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政府首次發布《中國的南極事業》報告

2017年5月22日,在第40屆南極條約

協商會議召開前夕,國家海洋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國內外社會公開發布《的南極事業》,這是政府首次發布白皮書性質的南極事業發展報告,既全面回顧了南極事業30多年以來的發展成就,也提出了政府在國際南極事務中的基本立場,同時也提出了南極事業的未來發展願景和行動綱領。據悉,國家海洋局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有關南極事業發展的重要部署,今後定期發布南極考察報告,全面介紹包括科學考察和研究在內的南極事業發展的最新情況。

一貫支持《南極條約》的宗旨和精神,秉持和平、科學、綠色、普惠、共治的基本理念,堅決維護南極條約體系的穩定,是南極全球治理機制的維護者、參與者和建設者。堅持和平利用南極,加強南極環境和生態系統保護,致力於提升南極科學認知,鼓勵開展南極科學和考察研究,願為南極全球治理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推動南極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努力構建南極「人類命運共同體」。

1984年派出首次南極考察隊,開啟了南極事業發展的光輝歷程。經過30多年的發展,的南極事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在南極基礎建設、文化宣傳、科學研究、環境保護、可持續利用、全球治理、國際交流與合作等領域均取得了重要成就,並為南極全球治理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初步建成南極考察基礎設施體系。1985年在西南極喬治王島建立首個常年考察站—長城站;1989年在東南極拉斯曼丘陵建立第二個常年考察站—中山站。1994年,「雪龍」號考察船投入使用。2007年,在上海建成極地考察國內基地。2009年,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上建立首個內陸考察站—崑崙站。2014年,建立具有中繼站功能的泰山站(營地)。2015年,首架固定翼飛機「雪鷹601」正式投入運行。目前,已經初步建成涵蓋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國家南極觀測網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極考察保障平台,基本滿足南極考察活動的綜合保障需求。南極考察從西南極的南設得蘭群島區域拓展至東南極拉斯曼丘陵和普里茲灣區域,再進一步延伸至南極內陸冰穹A區域,考察活動範圍和領域持續拓展。

大力開展南極文化宣傳和科普教育。已在國內11個城市建立1個極地科普館和10個極地科普基地,開展公眾開放、科普展覽、知識競賽、專題講座等經常性極地科普宣傳活動。舉辦了9屆包含南極知識在內的全國大中學生海洋知識競賽,並將南極知識寫入中國小教材,增進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南極的科學認知。

持續提升南極科學研究水平。將南極科學研究作為認識南極、保護南極、利用南極的重要途徑,圍繞國際南極科學研究前沿,持續加大南極基礎科學研究力度。據不完全統計,2001-2016年南極科研項目投入達3.1億元人民幣,是1985-2000年的18倍。多年以來,初步建立一支門類齊全、體系完備、基本穩定的科研隊伍,在南極冰川學、空間科學、生物生態、氣候變化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並推動南極科學研究由單一學科研究向跨學科綜合研究發展。科學家在南極科研領域發表的《科學引文索引》(SCI)論文數量從1999年的19篇上升到2016年的157篇,目前位居全球前10位。先後在《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等國際雜誌發表了多篇論文,實現了在南極科研領域的重要突破。

南極海洋生物資源的應用研究和可持續利用與基礎科學研究並舉,根據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制定的養護措施,積极參与了南極磷蝦資源和生態系統的科研評估,以可持續的方式開發利用南極磷蝦資源。

有效保護南極環境和生態系統。依據南極條約體系的要求,制定國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不斷加強國內南極活動管理,有效保護南極環境和生態系統。2004年,國務院頒布第412號令,對南、北極考察活動實行審批制度。2014年,國家海洋局發布《南極考察活動行政許可管理規定》,對可能給南極環境和生態系統帶來較大影響的6類活動進行許可管理。還持之以恆推進南極立法,致力於將南極環境保護與利用工作納入更高層級的法制化軌道。多年以來,南極考察形成了「以南極條約體系的相關規定為核心,以法規制度為主線,以現場措施及設備配置為實踐」的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嚴格遵守南極條約體系有關廢物、污水處理和國際海事組織有關燃油和航行的各項規定。近年來,更是將考察站區的環境整治作為重點任務之一,以實際行動遵守南極環保要求,履行國際義務。

2008年,首次主動、單獨提議設立了格羅夫山哈丁山南極特別保護區。隨後,還與澳大利亞、俄羅斯、印度等國聯合提議設立了其他3個南極特別管理區和保護區,加強對重要區域的環境管理,切實保護南極脆弱的環境和生態系統,並促進了有關各方的交流合作。目前,正積極推動設立冰穹A崑崙站南極特別管理區,以保護冰穹A區域特殊的科學和環境價值。

積极參与南極全球治理。是南極條約體系的堅定維護者,主張各國南極活動應遵守南極條約體系的有關要求,在國際南極事務中平等協商。自1983年批准加入《南極條約》以來,陸續批准了《關於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公約》等重要國際南極法律文件,加入了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國家南極局局長理事會等重要南極國際組織,並支持南極國際組織的管理和運行工作,選派人員參與日常工作,推薦專家擔任重要職務。

參與了歷屆南極條約協商會議,積极參与相關管理規則的討論和制定,先後單獨或聯合提交了74份工作文件和信息文件。2007年以來,每年派團參加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和科學委員會會議,積极參与科學研究檢測與評估、養護措施的制定與執行工作和決策。認真行使《南極條約》賦予的權力,先後於1990年和2015年開展南極視察工作,推動南極的和平利用與環境保護。

一貫重視極地科學數據的管理和共享,積極為國際南極治理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2003年,成立國家南北極數據中心,已為100餘項國際科研項目提供了信息數據服務,用戶來自美國、俄羅斯、印度、日本、英國等10多個國家。還向國際社會發布極地生物、冰雪、岩礦、隕石和沉積物等5大類標本信息。

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秉持《南極條約》的國際合作精神,積極拓展國際合作領域,加大國際合作力度,努力推動多邊、雙邊和區域國際合作,打造南極合作夥伴關係網路。在多邊領域,積极參与國際重大科研項目合作。2007年,首次參與第四次國際極地年活動組織和策劃。2014年,參與國際南極科技發展規劃的「南極和南大洋地平線掃描」及技術保障規劃「南極路線圖挑戰」的研討及制定。參與國際南大洋觀測系統(SOOS),組織該系統亞洲研討會,加入南大洋觀測系統數據管理委員會。

在雙邊領域,與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阿根廷、烏拉圭、挪威、比利時、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和歐盟等在南極研究、保障、科普等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簽署了多個政府間或研究機構間合作協議。與日本、韓國倡導發起成立了「極地科學亞洲論壇」,在亞洲國家南極考察和研究合作中發揮了建設性作用。還積極支撐泰國科學家參與南極考察。

在其他領域,長城站、中山站與周邊鄰國站點在交通運輸、物資支持、醫療援助、人員培訓等工作方面保持經常性的互助合作。「雪龍」號考察船和「雪鷹601」固定翼飛機發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多次參與南極救助行動。

南極關乎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建設一個和平穩定、環境友好、治理公正的南極,符合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利用南極之路,堅決維護南極條約體系穩定,加大南極事業投入,提升參與南極全球治理的能力。2016年,發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間實施「雪龍探極」重大工程。希望在深入推進南極科學認知的基礎上,大力增強保護南極、利用南極以及參與南極全球治理的能力,推動南極事業邁上新台階。

未來,願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南極秩序,攜手邁進,打造南極「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南極乃至世界和平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