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少年強則中國強,來看看中國古人年少時有多強!

一,甘羅十二歲為秦國討得十六座城池,官拜丞相。

戰國時期秦國名臣甘茂之孫,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羅自幼聰明過人,小小年紀便拜入秦國丞相呂不韋門下,任其少庶子。

掌握朝政的呂不韋想攻打趙國以擴張他在河間的封地,於是派剛成君蔡澤在燕國作大臣。蔡澤經過三年努力,使得燕國國君燕王喜派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

呂不韋準備派張唐到燕國作相國,以聯合燕國攻打趙國、擴張他在河間的封地。張唐推辭說:「我曾經替秦昭襄王攻打過趙國,因此趙國怨恨我,曾揚言『誰要逮住張唐,就賞他百里方圓的土地』。

現在前往燕國必定要經過趙國,我不能前往。」呂不韋聽后很不高興,但沒有什麼辦法勉強讓張唐前往,於是令張唐退下。甘羅說:「君侯為什麼這般不高興呢?」呂不韋說:「我讓剛成君蔡澤事奉燕國三年,燕太子丹已經來秦國作人質,現在我親自請張唐到燕國為相,他竟推辭不去!」

甘羅說:「我有辦法讓他去。」呂不韋厲聲斥到說:「走開!我親自出馬他尚且無動於衷,你還能有什麼辦法!」甘羅辯解說:「古時項橐七歲就作孔子的老師。如今我已十二歲,君侯為何不讓我去試一試,為何不由分說便呵斥於我呢!」

於是呂不韋同意讓甘羅勸說張唐。

甘羅前往拜見張唐說:「您的功勞與武安君白起相比,誰的功勞大?」張唐回答說:「白起在南面挫敗強大的楚國,北面施威震懾燕、趙兩國,戰則勝,攻必克,奪城取邑,不計其數,我的功勞比不上他。」

甘羅問:「您果真自知功不及白起嗎?」張唐回答說:「是的。」甘羅又問:「當年執掌秦政的應侯范雎與呂不韋相比,誰的權勢更大?」張唐說:「范雎不如呂不韋的權力大。」甘羅說:「您確認范雎不如呂不韋的權力大嗎?」

張唐回答說:「是的。」甘羅接著說:「當年范雎想攻打趙國,可白起阻攔他,結果范雎在離咸陽七里處絞死白起。現在呂不韋親自請您前往燕國任相而您執意不肯,我不知您將身死何地啊!」

張唐聽后便說:「那我就因您這個童子的意見前往燕國吧。」於是讓人準備車馬盤纏,擇日起程。張唐的行期確定下來后,甘羅便對呂不韋說:「請君侯替我準備五輛馬車,讓我先去趙國替張唐打通關節。」

呂不韋就進宮把甘羅的請求報告給秦始皇說:「過去的甘茂有個孫子名叫甘羅,年紀很輕,然是名門之後,所以諸侯都知道他。

最近張唐打算推病不去燕國,甘羅說服他,使他答應毅然前往。現在甘羅願意先到趙國為張唐清除障礙,請大王答應派他去。」秦始皇召見甘羅,於是派他前往趙國。

趙國國君趙悼襄王到郊外迎接甘羅,甘羅問趙悼襄王說:「甘羅十二為丞相大王聽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的事嗎?」趙悼襄王回答說:「有所耳聞。」甘羅接著問:「您聽說張唐要到燕國任相嗎?」

趙悼襄王回答說:「也有所耳聞。」甘羅分析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來,說明燕國不敢背叛秦國。張唐到燕國任相,說明秦國不會欺辱燕國。燕秦兩國互不相欺,沒有別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趙國來擴大在河間一帶的領地。

大王不如先送我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地,我請求秦王送回燕太子丹,再幫助強大的趙國攻打弱小的燕國。」趙悼襄王立即親自劃出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一帶的領地。

秦國送回燕太子丹,趙國有恃無恐地進攻燕國,奪得上谷三十座城邑(一作三十六座城邑),讓秦國得到其中的十一座城邑。

十二歲,出使趙國憑藉口舌之利,令秦國白得十六座城池,從此甘羅之名聞名朝野,但之後甘羅就忽然籍籍無名了,連什麼時候去世史書上都沒有記載。

二、霍去病十七歲率輕勇騎八百斬獲敵人2028人

霍去病是西漢著名抗匈將領,是一位少年將軍。霍去病出生在一個傳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這位小吏不敢承認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於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稱霍驃姚),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赴利,斬捕首虜過當。

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礎。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時年22歲)各率騎兵5萬,「步兵轉折踵軍數十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

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

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別稱或曰即今俄羅斯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被漢軍在漠南蕩滌,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他和衛青發起的對匈奴的進攻性戰爭,改變了漢朝長此在對匈奴戰爭中的守勢狀態,一舉打敗匈奴。從而長久地保障了西漢北方長城一帶,也就是在漠南地區的邊境安全,此戰為漢朝進擊匈奴最遠的一次。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設置大司馬位,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皆加官為大司馬。同時下令,驃騎將軍秩祿(即俸祿)與大將軍相同。漢武帝於建元二年(前139)罷太尉之位,直到設置大司馬位,以代替太尉之職,衛青和霍去病因為有了大司馬這一加官稱號,得以名正言順地管理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卒,年僅24歲(虛歲)。陪葬茂陵。謚封「景桓侯」。取義「並武與廣地」,彰顯其克敵服遠、英勇作戰、擴充疆土之意。

霍去病早逝是著名的歷史謎團,有認為是儒家官僚下毒,有認為是喝了死了牲畜的水得痢疾而死。

三,駱賓王七歲寫下傳頌千年的詠鵝

駱賓王(約638—684),字觀光,漢族,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

七歲(虛歲)寫下《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成年後的駱賓王也是歷史名人,其一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讓武則天恨的牙痒痒。

早年落魄無行,好與博徒游。後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曾從軍西域,宦遊蜀中。及任侍御吏,又因賊罪下獄,他在詩文中則力辨其冤。出獄后,為臨海縣丞,怏怏不得意。睿宗文明(684)時,徐敬業起兵討武則天,他曾為其僚屬,軍中書檄,皆出其手。敬業失敗,駱賓王下落不明,或說被殺,或說亡命,甚至說在靈隱寺為僧。其一生行跡,頗為詭奇,也近於縱橫家。

四、王勃十六歲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十三歲作《滕王閣序》

王勃幼年時就非常聰慧,六歲時便能作詩,且詩文構思巧妙,詞情英邁,被父親的好友杜易簡稱讚為「王氏三株樹」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顯示出傑出的文學才能。

九歲時,王勃讀顏師古注的《漢書》后,撰寫了《指瑕》十卷,指出顏師古的著作錯誤之處。十歲時,王勃便飽覽六經。十二歲至十四歲時,王勃跟隨曹元在長安學醫,先後學習了《周易》、《黃帝內經》、《難經》等,對「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匱之數」有所知曉。

龍朔三年(663年) 王勃回到家鄉,寫《上絳州上官司馬書》等文章,尋找機會,積極入仕。麟德二年,王勃通過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獻《乾元殿頌》,借獻「頌」以圖仕進之意甚明。

乾封元年(666年),王勃通過李常伯上《宸游東嶽頌》一篇,接著應幽素科試及第,授朝散郎,成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後,才思泉涌,筆端生花,撰《乾元殿頌》,文章綺麗,驚動聖聽。

唐高宗見此頌詞,歌功頌德,詞美義壯,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為,驚嘆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為之大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傑」,並推為首位。

王勃當上朝散郎后,經主考官的介紹,擔任沛王府修撰。一次,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鬥雞,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的鬥雞,以此為沛王助興。唐高宗認為此篇意在挑撥離間,欽命將他逐出長安。於是,王勃被逐。

王勃因殺死官奴曹達,連累了他的父親王福疇,王福疇從雍州司功參軍被貶為交趾縣令,遠謫到南方。

這件事對王勃的打擊,遠遠超過對自己的懲罰。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達了對父親的內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親可謂深矣。誠宜灰身粉骨,以謝君父……今大人上延國譴,遠宰邊邑。

出三江而浮五湖,越東甌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矣。」王勃出獄后在家裡停留了一年多,這時朝廷宣布恢復他的舊職,他已視宦海為畏途,沒有接受。

他在上元二年(675年)的秋天從洛陽出發沿運河南下,於八月中旬到達淮陰,又從淮陰到楚州,離開楚州,繼續沿運河南下,入長江后折向西行,到了江寧。大約在上元三年(676年)春夏。

王勃已至交趾王福疇處,見到了他生活窘困的父親。不久后,王勃便踏上歸途。當時正值夏季,南海風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驚悸而死。

五、周瑜二十一歲主政東吳軍務

因為《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存在,使得我們對周瑜有錯誤的歷史觀。事實上周瑜根本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而且周瑜本人氣度十分好。

周瑜出身士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孫策和周瑜同歲,交往甚密。

初平元年(190年),孫堅兵討董卓時,家人移居舒縣 。周瑜讓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孫家居住,且登堂拜見孫策的母親,兩家交好。周瑜和孫策在此廣交江南名士,很有聲譽。

初平二年(191年),孫堅死後,孫策繼承父志,統率部卒東渡,於是寫信給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孫策,給他以大力支持。孫策十分喜悅,說:「我有了你,事就成了。」

二人協同作戰,先克橫江(今安徽和縣東南長江北岸)、當利(今安徽和縣東,當利水入江處),接著揮師渡江,進攻秣陵(今南京江寧秣陵關),打敗了笮融、薛禮,轉而攻佔湖孰(今南京江寧湖熟鎮)、江乘,進入曲阿(今江蘇丹陽),興平二年(195年),逼走劉繇。當時孫策部眾已發展到幾萬人。

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周瑜、孫策攻破皖城,得到橋公兩個女兒,皆國色天姿。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孫策遇刺身亡,時年26歲,臨終把軍國大事託付孫權。周瑜從外地帶兵前來奔喪,留在吳郡孫權身邊任中護軍,同長史張昭共同掌管軍政大事。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天,曹操率軍南侵,佔領荊州,曹操向孫權進逼。孫權命周瑜及程普等領三萬人抗曹,途中在赤壁兩軍遇上,曹操軍因有疾病,又不習水性,初戰便敗退,曹操引軍至江北。

周瑜便與劉備軍在南岸設營,雙方對峙。周瑜部將黃蓋建議用火計將曹軍打敗,周瑜認為可行,命黃蓋詐降 。曹操果然中計,船艦全被燒毀,曹操北還南郡。

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但在周瑜趕回駐地江陵,準備出征的路上時得了重病,最終卒於巴丘(今湖南嶽陽),時年三十六歲。

六、夏完淳14歲抗清,16歲英勇就義。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別名,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明朝末年詩人,松江華亭人。為夏允彝之子,師從陳子龍。完淳自幼聰明,有神童之譽,"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隨父抗清。

父殉后,他和陳子龍繼續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年僅16歲。以殉國前消遣洪承疇一事,稱名於世。有《獄中上母書》。

大明崇禎四年(1631年)生於華亭(今上海松江),家住郡城西花園浜,是五千年歷史上年紀最輕的華夏先烈。完淳父夏允彝為江南名士,與完淳師陳子龍創立幾社(與復社相應)。夏完淳受父親影響,矢志忠義,崇尚名節。

天 資聰穎,早慧,5歲讀經史。7歲能詩文,9歲寫出《代乳集》。允彝出遊遠方,常帶完淳在身邊,使他閱歷山川,接觸天下豪傑。初受知於復社領袖張溥,十二歲起,從陳子龍為師,在文章氣節方面,深受二人熏陶。

崇禎十六年(1643年),與同縣友人杜登春等組織「西南得朋會」(后改為「求社」),成為「幾社」的後繼。次年春,農民起義軍席捲北方,完淳自稱 「江左少年」,上書40家鄉坤,請舉義兵為皇帝出力。

弘光元年,清兵下江南,完淳年十五,隨父、師在松江起義抗清。失敗后,夏允彝投水自殉。乃追隨陳子龍與太湖義軍聯繫,參謀義軍領袖吳易軍事,繼續從事抗清救囯活動。

不久,太湖義軍被包圍消滅。完淳泅水脫險。復明意志堅定不移。因痛心國事,作《大哀賦》,文采宏逸,情詞哀惋,見者無不感嘆驚佩。

永曆元年(魯監國二年),明魯王賜謚夏允彝為「文忠」公,並遙授完淳為中書舍人。完淳寫謝表,連同抗清復明志士數十人名冊,交與專在海上往來通信聯繫的秀才謝堯文,使赴舟山呈與魯王。

謝在漴闕候船,被清兵拿獲,解送提督吳勝兆處系獄。后吳勝兆反清事敗,清當局得完淳所書謝表等,於是南京總督軍務洪承疇,秉承滿清攝政王意旨,按名冊嚴緝夏完淳等,務要一網打盡。

完淳避在嘉善岳父家中,曾秘密西行受阻,返回松江,決定渡海至魯王處,再圖大舉。不幸於六月底被清當局偵獲逮捕,取水道解往南京受審。船過細林山(即辰山),想起老師陳子龍,作《細林夜哭》詩,以表哀悼。船過吳江,又作《吳江夜哭》詩,以悼念吳易。

押至南京,洪承疇親自訊問並勸降,說:「童子何知,豈能稱兵叛逆?誤墮賊中耳!歸順當不失官。」完淳挺立不跪,佯為不知審訊大員就是漢奸洪承疇,高聲答道:

「我聞亨九(洪承疇字)先生本朝人傑,松山、杏山之戰,血濺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動華夷。吾常慕其忠烈,年雖少,殺身報國,豈可以讓之!」當左右差役告訴他堂上「大人」就是洪承疇時。

完淳更聲色俱厲地說:「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聞之,曾經御祭七壇,天子親臨,淚滿龍顏,群臣嗚咽。汝何等逆徒,敢偽托其名,以污忠魄!」洪承疇色沮氣奪,無辭以對。時錢栴亦被捕,意志沮喪。

完淳在旁勉勵說:「今與公慷慨問死,以見陳公於地下,豈不亦奇偉大丈夫哉!」使錢得全晚節。 在獄中談笑自若。自被捕至獄中寫下得詩,名《南冠草》,都是慨世、傷時、懷友和悼念死者之作,慷慨悲涼,傳誦千古。

繼其父所作之政論集《續倖存錄》,分析南明弘光王朝敗亡的原因,識見超卓。如謂「南都之政,幅員愈小,則官愈大;郡縣愈少,則官愈大;財賦愈貧,則官愈富。斯之謂三反。三反之政,烏乎不亡?」故郭沫若驚嘆「完淳不僅為一詩人,而實為備良史之才者也。」

1647年,九月秋決,夏完淳等三十多名抗清義士在南京西市慷慨就義。手提鬼頭大刀、凶神惡煞般的劊子手,面對自己面前昂然站立的這位面容白皙、姣好的十七歲美少年,他那殺砍掉無數人頭的雙手,也不由自主地發顫發抖,最終只能閉眼咬牙才敢砍下那一刀……在當時43名共赴刑場的抗清義士中,他是最年少的一個。

夏完淳死後,由友人杜登春、沈羽霄收殮遺體,歸葬於松江昆岡鄉盪灣村夏允彝墓旁。身後留有妻子錢秦篆、女兒以及遺腹子,出世后不幸夭折,一代忠良絕嗣。

一個民族是否生機勃勃,首先要看這個民族的少年在幹什麼!

聯合國已經將1992年出生的都劃歸為中年人了,1992年之前出生的都已經算中年了,我們的少年時期已經一去不復返。

文章最後,讓我們讀兩句梁啟超先生的《少年說》以自勵自警吧: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幹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與天不老!壯哉我少年,與國無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