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軟銀Pepper推超渡服務,搶僧人飯碗也難救頹勢

8月23日,軟銀的人形機器人Pepper以僧人的形象亮相東京殯葬產業博覽會,Pepper身著僧袍,敲著木魚誦經,可以提供低價的葬禮儀式服務。據Pepper的誦經程序開發公司介紹,日本近年來人口萎縮和老齡化發展,導致了僧侶們的社區經濟支持減少,使得僧人們更多地在寺廟之外尋找兼職工作,因此喪葬服務的花費就相應增加。在日本做一場葬禮請僧侶的花費要超過24萬日元,而機器人則只需要5萬日元。有人認為,僧侶機器人可能會在在喪葬服務上代替人類僧侶。

軟銀於2012年初收購了法國機器人公司Aldebaran,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集團旗下機器人控股子公司SBRH。2015年6月,SBRH推出了Pepper,這款號稱「全球首款情感機器人」的產品一經面世,就受到了廣泛關注。阿里巴巴攜富士康向SBRH分別戰略注資145億日元,分別持有了SBRH20%的股份,軟銀佔60%。SBRH攜手富士康共同生產,三家名企共同推進Pepper在全球範圍內的開發和應用。

2015年6月正式開售之後,Pepper的銷量非常可觀,SBRH從6月起每月對外限量發售1000台,后開通線下店銷售,銷量一路增長,到2015年年底,富士康的產能也進一步提升。除了硬體銷售之外,還進軍商業服務市場,開通了機器人Pepper企業租賃的模式。兩年過去,到今年上半年,在全球提供服務的Pepper機器人超過了10000台,應用在了商場導購、餐廳接待、車站服務、醫療護理等多個領域,現在又應用在了喪葬市場。

然而上個月日經新聞報道稱,SBRH已經於今年3月陷入了資不抵債。軟銀集團提交的2016財年(截止2017年3月)有價證券報告書顯示,該公司的債務超過額達到了314億日元。東京商工調查統計,該公司2015財年的營業收入為22億日元,凈虧損117億日元,虧損額高於2014財年的23億日元。也就是說,自Pepper發布以來,一直在虧,越虧越多。原因是Pepper的利潤率不高,難以抵消研發費用。另外,發售之後用戶也對其功能感到不滿,認為機器人本身智能不足,機器人專家稱其硬體出色,但是沒有明確的用途定位,目前主要用於與人類的對話場景。

Pepper是一款基於雲端大數據、可以識別人類情感的機器人。可以使用20種語言跟人交流,能夠理解人類基本的面部表情,識別人類說話的內容和語氣,從而判斷情緒。

外觀上來看,Pepper確實符合普通大眾對於機器人的想象,一米多的身高,設計成人形,能夠判斷人的情緒,與人說話。但是Pepper的主要動力來自於胸部的平板電腦。裡面儲存了多個應用程序,大多都是生活中的常用功能,例如遊戲、講故事、智力測試、唱歌、菜譜等等 ,相當於一個大型的智能手機。那麼Pepper的「智能」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

Pepper的基因來自於法國機器人公司Aldebaran,這家公司成立於2005年,主要開發可編程機器人,負責接待、陪同、家庭護理、消遣娛樂等功能,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服務,推出了著名的NAO Next Gen,還建立了開發者計劃,鼓勵程序員使用機器人來創建面向大眾的應用。被軟銀收購后推出的Pepper在用途、外觀上,都帶有深深的Aldebaran烙印。但是Pepper並沒有涉及到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主要還是依賴於編程。因此也就談不上「智能」,在使用過程中也是根據程序來重複同樣的套路。在人們對人工智慧的認知越來越深入,科技巨頭以及大批的初創公司在全力研發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的時候,編程機器人顯得相當「古老」了。

Aldebaran被收購之後,沒能和日本團隊融為一體,逐漸被邊緣化,語音、視覺、聲音情感分析等核心功能紛紛被外包,對人工智慧缺乏遠見和方向,也是阻礙軟銀技術突破的一個重要原因。

Pepper每台售價近20萬日元,企業租用的租金為550元/月,兩年多時間,1萬台的投放量,減去硬體製造的成本和研發成本,虧損的勢頭就非常明顯了。儘管如今在不斷擴展應用場景,例如日本福田產業株式會社為其開發了App,使得Pepper能接受病人的需求,還有此次新增的喪葬服務,但是鑒於Pepper並非真正能辨識人類情緒的產品,因此並不能夠深入靈活地應用,所以在商業化的過程中產品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

另外,就拿此次的喪葬服務來說,雖然在互聯網上贏得了不少關注,但是放在日本本土來講,日本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民族,到現在仍然保持著傳統的喪葬禮儀以及習俗禁忌,甚至還保留著唐代的不少禮儀和風俗。喪葬禮儀甚是隆重神聖,Pepper機器人也許很難進入這塊市場,此次Pepper的新服務更多的是噱頭。

因此,曾經的「網紅」Pepper目前好似「雞肋」,處在一個困境中。

Pepper目前看來無法進行實質性的突破,但是軟銀的機器人夢想並沒有停止。7月份收購了美國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和日本雙足機器人公司Schaft,前者曾發布了一系列引發轟動的機器人,後者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佼佼者。另外,軟銀的一系列投資動作中,包含了信息通信網路和人工智慧晶元研發的方向,如果在團隊上能夠更好地運營和合作,合理利用這些資源,軟銀還是有可能推出比較優秀的人工智慧機器人產品。不過以當前人工智慧的發展情況,底層技術打磨和行業標準的構建仍然是一個重點,各家企業率先探索的落地場景多見於家庭、客廳,例如智能語音設備、智能家居等等。未來物聯網融合人們的生活場景,為生產生活提升效率,任何設備都有可能成為入口。在這樣的情況下,非專業領域、非垂直場景下的人形機器人又有多少市場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