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期刊精粹 | 【2017.4期優先看】以生態智慧引導構建韌性城市

摘要當前韌性城市建設的研究多專註於單一或部分城市系統,從而導致韌性城市概念描述不一致、實現途徑各異,還時有衝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一個能夠將韌性城市作為整體考慮的系統框架——這正是生態智慧可以作出貢獻的地方。生態智慧旨在統籌應用知識(包括生態知識與地方特性知識)和倫理準則指導行為。它不同於社會與生態二分法的系統觀,而是把人與環境的和諧關係作為同一系統的特徵。因此,韌性城市不再只關注單一韌性,也不是在各種韌性之間進行甄選或平衡,而是以天人合一為目標,構建韌性城市就是遵循自然規律,實現生態、經濟、生活健康和諧的人居城市環境。

引言

1950年記錄的世界城市人口為7.5億,約佔當時世界25億人口的30%;而世界城市人口在2015年時大約為39億,佔世界73億人口的54%;預計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將增長到64億,佔世界預計97億人口的66%。將這些數字作比較,我們可以看到世界城市化的速度有多快。作為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區,韌性城市的構建極為重要,因為危害確實發生。例如,紐約市曾經歷了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和2012年10月29日超級風暴桑迪;諸多港口城市如上海、廣州、加爾各答、東京和紐約市等均受到了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此外,經濟和社會危機也威脅著城市,諸如失業率增加、人口下降、犯罪率上升等。

的城市化速度遠遠高於世界平均值。聯合國預計:總人口到2050年不會增加,而城市人口將持續上升,達到10億,即78%的人將住在城市。這迫切要求在提高城市韌性。通過總結韌性城市文獻可以發現,學者對韌性的理解不盡相同,也相互重疊。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韌性城市研究的多學科性和複雜性還重視不夠,僅專註於單一或局部的城市系統組成部分。

提高城市韌性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干擾或危害的不確定性,包括其發生的可能性、時間與地點、持續時間、破壞程度、發生頻率以及原因。也就是說,城市韌性不應僅僅是為應對某種危害作準備,而應提高保持城市功能的綜合能力。這就需要一個能夠通盤考慮整個城市系統的框架,而生態智慧恰可以指導構建這個框架。本文在綜述城市化、韌性城市和生態智慧的基礎上,闡述了生態智慧為什麼可以和如何引導構建韌性城市。

1 城市化

城市化體現了人類社會的變革歷史。城市化進程在世界各地開始時間有早有晚,速度有快有慢,但大致遵循四個階段:前工業時期、工業初期、工業擴張和城市擴張。這四個階段反映了城市作用的轉變。在前工業時期有兩種類型的城市形成:一種是行政政治中心,一種是產品聚集、交易和再分配的商業和金融中心,世界上的歷史城市多屬於第二種。在工業初期,城市中聚集了眾多的工廠,吸引人們來到城市謀生。在美國這一時期城市化始於1820年;而在,這一時期的城市化始於20世紀上半葉,其中上海是工業城市的代表。美國城市化的第三階段大約從1920年開始,作為加速發展的技術革命的產物,出現了電力、汽車和電話等等。在這個階段,技術革命使人口分布和工業布局擴展到更廣闊的區域成為可能。大規模工業化引領的城市化使工業化城市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例如擁擠的住房、堵塞的交通、煙霧瀰漫的天空、橫流的污水、噪音以及導致的健康問題。20世紀下半葉開始的的城市化也主要基於工業,目前正經歷著同樣的城市問題。第四階段是人們逃避城市問題的一種結果,在美國開始於1975年左右,其特徵是城市地區不斷擴大但城市人口增長減緩,郊區的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差別已變得模糊不清。隨著地理區域的增長,城市化實際導致了大都市中心地區人口密度的減小,有些城市的人口還有下降。目前還處於城市化的第三階段,城市人口和面積都在增長,而由於人口眾多,城市問題也更嚴重。不過,現在考慮避免第四階段的城市問題並非為時過早。

2 韌性城市

韌性從字意上可理解為在干擾發生后恢復功能的能力。在與人類社會相關文獻中,韌性一詞最早用於描述生態系統在應對變化時更新、重組或發展的能力。這一概念後來被擴展到社會生態系統。加拿大生態學家克勞福德·霍林(Crawford Holling)在1973年將韌性與穩定性作了比較,發現二者都描述一個系統的屬性。當一個系統受到干擾失去平衡時,穩定性指系統找到一個變化最小的新平衡狀態的能力,韌性指持續保持系統內相互關係的能力。當一個系統只有一個穩定的平衡態時,穩定性和韌性沒有什麼區別;但當一個系統可以有多個平衡態時,穩定性指的是儘可能恢復到干擾之前的平衡態的能力,而韌性則是使系統穩定在原有或一個新平衡態的能力。也有學者提出動態非平衡的概念——一個系統總在不斷地變化而非停留於一個穩定狀態。在這樣的系統中,韌性也就不再限於返回某種狀態。

米若、紐厄爾和斯塔爾茨(Meerow, Newell & Stults)總結並探討了韌性城市,即一種特殊的社會生態系統——城市系統——在遇到干擾時恢復和繼續提供城市功能的能力。大多數研究韌性城市的學者傾向於城市系統的穩定應在多態平衡或動態—非平衡態的前提下討論。目前在文獻中對韌性城市概念的敘述頗為寬泛,例如工程意義的韌性城市旨在減小建築和基礎設施發生故障的概率以及提高儘快恢復的能力;經濟意義的韌性城市則關注於受到經濟危機衝擊后的經濟恢復和增長的能力;應對災難的韌性能力與災后恢復和氣候變化的研究相關。文獻中描述韌性城市實現途徑的術語也是多種多樣,如抵抗(resistance)、恢復(recovery)、過渡(transition)、轉型(transformation)、堅持(persistence)、重組(reorganization)、緩解(mitigation)、 承受(absorption)、適應(adaptation)等。總結了20餘個定義后,米若、紐厄爾和斯塔爾茨提出了他們的定義:「城市韌性是指城市系統及其所有跨時空的社會—生態和社會—技術網路在面臨干擾時保持或迅速恢復所需功能的能力,和很快將目前或未來適應能力受限的系統轉型的能力」。

根據這個定義,城市是一個複雜系統,具有自適應性和突現性。複雜系統包含多個不同層次的子系統和眾多元素,子系統間和元素間相互影響並根據收到的信息調整自身的狀態和行為(自適應性)。個體元素的變化遵循幾個簡單規則,但集合起來的元素或子系統的變化可導致系統整體特徵的突變。城市系統總是根據內在和外在條件變化在改變和更新,因此城市的韌性不應只是恢復或保持某種穩定狀態的能力。由此看來,很多韌性城市的研究僅局限於一種或少數幾種因素,由於缺乏綜合考慮很可能無法通盤分析城市功能的韌性。複雜系統的一個特點就是每個子系統或每個元素都有分析周圍信息然後作出獨立決策的智能。如果每個子系統都通過韌性城市研究選定各自的目標就會產生許多單獨看是好的、可取的,合起來看就會有競爭、有矛盾,在整個城市主體層面就只好在權衡與妥協中作決策了。

城市功能指的是支持人們在城市活動的服務。典型的城市活動有居住、商業、就業、娛樂和穿梭於這些活動點的流動;相應的功能可以分為住、食、行、樂,也可分為工、住、商、娛樂、教育等支持活動的經濟功能。這些功能保障了城市居民或遊客的居住、飲食、生活、工作、娛樂和出行。一個城市的韌性指的就是持續提供這些功能的能力,構建韌性城市需要一個能夠通盤考慮整個城市系統的框架,而生態智慧恰可以指導構建這個框架。

3 生態智慧

自從1866年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Ernst Haeckle) 首次使用「生態」這個詞表述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生境之間相互影響的研究,對生態知識的索求推動了眾多科學發現和成功的生態實踐,但也不乏忽視生態的開發案例。面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學者思考著如何進一步提高生態知識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在回顧歷史上的成功案例,包括2200多年前建造、至今仍在使用的都江堰之後,象偉寧於2014年呼籲大力開展應用生態智慧建設可持續發展城市的研究。同年10月,第一屆「生態智慧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在重慶召開,與會者圍繞生態智慧展開了廣泛的討論。建立在研討會的基礎上,《景觀與城市規劃》(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雜誌於2016年出版了一期生態智慧專刊,收集的文章探討了生態智慧的知識領域,展示了生態智慧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倡導生態智慧成為新興的學術研究領域。

智慧是一種基於經驗、理解、知識、洞察力和判斷力來決定該如何做的能力,生態智慧是智慧之一種。挪威學者阿恩·奈斯(Arne Næss)將生態智慧定義為一種生態和諧或平衡的哲學,其最終目的不僅僅是作出科學的描述、解釋和預測,而且要給出指導行動的規範、規則、公設和價值觀。也有學者認為生態智慧是指導實踐的一門知識,是決定該做什麼的理論智慧(ecosophy)和知道該如何實施應用的實踐智慧(ecophronesis)的結合,或是一種應用科學知識與道德規範指導實踐的能力。各種觀點雖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共識,即生態智慧以實現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為目的。這與世界各地不同的土著人共享的哲理——尊重所有的生命形式和土地——完全吻合;而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提倡的就是生態智慧的核心。人可以改變環境,但這種改變必須遵循自然法則,不破壞生態系統,如此才可能構建持久、和諧、韌性的社會、經濟、生態系統。通過對古代和現代的人造工程項目分析可以看到,生態智慧的成果對當今有借鑒意義,譬如伊恩·麥克哈格的結合自然的設計理念與實踐和700年前修建的北京團城排水系統。同時,觀察其他動物創建的棲息地也可以轉化為人類實踐的生態智慧。

生態智慧強調的是一個系統的整體性,這在當前尤為重要。雖然大多數人已從二分法的社會和生態雙系統觀進步到相互關聯的社會生態系統觀,但許多理論和實踐的本質依然是為社會不同局部權衡和選擇生態系統服務,而生態智慧的目標是人與環境的和諧關係。因此,韌性城市不再只關注提高抵禦單個危害的能力,也不是提倡在相互競爭的城市韌性如生態系統或社會系統的韌性中作選擇或求平衡。生態智慧的研究通過將人的價值觀與生態完整性相聯繫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這方面,生態智慧所倡導的韌性生活方式是指人們願意承認他們生活的地方是嵌入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因而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以及行為方式要與維護整個系統的需求相適應。換言之,建成區環境的創造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但是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實現和諧的人與環境關係就是發展生態穩定、經濟有利、審美和喜好共存的社會。

4 生態智慧引導構建韌性城市

圖1是一個城市系統的示意圖。首先,生態智慧引導我們對干擾或災害有一個新的認識——它們其實就是一種變化。這種變化可以是人有意為之的,譬如修建道路和房屋;也有一些人為的變化其實是人類並不想要的,譬如汽車尾氣污染。再一種是自然界的變化,其中有些是人需要的如開花結果,也有人不想要的譬如颱風豪雨。第三種變化是人和自然共同所致,譬如雨洪、乾旱等本是自然界的一種變化現象,在人類出現前就有,而城市化卻導致雨洪、乾旱發生頻率增加。無論哪種原因,當變化對人不利時我們就稱其為干擾或災害,實際上任何變化都伴隨著風險和機會。韌性追求的應該是提高適應性,也就是面對變化減少風險、增加機會的能力。城市系統的創建就是一個人為變化的過程,目的是支持人的體驗活動[55]。在純自然中並沒有城市,當然也就沒有城市功能。人對自然施加的變化包括改變自然環境和修建人造環境,另外還創造了社會環境,這些變化的結果使得城市功能得以實現。變化和實現城市功能的速度有快有慢,同樣顯現不良副作用的時間也有早有晚。另外,城市系統不是一個封閉系統,而是與外部環境有著多種多樣的交換——有的會助於城市功能,也有的會損傷城市功能;有突發也有緩慢活動;影響範圍有局部的也有區域、國家或全球性的。

圖1 城市系統

生態智慧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這些不確定性是必然的並且接受它。生態智慧引導構建韌性城市是基於將城市作為一個複雜系統,一個複雜系統對變化的反應是完全動態的。城市主體系統包括的子系統有人、其他生物和物理環境。城市系統是人為構建的所以韌性城市只有一個目標,即在各種狀況下保持、恢復和增強城市活動的質量。這就要求人對城市活動的質量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前面講過,生態智慧的目標是人與環境的和諧關係,對城市活動質量的衡量必須考慮其對這種和諧的影響。應鼓勵促進和諧的活動,限制損害和諧的活動,即協調統籌環保和開發。以城市雨洪為例,提高對雨洪災害的韌性,就不應限於豪雨後如何泄洪,而是應從城市規劃開始就考慮如何開發才能與環境和諧,減少雨洪發生的可能性。

構建韌性城市的目的是讓城市生活更美好。不同的人對美好的追求不同,譬如有人追求熱鬧而有人追求寧靜,有人喜歡奢侈有人注重節儉。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的追求必須採取行動。如何採取行動取決於個人的世界觀,有兩個極端的世界觀是生態中心論和人類中心論:持有生態中心論的人認為所有生物種、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都有獨立於人類的內在價值,人類的行動應該以不傷害環境為準則;人類中心論認為人是最重要的,自然的價值是以為人所用決定的。持這兩種觀點的人都互相指出了對方的缺陷,譬如人們在實踐中不知如何考慮無法衡量的生態內在價值,進而僅考慮了生態為人的服務價值。

生態智慧不認為保護生態質量和人類生活質量是對立或競爭的,而是通過認知、倫理和反思與所有社會群體溝通天人合一的理念。這種思路應用於構建韌性城市包括三個部分。首先,將生態知識因地制宜地結合在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管理中以提供不僅限於物質和消費的人類體驗,要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類有義務構建韌性城市,而切實可行地應用生態智慧於提高城市韌性必須依靠科學知識和行為準則。科學知識有效地提供了可信和準確的預測結果。行為準則要求城市規劃師和設計師擔起三種責任:(1)物種責任,即保護所有物種和它們的棲息地;(2)代際責任,即為子孫後代保護資源;(3)素質責任,即制定、選擇和實施規劃和設計的能力。通過生態智慧我們認識到人類與環境有著內在的聯繫,基於這種理念,生態智慧就可以引導規劃師和設計師根據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選擇適宜的地點、用適宜的方式構建韌性城市。譬如一座城市不應過大,不應超出人與自然和諧的容量,這就是應用生態實踐智慧作出的正確選擇。

其次,所謂的災害就是因為某種變化致使人們的生活受到影響,譬如財產損失、生命危險、行動不便等等。既然變化是必然發生的又是不可預測的,應對的辦法一是減小發生的可能性,即前面講的適宜性;再就是提高適應性,即城市功能在變化發生時及時調整的能力;此外人們也要有調整生活方式的靈活性,譬如生活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人們就掌握了與洪水共生的生態智慧——洪水非但不是災害,還帶來了生機,生態多樣性為城市生活的多元提供了借鑒。保護大自然、為城市提供生態服務就是保護城市居民。更進一步,人為地提高和創建城市的生態服務能力,譬如建造綠色生態基礎設施,也是為了減小災害發生的概率和更有效地保護城市居民。

再次,通過生態智慧實踐來贏得公眾的支持。生態智慧作為一個全新的學術研究領域,將整合生態中心和人類中心二元論。一個好的規劃或設計要想付諸實踐,必須得到決策者和公眾的支持,這種支持必須與人的生活目標緊密結合。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將目標分為五個需求層次:最基本的是生理需求如吃飽穿暖有地方睡覺,如果生理需求不能得到滿足人們是不會在意其他需求的;生理需求得以滿足後會產生對安全的需求,包括健康、工作、財產等;在生理和安全都有保障后第三層次是對愛和歸屬的需求;然後是對尊重的需求,包括自尊和受到別人的尊重;最高層次是對自我實現的需求,即可以做想做又適合做的事。生態智慧實踐在構建韌性城市時尊重人的需求層次結構,在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下以服務於所有人的最基本需求為起點,逐漸關注更高層次的需求。當人們的前四個層次的需求都得到滿足時,城市居民對天人合一的追求就水到渠成了。相反,在任何一個城市如果為所有人提供基本服務的功能會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就應質疑這個城市的適宜性。

5 結語

本文總結了韌性城市於當前的研究進展,確認了將城市作為動態複雜系統的重要性。由於未來干擾包括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構建韌性城市必須關注城市整體的韌性。目前的韌性城市理論和實踐還欠缺一個能夠這樣做的框架。生態智慧以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倡導生態、社會、文化和經濟等城市系統組成部分的協調,提供了構建這樣框架的基礎,也提出了進一步對生態智慧、生態智慧與生態知識關係研究的方向。生態智慧引導構建韌性城市就是認識到干擾或災害是必然會發生的變化,只是發生的時間、速度、強度、範圍等都不確定,而且受人的活動影響。因此,要平和地、有創意地、明智地應對突發事件,將其作為改革的希望之路。把對干擾的對立做法(防、抗等)改為對變化作好準備。意識到人為活動也影響到變化的速度、強度、範圍,構建韌性城市就應從合理規劃開始,通過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的城市功能來為滿足人的需求服務。提高韌性的首要就是城市建設要適宜適度,即要保障支持城市活動的城市功能不能傷害人與環境的和諧;再就是要加強應變的能力,即城市功能要能夠在發生變化時及時調整、保持運作;最後,城市功能的目的是持續滿足所有居民遊客的需求,構建韌性城市要求需求和滿足需求的服務都應追求人與自然和諧,也就是生態智慧必須為公眾所理解和認同。

作者:王昕晧,北京交通大學海外講席教授,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規劃系教授。[email protected]

訂閱號排版:祝美琪

歡迎在朋友圈轉發,轉載將自動受到「原創」保護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