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時光網打造《戛納時光》, 「電影+旅遊」的跨界如何玩出新花樣

第70屆戛納電影節已於今日凌晨落下帷幕,歷時10天的電影節讓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是似懂非懂的影片,還是星光閃耀的明星,或者僅僅只是「戛納」兩個字。

確實,關於戛納的媒體報道年年都有,但無外乎是紅毯、明星、新片、八卦這些常規元素,這個號稱全宇宙最文藝、最「高大上」的電影節似乎一直離普通觀眾很遙遠。

然而今年,小官卻發現一檔名為《戛納時光》的節目非常與眾不同。和上文提到的那些相比,可謂「遠離套路的一股清流」。

時光網《戛納時光》節目預告海報

這檔來自時光網的戛納電影節特別節目一共12期,每期15分鐘的內容除了包含台前的報道,還把鏡頭轉向台下:戛納小鎮的生活,電影背後的故事,好吃的好玩的……節目有趣有料還接地氣,將戛納深厚的電影文化滲透到輕鬆有趣的旅行中,獨闢蹊徑地「帶上電影看世界」,讓很多影迷及普通觀眾大呼過癮。

據了解,《戛納時光》特別節目集合了中、美、法多國製作團隊,耗時多月打造而成,同時也是時光網作為萬達系公司為全面布局視頻行業的首秀作品。

「電影+旅遊」用心玩跨界,堅持內容為王

我們處在一個內容過剩的時代,網路上充斥著各種同質化的內容。但是,優質的內容也往往能夠脫穎而出,值得收藏回味。《戛納時光》就是這樣「一股清流」,它探索電影背後的歷史和文化,就如央視最近走紅的《詩詞大會》《朗讀者》一樣,為聒噪的娛樂圈輸送一些詩意。

《戛納時光》是國內首檔把電影和旅遊進行結合的網路自製節目。每期節目分為三部分:開篇為「每日戛納」的時效性熱點報道;緊接著第二部分的「樂游戛納」,主持人帶著大家走遍戛納各個有意思的地方,從蔚藍海岸到戛納電影宮紅毯,從街頭絢麗的電影塗鴉牆,到人頭攢動的海灘露天影院,在對景點的風土人情的體驗中完成了一次「電影之旅」;最後一部分則是「光影流年」,以「趣談」的形式講述戛納70年的歷史和情懷。

戛納街頭極富特色的「電影塗鴉牆」

海灘電影院

十來分鐘的節目讓觀眾耳目一新——原來電影背後也有這麼多的精彩!尤其是「樂游戛納」這部分,完全把「電影」和「旅行」做到了精緻的結合,更重要的是,其中很多電影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也是國內媒體的首次披露!

比如,影迷都知道「電影之父」盧米埃爾兄弟的影史首作《火車進站》,而《戛納時光》就把觀眾帶動了盧米埃爾兄弟122年前拍攝和放映這部影片的地方,離戛納不遠的「拉西約塔小鎮」,還採訪了盧米埃爾的曾孫,講述家族變遷和電影夢想。讓很多影迷和愛電影人的人感動唏噓!

同樣,大家只知「金棕櫚大獎」,卻不知評委們就是在「多莫格公館」這個地方將獎項評出。

看過萊昂納多的電影《鐵面人》,卻不知被稱作戛納後花園的聖瑪格麗特島就是當年關押「鐵面人」的監獄。

當《戛納時光》這檔節目第一次帶觀眾看到這些戛納背後、電影背後的故事和歷史,不僅使資深影迷大呼過癮,更深深吸引了熱愛旅遊、文化、歷史的觀眾。在時光網看來,這兩部分受眾有很大的相似性和重疊性,這也是內容「跨界」得以實現的人群基礎。

電影藉由旅行的輕鬆娛樂,呈現齣電影本身的魅力與其背後歷史文化的厚重。娛樂性與文化感,大眾化與專業性,在《戛納時光》這一檔「電影+旅行」的跨界節目中得到了同樣的呈現。

接地氣:專業和有趣從不是矛盾體

在很多影迷心中,時光網一直以「專業」形象存在於愛電影的人心中,但在製作團隊看來,專業和有趣並不矛盾。尤其是如何把一個專業的、級別最高的電影節呈現在普通觀眾面前,讓看似艱深的電影知識變得有趣「易消化」,這是時光網在初創策劃《戛納時光》時一直琢磨的問題。

在這檔節目中,除了電影歷史文化的「揭秘」,更多地融入了對電影故事、電影節傳統、城市風情的有趣解讀,簡單說,戛納的好吃的好玩的,也是一一網羅並第一次鮮活地呈現給影迷及普通觀眾。

比如,去大明星住過的酒店和套房,去評委們就餐的金棕櫚餐廳,去當地的藝術市場感受戛納的文藝氛圍,甚至去當地的市場和街頭隨意閑逛。有趣且好看,網友直呼「沒見過」。

布拉德·皮特等好萊塢明星來戛納最愛光顧的Tetou海鮮餐廳

在每年接待電影節評委的米其林餐廳「金棕櫚」餐廳,大廚正親手打造「評委大餐」

在著名酒店Carlton有以蘇菲·瑪索、肖恩·康納利等明星命名的套房,節目組正在探訪范冰冰和劉燁的套房

走訪戛納當地「藝術市集」

相較於其他媒體報道紅毯,《戛納時光》乾脆教你「蹭紅毯」,因為懂電影的他們知道,在戛納走紅毯並不是一件神秘的事,只是有些「規矩」。

他們甚至架起直升機,讓觀眾以從沒有過的視角,這樣看戛納:

據節目策劃團隊介紹,在創意之初,他們就決定了這樣的方向:要講文化講格調,但一定不是板著臉來講,一頓飯的功夫,一場酣暢淋漓的遊樂,就要把原本艱深的電影歷史和文化娓娓道來。

事實證明,這些「乾貨」既專業又有趣有料,網友在十幾分鐘的觀影體驗中就能「漲姿勢」,而且感覺輕鬆隨意毫無壓力。

藝術人文氣息貫穿始終,就想做點不一樣

當各家媒體都在搶熱點拍紅毯,時光網的《戛納時光》則被同行和影迷笑稱為一支「畫風清奇」的小分隊在戛納「不務正業」。對於這樣的評價,這檔節目的策劃人員表示欣然接受,他們說「就是想做點不一樣」。

這個不一樣,從節目包裝到宣傳物料的風格,顯示出了節目本身的基調和風格。

為致敬戛納70周年,團隊的設計師精選了十二部戛納獲獎影片,並對海報進行藝術化再創造,一時間影迷紛紛「猜電影」並懷舊感慨 「原來這麼多好電影來自戛納電影節」「一張海報就能找到共鳴和同好」。這種屬於愛電影人的集體共鳴,也為節目帶去了大量忠實而穩定的觀眾群。

另外,每天以手繪插圖+戛納實景照片結合製作的「莉莉安戛納日記」也傳達了節目的「記實」與「浪漫」。12天,每天一幅,在社交平台投放,短平快又清新洒脫。

每天一款「莉莉安的戛納日記」,以個性化視角講述「戛納時光」

中、美、法多國部隊跨國作戰

真正地跨文化「看世界」

《戛納時光》每天下午六點上線時光網,以直播的形式播出,平均每期吸引超過24萬觀眾在線收看,網友們刷彈幕、寫評論,與節目進行互動玩得不亦樂乎,對於15分鐘的內容,不少觀眾仍表示「嫌太短,沒看夠」。

優質的內容,來源於創意與匠心,但更需要一支專業高效的團隊,對這檔節目而言,製作團隊可謂真正的「國際化」:來自中、法、美的三國團隊跨國作戰——在戛納電影節開幕前10天,時光網前方拍攝團隊就已進駐戛納,比其它媒體足足早了7、8天。

製作團隊的三部分:辦公室、好萊塢辦公室和法國當地團隊,經常是中、美、法跨越時差,每天無數封郵件,隔天1個三方跨洋電話。大家一起打磨劇本,商討拍攝方案。正是這種跨語言跨文化的工作模式,為節目內容增添了更加廣闊的視野,才能真正做到像節目說的那樣「帶著電影看世界」。

攝製團隊與「十萬個冷笑話」導演夫婦拍攝「樂游戛納」

然而,連續12天,每天一集,6點定時直播,這樣的節目體量和跨國工作難度,卻也是擺在製作團隊面前的一個挑戰。

他們不得不總是和時差「對抗」,在北京時間夜裡兩點傳回素材,編輯人員連夜進行剪輯製作包裝,經常合成到節目上線最後一刻 。然而正是這樣連續不斷高強度工作,才能保證每天的節目新鮮而又及時地呈現給觀眾。

《戛納時光》的跨文化和國際化,還體現在它別具一格的主持人陣容上。清新自然的台灣女生搭配法國小哥兼設計師,還有一位美國記者,用中文、英語、法語三語暢行戛納毫無阻礙。

搶佔短視頻風口

就愛做行業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成立於2006年的時光網一直致力於電影這一垂直領域。去年7月,時光網正式成為萬達體系的成員。在這之後,不論是「直播」業務的重拳出擊,還是此次戛納節目「精品內容」的華麗亮相,都值得關注。

在不少電影網站還在圍繞電影票打價格戰時,時光網已經將著力點放在「視頻」這個風口,以內容為槓桿,撬動營銷、直播、短視頻等新生事物,玩起了整合營銷。

很多人還記得,2016年時光網搶先其他電影媒體搭建「電影直播第一平台」,並以差異化的「專業風格」和「平台模式」迅速突圍,不但整合鬥魚、映客、花椒等十餘家直播媒體,為優質內容找到多個「展位」。

還在線下,利用多年積累的院線資源探索出「百城聯動」模式,以「長城」為例,同時聯動42個城市100家影院的大銀幕同步播出首映禮內容。

由此可見,手上掌握了「優質內容」的時光網,同時擁有著線上內容分發和線下院線資源,一個貫通的鏈條就此形成,也為日後更多的自製好內容找到了出口和觀眾。

2017年初,他們為電影《金剛:骷髏島》完成在洛杉磯的全球首映禮跨洋直播,成為國內第一家直播好萊塢首映禮的電影媒體。由此可見,對於此次戛納節目,他們早就有了充分的跨洋作業經驗,甚至可以說,是在按計劃實現電影內容的國際生產和傳播。

在短視頻這個風口中,時光網又一次趕在了其他電影媒體之前,而《戛納時光》正是時光網成為萬達系公司之後的短視頻行業首秀。萬達院線總裁曾茂軍曾表示,萬達下一步計劃將布局網路院線,年內將推出「時光網路院線」。戛納首秀之後,時光網將繼續深耕內容,不僅僅是戛納電影節,各大國際電影節,如威尼斯電影節、柏林電影節等等,時光網都將給觀眾帶來用心耕作的視頻節目。

戛納電影節雖已結束,但美好的內容將永存記憶。堅持內容為王,看似「跨界」卻是回歸電影的本質,只有獨具匠心才能收穫觀眾的真心。畢竟,優質的內容從來不會缺少欣賞者。

在紛繁複雜的電影及網路環境中,時光網將如何抱持「做點不一樣」的初心,如何繼續沿著「戛納時光」這條獨創的跨界模式走下去,並能維繫「一股清流」的基調與品格,呈現更多「優質內容」,我們充滿期待並將持續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