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工智慧,會「砸」誰的飯碗?

不管你是否在意、是否願意,人工智慧時代已經悄然向我們敞開大門。「人工智慧」的概念,與傳統的流水線、機器人操作有哪些區別?哪些行業的就業將會受到或者已經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人工智慧帶來哪些新的職業前景?社會管理層面如何提前研判籌劃,在高效利用人工智慧增加社會財富的同時,有效應對「人工智慧」給企業和個人帶來的衝擊?請看本版報道。

——編 者

不必惶恐——

目前替代的主要是重複性高、繁瑣枯燥、大量使用人工不經濟的工作

當你前往捷運、機場和火車站時,很難看到安檢員的身影,「刷臉」即可順利通關;當你為網購商品退換太麻煩苦惱時,對話式線上機器人能準確理解你的需求,迅速解決問題;當你出門辦事,只需輸入坐標,無人計程車就能穩穩地停在你的身旁……

這不是幻想,是能看得到的未來。而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崗位,遠不止安檢員、客服人員和計程車司機。機器有望代替記者寫作、代替廚師炒菜的新聞近來層出不窮。據外媒報道,摩根大通已經開發出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軟體,原來律師和貸款人員每年需要36萬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該軟體只需幾秒就能完成,且錯誤率大大降低,這意味著相關人群可能失業。

什麼是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的本質是一種能力。1956年美國學者首次提出人工智慧的概念,即用計算機模擬人的智能。「人工智慧像人一樣看、聽、理解事物,與之對應的是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能力。」百度研究院院長林元慶說。

人工智慧與傳統的工廠流水線有很大區別。「比如給水瓶安裝蓋子,如果只是機器重複加裝動作,並不是真正的人工智慧。只有機器操作隨著水瓶不同的方位和姿態做出相應調整,並對意想不到的突髮狀況做出正確反應,才稱得上是人工智慧。」林元慶說,人工智慧也不等於機器人,它既能有形,也能無形,將智能滲透到了各個環節,並非一定有實體依託。

之所以能對就業產生衝擊,是因為在某些方面,人工智慧做的就是比人好。「比如安檢、看病理切片和監控視頻審核,再如通過收集數據進行優化,這些工作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相對枯燥且對人來說容易出錯,交給人工智慧更為高效。例如,可穿戴式健康產品就能把人體數據上傳,通過人工智慧系統去分析,幫助人們儘早發現健康隱患。」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舉例。

保障學會會長、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認為,基於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和特點,未來人工智慧對就業的衝擊可能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基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勞動成本的需要。如製造業中智能機器人對生產流水線工人的替代、智能化信息系統對手工作業的替代等。

二是基於風險與質量的需要。用人工智慧填補勞動者自然退出的高風險崗位或短缺崗位,特別是採掘、高空、探險及其他危險性很高的作業,以及對精密度要求高的崗位。

第三類是基於生活和樂趣的需要。比如家政機器人、情感陪護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等。

「企業特別歡迎我們。」中科慧遠視覺技術(洛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正濤運用人工智慧幫助東莞一家企業解決了手機蓋板缺陷檢測難題。張正濤說,企業都精打細算過,在速度上,人工檢測一片手機蓋板缺陷需要十幾秒,而機器看一片只需要3到5秒,效率提高2至3倍。同時人工的漏檢率為5%,而機器只有2%左右。「而且原來需要企業員工在強光下用肉眼來辨別缺陷,極大損傷視力,現在終於有望把人從『血汗活兒』里解放出來了。」

不過,現階段人工智慧並非「萬能勞動力」。在一個真正實現人工智慧的工作場景中,傳統勞動者並未被驅離,只是改變了角色而已。「仍然需要人類對人工智慧的表現進行監控,進行情報採集與分析,以及開展預測性的實驗與評估,引導性的過程管理與控制。」中科院自動化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說。

職場中人是否對「人工智慧」如臨大敵?律師王先生關注過一則新聞,國外律師事務所雇傭人工智慧系統支持的虛擬助理,能夠同時查閱數萬份歷史判決,以前需要500名初級律師完成的工作,它數分鐘就能解決。「確實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不過對整個社會規則、人情、倫理的理解能力,以及運用智慧解決問題,仍是計算機不能企及的部分,我認為短期內還不至於被它『砸』了飯碗。」

前景可期——

能創造更多社會財富,在取代一些就業崗位的同時,也能開拓新的就業崗位

人工智慧的確會替代部分崗位,不過,它同時也會創造出很多新的就業機會。

「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必將重塑各行各業以及人們的生活。」洪小文說,人工智慧首先會推動產業向智能化轉變。未來不少產業領域都將與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實現智能化,如智能汽車、智能醫療、基礎設施行業的智能電網、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等。而且,人工智慧還將引發商業服務創新,比如,它能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實現智能化的餐飲推薦、即時圖像搜索,等等。

專家認為,人工智慧將創造兩大類新的就業機會——

「研發將成為最普通的工種。就像農業社會的農民、工業社會的工人一樣。」王飛躍認為,今後熱門的職業可能是決策工程師、計算實驗工程師、平行執行工程師、可視化工程師等,就像眼下風風火火的機器學習工程師一樣。

「高級機器管理人員將大量湧現。」張正濤以前文所述東莞企業為例指出,被機器取代的工人,可以通過培訓和學習向機器管理人員轉變,負責機器的日常操作和性能維護,向高級崗位流動。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導致現有產業鏈的顛覆及變革,催生新的產業、產品和服務,創造出新的崗位。」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賴德勝認為,回看歷史上的每次工業革命,既會破壞一些就業崗位,也會創造出大量新的崗位。有了拖拉機代替農民耕地,農民可以流動到城市務工;又比如電商衝擊了實體店經濟,但壯大了物流產業,帶來快遞員群體的激增。

人工智慧的出現也能有效緩解用工結構性短缺的局面。「適齡就業人口每年減少數百萬人,預計『十三五』將減少約2000萬人,2030年前後將出現勞動力供給不足,人工智慧的替代是一條彌補途徑。」鄭功成說。

那些被解放出的勞動力該去哪兒呢?「現在我們每天工作8個小時,如果以後藉助人工智慧,我們3個小時就能完成任務,那剩下的5個小時,就可以去做自己更喜歡、更有意義的事情,創造新的財富。」賴德勝認為,人可以尋找新的定位和職業,把最重要、最高級的任務留給人類自己,這才是資源集中和高效智能的社會。

積極擁抱——

做好社會財富再分配,社保制度要消除勞動者職業標識差別,個人應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人工智慧的發展總體上屬於不可逆轉的好事,可以討論其發展領域的先後順序與輕重緩急,千萬不可因其替代了部分勞動崗位而將其視為洪水猛獸。

首先要正確看待人類和人工智慧的關係。 林元慶認為,幫助人類擁有更好的生活,是人工智慧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雖然人工智慧可以幫助人們完成一部分工作,但人的智慧才是社會生產活動的主宰。」洪小文指出,目前,在創造力方面人工智慧沒有任何進展,「人類智能+人工智慧」「創新演算法+計算」才是潛力無限的組合,是人工智慧走向更強之路的最佳途徑。

其次,要正確看待人工智慧對就業的衝擊。「農業社會將人從荒野里採食變為農田中勞作,是人類的一大進步。工業社會將人從風吹雨淋的農田移到車間和辦公室,人類又進了一步;從中長期來看,人工智慧將人類從工業社會升華到智能社會,今日的工廠企業與未來的智能組織相比,就像200年前農業社會的作坊店鋪與眼下都市裡的現代化大企業之比,工種變化至少要比工人與農民的差別還大。」王飛躍說。

儘管不必為「人工智慧威脅論」焦慮,但應對未來智能時代的新挑戰,政府、社會、企業和個人都應未雨綢繆,積極擁抱變革。

首先要做好社會財富的再分配。賴德勝認為,政府要從國家政策層面進行有效引導。「人工智慧將創造大量社會財富,要通過相應財稅政策進行調節,防止運用人工智慧的生產者與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勞動者之間形成兩極分化,要讓人們共享科技創新帶來的福利。」

其次要妥善解決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勞動力的生存和再就業問題。鄭功成認為,要統一基本社會保障制度並增強經辦的靈活性,不讓勞動者因轉崗或再就業而喪失已有保障,特別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與社會救助等方面需要消除勞動者的職業或崗位標識,真正做到統一制度、普遍覆蓋、小差別甚至無差別待遇。

「促進再就業方面,要不斷完善就業服務網路,強化職業教育與再就業培訓系統建設,降低勞動者轉崗或重新就業的成本。」鄭功成認為,國家還應繼續實施積極就業政策,進一步提升服務業構成比重與質量,開拓更多就業崗位。

政府要做好人工智慧發展的政策引導。「科技創新可以遍地開花,但人工智慧應用卻須有國家指引,凡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生活質量者可以鼓勵發展。同時要做好人工智慧對勞動者替代的監測與評估,加強相關行業的信息發布,以利有效應對。」鄭功成說。

企業應抓住轉型升級的機會,儘可能內部消化崗位,優化人員配置。賴德勝認為,企業應加強在崗培訓,幫助員工提升能力。「對於那些適應不了變化而要離崗的人,企業最好能送一程,協助他們更好地轉崗和再就業。」

整個社會的教育體系也要隨之調整。「適應智能社會,每個人都要努力培養自己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賴德勝說,除了通過課程設置和考評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還要讓已經在職的勞動者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無論對手是人還是機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