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事金融行業以來,你遇到的最艱難的事情是什麼?

前幾天,知乎有個很火的問題:「從事金融行業以來,你所遇到的最艱難的事情是什麼?」

短短數日,評論過百。

翻完長長回答和評論,Uni醬心裡五味雜陳,只想起莎士比亞《亨利四世》中的這句話:Uneasy lies the head that wears a crown.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金融行業的造富神話之下,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真實?那些還在奮鬥的金融人支撐他們的又是什麼?

從事金融行業,遇到過最艱難的事

知乎@匿名用戶

個人覺得金融這個行業最艱難的事情在於:它是一個離錢太近,離天堂太遠的行業。因為金融行業本身的特殊性,待在裡面幾乎每天都要面臨很多艱難的選擇(如果你有所理想,有所堅持的話),或是誘惑,或是壓迫,或是多種齊聚。

知乎@韓二蛋

我最艱難的時候是對自己徹底的質疑,在剛從業1年多的時候吧。

在從業一年多的時候差不多是我狀態最差的時候,從剛開始覺得自己還行,到見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后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是那種對整個行業和自己未來深深的質疑。

金融這個工作在沒接觸過的人看來特別高大上,但真正幹了以後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這裡面有各種典型的國企老派作風,也有到處吹牛的市場騙子,有藏在幕後的大佬,有投機倒把鑽空子的人,有風光無限的大牛,也有鋃鐺入獄的,有業務精純但是根本不會演講的行業專家,有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精英,什麼人都有。我覺得自己只要認認真真工作,總會有出息的,原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為啥我看到的很多人我都學不來呢?為啥現實意義的成功的人靠的不只是自己的努力啊。

這個浮躁的行業功成名就身價上億可以很快,但不管你多牛死的也很快。

後來我也接觸了一些人,沒有那麼光鮮,但是活的很體面。體面,是真的靠自己本事活得很好。例如之前認識的某研究部老大,德高望重,話不多,宏觀分析、行業、匯率什麼都懂,出去講座用的是體育場,上過電視上過新聞,總之很牛。一次接前輩去現場的路上,聊起來:和我一起的人好多都進去了。

金融行業的收入和人員構成是這樣的:中間很少部分的高管和搞投資成功的拿著頂薪,我們這樣的基層從業者占絕大多數。不要只看最高的那一小部份,看看那些踏踏實實活的很體面的人,反正我也想成為這裡面的一員,真的不求大富大貴,只求靠自己的本事活著,掙的錢能睡得踏實。所以啊,我們這種一線小兵,還是為程序合法的前提下練好基本功吧,保持一顆初心,不要眼紅別人,永遠保護好自己,不該說的話別說,不該做的事別做。

知乎@陳宏

作為監管者而言最難過的事情是,你很清楚某些問題該承擔責任的人是誰,但你也清楚,下重手處罰只會被轉移到沒有話語權的基層人員身上,最後選擇的只能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外行對你熟悉的領域都有哪些誤解?

投行年薪很高,兩年就能在北京買房了吧?」

「聽說你學金融?幫我看看買哪個股票比較好」

「你不是去美國留學了嗎?幫我翻譯個東西唄!」

每次被問到這種問題,內心總想翻個白眼。

知乎@essie

「學啥專業啊?」

「會計」

「哦,做假賬的啊~」

知乎@了啵了啵lululu

城市管理專業。

「哦,城管啊。你們專業挺狠啊。」

知乎@鍾瑜

「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在銀行」

「卧槽銀行有錢啊!」

「哈哈哈哈哈(拜託那錢又不是我的!)」

「貸款找你能便宜點吧?」

「…盡量吧……」

「存款找你能不能利息高一點?」

「=_=不能。」

你們想象中金庫是不是大鋼門視網膜鎖指紋密匙?

過年時金庫里積壓的庫存…紙盒裡,箱子里,包里,全部都是錢……

200萬人民幣大概50斤左右吧。所以看到電影里有時候毒販交易拎個裝滿人民幣的小皮箱一打開就說:這是200萬…我就想笑………

出個思考題:這下面一共多少錢,請精確到十萬位。

知乎@匿名用戶

長輩:你做啥的?

我:做金融的。

長輩:你們幾分?

我:不不不,我們不放高利貸,我們做量化對沖基金的。

長輩:對沖基金是做啥的?沒聽說過。

我:類似於證券私募基金,做二級市場投資交易的。

長輩:現在行情不好做啊,我有隻票套了,不知道要不要賣,你幫我看看唄?還有,給我推薦幾隻股票,或者給點內幕消息?

我:我們不做股票,主要做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

長輩:剛好我在做現貨白銀。

我:……那很多都是黑平台,我們只做中金上海大連鄭州四大交易所的期貨品種……

長輩:哦,那行,你喊單我來跟。

我:我們做基金管理,不做喊單,指導什麼的……

長輩:哦,那原油後面行情怎麼看?美聯儲9月會加息嗎?但油價應該已經見底要反彈了吧?我估計三年油價要回到80以上。

我:我們不做主觀分析,不預測,不判斷,我們做量化交易。

長輩:什麼是量化交易?

我:就是把策略寫成程序,然後讓電腦自動交易。

長輩:寫程序?剛好我電腦卡的要死,你幫我重裝下系統吧?

我:呃……好吧……

長輩:既然你幫人炒股,那我這5萬你拿去幫我炒吧。

我:我們不做股票,而且證監會規定認購私募基金產品得100萬起……

長輩:那還是有機會給我推薦幾隻股票吧,或者任何內幕消息也可以。

我:我們真的不做股票……

長輩:你學什麼專業的?

我:通信工程專業。

長輩:那你的書豈不是白讀了?

我:……

上面這些對話,大家是不是非常熟悉?

金融行業,值得你為之奮鬥嗎?

人們都被金融圈那些造富神話和坊間傳言的假象欺騙了,事實上任何工作,都是付出和回報成正比。你羨慕他們飛機頭等艙滿世界跑,又何曾想過你的朝九晚五對他們來說也是從未體驗的生活。假如你去問他們,「金融行業,值得奮鬥嗎?」

那些千千萬萬還在金融圈拼搏的人,他們會說:值得奮鬥,並且我還會繼續奮鬥。

安信的證券分析師徐彪曾寫過這段文字:

「我們所付出的一切,我們所承受的壓力,真的值得么?

沒人能給你標準答案,我只知道父母輩說的很有道理: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進了證券業,成為買方或者賣方一員,不想掉隊的話就必須拚命奔跑。

因為,這是一個拼不動就會被掃地出門的行業。絕大多數傳統產業里,四五十歲的人才剛剛算得上中流砥柱,證券研究行業里,三十歲正當年,四十歲的老研究員已經比鳳凰的羽毛還要稀少,至於五十歲的老研究員,入行以來就沒聽過。無論你承認與否,每個選手都心知肚明,看不見的時間之鞭在背後不停抽打,慢下來,就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淘汰賽里,你可能成為第一個犧牲者。

猶記得入行第一年,某四十多歲正廳級領導從國企跳槽做對口行業首席分析師。卻發現,和小年輕一樣天天加班到兩點身體吃不消,又抹不下臉和老油條那樣拿起電話主動聯絡買方彙報觀點,幾經周折卻始終出不了成績,最終黯然離開。在他漫長而且絕對輝煌的職業生涯里,研究所成為唯一一段傷心的往事。

因為,這也是一個創造奇迹的行業,可以用最短時間滿足一個草根對成功的渴求。360行,行行出狀元。唯有證券業可以批量生產狀元,而且讓狀元們在短短2-3年內名聲鵲起的同時,輕鬆獲取百萬年薪甚至更高。認識的私募大佬,年紀輕輕三十多歲早已身價過億的比比皆是。呆過的研究所里,30歲不到就經常上央視年薪大幾百萬的朋友一抓一把。 每一年,當畢業季來臨的時候,無數高智商、高學歷、心高氣傲的年輕人滿懷夢想擠破腦袋進入這個行業。接下來的每一天,也都有人心灰意冷地發現自己無法承受壓力而黯然離去。

你看,這就是我們的證券研究行業。喧囂、躁動、殘酷但又生機勃勃。"

只有金融人才能體會的樂趣

有些事,只有金融行業的人才會經歷,所以有些樂趣,只有金融行業的人才會有所共鳴。

知乎@PhilippeS

其實金融這行冷暖自知,進門的時候大多是看重錢和虛榮心,進來以後干著干著受不了了burnt out退出的很多,干著干著越來越覺得有意思的也不少,慢慢練功升級做的事情越來越有意思,越來越能掌握big picture,感覺自己能摸著資本和商業運行的脈絡肌理,市場里出個什麼新聞一看都門清知道怎麼回事,接觸行業的也越來越多,了解不同的公司是怎麼運行的,認識很多和善或aggressive,貌似有能力真草包和深藏不露掃地僧的同事,找到自己合適的那個team上上下下都打成一片,有一幫關係不錯的客戶投資人天天給你整點殷切的眼神,交的稅越來越多,然後某天突然發現發了好多貌似很值錢但兩三四年才能拿到的期權和carry什麼的,默默地爆個粗md老子已經入局太深了,當小說家的夢想只能再往後推幾個decade了。

曾經暗無天日IBD,可能是前台部門裡最慘無人道的,以前看到Kobe說你見過凌晨的洛杉磯么,心裡就輕蔑地一哼,在辦公室里看倫敦的日出你見過么,溫暖而耀眼,不緊不慢地擺脫地平線的羈絆,md我的balance sheet怎麼還不平。

出差只做過兩種飛機,早上第一班和晚上最後一班。

老闆有次說have a billion dollar invested with you from the world's biggest SWF does help you focus,我第一反應擦領導英明啊,第二反應靠廢話么不是,要加班直說。

Deal做到最苦的時候team出去喝酒,老闆說你們覺得這個能不能成,give me your odds,有人說1:5,我說1:3,老闆眨巴眨巴眼睛說really? 我覺得是1:10。三周后一蹴而就,老闆樂得跟考試作弊沒被抓似的。

知乎@成成Cc

外資行乾的時候,樂趣是與大資金對接的興奮感。年輕,虛榮。

國內買方乾的時候,是處在一個「偉大」開端的即視感,同時發現自己成長的樂趣。專註,不可一世。

出來跟朋友做專註於各種套利的HF時,是見證金融工具影響市場的「自豪」感,還有「自由」。

知乎@匿名用戶

度過對工作的蜜月期之後,再去想是什麼支撐我繼續從事這份勞動強度極大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主要針對二級市場投資圈):

1. 每天打交道的應該都算是素質在金字塔尖的人。即使作為剛入行的新人,也可以接觸到上市公司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領導,憑藉公司平台的資源去相對平等地交流(當然也需要跪舔),已經是很難得的學習機會。日常打交道的同事與客戶985名校出身基本是標配,北清復交的密度極高,和聰明人打交道很舒服,雖然常常有分歧,但基本上討論起來也是就事論事,很少有因為溝通不在一個頻道而氣到吐血的情況。

2. 收入,不管是顯性還是隱形,相對高。我自己就不多說了,行業里從業3年身家千萬的牛人也不是沒有。

3. 資源跟著人走,定價相對市場化。即,你現在所有的努力都是在為自己積累提升身價的資本。行業透明、扁平化、流動性大,只要你有能力,在這家公司呆著不爽隨時拍拍屁股走人去下家完全不是難事。不存在累死累活之為公司當了螺絲釘的情況,也不用擔心換東家會自廢幾年功力。

4. 出路廣。畢竟這行接觸到各方資源,未來推出的途徑也相對豐富。去實業、去一級市場、從二級市場一側跳到另一側都屢見不鮮。爬坡的過程雖然辛苦,但站得高之後選擇的餘地還是多了很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