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對話 | 「90后中年危機」究竟是怎麼回事

近來,不少90后遇到了一件戳心的事。

一則聯合國關於「青年」的年齡界定(18-24歲)不知怎麼被翻出來后,迅速傳遍中文社交網路。這讓一些1992年生人驚嘆,25歲的自己,竟然已正式步入中年。此「嘆」幾經發酵,一場令更多90後為之一顫的「中年危機」不脛而走。

一些80后也跟著迷惘起來:「連90后都中年危機了,那我們呢?」

這場討論背後,有多少真實的焦慮,又折射出哪些社會心理動向?就此,記者專訪了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楊雄。

「中年危機」的特定來源

上觀新聞:本是1949年建國以來成長環境最平穩優渥的一代,本是精力旺盛、奮發有為、擁有未來無限可能的大好年華,可25歲的「中年危機」還是被引爆了,且被不少90后包括80后承接了過來。有自嘲,有調侃,有共鳴。作為一位社會學家,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楊雄:根據聯合國和美國社會學家一些比較經典的研究,人們常說的「中年危機」通常發生在40歲左右,整個時間跨度一般是39到50歲。

這個年齡段的人往往正經歷著來自家庭、婚姻、事業的各種關卡和危機。站在整個人生長河的視角望去,這段時間的個人需要面對的現實壓力最大,幸福感相較於此前、此後的人生階段,皆處於一個相對低位。而與此同時,他們的生理狀態卻開始走下坡路了。最直接的體現,有人開始長白頭髮,有人提前進入更年期早期。

雖然,由於身體素質平均基準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不同,「年齡」是一個變動的概念,不同人種進入「青春」和「衰老」的時間也略有先後,但「中年危機」的具體所指,無論在現代社會還是後現代社會,都得到了基本共識。所以,從「中年危機」的特定來源看,「中年危機」和25歲、和90后,顯然是不搭界的。

一場社會化后的心理危機

上觀新聞:如何理解依然還是有80后90后被「中年危機」擊中了?

楊雄:其實,在這裡,我倒真有一個「好消息」,可以分享給大家———

目前在網上瘋傳的那個聯合國關於青年的定義,已經是早些年的版本了。2013年,考慮到當下的世界變化越來越快,聯合國已對「青年」的年齡段重新做出了界分。按照這個新的標準,44歲以下,都是青年。45歲到59歲才是中年人。60歲到74歲叫「年輕的老年人」。75歲到89歲才是老年人。90歲以上叫「長壽老人」。

不知道這麼一澄清,這些80后90后,有沒有從他們的「中年危機」中釋然出來呢?恐怕也未必吧!所以,當下這些80后90后的「中年危機」,與其說是中年危機提前到來,不如說是一種類似「人到中年力不從心」的疲勞感和焦灼感困擾了他們,是一場社會化后的心理危機。

仔細玩味一下,這種內心感受之所以焦灼,源自某些互相矛盾的心理在內心起了衝撞,也是一種心理年齡上的兩極化。一方面,他們無論從生理年齡還是社會角色來看,早該是一個真正成熟的成年人,已經到了一個必須承擔起各種社會責任的階段;但另一方面,他們卻不願意長大,遲遲不想走出舒服又自在的青春期,尚未真正成熟,卻已經開始害怕衰老。動輒叫囂中年危機,其實也是一種「怕老」的表現。一旦這種主觀感受被放大,一聲「中年危機來了」,就能攪動他們的情緒。

在我看來,現在這些年輕人的「中年危機」既是主觀化的,也是被放大了的,是被嚇壞的。年齡不是真問題,年齡討論只是焦慮的出口。所以,我的建議是,要正確對待年齡的界定,正確地接納自己,做好自己的選擇,降低自己的期望。現在有些青年對自己的期望太高了。

上觀新聞:在您眼中,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人需要具備哪幾個要件?

楊雄:我從事青年學研究已經有三十多年了。就這個問題,我同歐洲青年社會學會主席、法國社會學家夏勒教授一起,曾專門撰文討論過。我們提出用四個「第一」來打靶「成年人」這個概念:第一個學位、第一份工作、第一段婚姻、第一個孩子。如果這四項人生任務都完成了,疊加在一起,那麼我們才認為,你真正從一個青年人進入了「成年人」的行列。

完成第一段高等學歷對於成人的意義,大家都很好理解。但如果你一直待在學校里,我認為,這還不能算真正「成人」。於是,還得有後面三個「第一」。要知道婚姻生活、生兒育女,對一個人心智成熟上的改變是很大的。很多人沒有成家之前還是個「巨嬰」,甚至是不願意長大的「巨嬰」。

現在一些90后叫嚷著「中年危機來了」。但他們可能連這四個「第一」都還沒有完成。成年人的生活,從來沒有「容易」二字。如果連「成人」的這四個「第一」都還沒有完成的,且慢說「中年」。

是什麼放大了危機感

上觀新聞:您說這場危機既是主觀化的,也是被放大了的。那又是哪些因素,放大了這場危機?

楊雄:首先,當前我們正處於一個「時空壓縮」的時代。這讓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比之前幾代人,碰到前所未有的新挑戰,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

我們為什麼會普遍感覺好像自己快速進入了中年,這和每年有大量大學畢業生不無關係。那麼多年輕人湧入職場,對職場的衝擊是非常大的。我們所里這幾年新進來的博士都是「90后海龜」。他們起點很高,身體素質、學術訓練都非常棒。假設你作為他們的前輩,外語比不過他們,計算機應用能力比不過他們,國際視野比不過他們,精力體力又不如他們充沛,你就有心理危機了,會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種「擠出效應」。

以前是師傅帶徒弟,經驗代表權威。可如今,青年人的經驗要反過來反饋給年長者了。年輕人才代表新業態、新技術的發展方向,年齡的優勢點發生移位。如此一來,那種「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倒逼感,比之過往,來得又提前了很多。

而從大環境來看,如今知識更新極快,新興技術快速迭代更新甚至跨代升級,人力資本競爭加劇,財富差距拉大;社會用三十多年時間走完了人家一百年兩百年的現代化歷程,整個社會的快速轉軌和轉型,讓很多人的靈魂一下子跟不上了。這一切,無形中都會給青年人帶來心理壓力。

其次,新媒體對此番話題討論和輿情發酵的推波助瀾「功不可沒」。而新媒體的使用者,主要是80后90后。

來看這次危機的整個傳導鏈條:某媒體介紹了聯合國某個對「青年」的年齡界定———新媒體公眾號捕捉到可能的情緒共鳴點后迅速撰文闡釋,但立論通常較為簡單———有共鳴的年輕人看完以後隨手轉發———「90后中年危機」發酵為公共議題。可以說,沒有新媒體技術的推波助瀾和情緒放大,沒有新媒體對人和人之間互相攀比心理的放大,也就沒有這場危機了。

雖然說高房價會摧毀年輕人對生活和愛情的想象力,但環顧一下自己的父母輩,再環顧一下世界各地年輕人,有多少年輕人是一成家就可以擁有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的呢。一下子把自己的生活拉到別的發達國家中年人才能達到的標準,或者總是拿自己的生存狀態與這個社會上狀態最好的那10%左右的精英比,都是不對的。但在新媒體上,人們很少會有意識地停下來,冷靜地想一想。

焦慮往往是比較的結果。新媒體在放大比較的同時也放大了焦慮。心靈不安寧,危機就會被放大。可選擇放大壓力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90后遭遇的真問題

上觀新聞:正如您所說,「時空壓縮」「社會急速轉型期」給年輕人帶來的壓力都是實實在在的,「90后的中年危機」雖有誇大之嫌,但多少也投射出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年輕人的真實困惑。您多年從事青年研究,在您看來,圍繞著90后95后,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新動態、真問題?

楊雄:90后在今天遇到的社會化挑戰,較之他們的父輩確實來得複雜很多。我是上世紀50年代生人,那時的社會還處於計劃經濟時代,是一個統整的社會。那時人們的價值觀是統整的,一切服從社會。我是一個小小的螺絲釘,到哪裡就在哪裡發光,不需要考慮太多,也不要太多競爭,按部就班,朝九晚五,很安靜很穩定的一個平衡的社會。計劃經濟的邏輯和那個時代政治的邏輯、社會的邏輯基本統一,所以人們在價值觀上沒有太多的危機感。

但今天的社會已經發展為了一個個體化、原子化的社會,不僅價值觀多元,效率、競爭、市場的邏輯主導著整個社會的運行,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人們的競爭感與危機感普遍增強。這時人的心理非常容易恐懼、緊張,有一種不穩定感,對未來的預期也難以把握。這是今天他們遭遇的困惑。

所以,我一直認為,對於90后95后而言,就業問題非常重要。如果就業不解決好,很多真正的危機會由此而生。與此并行不悖的,就是我們今天這個時代需要一個發育得更好的社會,需要更多可以為人心提供港灣的同伴組織、互助組織。讓人們在急速的變化和社會轉型中找到更多心靈上的慰藉、支持和釋放。

有了這些依靠,隨著國民生產總值的進一步提高,相信我們的生活方式會漸趨多元而穩定,每個人都可以以一種比較安定的方式來安頓自己的心靈,安排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社交生活。讓大家在社會轉型中可以更多接納自己,正確對待壓力。少一些消極的、無益的心理暗示,多一些更好的心靈上的準備和適應能力。

上觀新聞:等到90后真正步入中年,他們遇到的「中年問題」可能又有了新的變化。

楊雄:沒錯。到那時,人工智慧比之今日一定具備了更強的自主分析和深度學習能力。不僅是體力勞動,人類的一部分腦力勞動也將被替代。比如,如今一些薪酬不菲的金融精算師都可以被取代掉了。進而,比之三十多年前、半個世紀前,人類將多出更多可以休閑的時間。隨著人類營養結構的變化、醫療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的衰老期則進一步延後。那時的社會不再是一個後現代社會,而是一個後人類社會。

面對機器或者人工智慧的「競爭」,而不是「同輩競爭」,面對「延遲的衰老」和「延長的老年生活」,而不是「中年的提前」,新的問題又會出來。如果你現在就畏懼「中年」,未來恐怕會更困惑。

欄目主編:龔丹韻 題圖來源:視覺 圖片編輯:邵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