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都喜歡吃零食,糖果更是他們擋不住的誘惑。帶著他們逛超市時,他們總會被一些顏色鮮艷的糖果吸引。吃太多的糖不好,大家都知道。但我想說的並不是這個,而是糖果鮮艷的顏色,也就是其中的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到底是什麼?
食用色素是為了改善食品色調和色素的可食性物質,分為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和天然食用色素。
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指由動植物組織中提取的色素,如薑黃素、胡蘿蔔素等。其絕大部分來源於植物組織,特別是水果和蔬菜,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如胡蘿蔔素還具有營養作用。天然色素色調更自然,但成本較高、保質期短,而且著色工藝要求更高。
人工合成食用色素主要是通過化學合成製得的有機色素,包括胭脂紅、檸檬黃、新紅、亮藍、日落黃等等。與天然色素相比,人工合成色素更加鮮艷,而且色調多、穩定性強、著色力強,最主要的是價格相對低廉,而且工藝要求更低。
人工色素存在哪些健康隱患?
相比天然色素,人工合成色素具有價格低廉、著色簡單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各類食品。人工合成色素讓食物賞心悅目,更易產生食慾,但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是在食品安全的規定範圍內使用,安全隱患不大。
但很多商家未必遵循這些規定,而且小孩子很容易管不住嘴,食用過多含有色素的零食,這就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1.引起代謝紊亂
長期食用過多富含人工色素的食品,體內亞細胞結構會受到損害,從而影響多種活性酶的正常功能,讓糖、脂肪、蛋白質等代謝過程受到影響,容易出現腹瀉、腹脹、腹痛、營養不良和多種過敏症(如皮疹、蕁麻疹、哮喘、鼻炎等)。
2.導致慢性中毒
小孩子處於生長發育時期,器官功能不夠健全。長期食用過多富含人工色素的食品,而肝臟的解毒功能和腎臟的排泄功能不夠健全,會導致色素中的一些毒性物質在體內積累,導致慢性中毒,影響兒童健康。
3.影響神經功能
有研究表明,食用過多染色食品,可能導致孩子經常出現過激行為。因為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體內器官功能很脆弱,神經系統也尚未發育健全,對化學物質比較敏感。長期食用過多富含人工色素的食物,會影響神經系統的衝動傳導,導致出現好動、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行為怪癖、食慾減退等癥狀。
溫馨提醒:日常選購食物,我們應該理性看待色素,不要過於追求感官特性。如果小孩子比較喜歡吃零食,更需要注意他們的零食選擇,不要讓他們吃太多富含色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