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話說五台山香火

五台山台懷全景

在佛教的四大名山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金五台、銀普陀、銅峨嵋、鐵九華。」這口碑並不是說作為佛祖釋伽牟尼首席脅侍菩薩文殊道場的五台山,比觀音道場普陀、普賢道場峨嵋、地藏道場九華的地位更高一些(佛教是講究平等的),而是說五台山香火比其它三山更旺一些。香火所以旺的內在原因是五台的「簽更准」、「願更靈」,許心還願,有求必應。順理成章,五台山佛寺的「福田」不僅廣闊,而且收益頗豐。既能日進斗金,自然不愧為「金五台」了。

五台山,因有東、南、西、北、中五座山峰高聳如台而得名。此山高峻崇阿,為「華北屋脊」,所以,也稱清涼山。「清涼」之名與《華嚴經》中所言「文殊師利菩薩道場在東方清涼山」暗合。有史可考,五台最早的廟宇建於北魏時期,供奉文殊菩薩。但五台的佛門弟子們說:「五台山建佛寺的時間比這還要早」,東漢永平十一年,漢明帝從西域請來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在京都洛陽首建白馬寺。第二年兩位高僧來到五台山,法眼識聖地,認為五台山勢與印度釋伽牟尼給弟子講經的靈鷲峰極為相似,於是奏請明帝在此建「大孚靈鷲寺」(今顯通寺)。所以五台實為佛教初傳華夏兩座祖庭之一。這兩種說法無論誰是誰非,都足以賦予五台「佛教聖地」之榮稱,引發信徒們趨之若鶩的朝拜,沿襲千年不衰之香火。

五台香火是文殊信仰和文殊崇拜意識禮儀化的體現。就具體形態而言,可大致歸納為四種:

五爺廟香火——文殊崇拜的世俗化。

五爺廟

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廟恐怕要數五爺廟。所謂五爺廟其實是萬佛閣的俗稱。寺中的文殊殿,木製的方格中擺放著密密匝匝的泥塑小佛,不知是否真有萬尊,然而卻是因此該寺被命名為「萬佛閣」。至於俗稱五爺廟,是因為寺中有一座龍王殿,供奉著一尊金臉五龍王。龍王原本是民間俗神,在十年九旱的晉北,龍王多數情況是老百姓祈盼風調雨順、平康安泰的偶像。隨著佛教偶像崇拜與民間世俗偶像崇拜的融合,在五台山,這位金臉五龍王便成了文殊菩薩的化身。所以,這位以「靈驗」名播海內外的「五爺」,實際是文殊菩薩在五台山本土化、世俗化的產物。

除了「五爺」從本土的世俗中獲得的親和力外,文殊在這座寺中顯聖的故事,也是其擁有最眾多香客的另一原因。萬佛閣歷史上僅是五台山塔院寺的一座屬廟。傳說,塔院寺過去每年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都要建「無遮齋」濟貧(今天仍可見到當年施齋煮粥的大鍋,鍋既大且深,盛水上百擔)。有一年,一位貧女帶著兩個孩子一條黃狗來到寺中,貧女布施了自己的頭髮后領齋,庫頭和尚給了她三份,貧女為黃狗索齋,和尚又勉強給了一份,貧女又說,自己腹中還有胎兒,也應得齋一份。和尚十分生氣怒斥了貧女一通。貧女聽后,留下偈語騰空而起,現出菩薩本像,騎獅率二童子隱入雲中。這個故事揭示的是佛教眾生平等的思想。當這種平等思想以文殊崇拜的形式注入寄託風調雨順祈願的龍王身上的時候,便產生了五爺廟香火的特殊現象。

很多人到五台山來,其實就是到五爺廟上香。在五爺廟寺外的停車場上,永遠也不會感覺到五台山旅遊的淡季,許多高級豪華汽車掛著京A晉A津A蒙A冀A的牌照。廟裡的大香爐前,總是簇擁著數不清的善男信女,有的在默默合掌許願,有的在虔誠伏拜祈禱。一柱高香,價值千元,但此時此刻誰也不肯對五爺吝惜,慷慨解囊,揮金如土。在萬佛閣的獻殿內,牆壁四周掛滿了還願者送的匾,送匾人來自全國各地,當然在匾的背後是一份豐饒的獻金。這些匾通常只能掛個把月時間,因為不用許久,它們就會被新匾所取代。還願還有更為體面的方式,那就是給五爺唱戲。就在寺內金臉五龍王殿的對面有一座小戲樓,每天的八九點鐘,鑼鼓家什便敲打起來,王侯將相、才子佳人照例粉墨登場,一年四季,很少間斷。五爺廟不歇的鑼鼓和不盡的香煙是五台山獨特的風景線。

五爺廟香火

大朝台香火——文殊崇拜的神聖化。

五台山殊像寺騎獅文殊 大朝台從這裡岀發

五台山的五座山峰都有非常文氣和優雅的名字。中台稱翠岩峰、東台稱望海峰、南台稱錦繡峰、西台稱掛月峰,而「華北第一峰」北台頂則稱葉斗峰。隋唐時期,佛教興起第二個高潮,隋朝的開國皇帝文帝楊堅一登龍位,就詔告有司,在五台山的五峰上,各建一座寺廟,供奉文殊菩薩的五個化身。東台望海寺,主供聰明文殊,拜之可使人耳聰目明。南台普濟寺,主供智慧文殊,拜之可消化迷頑。西台法雷寺,主供獅子文殊,拜之可使人變怯為勇。北台靈應寺,主供無垢文殊,拜之可致心地純潔。中台演教寺,主供儒童文殊,拜之可促人忠孝兩全。隋代實行的這種供奉模式,創造了五方文殊無所不能的神話,幾乎達到了與密宗'五智如來'相似的信仰效果。大約就是從隋文帝建五寺供五方文殊始,形成了在釋伽牟尼佛之外獨立的文殊神聖化崇拜格局。

隋代對於五台山文殊的神聖化,直接被唐朝的帝王繼承和模仿。從唐太宗到唐德宗,皇室詔宣,把五台山的文殊崇拜推演到了全國。一時,各地佛寺紛紛建文殊院,塑文殊像,由此,五台得以名振全國。僧侶們都把到五台山來視為朝聖之舉,一般的居士和信眾更以能到五台拜文殊為畢生祈願。

最虔誠的佛教信徒朝拜五台山,絕不僅僅是到五爺廟去燒香許願、布施還願,而是要背著香燭燈油(有錢人則雇驢馱),徒步登臨五座台頂,朝拜五方文殊,燒香布施。這就是所謂的大朝台」。現在的「大朝台」,通常從台懷鎮塑有全台最大最美騎獅文殊的殊像寺出發,經佛母洞,然後按南台、西台、中台、北台、東台的順序依次拜過,焚香獻禮,最後再回到台懷鎮殊像寺,全程約150華里,一般需要4-5天的時間。過去五台山路極其難走,途中氣候雨雪無常,尤其冬季冰雪連天,嚴寒徹骨,現在四五天的路程那時總得走上十天半月。如果是來自青藏的黃教香客,他們磕長頭(等身頭)拜山,所用時間便無法知曉了。據五台縣誌載,就在這條絡繹不絕的朝聖香火路上,年年都有凍死或餓死的香客。

五台頂五方文殊廟

小朝台香火——文殊崇拜的簡約化。

黛螺頂

並非所有的信徒都有實踐大朝台的虔誠之心和卓絕毅力。

或許是出於佛教慈悲為懷的主旨,也或許是為偉大的文殊師利菩薩擁有更多的信眾,五台山還應運而生了另外一種香火模式「小朝台」。相對於攀登五座台頂才能朝拜五方文殊的大朝台而言,只要登上台懷的黛螺頂也可朝拜五方文殊的「小朝台」,那就是一種簡約化的崇拜方式了。

黛螺頂是五台山台懷鎮東面的一座小山。山呈錐形,滿山蒼松翠柏,遠觀如黛,因其勢頗類佛祖頭上的螺髻,故稱黛螺頂。當地山民也稱大螺頂或青峰。山頂有古寺,名佛頂庵,始建於明代成化年間。寺中文殊殿中一字開列五方文殊金身:聰明文殊、獅子文殊、智慧文殊、無垢文殊、儒童文殊。儀軌體量與五台頂上之像一般無二。從山腳攀上佛頂庵需登1080級台階。無論是比丘尼、女居士,或是老弱殘病的香客,只要登上這一千零八十'天梯'就可朝拜五方文殊,黛螺頂垂天一線,上此「天梯」雖然也不容易,但比負著香燭翻越五座台頂不知要輕鬆多少倍。

據說,這項由大朝台到小朝台的改革竟是出自一個小和尚的靈機一動。相傳大清乾隆皇帝曾多次來五台進香,但都因天氣不好沒能實現大朝台的夙願。於是就召黛螺頂的青雲和尚來,讓他想一個既不用登台頂,又可朝拜五方文殊的方便之法,並說,五年後再來進香希望能夠如願以償。結果,木納的青雲師傅,五年都沒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碰巧寺里的小和尚栓柱因偷吃供果被青雲抓住。青雲無計之時拿拴柱出氣,讓他想一個主意應付即將到來的劫數。不然就要轟他下山。結果拴柱一笑而答:「師傅把五個台頂的文殊菩薩合塑在正殿不就行了。」青雲恍然大悟。乾隆再朝台時,於黛螺頂進五方文殊香,始有小朝台。

現在的黛螺頂,是五台山除五爺廟外第二個香火旺盛的地方。每天,天剛蒙蒙亮,那1080級台階上便掛滿了人流,遠遠望去如蟻隊蜂群。新建的索道也早早開始工作,不停地把香客運上山頂。山頂的佛頂寺本來不寬大,早被香客塞滿,挨挨擠擠簇簇擁擁。山中為了防火,燒香是象徵性的,不如五爺廟那樣蓬蓬勃勃,但接受布施的鐘磬聲卻是連連不斷。

黛螺頂五方文殊殿

4青祖黃宗香火——文殊崇拜的官方化。

青廟之祖:顯通寺

黃廟之宗:菩薩頂

從古及今,皇家、官府以及僧團內部舉行的朝拜、法會、壇場、慶典等大型香火活動,並不在以上三種香火的場所中進行,而是在具有「青祖黃宗」顯赫名聲的顯通寺和菩薩頂進行。這實際是一種官方化的文殊崇拜香火。

顯通寺的前身,就是五台山最早的寺廟大孚靈鷲寺。不論考古學怎樣認定它的始建年代(是東漢?還是北魏?)都不影響它在佛門內部所處的釋源與祖廟的地位。顯通寺規模盛大,七進殿宇氣勢恢宏。依《華嚴經》安排「華嚴三聖」,偶像崇拜格局,從而奠定文殊菩薩在法統中的位置。顯通寺作為漢傳佛教祖庭和五台青廟之首,它的香火史是十分顯赫的,應屬國內僅見之例。北魏孝文帝、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武則天、唐代宗、宋太宗、宋仁宗、元成宗、元武宗等,前明的著名帝王都親自到顯通進香。明代的皇帝們更是直接把國庫的銀兩送入寺中作布施。著名的國寶顯通寺大銅殿,就是明萬曆年間,集全國13個省的布施,用10萬斤銅,由當時著名「法門砥柱」高僧妙峰主持鑄造而成的。清代康熙與乾隆都多次朝拜顯通,顯通寺留有康熙的御筆碑。

菩薩頂原來也是一座青廟。滿清入主中原后,為了對信奉佛教格魯派的蒙藏上層實施懷柔之策,於承德避暑山莊大規模興建外八廟的同時,下令將五台山的十座青廟改為黃廟。菩薩頂因位於台懷靈鷲峰的頂端,地勢高於顯通,遂成為黃廟之首。菩薩頂主要殿宇都鋪有黃色琉璃瓦,山門前的牌樓成四柱七樓式,這在五台山絕無僅有,儼然是清廷的家廟,地位十分顯貴。清史載,康熙到此進香五次,乾隆進香六次。菩薩頂山門上的「靈峰勝境」為康熙帝親筆題寫。由於清庭的提倡,晉冀甘陝以北的蒙古王爺、黃廟喇嘛,以及富裕牧民,每年都要來菩薩頂朝拜和進香。甚至青海、西藏的虔誠信徒也不遠萬里進此朝聖。

時至今日,各種半官方(以佛教協會的名義)性質的大型佛事活動,仍分青黃兩教分別在兩寺舉行。如每年農曆四月初八的釋伽牟尼誕生日,農曆六月十四文殊菩薩誕生日,以及圍繞文殊誕辰為期一個月的五台山廟會,這兩座寺院都要舉行全台青黃兩廟的大法會,祈禱天年風調雨順、國家長治久安、百姓安康樂業。其時,兩寺香火之盛大,自非他寺可比了。

五台山法會

除了以文殊崇拜為主體的四大香火外,作為曾經具有「五台二頂(菩薩頂、黛螺頂)三百寺廟」的全國最大的佛教聖地,五台山還可以承載佛教中各種不同崇拜意識的香火活動。前文已述及,漢傳佛教拜顯通,藏傳佛教拜菩薩頂,南傳佛教則可去碧山寺,那裡有最早入供的緬甸玉佛;小乘教專奉佛祖釋伽牟尼者,可拜羅喉寺,這是用釋伽牟尼兒子的名字命名的寺院,在那裡可觀「花開佛現」;阿彌陀崇拜者應去龍泉寺,那是西方極樂世界;藥師佛崇拜應去聖泉寺,那裡有消百災去百病的聖泉水;彌勒崇拜者該去南禪寺,那是自稱未來佛轉世的武則天敕建的廟;觀音崇拜者自然要去佛母洞,領略人出生的艱難與母性的慈悲;就是年輕的尼姑來了,也有她們合適的香火地,普壽寺是女子佛學院,在那裡不僅可以精進經、律、論三藏,還可以研習電腦和英語。

我這是為五台山做廣告嗎?不是,是在種稫田!

南◎無◎阿◎彌◎陀◎佛

五台山文殊道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