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巴西電影新浪潮

20世紀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十多年間,世界各地的電影都在蓬勃地發展當中,歐洲的新浪潮電影讓人們大開眼界,他們突破老舊的電影工業體系的窠臼,尋找更隨性自由的表達,開創全新的電影語言。在世界的另一端,南美洲電影陸續開始波瀾壯闊的革新。先是阿根廷,然後是智利和秘魯,隨後的巴西電影新浪潮(Cinema Novo)將這場運動推至巔峰。

它深深地浸染在濃郁的拉丁美州文化之中,自由粗糲,熱情浪漫。不同於歐洲的優雅,這種影像則更加的激進和叛逆,前衛和斑斕的,在60s到70s,巴西新電影的崛起主要是針對當時受美國控制的巴西政府,創作者以群體合作的方式,通過極低的成本,創造極具地方色彩的電影文化,以掙脫外來的、尤其是美國電影文化的主導局面。因此,它是一場針對政治和美學上文化革新運動,他們對於國家、社會現實的觀點敏銳犀利,電影手段豐富大膽,詭譎多變。

格勞貝爾·羅恰(Glauber Rocha)毫無疑問是新浪潮電影中最獨特的瑰寶,他的電影結合巴西古老的民間傳說、宗教和語言,表達激進的政治態度。他的《黑上帝白魔鬼》(1964)、《痛苦的大地》(1967)和《安托尼奧之死》(1969),充滿民間神話般的怪誕和奇異,氣氛激烈亢奮,色彩鬼魅張揚,猶如一場熱情蓬勃的政治宣言,被看作是巴西新電影的代表作。

其他重要的導演還有內爾森·帕雷拉·德桑托斯(Nelson Pereira dos Santos),他是新浪潮運動最早的實踐者。早在1955年,他那部具有新現實主義風格的處女作《里約四十度》,就已經是年輕電影人心目中的經典之作。1963年,他拍攝了《艱辛歲月》,描述了一個窮困的巴西家庭與社會和自然抗爭的故事,成為新浪潮的開山之作,片中以自然採光和半記錄的方式,真實地展現了對弱者的關懷,以及對殘酷現實的抗議,對後來的電影人產生極大的影響。瓦基姆·佩德羅·德·安德拉德 (Joaquim Pedro de Andrade)則是最早提出新浪潮概念的人。

1960年在拍攝紀錄片的時候,他就提出年輕的電影人應該把鏡頭對準普通民眾,關心他們的生活。1966年他拍攝了《神父與女孩》,在片中實踐了他當時的創作理念,併入圍當年柏林電影節的競賽單元。在新浪潮最初的幾年間,他一直默默地支持他的很多好朋友像格勞貝爾·羅恰、萊昂·希斯曼(Leon Hirszman)等人的創作。1969年他以一部帶有宗教神秘主義和超現實色彩的《叢林怪獸》,讓世人驚訝不已,成為新浪潮時代又一部傑作。

70年代之後,阿納爾多·加伯(Arnaldo Jabor)是新浪潮後期的重要人物,1973年的《一絲不掛要受罰》在當年力擒柏林金熊,備受世界矚目。之後的《婚姻》(1976)《我愛你》(1981)《永遠愛我或不再愛我》(1986)等都在國際上屢獲大獎。他的電影並沒有強烈的宗教和政治元素,而是善於描寫男女之間糾纏善變的關係,以悲喜劇的方式透露出人與人之間的複雜和微妙,反映出巴西人獨特的性格。因此他是最受本土觀眾喜愛的新浪潮導演。

卡洛斯·迭戈( Carlos Diegues)從1960年開始拍攝短片,1963年他的長片處女作《岡加祖巴》,以批評殖民地奴隸貿易暴行的背景,將他推往新浪潮的前沿地帶。1979年《再見巴西》讓他在國際上聲名大震,這部被看作當時最具巴西民族風情的作品,在當年的戛納電影節上獲獎。後來的《星光捷運》(1987)、《更美好的生活在前面》(1989)、《里約情歌》(1994)等,在商業和藝術上都有不菲的成就。2000后仍有作品問世。

總而言之,巴西新浪潮運動既反映社會現實,帶有激進的政治觀點,又極力尋求大膽甚至古怪的美學風格,在國際上亦有重要的地位。1964年巴西軍事叛變,檢查制度變嚴,重要的電影人如羅恰到海外拍片,新浪潮經歷短暫的沒落,但巴西新電影對拉丁美洲其它國家的電影運動帶來不少的影響,它瑰麗熱烈的風格在世界上獨樹一幟,至今看來仍然讓人驚訝和震撼。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