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樊勝美不解決這個問題,10個王柏川也無法拯救。

心之助(微信:luyuexinli)

文 | 心之助資深作者 楊雅倩 盧悅

「我們想活成安迪,過得像曲筱綃,結果卻被現實,逼成了樊勝美……」

這是去年比較流行的一句話,隨著《歡樂頌2》歸來,這個話題又再次引來思考。

劇中五美,最讓人惋惜的莫過於樊勝美了,最真實,最像我們身邊每個人的,也莫過於樊勝美。

有一個愛闖禍、又無止境求助的哥哥;一個一言不合就回娘家、毫無擔當的嫂子;一個還未長大,就指望姑姑找工作的小侄兒;一個重男輕女、拿女兒的錢貼補兒子的母親。

這,就是樊勝美家庭的真實寫照。

01

為什麼渴望成為安迪,卻活成了樊勝美?

從心理學上來說,我們成年後的性格和行為模式,甚至是命運,往往取決於童年的經歷。

而一個人最悲劇的莫過於,出生在樊勝美那樣的家庭,家人重男輕女,拚命拿女兒來填補兒子,還有一個不爭氣的哥哥或弟弟,成天惹事,補不完的坑。

樊勝美,雖然說是大齡剩女,可條件也不差,外企資深HR,月薪一萬多,雖然三十多了,依舊貌美,身邊的追求者不斷,外表看起來挺光鮮的。

可實際上呢?

她要交一千八的房租,寄三千回家,加上日常化妝品、衣服、吃飯等等,基本所剩無幾,還要補家裡無窮無盡的黑洞,隨時為哥哥的混賬事「擦屁股」,花光了所有存款,甚至要四處借錢。

概括一下就是,樊勝美有一份高於上海平均工資一點的普通工作,卻要養活一家五口,還有很多不定期的坑,要拿錢補。

哪裡來額外的錢?

虧了偶爾收到土豪給的名牌包,然後賣掉換一個高仿同款的包,或者參加不懷好意的酒局,喝得爛醉回來,只為換一張幾千塊錢的銀行卡。

你可能同情她,也可能瞧不起她。不管怎樣,促使她變成這樣,很大程度上由於她的人生初始設定的。

她不敢輕易換工作和崗位,甚至不敢選擇沒有錢的男人,因為她的人生沒有資本可以讓她去試錯,她只能在穩定的HR崗位,因為走錯了一步路,資金鏈就斷了,不僅她活不下去,一家五口都活不下去了。

她也有令人欣賞的一面,情商智商都很高,雖然重利益,但是面對沒有任何價值的舍友,她願意幫她們出頭,照顧她們,能夠看出來她還是一個心地善良,很仗義的樊大姐。

她外表光鮮,一體兩面,如果你看到樊勝美很有感觸,你八九不離十也有一個不幸的童年。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卻各有各的不幸。

你也明白,我們決定不了自己出身。

那麼,我們就能永遠填補原生家庭的金錢和心靈上黑洞嗎?

我們就只能找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即便不喜歡?

我們只能高攀一個有錢人,即使沒有那麼愛?

不。

02

為什麼樊勝美一直填補家裡的無底洞?

其他人都在前進,唯有樊勝美,只有時間在前進。她的人生,好似被家人拖到了懸崖邊,卻仍然放不下。

為什麼她要一直填補這個無底洞?

如果你也處於重男輕女的家庭,那你很容易理解。這樣的家庭,父母會把大部分的注意力,甚至說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哥哥或者弟弟身上。

作為女兒,你不會得到重視和愛,這時候你哭和鬧,都沒有意義的,如果你想要獲得父母微薄的愛,要習慣一種高成本的生活方式。

比如說,要成為學霸,以成績讓人驕傲;或者,聽話懂事,為家庭做很多事,來換取父母的肯定。

可是,這種肯定是有條件的,是以犧牲你的自我作為代價的。如果父母沒有能力,家庭必須有「個頭高」的頂著,這個「個頭高」的人,不幸的就是樊勝美。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也不錯啊,多麼成熟,多麼有能力。

然而,這樣的孩子是過度早熟的,這種成熟以犧牲自我為代價的。一個小孩,就想要買玩具,想要玩,想在媽媽懷裡撒嬌,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可是,你必須成熟起來,必須把這些需要藏在內心深處。

每一個「樊勝美」,都把父母的需要,當做自己的需要,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者,把父母的需要,建立在自己的需要之上。

她內心深處沒有辦法跟父母分開,她的感受是跟父母連在一起。父母沒有她,無法活;她離開父母,也無法活,她們是共生的。

而且,她的內心有矛盾,比如說,她努力追求的目標,也是她想要破壞的目標。她想滿足父母對她的期待,但內心又有怨恨,不願意做父母希望她成為的人。

就像牛一樣,即便把所有地都耕完了,但依舊會對在它背後揮鞭子的人感到憤怒。

她內心深處覺得:就算成為讓父母驕傲的人,能夠照顧全家人,我依然痛恨成為這樣的人,這樣的我只像工具一樣能帶來價值,我就算得到了一切,依然得不到我真正想要的東西。

她渴望什麼呢:你是不是能夠無條件的愛我,希望我出生,肯定我的存在。

一個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一方面希望滿足父母的期待,一方面她又會憤怒,不想成為那樣的人。同時徹底失去了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被父母無條件愛的可能性。

她很糾結,渴望成就,潛意識又不希望走到那一天。

樊勝美的內心,也有這樣的小九九:「如果我成不了你們期待的那種人,如果我需要你們的愛,能不能無條件地愛我?如果我的事業失敗,陷入經濟的危機,你願意到處借錢幫我嗎?如果你不是,我為什麼要成為你的工具?」

在她的內心,也希望有一個拯救者來拯救他,享受哥哥或弟弟的待遇。我就往地上一躺,別人自然就回來幫我。

所以,人生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她就已經筋疲力盡了,因為她的內心是衝突的,既想向前跑,又不想往前跑。

03

如果有樊勝美的原生家庭,你該怎麼辦?

每個人都是背著原生家庭這種「隱形的包袱」在生活和成長的。

這個包袱也許是金錢的匱乏,安全感的缺乏,內心沒有力量等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節,人生總有一個核心的問題要去處理,那麼「樊勝美」們,你一生一定要完成一次分離的過程,也就是說,從和父母惡性共生的狀態中,脫離出來,活出自己。

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能否完成取決於兩個方面:

1.先天的基礎

2.後天的努力

先天的基礎,就是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有多大;後天的努力,是你有沒有抓住發展的機會,成長自己。

有些人一生有很多機會放在他的眼前,他都抓不到,為什麼呢?

因為他的心太窮了,窮到沒有辦法好好活下去。

就像樊勝美的哥哥和父母,他們一輩子沒有可能富起來,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在底層,而是因為他們生活在「生死線上」。

如果把人生分為三個層次:生死線——增值線——自我實現。

生死線就是母嬰狀態,永遠跟別人共生,離開別人就活不下去。就像樊勝美的親人,離開她就活不下去,所以各種道德綁架。這種類型的人,就是寄生體,一生永遠在尋找一個宿主,可以讓自己「活下去」,如果離開別人,靠自己無法獨立生活。

增值線,簡單點說,就是她有一定的自我,處於成長階段。

樊勝美就是生活在生死線和增值線之間的人。

她是高校畢業,在外企做HR,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靠自己存活,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在精神層面有很沉重的負擔。

也就是說,她有一半發展了她父母沒有發展好的部分,能夠靠自己獨立存活。但是她也繼承了父母的一部分,就是有嬰兒似的部分。

就像,她把太多的期待壓在了王柏川身上,在王柏川天天加班,疲於應酬的時候,她依然奪命連環CALL,因為家裡的事指責他:「你幫我想辦法了嗎?我是讓你幫我解決問題的,你倒好,給我出難題。為什麼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總是不在我身邊,你怎麼就那麼忙啊?」

他忙,還不是因為樊大姐逼他逼得太緊了:你要快快掙錢啊,你看人家90后都在上海買房了!

她不知不覺活成了她母親的樣子,抓住王柏川這根稻草,壓榨了他所有對她的愛意,想當初,她媽媽何嘗不是這樣抓住她這根稻草,使勁壓榨她的呢?

面對樊勝美沒完沒了的「你要幫我想辦法」,和「你什麼時候買房子」「你怎麼那麼忙」,到現在王柏川已經疲於應對。

這還是那個「全能」的樊大姐么?

這也應徵了那句話,每個早熟的人,內心就會有一個很小很小的小孩,而我們的「內在小孩」,在愛情中經常暴露無遺。

04

樊勝美們,需要面對的選擇

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樊勝美帶著一層厚厚的外殼活著,為了保護自己,她外強中乾,內心並沒有那麼強大。

如果,一旦保護層被打破了,她的人生會有兩個方向:

  • 她發展出更厚的保護層;

  • 她把保護層摧毀,重新建一個療愈層。

先說,保護層是什麼意思?所有僵化的防禦機制,有毒的情緒,有毒的需要,都是你的保護層。

1.有毒的需要:分不出是自己的需要,還是他人的需要,為了別人需要而活。

2.有毒的防禦:聖母心,過於在乎別人么,被別人榨取;情感吸血鬼,用迎合的遊戲,榨取別人的愛和資源。

3.有毒的情緒:比如說,比如說羞恥感、恐懼感、麻木的感覺,這些感覺都防止自己內心柔軟脆弱的部分,暴露出來。

只有摧毀了保護層,才能療愈自己。不過療愈,也分主動和被動。

有的人是主動的,想要打破過去的模式,開始學習心理學,做個人成長,療愈原生家庭的創傷和內在小孩。

有的人是被動的,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發現以前的防禦機制無法起作用了,必須改變。

就像一個女人被出軌了,婚姻面臨崩潰,以前她靠老公活著,現在要開始靠自己了。這時候我們會有兩條路,以損害自我發展來生存,或者通過發展自我來生存。

你可以找一個男人,來幫助自己,或者通過拚命工作,來抵禦內心的恐懼,這是損害自我的方式。

你也可以自我成長,療愈內在小孩,尋找一個替代性父母的空間,來發展自我。

很多人把親密關係當做這個空間,來療愈自己,可是這樣很危險,因為一般人做不到,他必須成為你理想的父母,但又不能完全成為。如果完全滿足了你所有需求,你就不用成長了,甚至可以迴避掉你生命中的「原痛」。

我們生命的原痛包括兩種,一種是被拋棄的痛,一種是傷害的痛。

被拋棄的痛,比如說樊勝美,當她父母只關注哥哥的時候,她就會有被拋棄的感覺。

被傷害的痛,當父母指責你的時候,你會感覺自己不重要,另外,還會覺得失去了愛的連接。

被拋棄,好像生活在一個沒有回應的世界,在荒郊野外獨自生活,任由你自生自滅;被傷害,好像是被一群人,拿著針來扎你的身體。

這兩種原痛需要有療愈的空間去消化,而不是逃到伊甸園(親密關係或工作),不去面對和處理這個痛苦。

樊勝美們的悲劇,跟她的三觀有關,只有完成這樣的療愈,三觀才能升級,人生也才會升級。

說了這麼多,相信有人能夠明白,肯定也有人做不到。

看這篇文章的你,是有機會的,樊勝美也是有機會的,因為她已經擁有了當年,父母沒有的機會。

她是有機會墊墊腳尖,走向更高級的人生。但是也只有50%的幾率,被拉到更差的生活中去。這就看她的選擇,是否願意去成長,挑戰原有的防禦機制。

你是被迫成長的,還是主動的成長?這決定了你接下來人生道路的高度。

作者簡介:楊雅倩,心之助簽約作者,一個愛說點心理學的偽文青,以文字為生,只談情說愛。吃貨一枚,堅決不減肥。外表淑女,內心爺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