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專家|王瀅波:數字經濟評測方式比較

摘要

本文介紹了全球主要的數據評測指數,並對此進行了比較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我們自己的數據經濟評測指標體系,最後介紹了具體的賦權和計算方式。

目前全球數字經濟評測指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

一、歐洲委員會的數字經濟和社會指數(DESI)

二、世界經濟論壇的網路就緒度指數(NRI)

三、國際電信聯盟的ICT發展指數(IDI)

四、OECD的數字經濟度量指標

五、埃森哲數字化密度指數

六、美國商務部有關數字經濟評測的建議

歐洲委員會的數字經濟和社會指數(DESI)

DESI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數,它總結了歐洲數字經濟的相關指標,用於追蹤歐盟各成員國數字競爭力的發展趨勢。

DESI指標包括5個方面的指標:

(1)連接性:用于衡量寬頻基礎設施及其連接質量。寬頻相關服務是衡量競爭力的一個基本條件;

(2)人力資本/數字技能:用于衡量國民利用科技提高生產率和促進經濟增長的能力;

(3)互聯網使用:包括在線內容(視頻、音樂、遊戲等)、消費、網路通信、在線購物和在線銀行等;

(4)數字科技的融合:用於業務的數字化程度;

(5)數字公共服務:用于衡量公共服務的數字化程度,特別是電子政務。

世界經濟論壇的網路就緒度指數(NRI)

網路就緒度指數依託於六個基本原則:

(1)高質量的監管和商業環境有利於充分發揮ICT的潛力;

(2)ICT就緒度(包括可支付能力、技術和基礎設施),是ICT產業發展的前提條件;

(3)ICT的發展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包括政府、商業社會和全體民眾;

(4)ICT不是一個獨立的行業,會對經濟和社會產生影響;

(5)環境、就緒度和使用等諸多驅動因素彼此互動、演進並互相加強,形成一個虛擬的循環;

(6)網路就緒度框架應當提供明確的政策指引。

在此基礎上,世界經濟論壇提出了網路就緒度指數的概念,該指數包括四個類別,分為十個子類,包括53個具體指標,詳見下圖。

國際電信聯盟的ICT發展指數(IDI)

自2007年起,ITU開始公布「信息社會評估報告」,其中包括兩個指數:ICT發展指數(IDI)(主要用於整體評估國家ICT生態系統)和ICT價格一籃子指數(IPB)(評估可負擔性)。指標選取標準包括指數目標的相關性、數據可用性以及諸如PCA(主成分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的結果(所有數據都來自ITU)。具體指標包括以下三類:

a) ICT基礎設施和接入指標

1. 每百名居民固定電話數量

2. 每百名居民行動電話數量

3. 每名互聯網用戶的國際互聯網帶寬(比特/秒):國際互聯網帶寬指的是可用的國際互聯網帶寬。以12個月為期限計算平均值。如果上下行流量不一致,取較高數據。

4. 擁有電腦的家庭佔比

5. 擁有互聯網的家庭佔比

b) ICT使用指標

1. 使用互聯網的個人佔比

2. 每百名居民固定寬頻數量

3. 每百名居民活躍移動寬頻數量

C)ICT技能

1. 成人識字率

2. 總入學率(二級)

3. 總入學率(三級)

OECD的數字經濟度量指標

OECD認為,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特性使得其能夠與其他技術,例如生物科技和納米科技,高度融合,從而導致在先進位造業、醫療保健、環境保護和其他應用方面的創新。技術的高度交叉凸顯出建立一個統一量度框架的重要性。

數字經濟超越了商業和市場,它將個人、社群和社會都包括在內,包含了一些新的主題,諸如社交網路的快速增長、社交媒體的免費和快速訪問以及其他用戶創造的內容。這就催生了廣泛的政策議題,包括網路霸權、被遺忘權和互聯網「上癮」,以及在線兒童保護和數字鴻溝。

現有的統計工具無法跟上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技術的湧現。當前的數字經濟指標主要關注商業表現,在量度數字經濟的社會產出和社會影響方面有所欠缺。

傳統的經濟度量方式可能並不能充分地用於度量和理解數字經濟。例如,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下跌需加以調整,以反映數字經濟帶來的質量和生產效率改善,藉此來評估ICT對於整體經濟的貢獻度。

為了理解ICT的結構性影響以及數字經濟對於競爭性質的改變,需要考慮通過在線和離線方式提供的商品和服務之間的價格差異,以及不同生產商之間的價格差異。此外,為了評估ICT對於服務行業的影響,也需要對產出進行量度和估值。

OECD認為應當圍繞以下六個領域建立新的測量標準:

(1)提高對ICT投資及其與宏觀經濟表現之間關係的度量能力;

需要結合其他資產的表現,在更廣泛的範圍內評估ICT對於整體就業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特別是寬頻對於促進創新、提升企業業績和消費者福利的作用。為解決這一問題,研究者應該:改善對於ICT投資以及硬體、軟體和通信基礎設施,包括寬頻服務定價的國際可比通縮因子;將數字化的數據作為無形資產進行價值度量,並分析其對生產率和商業業績的貢獻;定期審核ICT的度量框架,確保其跟上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

(2)定義和度量數字經濟的技術需求;

諸如大數據分析、雲計算和移動應用等數字經濟的發展會孕育出對新技能和新職業的需求。需要對技術人才短缺定義新的度量指標。

OECD建議將指標劃分為以下四類:

1. 智能基礎設施投資

1.1 寬頻滲透率

1.2 移動數據通信

1.3 互聯網增長(域名數量)

1.4 網路接入速度

1.5 網路連接價格

1.6 ICT設備和應用

1.7 跨境電子商務

1.8 安全

1.9 安全和隱私威脅感知

2. 社會賦能

2.1 互聯網用戶(數量,年齡)

2.2 在線活躍度

2.3 用戶成熟度

2.4 數字原住民

2.5 ICT教育(學校可用的互聯網連接,計算機數量,參與在線課程的人員數量)

2.6 ICT工作技能(工作電腦數量,擁有基本電腦技能的員工佔比)

2.7 在線消費者

2.8 無國界內容(網站內容來源的國際化,來自其他國家網友的內容佔比,例如維基百科、youtube)

2.9 電子政務

3. 創新潛力釋放

3.1 ICT行業研發(金額和密度)

3.2 ICT行業的創新(創新企業數量)

3.3 電子商業(ICT工具和實踐在企業中的擴散度)

3.4 ICT專利

3.5 ICT設計(音視頻相關設計)

3.6 ICT商標

3.7 知識擴散度(技術領域的國際共同發明)

4. 增長和就業

4.1 ICT 投資

4.2 ICT商業動力(ICT就業人口增長率)

4.3 ICT附加值

4.4 信息行業的勞動力生產率

4.5 電子商務(擁有網站和主頁的網站數量)

4.6 人力資本

4.7 ICT行業的ICT工作和其他工作

4.8 貿易競爭力

埃森哲數字化密度指數

埃森哲推出的這項指數和相關分析用於指明,企業與政府如何加強合作才能創造條件,幫助企業取得更大的數字化成效,同時在國家層面上推動由數字技術驅動的經濟增長。指數包括四大要素:

1. 數字化市場培育:這是指企業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數字技術為客戶提供產品或服務,吸引新客戶,並與其他企業合作。隨著傳統的行業界限日漸模糊,政府需要關注消費者權益保護,但政府同時也要與企業合作,以了解最新的商業模式和所需技能,從而找到合適的方式來促進和治理應運而生的全新市場。

2. 數字化企業運營:這是指企業在多大程度上將數字技術融入其戰略和組織的核心,對其運營(包括研發、供應鏈等)進行轉型,以及利用雲計算、數據分析和客戶關係管理等技術。企業和政府應當更多地運用數字技術再造關鍵業務流程,而不是簡單地實施自動化,才能大幅提升效率和生產力。

3. 數字化資源配置:這是指企業是否能夠藉助數字技術獲取生產要素(如土地、資金、人才、工廠和資產),從而提高其生產效率並降低成本。隨著物與物、物與人實現互動,產業物聯網將加速推動企業實現數字化供應鏈,使其優化流程或培育出新的「產品+服務」混合商業模式。

4.數字化支持環境:這是指一國的政策和監管環境在多大程度上推動數字化商業模式普及,同時保持社會公信力。儘管超高速寬頻和移動寬頻等基礎設施對於支持數字化經濟增長很重要,但政府還應關注如何為企業家營造更易於藉助數字技術創業的環境,簡化監管流程,以創新方式為勞動力增添市場需要的新技能,以及維繫公民和企業的信任與信心。

在上述四個因素的基礎上,埃森哲選取了50多個指標(指標未公開)構建出數字化密度指數,並且測算了17個領先經濟體的數字化密度。

美國商務部有關數字經濟評測的建議

美國商務部認為數字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快速和最波瀾壯闊的經濟和社會變遷。截至2015年7月,53%的美國人使用智能手機,79%的家庭接入寬頻,88%的在校大學生使用互聯網。數字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消費、交易、互動、組織和工作方式。但是這些變化帶來的經濟影響還未得到充分理解,這部分是因為我們對數字經濟的度量方式並未充分反映數字經濟在經濟中的主導作用以及數字經濟對經濟活動性質的改造。

美國商務部應當將其當前對企業數字支出和投資的度量範圍擴展到兩個新的類別:數據資產和聯網的物理資產。

美國企業生產出了大量的數據,數據資產正在快速增長,但商務部當前對此並未給予足夠的關注。數據輸出的數量和性質反映了企業和產業的數字活動,也應當成為數字化度量的一部分。隨著美國消費者和家庭日益數字化,數據資產的性質也在快速變遷,也應當向數字支出和投資一樣得到關注。舉例而言,這些指標應能夠區分交易數據、用戶位置數據和客戶行為數據。

類似的,儘管商務部當前追蹤IT的硬體資產(包括投資和支出),但並不追蹤這些硬體資產在物聯網或其他數字相關智能和連接中的嵌入程度。如果對IT硬體進行多角度的切分,將諸如台式電腦的固定用戶硬體,智能設備等移動用戶的硬體以及物聯網感測器等固定設備硬體進行區分,是可以對此進行度量的。

有鑒於此,美國商務部提出了一個四步框架,用於測量數字經濟。該框架的四個部分包括:

結論

從上述幾個指標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基礎設施、公共環境、互聯網應用和人力資本是所有機構都共同關注的領域,也是衡量數字經濟的基本要素。此外,為了反映新經濟因素,一方面需要加強數據的顆粒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對於新經濟領域的監控。有鑒於此,我們提出了一組新的數據經濟度量指標,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 基礎設施(包括數據基礎設施)

2. 公共環境(政府和市場環境,安全與治理)

3. 互聯網應用

4. 人力資本

5. 數字經濟密度(包括數據密度、數據流量、國際化程度、數字經濟規模及佔比等)

在賦權等計算方法上,我們借鑒了ICT的指標構建方式,具體方法包括:

1. 缺失數據填補

構造指數的一個重要步驟是創建一個不缺少數值的完整數據集。為了預測丟失的數據,可以使用多種填補方式。每種方式都有其優勢和不足。最重要的問題是要確保填補的數據能夠反映一個國家真實的互聯網接入、使用和技術水平。

例如考慮到ICT的接入和使用與國民收入密切相關,我們採用熱卡填充方式來填充丟失的前一年數據,並據此計算增長率。熱卡填充方式使用具有諸如人均GNI和地理位置等類似特性的國家數據。國家A丟失的數據首先使用同一區域具有類似人均GNI水平的國家指標以及另一個已知和該指標具有相關關係的指標進行預測。例如,國家A的互聯網用戶數據可使用同一地區,具有類似人均GNI和程度相近的固定互聯網和無線寬頻用戶的國家B的數據進行預測。使用同樣邏輯可以預測所有缺失的數據。

2. 數據歸一化處理

為了確保數據集使用同一度量單位,在進行任何加總之前,必須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就具體指標而言,需要將其轉換為同一單位的數值。有些數據以百分比表示,如互聯網滲透率,其數值不會超過100,有些數據,例如寬頻帶寬則遠遠超過100。這些數據需要進行歸一化處理。

選擇歸一化處理方式時,需要考慮一些特殊的因素。例如,為了識別數字鴻溝,需要測量國家之間的相對差異。其次,歸一化程序應當產生指數式的結果,以反映國家信息社會的演進過程。

選擇歸一化方式的另一個重要標準是可複製性,即這種方法也可以應用在國家或區域層面上。

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后,再重新進行縮放,使得所有值介於1到10之間,以便於比較。

3. 加權和匯總

在上述計算的基礎上,再對各指標賦權。

4. 計算指數

將各指標的加權值進行加總即可得到三個子指標,採用的方法是加權平均。最後再將三個子指標加權平均。

5. 敏感度分析

敏感度分析指的是用多種方法和技術的組合來計算指數,以保證指數排名的可靠性。在指標選擇、缺失數據填補、歸一化、加權和數據加總等計算過程中都會出現數值的偏離或不確定性,並最終影響指標數值。為了驗證最終排名,需進行多種測試,計算上述不同流程組合所導致的可能指數值和國家排名。

作者

王瀅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