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對老子的神化稱呼,又稱「太上老君」、「太上道祖」、「太清道德天尊」、「混元上帝」、「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
老君像
道教經典中對老子有各種神化說法,大致說老子以「道」為身,無形無名,生於天地之先,住於太清仙境,長存不滅,常分身化形降生人間,為歷代帝王之師,伏羲時為郁華子,神農時為大成子,祝融時為廣成子。
道教最高尊奉三清尊神,分別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老子就是其中的道德天尊,可見老子地位之高。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個歷史過程
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道陵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為最高神。後來寇謙之改革天師道,亦以「太上老君」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經出現了「道德天尊」的名稱,以今所見,「三清」的名稱最早始見於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靈位業圖》。該書排列神仙序位,分為七個層次,每一層設一個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為萬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極金閥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為太清道主,下臨萬民)。上皇太上無上大道君。其中較為明顯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稱,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確定,並且第三位為「金閥帝君」,太上老君卻居於第四中位。以後「三清」神名逐漸流變發展,至唐代才成為定說。《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聖跡》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靈寶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極目,即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位,在三十三之上也。」於是「三清」遂成為道教的最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