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抑鬱症丨願TA們被這世界溫柔以待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抑鬱症」,以此來呼籲公眾更好地了解什麼是抑鬱症,以及如何進行預防和治療,促使更多的人尋求幫助。

據介紹,抑鬱症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但不同於精神病。據加拿大學者費立鵬發表在《柳葉刀》上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抑鬱症的患病率為6.1%。根據這個發病率的數據推算,的抑鬱症患者已經達到9千萬。

精神衛生是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精神衛生疾病亟待進一步重視。

只想抱住自己默默哭泣

「晚上無法入睡,害怕黑暗,害怕出門,害怕任何自己獨處的時間,也害怕面對別人,簡直是把自己逼到了死角,只想蹲下來,牢牢的抱住自己,默默哭泣。」29歲的於洋(化名)說,她患上了抑鬱症。

於洋發病時,心理疾病這個詞還不普及,於洋的媽媽帶著她去醫院看了神經科,「吃了好多葯,也許是心理作用,病情好多了,但卻沒有確診」。

後來,媽媽帶於洋去了全市最好的精神病專科醫院,「經過一系列的測試,結果顯示我患上了抑鬱症。」於洋說,自己永遠也忘不了看到結果的那一瞬間媽媽的表情。

「說實話,葯的確是個好東西,吃了以後,不安、害怕的情緒好了許多,我覺得自己是個正常人了。」雖然成績有所下滑,從班裡的第一名下降到了第十幾名,但於洋心情卻調節好了很多,感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以為一切向好,於洋私自停葯了,短短几天,各種不適加倍襲來,甚至出現了幻覺。幾乎崩潰的於洋再次來到醫院,「醫生沒有責備我的無知,只是藥量增加了一倍。病情算是穩定下來了,但是副作用也隨之而來,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嚴重下降……」

葯,成為了於洋生活中的一部分。這樣吃了兩年多,聯考時,她只考上了一個二流大學。大學期間,在醫生的指導下,藥量減少了一半。於洋說:「我還年輕,未來的路還很長,我要自己去找到那個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我知道,我一定會好起來的。」

於洋開始泡圖書館,閱讀了大量心理學和哲學方面的書籍。不斷鼓勵自己多參與學校和社會的各種活動,「強迫自己勇敢面對,也許是最好的治癒方法」。

如今的於洋生活走上了正軌,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性格也開朗了,雖然還沒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

缺少競爭,孩子更易患抑鬱

其實,抑鬱症並非是成年人的「專利」,孩子也會得抑鬱症。據統計,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在兒童精神科門診中佔60%以上,目前約有3000萬兒童受到不同程度心理行為障礙的困擾。兒童和青少年患抑鬱症越來越常見,發病的年齡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

「一種疾病的發病率如果達到了5%以上,就算是常見病了。可見,精神疾病在目前是很常見了。」作為常年從事抑鬱治療、危機干預的心理專家何蕊芳目睹了精神疾病人群的不斷擴散,急切希望公眾能更加重視抑鬱症。

何蕊芳認為:「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可能處於危險期,都有可能出現各種精神狀況。」抑鬱癥狀是一個綜合因素,包括遺傳傾向、生物學等。「比如家族裡的人都比較追求完美、比較固執,那麼這樣的性格就可能會出現精神問題。」

何蕊芳舉例說,現在很多獨生子女從小受寵愛,大人都是追著喂飯,但這會讓孩子覺得吃飯是一個負擔,從「我要吃」變成了「要我吃」,父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孩子就有可能缺乏安全感,以後也會出現抑鬱、強迫症等性格特徵。

「我今天還接待了這樣一個案例 ,孩子媽媽總是從大人的視角去管教孩子,管得太多,孩子就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何蕊芳表示,獨生子女時代,其實是剝奪了孩子的競爭力。「以前一個家庭四五個孩子,孩子在那樣的環境下潛意識裡就會有競爭,從某種程度上講,那是對孩子心理建設非常積極的一面。現在孩子太脆弱,一直在溫室里長大,應該讓孩子們在競爭環境里生長,這樣才有利於成長。」

「手機控」與抑鬱症

40多歲的胡偉(化名)每晚捧著手機看視頻,經常熬夜到凌晨三四點鐘才睡,「除了工作,基本不出門,哪都不想去,就喜歡一個人待著,只要有手機就行」。

最新研究發現,「手機控」更易患抑鬱症,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有抑鬱症的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機時間是沒有抑鬱症的人使用手機時間的4倍以上。

研究人員發現,大部分宅在家裡的人在情緒低落時,一般不願外出。他們大部分時間用在上網和打遊戲上,而不是和朋友聊天。 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姜乾金表示,現在是網路時代,手機使用太普遍了,如果一個人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手機上,必然和現實社會接觸得少,會形成「自閉」的傾向。

不少專家認為,過多接觸信息,大腦來不及處理,就會出現情緒低迷、煩躁和疲勞的感覺,增加抑鬱風險。

姜乾金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能表明沉溺手機就一定與抑鬱症有關,「但是網路畢竟是虛擬的,應適當遠離網路,儘可能少接觸電腦、手機這些電子產品,到大自然中去舒緩心情」。

抑鬱多發與社會轉型有關

「抑鬱症的多發與社會發展轉型有密切的關係。」姜乾金認為,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存壓力加大,更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癥狀。

抑鬱症發病幾率上升,離不開社會環境這一「催化劑」。人類基因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大的變異,內因沒改變,改變的是外因。姜乾金說:「社會轉型期,人們普遍感覺人生中不可預測的東西增多,很多訴求難以實現。加之生活節奏加快,導致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導,多重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精神疾病多發。」

在計劃經濟時代,從收入到就業,人們都在「分配」的軌道下按部就班地生活,市場經濟帶來了多種選擇,產生多種衝突。姜乾金認為,抑鬱等精神疾病與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等相關,「這個病關鍵是想得通、想不通的問題」。由於仍在轉型階段,故抑鬱症等精神問題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仍會高發。

發病率高,識別率低

「在美國生活了7年,我覺得外國人特別自我,不太在乎別人的目光。」移居海外的張涵(化名)表示,出國前,自己一度很抑鬱,後來在美國上了不少心理輔導課程,發現很多人特別勇於面對自己的精神問題,不隱藏,很積極。「不太像在國內,多數有精神問題的人害怕被別人知道,很自卑。」

儘管抑鬱症在一定程度上屬於「社會病」,但大多數患者認為這是一種恥辱,導致抑鬱症就醫率不足10%。由於未能得到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抑鬱症給很多患者的健康、生活、工作帶來嚴重影響。

心理專家何蕊芳表示,抑鬱症的就診率不高,很多人因擔心被別人當成「神經病」而不願就醫,有些人走過很長彎路后,才不得不走進醫院,也有部分患者害怕吃藥有副作用,或覺得吃藥沒有用而拒絕服用。種種原因,使抑鬱症患者往往到了中、重度以上才去就醫,這樣就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超過3億人受抑鬱症困擾,約佔全球人口的4.3%。據估計,抑鬱症和焦慮症每年導致超過1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預計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疾病,每年因抑鬱症自殺的死亡人數高達100萬。

世界衛生組織強調,歧視仍是世界各地抑鬱症患者尋求幫助的一個障礙。因此,談論抑鬱症,不論是與家人、朋友還是與醫學專業人員,或者在學校、工作場所和新聞媒體上公開談論,都可幫助消除這種歧視,最終使更多的人能夠尋求並得到幫助。

文/章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