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別再用血案教訓,來後悔規則意識缺乏!

動物園原本是孩子們最愛的地方之一,但現在卻成為了可怕的地方。2017年1月29日下午,雅戈爾動物園發生老虎傷人事件,致一人死亡,一隻老虎被擊斃。原因是當事人為了逃票翻牆入園正好進入老虎區。

這又讓我們想起之前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的事,因遊客入園后中途下車,致一死一傷事件。

還有不少因為孩子餵食動物過程中,沒有遵守規則,而致傷致殘的事件……

這些事件都有著相似的共性:當事人缺乏安全意識,未遵守動物園規定!而帶來的後果自負的代價卻是沉重的!!!所以,從小培養孩子規則意識,內化孩子的認知和行為,長大能更好的立足於社會!

經常會聽到家長講,我們家小孩很頑皮,根本不聽大人的話;我們家孩子根本不按規矩來,經常在家搗蛋,搞得我頭很大;....諸如此類。其實孩子來到這個世上,他是一張白紙,後期都是家長在這張白紙上畫的,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春節,是孩子接觸外界社會的好時機,也是開展規則意識教育的良機。家庭教育是樸素的,家庭教育就在我們生活中。

家庭教育是一個內化過程

在「規則意識」的教育方面,家庭教育應該放在首要的位置。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個人在幼年時沒有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那麼將給其未來的發展造成許多障礙。

孟子言:「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任何人都要遵守自己所處社會文化背景下的相關規則,併發自內心地以這些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如此則形成了相應的規則意識。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逐漸把社會文化規範內化的過程,發展的結果雖受兒童身心特徵的影響,但更取決於受教育者有目的的培養。

那幼兒應具有怎樣的規則意識呢?這要根據孩子所處年齡階段的不同而區別對待。早期階段的重點是生活規則意識的形成,如按時作息、不挑食不浪費、禮貌待人等;稍大一點,上了幼稚園,就需要遵守學校的規定,尊重老師,團結同學等。

但有一點很重要,很多教育的內化過程,尤其是早期階段,更多地是在家完成。因為我們父母要有這樣的理念。有些父母會認為「孩子強勢一點,在幼稚園不會吃虧」或是「聽大人或老師的話豈不是限制了孩子的個性發展」,或「我的孩子天生就這樣,不喜歡和其他小孩玩,怎麼教育也沒用」、「以後孩子送到學校,學校就要負責教育好,這是老師的責任」、「樹大自然直,這不用培養」等等。這些認知上的偏差,會導致孩子違紀、攻擊其他兒童等不良行為增多。

潤物細無聲,循序漸進。根據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兒童規則意識的形成,實際上是兒童逐漸把教育者制定的規則認同、接納並最終內化的過程。所以我們父母應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徵,循序漸進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規則意識。以「懂禮貌」為例,對幼兒來講,「懂禮貌」的內容主要有:見到熟悉的人主動打招呼,不罵人,不打人,與同伴和睦相處,小夥伴來家裡要熱情招待等。久而久之,孩子待人接物的良好行為習慣就養成了。

守規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歐美這些崇尚自由的國家,在孩子的教育上,允許孩子在思想上的自由,但在行為規範上,是需要嚴格遵守的。允許孩子有與教科書或老師不一致的觀點,在課程設置上也會給孩子很多自由探索的空間,但是需要遵守的規則,絕不含糊。如國小生們上廁所,洗手去食堂吃飯都得依次排隊,安靜耐心地等待,吃飯時嚴禁喧嘩吵嚷,吃完飯自己收拾桌子,插隊是絕對不允許的。

美國學校尤其是國小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反覆教導學生現在在學校不遵守老師的紀律,將來就會不遵守法律,就會犯法。老師反覆對學生說的是你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必須尊重老師和其他同學,你不能妨礙老師講課的權利和其他同學聽課的權利。罵人打架都是上報校長的「大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謂深入每個國小生的心裡。美國老師在日常教學中非常強調學生間的互動合作,互相幫助,提倡協作共享。

德國人的規則意識是最強烈的,凡是明文禁止的,哪怕沒有任何管理措施,他們也絕不觸犯。半夜空無一人的馬路,從沒有人闖紅燈;在電話亭上分別貼上「男」「女」的標誌,哪怕「男」隊排得拐了彎兒,「女」隊也是空無一人,絕不會有哪個男人鑽個空子去。

由此可見,規則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全社會都需要共同努力建設的過程。當規則意識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需要時,在這種境界中,遵循規則就會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外在規則成為人的內在素質。從規範向素質的轉變,對於個人來說,意味著規則不再僅僅是一種外在強制,從而在某種意義上使人獲得了真正的自由。按孔子的話來說,這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讓孩子認識理解規則

「認識規則」,首先要讓孩子明白有哪些規則,規則的內容是什麼。但只停留在這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當全體人共同遵守每一條規則時,規則才能成為真正的規則,孩子通過父母遵守規則的行為來理解規則的含義,這才是孩子認識規則的第一步,絕對不是教條式地講道理就可以達到的。在家制定的規則,需考慮以下問題:

(1)孩子認為這些規矩合理嗎?

我們不能想當然認為:因為規矩是我定的,所以就是正確的;因為你是我生的,所以你必須聽我的。如果我們有以上想法就跟獨裁政府差不多了,只希望孩子聽話,不希望孩子有民主的思想,不希望孩子挑戰權威。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難以樹立自信,獨立做主,更難把這些規則保持下去。

(2)孩子對規則有發言權嗎?

當孩子長大以後會對某些「家規」提出質疑,「某某家裡就不這樣」,這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分析規則存在的理由,讓孩子感到自主的權利,一起制定執行規則,孩子會更遵守自己參與制定的規矩。

比如孩子吃飯這件事,父母可以和孩子約定一些規則:

1、吃飯時間半小時,時間一到無論是否吃完,都要被收走;

2、吃飯的時候可以聊天,但嘴裡有東西的時候不能說話;

3、吃飯的時候手要扶碗,夾菜的時候請先看下夾菜餐具上是否有飯之類的等等幾條。但要注意不是制定好后,隨便跟孩子說說,這樣孩子會認為這個並不重要,要讓孩子有儀式感,要讓孩子知道這個很重要,而且是家人都要遵守的家庭規則。

慢慢地孩子理解了規則,就會去遵守!而家長的行為,是孩子最好的模仿來源,家長們謹記自己的行為!

有的時候,人是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未付出大代價都不會停下腳步。明知酒駕不安全,在未嚴打入刑前每年都有大量的酒駕事故。明知老虎會傷人,還是有人帶著僥倖心理要翻越園區的高牆。面對一些小事時,我們在意的就更少,四下望望無人,規則也就不在了。在有人協同時,違反規則更是無關痛癢,做錯也畢竟「大家都這樣」,畢竟「法不責眾」,畢竟「人命關天」,可以更加肆無忌憚。

當人起意,忽視規則的那一瞬,所有的保護措施已然無效。

人在這個社會生存,很多時候要講一定的規則,有規則一切才不會亂套,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建立規則,對孩子的將來是大有好處的。規則的建立對孩子以後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可能會發現,小時候規則沒有建立好,想要將孩子不好的習慣糾正過來,是非常難的。請從小教會孩子看各種警示標識,比如:不得進入,必須扣緊安全帶,當心火車、當心落物等等,並且告訴孩子,不要冒這個風險,一定要照辦!

我們家長要耐心的引導孩子,有些方面可能對家長來說很簡單,但孩子從來沒有接觸過,可能未必知道,所以請各位爸媽耐心點,再耐心點。而且0-6歲的孩子是吸收性心智,相對第一次規則的建立不會非常的難。

——嚴媽說

初為人母的青島媽媽們

想給寶寶最好的照顧但又缺乏經驗?!

來跟【嚴媽】學習吧

嚴媽能夠教會你什麼?

>怎樣讓孩子長得高?

>孩子發燒怎麼辦?

>0-3歲寶寶怎麼健康餵養?走出誤區!

>孩子愛哭鬧的秘密,止哭有絕招

>產後如何像明星一樣,快速恢復體形?

想了解更多?

快來跟【嚴媽】學習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