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眾議生風丨信息時代看全球高教三大趨勢

互聯網改變了很多傳統行業的運作方式,隨著慕課等開放教育運動的發展,互聯網對高等教育的影響也日漸顯現。

趨勢

01

互聯網帶動新的學習觀和教學觀,后課程時代已經到來

傳統高等教育有一些標準構成單位,如專業、課程、班級、同學。不少人會認為上課是接受教育的主流形式,而實驗等動手環節從屬於上課所學到的知識,只是一個應用操練環節而已。但是隨著社會對人才綜合能力的需求增加,以及「快餐文化」的影響,那些與現實結合緊密的實習實踐類課程、綜合訓練類課程開始逐漸得到重視,從邊緣走向核心,對大學部生培養質量和培養價值觀產生關鍵性影響。再加上信息時代的大學生已經習慣了在互聯網上查找信息、獲得知識,能夠在網上找到就沒有多大興緻坐在課堂中聽老師灌輸。傳統高校課程需要考慮如何重新設計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

早在1995年,羅伯·巴爾(Rober Barr)和約翰·泰格(John Tagg)就提出高等教育范型正在從教學范型向學習范型轉變,即從提供信息到設計學習體驗,從思考輸入到關注產出,從分散的活動設計到整體化活動設計。他們也談到這樣的范型轉換至少要有數十年才能完成。現在20年過去了,學習科學和腦科學的發展讓我們對人是怎樣學習的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是這些認識與現有的高等教育教學結構有很大的衝突。高校的領導人是時候需要考慮新時代高校課程應有的形式和結構了,是所謂「后課程時代」(Post-Course Era)已經到來。

「后課程時代」不是說「課程」這個概念不再存在,而是說傳統的那種有著清晰邊界的、獨立的、作為重要學習發生場的課程將會壽終正寢。美國大學協會(AAC&U)早在十年前就曾對大學課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批評,認為大學課程由教員或院系決定,培養方案中諸課程之間缺乏內在一致性,甚至不是一個有關聯的學習計劃。2008年美國學生參與度調查項目對「高影響實踐」活動的調查發現,大學生認為收穫很大的經歷往往都是他們投入時間和精力較多的課程,且多是合作課程、課外活動。學生去國外留學,對比國內外高等教育差異時最明顯的感受是:國外高校上課時間不多,課外閱讀和討論很多。反觀我們對北大學生的調研,很多學生表示上課後半個小時就能完成複習和作業,學習已成習慣的他們於是就選修更多的課程。

國內外調研的數據都在提醒我們:大學的課程需要重新設計,需要將學生提供的對學習有高影響的要素用於課程設計和課堂活動組織,比如:設計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對所學知識加工整理應用創造的活動,提供與老師和同學交流所學內容的機會,建立一種集體投入感;提供課程與其他課程或其他實踐活動關聯,或者設計的作業超過課程本身,如關聯生活經歷、關聯其他課程或大型實踐社群,創造不同的經歷體驗,讓學生更常得到反饋,建立一種互幫互助/被指導的社群歸屬感;進行反思和集成式學習,通過實際應用找到與所學的關係,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對所創造東西的價值感,等等。

從教學范型轉變到學習范型,這樣的范型變遷對老師和學生都是很大的挑戰。在這類課程實施過程中,技術會發揮重要的作用,比如,投票表決器能夠快速告訴老師有多少學生還沒有學會,課程管理平台讓課程資料管理和學生作業成績管理更為便捷,教學微視頻可以讓學生按自己掌握的情況反覆觀看,另外像學習檔案袋這樣按照學生而不是按照課程來組織學習成果,可以促進學生將關注點從單門課程擴展到更廣泛的受教育過程,從而認識到所修課程對其知識和能力的全面培養。

趨勢

02

技術支持個性化學習,推動大學課程模塊化、學制彈性化

隨著開放教育運動的發展和普及,高等教育教學方面有如下三個發展跡象:

跡象一

推崇個性化定製/彈性學制

現在的數字化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學習環境對學習的支持也越來越友好,學生也喜歡數字化學習所帶來的靈活性,願意使用數字化學習資源來完成學業或取得學業成功。這都使得未來的高校培養方案有可能做到更加個性化。高等院校需要正視並適應這樣的需求。

2014年麻省理工學院(MIT)未來教育研究組對學校提出了16條建議,其中就包括建議將更多的課程分為小的模塊課程,探索模塊化教學方法,建立模塊課程庫,跨院系共享,以組合形成更多的培養方案。拜技術所賜,也許未來學生可以像在媒體播放程序中建立音樂播放列表那樣,組裝這些課程模塊,形成自己個性化的受教育路徑和受教育時長。

跡象二

推廣採用混合教學/學習模型

目前在線學習已經貫穿各類高等教育,即使是那些以師生親密接觸、面授教學為榮的高校,課程中也已經有了在線學習元素。慕課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在於加速了高等教育向在線教育方向邁進的步伐,目前全球慕課已經超過3000門,不少大學教師在課程中使用或推薦學生使用這些開放可獲取的課程資源,混合學習便自然發生了。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課程開始推廣和採用翻轉課堂教學法,就是一個例證。

跡象三

熱議基於數據分析的教學/管理決策

針對高校信息化發展帶來的大量數據,人們希望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確定學校戰略目標的實現進程。在教學方面,則希望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分析能夠真正幫到學生,比如對學生行為提供預警,在問題還沒有發展到嚴重的時候提前干預。學習分析技術以及相關的教育大數據分析最近幾年已成為研究熱點,教師開始像醫生,用數據而不是印象說話了。

慕課的發展推動了國內高校教學信息化發展進程,提升了高校對教學管理平台、學生學習數據分析的需求。目前國內高校似乎還沒有產生對課程結構和培養方案變革的舉動。

趨勢

03

高等教育不再只是由象牙塔高校提供,開始走向平價平民化

慕課運動給高等教育界所帶來的最大衝擊是出現了一些新型的高校,一些由資本市場提供支持的網路教學為主的高校,如美國的密涅瓦大學(Minerva),這些新型高校如同「盜火者」將原先少數人才能享用的、稀缺的高等教育資源平民化、平價化,而支持這些新型高校的基礎設施就是網路,以及在其上的數字化資源和學習管理系統。

這些非傳統高等教育機構與傳統高校之間的關係,從長遠來看並不是對立的,而是互補的。一方面,他們所服務的學生人群有較大的差異,另一方面也適應了學生在人生不同階段的發展需要。在國內,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互聯網教育企業中有一部分已經開始涉足成人教育,目前的民辦高校信息化水平往往較弱。互聯網教育企業如果涉足民辦高校,則有望成就的名牌私立大學。

總之,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高等教育的諸多方面,高等教育的未來在向個性化適應性方向轉變,要求學校和社會提供多樣化的選擇,這不僅使受教育機會增加,受教育方式更為靈活,受教育路徑可以訂製,獲得學位的時間可以加速也可以減速,微學位、數字徽章等都將成為彈性學制的有機構成。學生學習應該成為高等教育的核心,技術能助力這個理想的實現。

歡迎關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官方微信——教育之弦!我們將竭力為您提供權威、有料、有趣的教育信息服務。

更多精彩中心官網

網址:http://www.csdp.edu.cn

傳真:010-51688923

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