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降雨量咋測的?1毫米降雨量有多少?這張圖讓你瞬間明白
每次降雨過程中,氣象、水文都會根據各自的監測發布雨情,以毫米來計算。那麼,雨量數據是怎麼測出來呢?
小雨、中雨、大雨、豪雨、大豪雨、特大豪雨,為了知道它們下了多少雨水,我們設定了降雨的標準。
若24小時降雨量達100~250mm就是 大豪雨。
若24小時降雨量250mm以上就是 特大豪雨。
……
是不是總覺得不太好理解,不夠直觀?
不如我們先用淋濕衣服來表示。
是咋測量出來的?
其實是這樣的……
來認識一下概念知識~
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積聚的水層深度,我們稱為降雨量(以毫米為單位),它可以直觀地表示降雨的多少。怎麼算出來的呢?
目前,氣象、水文用來測雨量的工具主要是翻斗式雨量感測器。這種測量器將接收到的降雨流入一個小斗內,達到一定的數量后就自動倒掉,同時形成相應的雨量記錄。
氣象所用的是0.1毫米的翻斗式雨量感測器,而水文用的則是0.5毫米的。
翻斗式雨量感測器是比較先進的測量器,自動生成降雨記錄,他們之前用的是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徑一般為20厘米,內裝一個漏斗和一個瓶子。量杯的直徑為4厘米,它與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
測量時,將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據杯上的刻度就可知相應時段內的降雨量。
測量降雨量過程並不難,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也可利用一些常見器皿測量,誤差不會太大。
先取一個口徑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紙制碗,在其底部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後將碗放在一個無蓋的罐子上。
罐內有一玻璃瓶,瓶口與碗底的小洞相接。簡易雨量筒就做好了。
簡易雨量筒做好后,便可將它放在離地70厘米高處(筒口距地面的距離)承接雨水。
雨停后,用秤稱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當於1毫米的降雨量。
1毫米降雨量有多少?
據了解,氣象局規定,24小時內的降雨量為日降雨量,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的稱為小雨,10.0~24.9毫米為中雨,25.0~49.9毫米為大雨,豪雨為50.0~99.9毫米,大豪雨為100.0~250.0毫米,超過250.0毫米的稱為特大豪雨。
由於幅員遼闊,少數地區根據該地具體情況另有規定。如多雨的廣東,日降雨量80毫米以上稱豪雨;而少雨的延安,日降雨量達到30毫米以上就稱為豪雨。
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單位面積上水深1毫米,那1毫米降水落到地面上到底相當於在田地里降了多少公斤的水呢?
這是個什麼情況~
1畝地面積是666.7平方米。空中降下1毫米的雨,1畝地上就相當於「澆下了」0.667立方米的水。1立方米的水重1000公斤。所以,每下1毫米的雨,約等於每畝地獲得667公斤的水。
據測算,降5毫米的雨可使旱地浸透3~6厘米。
知道了這個關係以後,就可以用來估計每次降雨後農田裡得到了多少水。例如,預報某地下了20毫米的雨,那麼,這個地方在這場雨後1畝地里就獲得了667×20=13340公斤的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