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百病從寒生,養生始於足下

「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這句老話形象地概括了足部對人體臟器功能的反映,腳與人體健康休戚相關。腳離心臟較遠,但腳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中醫很早就懂得通過對雙足的保養而達到祛病益壽的功效。

每年的嚴冬季節,很多婦女和氣血虛衰的老年人就會感到雙腳像「死屍」一樣冰冷,晚上在被窩裡捂很久也無法暖和,難以入睡。睡得不好,人體的抵抗力隨之下降,風寒之邪乘虛侵襲,因而冬季又是人們容易著涼感冒,頭疼發熱的季節。

中醫認為,機體由氣構成,這團氣「動則生熱,靜則生寒」。身體有寒實際上是氣機偏於靜止,活力不足的表現。

體寒的人往往比較怕冷,手足冰涼。脾胃有寒,便不敢吃偏涼的食物,經常腹痛腹瀉;腎有寒,除腹瀉以外還會小便清長;肝有寒,可能會氣逆產生嘔吐感,或頭頂痛等。

有些人體質虛寒,尤其是女性,冬日畏寒,手腳冰涼,血脈不通,由此還可引發多種病症。這種體質有些是天生的,也有些是因為後天保養不當引發的。只要日常妥善調理,還是可以很大程度改善。

忌食或少食寒性、涼性食物。例如螃蟹、涼茶、西瓜、海產品等。夏日勿貪涼而多用冷飲、冰飲品。

注意保暖。體寒的人體內本就寒氣多,更要注意保暖,勿使寒氣入體。例如夏日空調間勿久待,室溫保持26度以上,風扇勿對著長時間吹。關節、頸椎、腸胃等部位勿長時間裸露受寒。

俗話說:「寒從足下起,病從腳下生」,中醫認為,衛氣的運行,始於足太陽經,衛氣不足,則易於表虛而感冒。西醫則認為,如果足部保暖不足,就會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氣管等上呼吸道黏膜的毛細血管收縮,使人體局部抵抗力降低,病菌、病毒乘虛而入而患上感冒。

體寒的人可在臨睡前(尤其是冬日)用加了薑湯的熱水泡腳15分鐘以上。期間可多次加入熱水,以保持高水溫。這樣可以使血脈循環通暢。睡前在被窩裡加兩個熱水袋,一個在腳部,一個在胃部。這兩處暖了,全身就都暖了。

泡腳可以廣泛用於感冒、頭痛、失眠、舊患跌痛、脾胃虛寒以及中風、重病後的康復治療,千百年來深受老百姓的喜愛。醫生提醒,泡腳雖好,但並非人人皆宜,如心腦血管患者,因其足部血液循環加快,加重了心臟負擔;對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來說也應格外注意,因患者足部末梢神經對水溫感覺遲鈍,很容易造成腳部皮膚燙傷。

下面,給朋友們介紹一種行之有效的祛濕散寒的養生方法。貼敷法是一種較為溫和的方法,《健康之路》也有過介紹,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祛濕散寒,補虛清熱。這一方法溫和不刺激,晚一貼,早一撕,使用方便。這是中醫外治的一種方法。不經消化道,不走肝腎,通過刺激穴位,激發經絡之氣,祛濕散寒,補虛清熱,改善亞健康。

從經絡學的觀點看,人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腳不僅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還是足三陽經的終止處,這6條經脈之根都分別在腳上的6個穴位中。僅足底就有76個穴位。可用加入酵素成份的足貼貼敷於足底,使各種精華成分滲透並參與循環系統,在循環過程中將體內細胞間滯留的毒素吸附出來,有效去除身體久積的毒素及濕氣,達到祛病緩疾,改善亞健康的目的。

總之,養生要先養足,堅持才有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