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古書原來這麼美

小河:這篇文章是《古書之美》的跋。作者韋力是國內著名的藏書家,這本書是面向普通讀者的入門書。感興趣的,或可一讀。

文/韋力

《古書之美》原本是安妮寶貝(現在改名為慶山)為《大方》所做的一篇採訪。

在此之前,我接受過很多媒體的採訪,上百家總有。很多記者在提問前會做一些功課,那些所謂的「功課」,通常是從網上找一點關於我的介紹,採訪時基於那些介紹,換種提問的口吻或方式,其實都大同小異。而我也會像做命題作文一樣,把他們想聽的話複述一遍,談到最後都是套路式的回答。

但安妮的採訪不一樣,從未有一位採訪者像安妮這樣認真。初一見面她就跟我說:「關於你的資料,我在網上查了一些,別人問過的我不想重複再問,我們可以另外談些別的嗎?」我說當然可以。

她提問的角度也跟以往的採訪者很不一樣,讓我覺得耳目一新,因此傾吐的慾望大增。以往我接受採訪,很少超過三個小時,而這次採訪前後持續了有一個多月。安妮對待這件事的認真,超出我的想象。

甚至有一次我去上海買書,她也提出跟我一起去:「我能不能跟你一起?我不會影響你談事,也不參與你的事情。我只在旁邊客觀地觀察你,然後客觀地記錄下來。你也別介紹我是誰,就當一個陪著辦事的人就行了。」我覺得這樣很好。我向博古齋買了一批書,商談書價時,安妮就在一邊旁聽。賣書的人很忌諱,一直問她是誰。我說她是一個圈外的朋友,也來出差,我們有別的事要談,碰上了,就帶她一起來了。對方放下心來,繼續跟我談書價,她就在旁邊聽著。晚上有人請客,一大幫人吃飯,她也跟著,就在那聽我們侃大山。我第一次感受到這樣一種認真做事的態度。

採訪持續進行了幾次,錄音量很大,整理出來有幾十萬字。最終出版時只保留了不到十分之一。出版方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取捨,刪改,反覆多次,真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從幾十萬字刪到幾萬字,現在想想都是一次不可思議的經歷。

可是這麼多人費了這麼多工夫整理出來,要刊登了,《大方》卻停掉了。所有人都覺得非常可惜,費了這麼多工夫,談了這麼多內容,不如把它編成一本書吧。可是,書與雜誌專欄還是很不一樣的,就又開始新一輪的修改,對內容也進行了增補,比如增加了介紹藏書知識的《古書收藏》部分。出版方還讓我選十種認為有價值的書,跟止庵進行對談。但書選出來之後,編輯和安妮都認為,這些書太過專業,能看懂的人很少。

而《古書之美》的定位是面向大眾的普及性讀本,在不了解的人眼裡,一千萬一本的書和一千塊一本的書,沒什麼區別。甚至很有可能一千塊一本的書,普通讀者更容易接受。於是她們重新開了一個書單,讓我來寫。

寫書要有感覺,寫書跋同樣要有感覺,而今強迫自己寫幾本沒感覺的書,「為賦新詞強說愁」,確實有些痛苦。以前寫的最多的是藏書書跋,選的都是我認為有價值、有故事的書,並且是別人沒寫過的。像《紅樓夢》,紅學家遍地,我也沒有什麼獨到的高見,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就覺得無從下筆。而且寫的過程中被編輯否了數稿,修改了很多次。

最後出來的時候,覺得這樣一本書,既不是大眾讀物,也不是學術著作,只能算是一個入門的小冊子吧。沒想到賣得這麼好,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看來,我確實不太了解圖書市場,不太了解一般讀者的口味。

古書之美(2017版)

當然,《古書之美》之所以能夠這麼暢銷,百分之八十要歸功於安妮。她的讀者很多,而我只是個小眾的愛書人。不過,從《古書之美》這本書上我也得到了一些啟發,開始更多考慮寫法的問題。

子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我對自己的寫作做了一些調整。我開始採用兩種不同的文風,寫學術著作時力求謹嚴,寫其他類別的書則力求通俗易懂,專業走專業的路子,普及走普及的路子。在此之前,我總想兼顧學術性與可讀性,結果兩頭不討好:學者認為不夠嚴謹、不夠學術,大眾則認為太晦澀、不易懂。既然如此不如分開。比如,在有些書里,我開始以調侃的方式加入些藏書的掌故,倘若是正統的藏書史,這些都是不能收入的。

書出來之後,我也受到了一些質疑,有人說,韋力怎麼跟安妮寶貝混到一塊了?這種質疑一直到現在還有,我跟人解釋過無數遍,但發現越正兒八經地解釋越沒人信,對此我很無奈。今天是一個快餐的社會,太少人能夠認真地去感受和了解一個人。不是說大家都浮躁,是都沒有時間去慢慢了解一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很多人根本不認識安妮也不了解她,有人甚至僅憑名字就對她斷章取義,給她貼上負面的標籤。

其實經過一年多頻繁的接觸,她改變了我很多看法,她的做人,她的認真態度都讓我尊重。可以坦率地說,她做事比我認真多了,在寫作這件事上尤其如此。我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做事情很快,屬於「蘿蔔快了不洗泥」那種。比如當初出版方讓我改稿子的時候,我很不耐煩,都是硬著頭皮在改。而有一次,在採訪的間隙,我看到安妮在一遍遍地修改一個稿子,就問她怎麼修改這麼多遍,她指著電腦給我看,我才看到上面寫著「第七次修訂」。在她身上我也學到了很多。

人是相互影響的,大家在一起能彼此學習對方的優點,然後彌補自己的不足,我認為這種朋友就叫益友。這就是我對安妮的評價。

慶山

《古書之美》出版的當年,榮登了好多圖書榜的榜單,光明書榜、新浪好書榜、鳳凰讀書年度好書、國圖年度優秀社科書等,但這些出版后的事我並沒有太多關注,因為書出版不久,我就躺進了醫院。

當時我正在計劃寫一個大的系列,總題目定為「文化尋蹤」,或者說是「國學尋蹤」,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對文化有標誌意義的文化遺址。原計劃五年跑完,跑到第三年時,在河南安陽的一個寺廟內出了意外,砸傷了自己的左腳,又因為救治不及時,產生了一系列超出想象的後果。

由於術后感染難以控制,我陸續做了五次手術,每次麻醉過後都疼痛難忍,我只好不斷地吃麻醉藥,到最後有了嚴重的毒癮。康復醫生告訴我,戒毒三個月一個周期,至少需要兩個周期。這句話打擊了我的信心,也激起了我的鬥志,想到半年以後才能站起來走路,我從心理上完全不能接受。我告訴醫生第二天就停掉所有的葯。我讓家人把止痛藥都扔進了垃圾桶,以斷絕自己心理上的依賴。那是我人生中最為難熬的七天。戒毒過程中帶給人的心理折磨遠比傷痛要難受許多倍,七天里我幾乎不吃不喝,人瘦了一大圈,但從第七天開始,難受的感覺逐漸消失。我成功了。醫生說的六個月的周期,我用一周走完了。

《唐人寫經殘卷》內文殘片

這件事之後,我對生命和寫作有了新的感悟。

對於生死,我變得達觀。倒不單純是所謂的人生頓悟,我沒有看破紅塵,遁入虛無,也沒有想要及時行樂。以前跟別人聊起生死,總覺得自己很達觀,好像能夠視死如歸,其實那是因為感覺死離自己很遠。經過這次受傷,我才覺得人離死其實很近,「黃泉路上無老少」,上帝並沒有規定每個人必須要活到老。

而人生快樂之處,就在於自己不知道究竟能活多久,這樣每天都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在第二次手術后,我的傷口嚴重感染,醫生用各種抗生素都無法控制,我私下問醫生最壞的結果是什麼,他告訴我如果還是控制不住,很可能失去生命。聽到這個答案的時候,我既不吃驚也不恐懼,接下來的那些天,心裡很是坦然鎮定,腦中所想,都是死之前有哪些事情需要做完,哪些事情需要安排。二三十歲的時候我曾經特別怕死,想到死後與這個可愛的世界再沒有任何交集與聯繫了,那種恐懼難以名狀,可真正面對死亡時卻如此平靜,為什麼會有這種心態上的轉變,我自己也不能解答。

在受傷以前,我只是把寫書當成我的副業,所做的工作多事搜集原始材料,有所感是就寫一些,系統梳理總想留待以後。但在這件事之後,我開始加快步伐做自己想做的事,活在當下。我告訴自己能做就先做,別求全、求完美,別留遺憾。

以前沒有寫完的一些半截書稿,我看時一本一本寫完。除了每年一冊的《芷蘭齋書跋》,我做了《古書之媒》的系列訪談,也在媒體開設專欄,講自己的得書記、失書記。同時也陸續把這些年尋訪藏書家之墓、佛教遺迹等的所得整理出來。近年來,我基本把時間全都耗在了寫作上,寫得越多想寫的也越多,絲毫沒有厭倦之感。寫作狀態也比較自如,幾種著作穿插著寫,書跋寫累了就去寫訪談,或者整理尋訪。

芷蘭齋所用部分閑章

很幸運,我現在還活著。死是早晚的事,該受的苦難也逃不掉,但既然活著,那就盡量活得快樂。受傷之後,我對收藏古書這件事的喜愛並沒有減少,那就繼續享受這個過程吧。

而今我繼續著自己的尋訪之旅,並且題目越做越大,這很符合我好大喜功的稟性,經歷了這麼多,我已經用不著「三省吾身」來改變自己,既然喜歡這樣做事,那就由著自己做下去吧。老天已經給了我一次苦難,按照能量守衡定律,它總要給我一些補償,真希望自己能夠快樂地「足吾所好,玩而老焉」。

古書之美內文頁(2017版)

前段時間林妮娜給我來電話,她說不斷有人詢問《古書之美》,所以決定將此書修訂再版。新版除改正之前的錯漏,還會增加一些新的內容,為了不增加我的負擔,會從原採訪稿中摘出一些上次未用的內容,放在修訂版內。感謝她的體諒。而後她將跟佛經有關的一段對談發到了我的郵箱,讓我做一下校訂。

如今再看幾年前的言談,我能夠明顯體會到自己在一些觀點上鳳凰涅槃式的變化,修訂時感覺削足適履似的放不開,於是徹底放棄,按照安妮當時的提問,重新做了回答。

由此推及《古書之美》整個訪談部分,當時所言跟今日所想都有較大差異,但如推翻重來,則會是全新的一種概念,與這再版修訂本完全不搭邊。以這種思路想下去,文中的回答就是我當年的思想,沒必要為自己的不成熟做任何遮掩,於是我決定一字不改,除了增加的部分,其餘原樣呈現給大家,以供各位讀者批評。

不知為什麼,我總感覺,社會在以加速度的方式進行著巨變,這讓我變得不能從容,時不我待的感覺與日俱增,這同樣是一種不達觀吧。且不用管它,就讓我繼續不達觀下去吧。

-近期文章-

愛讀書,就一定會成功嗎?

蘇東坡這個耿直boy,簡直讓人羨慕嫉妒恨!

胡適、茅盾讀它長大,3000個字道盡文化

從 讀 書 開 始

嘗 試 不 粗 糙 的 生 活

- 不止讀書-

魏小河出品 微博 豆瓣 知乎 @魏小河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