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郭子儀與太原之緣

說起郭子儀,老太原的戲迷們並不陌生,晉劇《打金枝》就是以郭子儀和唐代宗為原型而改編的重頭戲,還有《單騎退回紇》《滿床笏》等劇目,講的也是郭子儀的故事。事實上,郭子儀在唐朝就是大名鼎鼎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一生在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中,曾兩度擔任宰相。在唐王朝歷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郭子儀,祖籍太原。他雖然出生於華州鄭縣,也就是今陝西華縣,卻與太原有著不解的淵源,他的親人還與太原有著生死之戀。太原不僅是郭子儀祖籍及長期作戰必經之地,而且在很多方面亦與郭子儀有著密切聯繫。據後世諸多考證,郭氏之姓源於周文王之弟虢叔,虢叔裔孫序受封於太原陽曲,封號為「郭公」,因「虢」與「郭」音相近,「虢」音轉為「郭」,因此郭氏得姓之地為陽曲。陽曲在今太原北,因地處汾水之陽,故西漢時在此設置署衙稱為汾陽。根據唐王朝「封號隨籍貫」的原則,郭子儀後來被封爵「汾陽王」,就是出於其祖先得姓之地陽曲曾稱「汾陽」之故。

夫人王氏與郭子儀天緣湊合,祖籍亦為太原,她出生於太原王氏名門,曾被封為太原郡君。夫妻二人琴瑟和諧,所生子女也皆貴顯朝廷,所封爵號亦多取自山西地名,有些爵號與太原有關甚或直接取名於「太原」二字,如長子郭曜封太原郡公,三子郭晞封趙國公,四子郭昢封清源縣開國男,七子郭曙封祁國公,八子郭映封壽陽縣開國男,郭子儀侄郭晛、郭昫亦分別被封晉陽縣、太原縣開國男。可見後世子孫也多在太原工作或居住,還有一子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為國戰死於河東(太原)前線。

如果說郭子儀及郭氏家族與太原緣分巧合,那麼郭子儀幾經太原平叛則是一種深厚的家國情懷。「安史之亂」爆發后,由於安祿山身兼河東節度使,控制了河東道北部,對北都太原構成嚴重威脅。唐朝皇帝慌忙想起了被閑置多年的郭子儀,於是任命他為朔方節度使,全力解除安祿山對太原的威脅。公元755年,郭子儀首次奉詔討伐,第一戰役就是率領朔方軍直撲太原門戶——阱陘關。在這裡,他打了叛將史思明一個措手不及,幾乎生擒。此後,故鄉太原就成了他的平叛「根據地」,他在河東(太原)多次部署戰略計劃,東征西討,實現著「手提兩京還天子」的雄心壯志。

史書雖然沒有過多記載郭子儀在太原作戰的情形,這可能是一方面戰事吃緊,郭子儀來往匆匆,無暇逗留或欣賞自己的故土家園;另一方面出於安全,作為主帥的行跡是要保密的,加之烽火連天,這也為後人編輯史料增添了不可想象的困難,但我們可以想象到「安史之亂」爆發后,安祿山的軍隊勢如破竹,一路南下直逼洛陽,唐朝大勢眼看已去,很多官員或逃或降,或被擒殺。這時,你要想讓有實力的官員挺身而出去平叛,恐怕就要與朝廷討價還價,要這要那。但郭子儀非常愛國,也非常愛自己的故鄉,為了這一切,他二話沒說,馬上帶著部隊第一時間奔赴平叛戰場;為了唐朝中央政府的安全,他又以大局為重,捨棄太原既得的局部利益,披星戴月趕回了朔方。幾番來往太原,不僅體現了他作戰勇敢,而且也體現了他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的高貴品質。

正史記載不多,但老百姓關於郭子儀在太原的傳說是很豐富的。最質樸的就是李白以自己的前程勇救郭子儀的故事。傳說,郭子儀20歲時在太原當兵,因犯軍紀,按律當斬。就在開刀問斬之際,被當時的文藝青年李白髮現。李白見他相貌魁梧,儀錶非凡,按今日的流行說法,是塊「小鮮肉」,且一番凜然不懼的樣子,甚感可惜。惺惺惜惺惺,李白認定此人將來一定會大有造化,成為國家棟樑之才,於是高喊「刀下留人」,並以自己的官職擔保,救下了這條年輕的生命。郭子儀果然不負所望,以「特長生」的名義參加了「體育專業」的聯考,一舉中了武狀元。

歷史上,由武狀元升至宰相的也僅唯此一人;郭子儀兩度擔任宰相24年,在太原數千年的歷史中,他也是唯一的太原籍「中興名將」!大唐天下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二十多年。

郭子儀,一個人的傳記,也是一個時代變遷的厚重故事,凸顯著太原人在歷史烽煙中的感懷與激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