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吃在護國寺 舌尖上的老北京

四月,京城的楊柳完成了蛻變,抽出了新的枝條;老槐樹的花香四處瀰漫著,醉人心神;那沉甸甸低垂著的,是唾手可得的榆錢兒;和散發著濃郁北京氣息的香椿,又為老街坊們的餐桌上增添了一份春天的味道。肆虐京城的飛絮,在春雨的洗滌下已經不那麼張狂,四九城兒的大街小巷變得清爽好看起來。暖和的天氣,也使老衚衕兒里的氣氛熱鬧活泛了許多。過了晌午,大爺們又在門前的樹蔭下支起了棋局,大媽們則在各自的家門口兒,一邊忙活著手裡的活計,一邊互相閑聊著。晚飯前,下班兒的、放學的,都陸陸續續的回來了,卻也都不著急回家,總是在衚衕兒里盤桓一會兒,和相熟的左街右鄰閑侃幾句,才會不急不慢的往家走。

借著夕陽的餘暉,總能看到有已做好晚飯,等待男人或孩子回家的主婦們,一邊和鄰居說著話,一邊東張西望著。看到家人回來了,便笑盈盈的和鄰居道別,轉身走進院兒,消失在大雜院兒曲曲彎彎的過道里,隨即院里的窗戶便亮起了燈,透出一抹溫暖的顏色。我想,這四九城兒里尋常百姓家的日子,幾百年來大概都是如此,日復一日,平凡而溫暖著,沒有發生過太大的變化。或許,幾輩人都在同一條衚衕兒里生生不息的,演繹著不同年代的幸福。說起這幸福,對於咱們普通百姓而言其實很簡單,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只要是吃的飽,吃的好就是幸福的了。

吃在護國寺

要說起吃,作為一個北京人,可以說是很有些口福的。先不說過去那聞名京城的「八大樓」「八大居」,因為在老北京,那根本就不是咱普通老百姓能享受的起的去處,不過偶爾奢侈一下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窮人有窮人的口福,雖說那些高大上的咱吃不起,但便宜實惠的各種小吃那可到處都是。說起北京的小吃,在東西南北城兒都有它的聚集地,南城的牛街,大柵欄,東城的隆福寺,西城的護國寺......

提起護國寺,現在幾乎成了北京地方小吃的代名詞,因為「護國寺小吃」已經成為了一種符號。不管你是地道的老北京人,還是南來北往的遊客,要想吃到純正的北京風味,還真得非護國寺小吃街莫屬了。雖說護國寺小吃是家喻戶曉,但是護國寺的寺廟卻已經名存實亡,貌似目前只剩下了一座大殿,其他的建築早就灰飛煙滅了。

護國寺曾經是北京的八大寺廟之一,始建於元代,最早是元丞相托克托的官邸,名叫崇國寺。明宣德年間更名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又賜名為大隆善護國寺,清康熙六十一年,曾對寺廟大加修繕,並更名護國寺,又稱西寺,與東寺隆福寺相呼應。早年間東,西兩廟的廟會盛極一時,曾有《京都竹枝詞》寫到「東西兩廟貨真全,一日能消百萬錢,多少貴人間至此,衣香猶帶御爐煙」。而且在我上學的時候,去隆福寺吃小吃,也是我最愛的消遣之一,但是後來的一場大火把隆福寺的人氣徹底給燒沒了,打哪兒以後隆福寺就從北京人的視野里消失了,再也沒火起來。雖說護國寺和隆福寺一樣,廟沒了,廟會也沒了,但是護國寺的小吃在經過多次整合以後卻一直興盛不衰。所以現在只要是我想吃小吃,品味舌尖上的老北京,不是去牛街,就是去護國寺了。

其實現在的護國寺小吃早就是一塊金字招牌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加盟店,但是那些店我從來都不會去,只捨近求遠,跨大半個京城到人民劇場對過兒的護國寺小吃總店,排著隊,搶著坐兒,擠著鬧著去吃。也許對於初到北京的遊客來說,總店與分店的差別並不大,但是對我來說,那卻是一種情結,是一種兒時的味道,一種兒時的溫暖。如果推開店門,聽到招呼我的不是北京口音,我會轉身就走,倒不是我矯情,也不是我排外,只是感覺它缺少了一種味道,缺了北京小吃那特有的味道。在北京吃小吃就像是廣東喝早茶,要的是一種感覺,一般衚衕兒里賣小吃的北京大哥大姐都熱情,愛聊天兒,要是抿著麵茶吃兩塊豌豆黃兒,再跟他們逗兩句悶子扯段閑篇兒,或者只是聽他們天南地北的侃一會兒,那是一種只有在衚衕兒里才能感受的到的北京味道。

護國寺的小吃以清真為主,與牛街的小吃品種基本一致沒區別,也許只是口味上的不同吧。但不管是牛街的小吃還是護國寺的,要說身份最高貴的就要數艾窩窩了。有文記載「艾窩窩是北京的一種清真小吃,色雪白,球狀,質粘軟,味甜香,因明代為帝后所喜愛,故名「御愛窩窩」,後傳入民間就把御字去掉了」。北京的小吃有個特點,幾乎每一個品種都能講出一大段的故事,出身高貴的艾窩窩也一樣。據說在明朝,皇宮裡的皇后每天山珍海味都吃膩了。有一天,一個在儲秀宮做廚師的回族廚子,正在廚房裡吃從老家帶來的土特產艾窩窩,被一個宮女看見並嘗了一個,覺得很好吃,就給皇后帶了點,結果皇后一嘗也覺得非常好吃,當時就下懿旨讓這個廚子做給她吃。從此皇后不僅經常自己食用,而且還大加讚賞,常常賞賜給別人,從此艾窩窩就從紫禁城傳遍京城,而且一下子身價百倍,成為達官顯貴名門大戶經常食用的一款風味小吃,流傳至今。

舌尖上的老北京

有些小吃別看十分便宜,也很不起眼兒,卻是上到皇帝大臣下到販夫走卒都很青睞的美味佳肴,豆汁兒就是最具代表和最具北京文化特色的一款風味小吃。要說豆汁兒,那我可就得捏著鼻子說了,別看我是北京人,但是我卻無法消受這豆汁兒的味道。說實話在我看來,這喝豆汁兒跟喝泔水沒啥區別,真是搞不懂這第一個喝豆汁兒的人是怎麼想的,這東西都能喝?那一定就是抱著必死的心態去嘗試的。而且豆汁兒完全顛覆了我對美食的理解,它跟色香味是一點兒都不沾邊嘛。別看我喝不慣,但是愛豆汁兒的人那可是趨之若鶩,甚至有點喝上癮的意思,每天不喝碗豆汁兒那真是沒著沒落的,乾隆皇帝就是其中之一。

在乾隆十八年的夏天,北京的一個作坊偶然發現,用綠豆磨成的漿水發酵變酸后喝起來酸爽可口,熬煮以後味道更好,不就便在京城開始流行飲用。後來這種漿水傳到宮裡,乾隆皇帝品嘗后也很喜歡,還下了一道聖諭「近日新興豆汁兒一物,已派伊立布檢查,是否清潔可飲,如無不潔之物,著蘊布招募豆汁兒匠二三名,派在御房當差」,從此,源自民間的豆汁兒又成了宮廷的御膳。歷史上更有很多文人墨客對豆汁兒讚賞有加,並為豆汁兒作詩曰「糟粕居然可做粥,老漿風味論稀稠,無分男女齊來坐,適口酸鹽各一甌」。

豆汁兒不僅作為北京小吃的代表讓人所熟知,它更是北京人,老北京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雖說現在的護國寺大街已經不再是曾經的模樣,但是可以從豆汁兒,從聆郎滿目的各色小吃中去品味老北京的文化,歷史和風土人情,更是對老傳統的一種繼承。不管是什麼樣的建築都不能逃脫頹殘坍塌的命運,如今護國寺雖然只是一條街的名字,但是圍繞著護國寺發展起來的廟會文化,小吃文化,衚衕文化,卻不會因為寺廟的毀滅而消失。不管過去多少年以後,人們總會從這舌尖上的味道,品味出幾百年前的老北京,品味出記憶中的四九城兒。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