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無人駕駛從概念到產品挑戰重重 L3產品2019到2021年間或會出現

在數據爆炸時代,科技將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無人駕駛領域,因其具有智能化出行緩解交通擁堵、減少過失性事故等優勢,被認為擁有巨大前景。但從目前發展來看,消費者是否放心電子系統,一旦出現故障造成事故的責任歸屬怎麼界定,個人信息會否泄露等,依舊是其大規模發展需要面臨的挑戰。

火熱的無人駕駛

公開資料顯示,無人駕駛汽車,是指通過給車輛裝備智能軟體和多種感應設備,包括車載感測器、雷達、GPS以及攝像頭等,根據感知獲得的道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信息,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實現車輛的自主安全駕駛,達到安全高效到達目的地的目標。

專家認為,整體上,無人駕駛是從人控制逐漸向機器自主控制的一個過程,裡面分為幾個不同等級:Level0是無自動化。Level1是單一功能級的自動化,駕駛員仍然對行車安全負責,但某些功能已經自動進行,比如常見的自適應巡航,應急剎車輔助,駕駛員無法做到手和腳同時不操控。Level2是多功能級的自動化,駕駛員在某些預設環境下可以手腳同時離開控制,但駕駛員仍然需要對駕駛安全負責,並隨時準備在短時間裡接管汽車駕駛權。Level3是有限的自動駕駛,在預設的路段(如高速和人流較少的城市路段),汽車自動駕駛並承擔架勢安全的責任,駕駛員仍需要在某些時候接管汽車。Level4是基本全自動駕駛,不完全依賴駕駛員干涉,雙手和思想基本得到解放。Level5是全自動駕駛,不再有駕駛員,僅需起點和終點信息,汽車將在全程負責行車安全,並完全不依賴駕駛員干涉。

近年來,從汽車廠商到大型科技公司,再到創業公司,都紛紛涉足無人駕駛汽車領域。谷歌無疑是無人駕駛的積極踐行者,目前從該公司分拆出來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Waymo風頭正勁。2016年3月通用汽車以逾10億美元收購了無人駕駛汽車技術開發商Cruise Automation。特斯拉於2015年10月推出半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晶元商英特爾也在積極布局無人駕駛,其中包括與寶馬、Mobileye的合作研發、高調入股HERE地圖以及發布5G戰略等種種大動作。

國內在無人駕駛方面更是熱鬧。百度從2013年就開始押注無人駕駛項目,2016年9月1日,L3(即Level3)事業部正式成立,目前正積極研發L3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今年3月,阿里以1800萬美元領投增強現實(AR)汽車導航初創公司WayRay。近日,騰訊也宣布收購特斯拉5%的股權躋身特斯拉第五大股東。多名離開百度的高管也紛紛自己創業或者投資,投身無人駕駛事業。去年10月,全球總部與研發中心位於上海的蔚來汽車宣布取得由加州政府頒發的無人駕駛汽車測試牌照,與谷歌、特斯拉等企業一道,成為早期獲得該牌照的公司,躋身矽谷無人駕駛技術研發第一陣營。

無人駕駛市場已經被廣泛看好,也已在去年10月26日在上海發布了無人駕駛技術路線圖,計劃到2025年,具備無人駕駛能力的新車佔比要達到15%。

據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30年,無人駕駛產業的規模將達到6萬億美金。業內預計,無人駕駛在未來將會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改變人類傳統出行方式及行為習慣,並走向市場化、規模化。

相關細分領域均有望受益

近日,晶元巨頭英特爾宣布作價每股63.54美元現金收購以色列駕駛輔助系統開發公司Mobileye,價值約153億美元。事實上,進軍無人駕駛的晶元企業並非只有英特爾。去年9月,英偉達CEO黃仁勛外界宣布將聯合百度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汽車平台。2016年初,高通宣布與奧迪達成合作,為其推出的部分車型提供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專用晶元。

招商證券認為,無人駕駛並不是由單一廠商、單一行業推動的,從單純的晶元到超算平台、到自動駕駛整車、到5G通信,新常態是IT廠商與整車廠商、汽車供應商三大行業一起加速推進無人駕駛前進速度。

無人駕駛項目的發展帶動的將會是一系列領域的綜合收益。業內專家表示,無人駕駛的最終實現要靠技術集群的集體支撐,這其中包括數據、新能源技術、網聯技術、自動駕駛技術、感測技術、網路安全技術等技術的應用和相互融合。

光大證券研究分析,無人駕駛相比傳統的汽車市場將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新的商業模式和用戶需求都會被重新創造出來。包括車載運算平台、感測器、高精度地圖、無人汽車運營商、自動駕駛演算法供應商、通信巨頭都將佔據重要的位置,並締造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從目前格局來看,整個市場尚處於戰國時代,各個參與者均大力布局但格局未定。

在國內,在政策推動和試點基地支持下,無人駕駛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也在不斷加大投入,IHS預測2035年無人駕駛市場將佔據全球1/4份額。

從概念到落地仍有多重挑戰

艾媒諮詢發布的《2016年無人駕駛汽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網民針對駕駛安全隱患觀點中,88.1%的網民認為車禍是由於司機開車時分心造成的,85.4%的網民認為疲勞駕駛導致車禍事故發生,此外,酒後駕駛、天氣狀況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見,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正是解決傳統駕駛常見安全問題的有效變革,這也將是無人駕駛汽車的主要價值體現。

然而,與此同時,近一半網民對無人駕駛安全表示懷疑。數據顯示,36.2%的網民願意體驗無人駕駛技術帶來的全新駕駛方式;45.1%的網民對其安全表示懷疑,不願意使用;18.7%的網民持觀望態度。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在無人駕駛汽車推行過程中,提高用戶體驗過程中的安全系統完善程度是擴大無人駕駛企業市場份額的關鍵因素。雖然百度、谷歌等行業巨頭都投身於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研究領域,但由於現有法律法規的限制,短期內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變化不大,預計2021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70.3億美元左右,行業整體處於內部測試階段。

英特爾無人駕駛事業部區市場總監徐偉傑表示,雖然現在無人駕駛在國內外都比較火,但仍然處於發展的初始階段,從概念到產品落地還需要一個過程,包括技術方面的因素,其中涉及數據的搜集、分析和人工智慧技術,還包括一些基礎設施的建立,例如國內相關法規和保險相關生態的完善,都需要時間。

「無人駕駛會有各種雷達、圖像處理以及演算法的實現,需要非常強大的計算能力;這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只有5G能滿足此類需求;在龐大的計算需求下,平衡功耗問題也成為關鍵所在。」徐偉傑表示,計算能力、5G應用、功耗是目前要在無人駕駛領域著重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創新是一方面,政策法規、生態打造也非常重要。」徐偉傑表示,現在很難講多長時間無人駕駛產品能真正落地,但目前企業都在一步一步,從L2、L3慢慢做。L3的產品可能在2019到2021年之間會出現,而L4、L5可能更晚一些。

「無人駕駛真正的突破點一定是軟體和硬體、演算法和晶元深度的整合與結合。」地平線聯合創始人陶斐雯表示。就技術而言,她認為數據、演算法、計算能力是三大支柱要素,而且無人駕駛為人工智慧、數據處理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近日召開的IT領袖峰會上,對於自動駕駛,要達到完全的無人駕駛,北極光鄧鋒認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要解決安全問題,一個是行駛過程中車和人的安全,另外一個是車智能化后的信息安全。其次要解決技術問題,無人車的技術不僅僅是圖像識別,還有高速網路、激光雷達等等,採用何種標準的技術來保障安全行駛,使行業逐步完善,需要一個過程。最後是產業鏈的問題,現在整車廠、零部件供應商、互聯網公司都想要做無人駕駛,他們形成的鏈條需要重新配置。

此外,對無人駕駛面臨的道德、法律問題,也被業內廣泛討論,希望能通過政策法規有效解決,不要讓這些問題影響無人駕駛的發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