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雪豹的隱秘世界--那些紅外相機無法捕捉到的「豹族」情感

關注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20144月一個傍晚,大雪紛紛揚揚地灑落在山谷里。三隻雪豹出現在路邊的山坡上。一隻毛色略深,臉頰微黃,應該是母親,另外兩隻雖然一般大小,但毛蓬蓬的腦袋、乾淨的鼻頭暴露了它們的身份——即將脫離母親的兩歲小崽。

戀戀不捨,必有獵物。我和同伴在四周搜索一番,果然在山腳下發現一具新鮮的氂牛屍體。顯然,在我們發現它們之前,雪豹早就看到我們並回撤了。它們一步三回頭地爬上山坡,卧倒在草甸上,不再動彈。要不是剛剛看到,這會打死也發現不了它們了。

又是錄像又是拍照,忙活了半天,天也快黑了。但雪豹似乎在更耐心地等待我們離去。我有些過意不去,跟同伴商量:「走吧?讓它們享用美餐。」三隻雪豹卻忽然不約而同抬頭往背後的山頂看去,隨後躲的躲逃的逃,跑得一個不剩。其中雪豹媽媽更是直接從我們的車前兩米處跑過。

1. 落荒而逃的雪豹幼崽。拍攝/肖凌雲

我們被這種詭異的危險氣氛怔住了,難道有高手現身?那隻能是狼群或棕熊了。到處搜尋,卻不見蹤影。不一會兒,一頭壯實的公雪豹慢慢走了下來,額方臉闊,不怒自威。這位尊者顯然也沒把我們放在眼裡,目中無人地越走越近,直接趴到了路邊的氂牛屍體邊。這頓豐盛的晚餐,看來是沒有那一家三口的份了。

這次偶遇往我們的腦子裡撒播下無數問號;同一領地內的公雪豹會威脅雪豹母子嗎?它們之間有怎樣的故事?雪豹是否也有貓科動物「臭名昭著」的殺嬰行為?

在紀錄片《花豹女王(Leopard Queen)》中,攝影師約翰·瓦提(John Varty)用了18年跟拍一個花豹家族。獅子、鬣狗、蟒蛇、疾病,都是花豹母子潛在的威脅;爭奪領地的公豹,更是需要母豹的智慧去利用、周旋,變威脅為保護傘。

2. 跟拍花豹家族的約翰·瓦提(John Varty)。圖片來自網路。

花豹瑪娜娜的外祖母之死令人心碎。她面對獅群的奪食時犯下致命錯誤,被獅群圍攻而死。瑪娜娜周旋於兩隻為爭奪領地瘋狂殺嬰的公豹之間,好容易產下獨子,卻被蟒蛇吞食。悲憤的母親不顧危險發起攻擊,最終只是為了再見孩子的屍首一面:這一幕引下了多少觀眾的眼淚。

我相信,雪豹家族的故事,絕不會比花豹遜色。

雪豹一般每七天捕食一次。作為典型的喵星人,雪豹吃食相當精細,從獵物柔軟的腹部開始吃起,慢條斯理吃個三天三夜,也仍然剩下很多。這個漫長的過程,往往吸引來很多腐食動物。赤狐、藏狐、高山兀鷲、胡兀鷲……都是雪豹捕到獵物后的常客。

3. 雪豹吃食精細,往往從獵物柔軟的腹部開始吃。拍攝/肖凌雲

同為捕食者的狼和棕熊,遇上這種免費午餐,當然也要趁機撈一把,狼打群架,棕熊體型碩大,要趕走單打獨鬥的雪豹,簡直輕而易舉。而藏區近年來愈來愈多的流浪狗,街頭混混型的角色,也能把雪豹打得落荒而逃,被迫放棄剛剛到手的獵物。

非洲的獵豹和花豹可以把獵物藏到樹上,雪豹的棲息地內卻往往沒有樹。我們的紅外相機拍攝到雪豹將獵物拖到岩石附近,卻依然逃不開偷食者的追蹤。更多情況下,雪豹把獵物留在獵殺現場。

我們曾在野外多次見到帶崽的母雪豹。這些母親們都非常注意巢址的保護,極力避免暴露行蹤。一旦巢址被人發現,她們多半會就地潛伏,然後以貓科偷襲獵物練就的超強耐心,跟你死耗,絕不會冒失行事,暴露巢址。耗到黑夜來臨,追蹤就更為困難了。

我們見過一個月大的幼崽蜷伏洞中。冷不丁被一群人類撞見,母雪豹逃也不是、打也不是,很是糾結,最終只好選擇隱忍地繼續看護幼崽,但卻默默地,在兩周后搬了家。雖然為了避免暴露行蹤,雌性貓科動物常有「孟母三遷」的習慣,但不得不說我們的出現是母豹子搬家的主要原因。紅外相機鏡頭記錄下這位母親一隻接一隻叼走了三隻幼崽,但其間尋找新巢穴的艱難、搬家路上潛在的危險……我們只能想象。

4. 我們意外撞見雪豹母子,紅外相機記錄了雪豹母親搬家的情景。拍攝/北大-山水

我們也見過半歲大的幼崽與母親一起趴在岩壁上曬太陽。驚慌之下,母親棄幼逃走,一隻小雪豹跟著媽媽逃逸。另外三隻幼崽卻傻乎乎的,不知人類為何物,瞪著萌翻天際的藍眼睛,與我們對視良久。我們只能見到母親無奈逃走,卻無從體會母親心中的擔憂和等待。

5. 與我們對視的小雪豹。拍攝/斗秀加

而開篇那隻母雪豹,逃走時也帶走了一隻小豹,另一隻迅速將自己隱蔽在岩石縫中。正如約翰·瓦提所說,母豹子的行事並非完全出於本能,她們的情感,不能因為我們看不到而忽視。

大型貓科動物,除了獅子,都是獨行俠。他們的社會關係不像群居動物那樣易於觀察,若用人類的辭彙來比喻,更接近於戰亂時代的群雄割據。無論公母,優勢個體佔據最佳領地,並不斷在領地內留下尿液、刨坑、糞便等標記,必要時打上一架,維護領土的完整。

在獵物種群穩定、且均勻分佈的情況下,貓科動物成年同性之間的領地一般重合不大。一旦遇見,就是你死我活的主權鬥爭。但在獵物非常充足的「熱點區域」,會出現很多隻個體共同利用的情況。估計這種膏腴之地,任誰想獨佔,代價都太為昂貴,不得不相互容忍,共同利用。

異性個體之間的領地會有很大重疊,領地重疊的雌雄個體則是潛在的配偶。一般雄性領域較大,會與多個雌性重疊,處處留情,留下後代。雄性對於自己領地的巡邏與守護,也保證了自己後代的安全,算是間接行使了爸爸的責任。

而一旦領地易主,或是像花豹女王瑪娜娜那樣,倒霉地恰好生活在兩隻雄性的交界地帶,雄性為了保證自身基因的傳播,往往會殺死身份不明的幼崽,迫使雌性在最短時間內與自己交配。開篇的偶遇可能就是這兩種情況之一,導致母豹見到公豹,帶著幼崽迅速藏匿。

雪豹生下幼崽,會一直撫養到兩歲左右,直到生下下一窩小崽之前,才會趕走成年的孩子。半歲左右的小豹子就會隨著媽媽巡邏領地,亦步亦趨地學習生存技巧。我們曾多次在紅外相機里、和雪地上見到小豹的蹤跡,好奇的小豹會叼著一塊岩羊毛皮作毛絨玩具,見到相機就撲上來把玩一番。一歲的幼崽已經和母親體型相當,它們跟著母親學習捕獵技巧,為獨立生活做準備。兩歲成年以後,年輕的雪豹會擴散出去,尋找新的領地。年輕個體在找不到合適領地或無力守衛領地時,可能會與家庭成員共享領地。

6. 雪豹的生命史。製圖:SLT

在天山山脈的高山峽谷,荒野新疆的夥伴們發現了雪豹社會的更多秘密。從低處到高處,峽谷中的獵物逐漸增多、積雪逐漸變淺、人為干擾逐漸降低,也就是說,雪豹棲息地質量遞次變優。荒野新疆布設在峽谷中的紅外相機發現:不同海拔段的雪豹,其命運涇渭分明。(詳見:《自然觀察|雪豹「冰冰」和他的「愛妃」們》)

最高處的優質棲息地,幾年來一直被一隻公豹「冰冰」佔據。冰冰的領地內,生活著3只母豹, 3年來產下9只幼崽;中間海拔段被公豹「五月」佔據,領地內也生活著幾隻母豹,幼崽數量遠不如冰冰的領地,只有2只。低海拔區域積雪最深、獵物最少而人類干擾最大,這裡是年輕公豹的聚集地,繁殖率最低。

7. 雪豹「冰冰」佔據了天山一條山谷中最好的棲息地。製圖:荒野新疆

在三江源通天河上游,一條當地稱為岩羊谷的地方,我們也發現了類似的故事。岩羊谷不但獵物充足,且怪石嶙峋,給雪豹捕獵提供了絕佳的隱蔽所。這片地區被一頭強壯的公豹佔據,僅偶爾有遊盪的公豹經過此地。岩羊谷北邊,山地與平原接壤的地區,狼群與人類的干擾都比較大,雪豹的生活就更為「顛沛流離」——被我們撞見而搬家的那窩幼崽就生活在此處。

那隻雪豹媽媽的兒子成年後,開始到處遊盪,伺機建立新領地。然而遊盪了一大圈卻四處碰壁,只能回到家鄉。回家鄉后,它先去岩羊谷試了試運氣,卻很快落荒而逃,最終只能屈居於母親的小小領地內討口生活、等待時機。

在蒙古國的南部戈壁,瑞典人奧里昂·約翰遜(Örjan Johansson),通過對過去6年間16只雪豹的GPS頸圈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了目前為止最為詳實可靠的雪豹領地行為數據。

8. 佩戴GPS頸圈的雪豹。這使得研究人員得以深入了解雪豹的家域和互動。來源:SLT

這項研究印證了此前的諸多推測:同性雪豹之間的領地性非常強,除了核心利用區域,重疊性很小,且會盡量利用標記行為留下信息,避免直接見面;而異性雪豹之間,公雪豹的領地套著幾隻母雪豹,一起繁殖後代。

剛剛獨立的年輕雪豹生活最為艱難,年輕公豹Aylagch從南部的托斯特山(Tost mountains),穿過廣袤的大草原,到達北部四十公里開外的內莫格特山(Nemegt Mountains),並最終在那裡建立了新領地。研究者對這一蔚為壯觀的遷徙行為震驚不已:四十公里的開闊地,沒有石山的掩護和適合的獵物,它是怎麼忍飢挨餓穿越過去的?

9. 年輕公豹(黑點)離開母親(黃點)的領地,穿過40公里的草原到北部建立新領地。來源:SLT

一頭年輕母豹則與母親的領地大部分重疊。奧里昂推測,家庭成員內部的領地重疊,主要是為了領地的繼承。另有一頭公豹,佔據一塊優質棲息地並一直兢兢業業守護,隔壁的一頭公豹卻忽然闖進其中,並佔領了一半領地。一個月後,原先的公豹身亡,新來的公豹佔據了全部領土。

這樣的故事讓人唏噓——蒙古的那頭公雪豹遭遇了什麼?是否英雄遲暮?還是感染疾病?它的領地里的幼崽們會有怎樣的命運?這些問題留給我們無限遐想。

10. 雪豹領地的空間關係,間接反應了雪豹社會結構。圖A:兩隻母雪豹的領地。圖B:三隻母雪豹的領地,其中白色和深灰色是母女。圖C:三隻公雪豹的領地,白色是闖入別人領地的公豹,佔據深灰色領地的老領主很快就死了。圖D:兩隻公豹的領地。

在《花豹女王》中,17歲高齡的瑪娜娜,再也無法阻止入侵者,忍氣吞聲,任由其它母豹在其眼前撒尿、標記領土。她再也不是當年強壯的獵食者,只能從鬣狗口中偷食,或是捕捉小型獵物巨蜥等維持生存。

相比花豹女王的一生,我們對雪豹的隱秘世界還知之甚少。用鏡頭在雪山之巔追蹤雪豹,其難度與非洲草原上不可同日而語。

吾等愛好者、觀察者、研究者,盼望在不久的將來,能用案例與數據勾畫出雪豹生命史的完整圖景。讓雪豹媽媽的故事,不再是《我們誕生在》中臨時雪豹演員拼湊的假故事(詳見:《雪豹達娃真的死了嗎?真相比傳聞更毀三觀:根本沒有達娃》),而是真實的、卻比電影更為深刻、複雜、動人的一生。

參考資料

1. Johansson,Orjan, et al. "Land sharing is essential for snow leopardconservation." BiologicalConservation (2016): 1-7. 另見: https://www.snowleopard.org/understanding-home-ranges/

2. Sunquist M.2010. What Is a Tiger? Ecology and Behavior. In Tigers of the World, Editedby:Ronald Tilson and Philip J. Nyhus.

3. Horocker M. etal. 2010. Cougar: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撰稿

肖凌雲,北京大學動物學博士,2011年至今在青海三江源研究雪豹。

邢睿,荒野新疆的發起者和負責人,追獸組組長,2014年起在新疆天山監測雪豹。

期待與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靠譜地談論青藏高原的野生動物保護。

—環境投訴—

—投稿、建議、項目合作—

關注我們

ChinaGreenExpress

戳原文,更有料!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