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低碳旅遊】我走進東水關遺址,尋十里秦淮「龍頭"

在南京秦淮,聽說有座東水關遺址,於是,冒雨沿著秦淮河,去尋十里秦淮水龍頭。東水關是南京明城牆的明朝兩座水關,位於南京市秦淮區龍蟠中路通濟門大橋西側,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也是南京古城牆唯一的船閘入口。因此,東水關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十里秦淮的"龍頭"。

圖文/朱文鑫

「十里秦淮」風光帶,早已成為成為金陵古城的標誌性的景點之一了。十里秦淮的中心當然是夫子廟的。十里秦淮的源頭在哪,沿著夫子廟的秦淮河一直向東,便來到了源頭——東水關。內外秦淮的分水調控的樞紐就在這兒了。東水頭舊稱上水門,始建於公元932年,金陵府尹徐知誥下令擴建金陵城,金陵府城成為"高堅甲於天下"的一座大城,東水關就是在這次擴建中建成的。現在的東水關遺址主要是明代所拓建的,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建造南京城,為了控制秦淮河的水位,經過精心設置,將東水關闢為通濟水關"偃月洞",水關共三層,每層十一券。

圖文/朱文鑫

東水關是內秦淮的船閘入口,正是由於此,秦淮河才被分割成內秦淮河和外秦淮河。而且正是這裡養育了十里秦淮(內秦淮河)的繁華。所以這裡既有特色,意義又重大。在六朝時期,東水關是通向浙江、蘇州方向的交通樞紐,南來北往的商賈齊集東水關,在此經商交易。現在東水關雖已不見往日的繁華、往日的人聲鼎沸,但是卻以其雄的氣勢屹立於十里內秦淮河的東端。

圖文/朱文鑫

相傳,龍有九子,龍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圖騰,因此龍在人眼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歷朝歷代的皇帝也都是這樣,明太祖朱元璋自然也是如此,他為了鞏固他的王朝和繁榮明朝的經濟,在從通濟門進入南京城的要道上建造了一座橋,因其地處內、外秦淮河的交匯處,朱元璋為"鎖"住大明朝的"風水",給此橋起名為"九龍橋",希望藉助龍的神奇力量"鎮住南京的風水",以永保大明朝的宏偉基業代代的相傳下去。在清朝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巡訪江南時,都是從九龍橋進入南京城的。

圖文/朱文鑫

南京城牆中,有一段非常的經典,這就是被稱為內秦淮河龍頭之處,東水關。東水關是內、外秦淮河的交匯之處,東水關的一大作用就是保持內秦淮河的水位高於外秦淮河。"古牆"指的就是舉世聞名的南京古城牆,其距今已有了六、七百年的歷史,站在東水關遺址城牆的最高處,鳥瞰水關全景,頗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東水關雄偉壯麗的景色盡收眼底,遠眺南京城今日的繁華與東水關磅礴的氣勢也算是相映成趣。

圖文/朱文鑫

秦淮河入城之前分為兩支,一支往北流入長江,這一支南京人叫它外秦淮河。另一支流入城裡,這就是內秦淮河,也就是人們所謂「十里秦淮」。如今,作為開放式的市民公園——「東水關遺址公園」 便坐落在這片水灣邊。成為一處發人思古幽情的勝境。東邊,古九龍橋,橋上雕花石欄,花紋簡潔莊重,典型的明代風格。西邊高大雄偉的明城牆,古樸中透著滄桑。登上城牆向西看去,夫子廟繁華景象盡收眼底。城牆腳下,蜿蜒流動著的河水,輕輕的講述著風雅繁華的千古秦淮。

圖文/朱文鑫

圖文/朱文鑫

圖文/朱文鑫

公園內有一座小巧草亭,以紀念明末清初文學家余懷。河邊兩尊塑像,一個叫朱自清,一個叫俞平伯,他們身著長衫,在秦淮槳聲燈影之中,侃侃而談,若有所思的眼神如夢如幻。

圖文/朱文鑫

西邊高大雄偉的明城牆,古樸中透著滄桑。登上城牆向西看去,夫子廟繁華景象盡收眼底。城牆腳下,蜿蜒流動著的河水,輕輕的講述著風雅繁華的千古秦淮。

圖文/朱文鑫

沿著秦淮河,泛舟從東水關出發,穿過夫子廟,再到中華門瓮城,最後抵達西水關,兩岸河房,十里珠簾,一副完整的「十里秦淮圖」便盡收眼底了。

圖文/朱文鑫

圖文/朱文鑫

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她是孕育古老文化的「南京的母親河」。秦淮河在通濟門外九龍橋處分為兩支:由東水關流入城內形成河網水系的稱為內秦淮,沿南京城牆外繞行形成護城河的稱為外秦淮。

圖文/朱文鑫

圖文/朱文鑫

兩座建於民國攔河上首閘與建於清代的下首閘,它們用於調節內外秦淮河水位與舟船行使的。橫穿過高大的古閘,看「東水關遺址」五個大字鑲嵌在斷壁殘垣之上。殘存城牆雄偉壯觀,清清的秦淮河水,綵船畫舫穿行游曵,河岸邊綠樹成蔭,粉牆黛瓦的民居隱現,「十里秦淮風光帶」由此開始,河水流向繁華的夫子廟去了。

圖文/朱文鑫

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秦淮有十代繁華之地。秦淮河被人稱為「第一歷史文化名河」。如今,漫步在東水關,景觀秦淮河,她不施粉黛、不著妝扮、古樸典雅,豐富著南京城的歷史和文化,並給人以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