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全國政協委員周漢民:中國製造2025呼喚中國職教4.0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周漢民說

100年前,我們的前輩黃炎培先生聯合教育、實業界人士,以「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為宗旨,篳路藍縷、殫精竭慮,創建了中華職教社,有力地推動了當時的全國性職業教育。按當下習慣說法,這種引領、服務於民族工業的職業教育,可稱之為職教1.0;新成立到改革開放前,面對層層封鎖,從無到有,建立了以國營企業為主的自主製造體系,同時,建設了與此相適應的,以企業、行業為主的多層次的職教體系,可稱之為職教2.0;改革開放以來,製造業通過引進消化,從小到大,形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製造體系,同時形成了以社會辦學、政府支撐為主的大眾化、普及型、服務型、全球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這可稱為職教3.0。

從數量看,當下的職教院校達13300多所,在校生超過3000萬人,每年畢業超過1000萬人,形勢喜人;但從製造向「創造」「智造」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看,還遠遠不能滿足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有人說,「21世紀,人才最貴」;對經濟來說,高素質製造業人才最缺。雖然製造已經走到了全球製造業的前沿,但要實現工業化向智能化的轉型升級,還必須有與此相適應、相匹配的新型職教體系的引領、推動和保障。這種新型職教體系,可稱為職教4.0。

職教4.0應該具備以下基本特徵:1.目標清晰:為「製造2025」服務;2.主體多元:企業為主,高校、政府、社會共同參與;3.辦學理念:開放共享、理工融合、腦手兼顧、高質高端;4.師生組成:有志於「智造」事業的專業人員群體;5.教學要素:立足自主、行業協同、廣徵博引。

如同一切事物發展規律一樣,產業和職業教育越向高端發展,其結構越複雜,對協同的要求越高。而從職業教育發展歷程特別是當前職教現狀看,雖體量巨大,但機體老化、反應遲鈍、動作緩慢,其病根主要還是理念和體制問題。一是製造業對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認識不足,理工科大學發展重視不夠;二是對製造業由工業時代向智能時代轉型的緊迫性認識不足,機器人等新興產業教育培訓體系起步艱難;三是職業教育對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認識不足,「智造」產業前端職教資源配置一空二白;四是政府、高校、企業、社會資源要素整合受到多重限制。

產業發展和技能教育原本應該是相互連通的,就像我們通常所說的「任督二脈」原本是相通的,1.0版職教體系中,教育家和實業家常常是一體的,黃炎培、張謇都是如此。但後來,只看到產業產生的直接效益,而忽視了教育的間接效益,再加上仿蘇式的體制機制,人為割裂了產業和職教的紐帶,由此導致了「任督二脈」的阻隔,職業教育和產業發展的聯繫日趨貌合神離,職業教育對產業發展的引領、推動、服務功能不斷弱化,最終引發了產業和教育各行各業人才長期短缺的嚴重局面。

充分認識職業教育理念和體制機制缺陷,可以從「解剖麻雀」開始。有一家已經初步具備機器人生產要素整合能力的企業,因急需人才而嘗試建立機器人專業的職教網路,企業的工程師能幹會說,但不會編教材,不會規範上課;企業有設備,但缺少教育場地和教育設施,為此,企業主動到高校尋找合作,上門后發現,吃慣了「皇糧」、寫慣了論文的高校教師對工程師們不屑一顧,學校領導更是顧左右而言他。過去,企業尋找高校合作,只要搞定校長就OK,如今,要搞定一套領導班子,合作之難,難於上青天。

企業和學校合作如此之難,產業和職教兩大體系的協同之難可想而知。但是,打通產業和職教、企業和學校之間的「任督二脈」,是「製造2025」能否成功、兩個「百年夢」能否成真必須解決的難題。

打通產業和職教「任督二脈」的關鍵和難點是校企合作,職教4.0建設的關鍵是破除校企之間的重重阻隔,實現校企深度融合。

解決這一難題,無非就兩件事:一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二是建立暢通有序的人才流動管道。前者需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後者需要發揮好政府在體制機制建設中的作用。(國際融資記者龔文報道 陳醒攝影)

《國際融資》雜誌,致力於為企業提供投融資方面國際先進理念,行業走勢判斷,融資操作經驗,投資經典案例和權威專家觀點。歡迎賜稿至[email protected],廣告、項目合作等事宜請撥打010-68001738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