留下過眾多有關梅花的名人軼事和趣聞傳說,而與賞梅相關的詩詞歌賦和筆墨丹青,則更是不勝枚舉、數不勝數。三年前的農曆甲午年正月十七日,蘇州作家王稼句、畫家陳如冬、書法家潘振元、詩人孫中旺、吳眉眉、書籍設計家周晨、媒體人潘文龍等人相約去香雪海賞梅,大家在賞梅之餘,決定把他們在賞梅過程中留下的圖片、詩文、丹青留念存痕,結集成書,他們為這本小書起了一個十分雅緻的名字《梅事兒》。
所謂「梅事兒」,自然是與梅相關的種種逸事,也就是說,這本書其實並不單純記錄他們這次賞梅自娛自樂的過程,而是以蘇州為標本,解讀歷史上所有與梅相關的那些記載、那些名人、那些舊事。所以,書中收錄的除了事關他們游跡行蹤的圖片和文字——諸如賞梅的文章、對談、書法、攝影之外,更多的是蘇州自古以來的梅事考略、畫梅的名家、有關梅的典故逸聞、詩文圖譜,乃至梅的種法與養護、盆景與栽培等等這些實用類的文章。既然書中的內容「雜咕隆冬」,在如何編排上就要花費一番功夫,書籍設計家周晨一向為他人的書籍做嫁衣,他把這本《梅事兒》視作自己的「親生女兒」,不惜反覆斟酌,一再推敲,乃至耗時三年,數易其稿,才終獲自己的通過。成書後的《梅事兒》裸脊鎖線,戔戔小冊,封面三層用紙,分別用紅、白、綠三色,暗合梅花最常見的三種顏色;扉頁后的襯紙亦有三層,三層粉紅色的襯紙以梅花形狀鏤空,內含一幅芥子園畫譜的小畫——單從外表看去,這樣一本小書即極具如同梅花一般刪繁就簡、清雅雋永的妙趣。
王稼句等人均屬當下蘇州一時才俊,雖然他們的賞梅之行只是走馬觀花、匆匆來去,但他們的文字卻無不傳達出梅花的格調和韻致。比如,王稼句的長序《千頃湖光萬樹梅》只是「從舊籍里抄撮一點,隨便談談光福的梅事」,然而洋洋洒洒數千言,曆數古城蘇州的梅事起源、古今流變、舊時風俗、湖山之勝,以及古往今來與梅相關的名家名篇等等,可謂旁求博考,引經據典,寫盡梅花的姿態、氣質與精神,讀來令人心嚮往之。如果說王稼句的長序是一篇寫梅的史話,那麼,潘文龍的《梅典三十六記》則無異於是一篇寫梅的小品美文,雖然篇幅不長,但內容卻是包羅極廣,大而至於歷史上與梅相關的文化事件,小而至於日常生活中與梅相關的習俗與活動,悠閑讀來,既篇篇耐讀,又別富趣味,其中寄寓著他們追求清雅孤潔的人格理想。
正像潘文龍所說的那樣:「古人探梅,是第一等風流雅事,詩思萬里,煙雲紙上。今人看梅,不過是喧囂人世里的一點出逃心思,在梅花樁下,歇歇疲憊的身子,洗洗身上的塵露而已。」
的確,在當下這個甚囂塵上的商業社會中,每個人都在為功利而奔競,每個人都在為生計而忙碌;人人風塵僕僕,力爭上遊;人人行色匆匆,唯恐落後;快與忙成為生活常態,慢與閑則成為生活中的奢侈品。今人失去了那份寧靜致遠的心態,又怎麼會像古人一樣超然物外呢?正所謂「人誤梅一春,梅別人一年」,《梅事兒》其實就是告訴我們,韶光易逝,年華易老,趁此時春光正好,不妨拋開手上所有的事情,看梅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