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v是一種常見的皰疹病毒,也是一種性病,也是最容易感染的一種病毒,對健康的危害很大,hsv病毒的類型也很多,有的是口唇性皰疹,也有的是陰部皰疹,還有腦膜炎。
一、hsv是什麼病毒
單純皰疹病毒HSV屬於皰疹病毒科a病毒亞科,病毒質粒大小約180納米。在性病醫院臨床上根據抗原性的差別目前把該病毒分為1型和2型。1型主要由口唇病灶獲得,2型可從生殖器病灶分離到。感染是由於人與人的接觸。從發生后四個月到數年被感染的人數可達人口總數的50-90%,是最易侵犯人的一種病毒,但在臨床僅有一部份發病。此病可分為:口唇性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皮膚炎、陰部皰疹、卡波西病等,有時也是腦膜炎、腦炎的病因。
二、原發感染
6個月以內嬰兒多從母體通過胎盤獲得抗體,初次感染約90%無臨床癥狀,多為隱性感染。HSV—1原發感染常發生於1~15歲,常見的有齦口炎,系在口頰粘膜和齒齦處發生成群皰疹,破裂后,多蓋一層壞死組織。此外可引起唇皰疹、濕疹樣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腦炎等。生殖器皰疹多見於14歲以後由HSV—2引起,比較嚴重,局部劇痛,伴有發熱全身不適及淋巴結炎。
三、潛伏感染複發
HSV原發感染產生免疫力后,將大部分病毒清除,部分病毒可沿神經髓鞘到達三叉神經節(HSV—1)和脊神經節(HSV—2)細胞中或周圍星形神經膠質細胞內,以潛伏狀態持續存在,與機體處於相對平衡,不引起臨床癥狀。當機體發熱、受寒、日晒、月經、情緒緊張,使用垂體或腎上腺皮質激素,遭受某些細菌病毒感染等,潛伏的病毒激活增殖,沿神經纖維索下行至感覺神經末梢,至附近表皮細胞內繼續增殖,引起複發性局部皰疹。其特點是每次複發病變往往發生於同一部位。最常見在唇鼻間皮膚與粘膜交界處出現成群的小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宮頸炎等亦可反覆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