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糖尿病人運動不光降血糖,運動不對反升血糖!

  • 「管住嘴,邁開腿」被糖尿病友奉為「神明」,是糖尿病五駕馬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飲食問題的文章比比皆是,而關於「邁開腿」的文章卻相對較少。
  • 我曾經有過一篇文章:「糖尿病友應該了解些運動與能量代謝的知識」,裡面的知識過於專業,但還是可以看懂的。

    今天陳剛大夫就和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說明,運動的獲益是多方面的。比如對血糖、血脂、血壓、體重的影響,對骨質疏鬆的預防、對心肺功能的提高,對免疫力的提高,等等都是有好處的。而糖尿病人這些問題可能都存在。

    比如,骨質疏鬆方面:

    正常5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年骨丟失量小於1%,但卧床一周,丟失骨量即可大於1%,以後骨量丟失速度稍變慢,3~4個月後可喪失全身骨量的20%。有人研究發現,脊柱骨在卧床情況下更易丟失骨量,卧床36周即可丟失20~40%。

    「能坐著就少躺著,能站著就少坐著,能溜達就少呆著」

    於是有人說:生命在於運動!至少在預防骨質疏鬆上來說,真的很重要!

    但是,運動獲益前面應該有個定語:比如,「適當的」、「科學的」。

    「日行一萬步」-----這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由一家計步器研發公司提出來的。

    衛生部門也提出了日行六千至一萬步的「全民健身建議」。並有學者提出正確走步的五大關鍵:正脊柱(昂首站直)、提肌肉(收腹提臀)、正頭頸(抬下巴平時)、舒腳掌(腳跟著地,腳尖踢出)、揮雙臂(放鬆自然擺動)。

    幾曾何時,「微信運動」鵲起,大家互相督促,共同健身,並出現爭搶「運動排名第一」的現象。

    終於,有人運動過了頭,傷膝關節啦,於是有微信建議:

    「關節壽命有限,且行且珍惜!」

    膝關節是人體活動時負荷較大的關節,日常的行走坐卧跑跳都離不開它。

    保護膝關節有什麼訣竅呢?大家可以網路搜索。

    這裡簡單和大家說一下:

    運動時長不要過頭;

    負重不要太大(肥胖就要減肥啊,那可是天天背負的重量,有研究說,由於「槓桿原理」體重每增加1kg,膝關節負重就會增加3—6kg);

    要注意膝關節的運動生理。

    很多人練太極拳說膝關節痛。其實那就是下蹲時間較長,負重較大的原因;還有就是重心轉移不夠,膝關節的旋轉過度(膝關節的主要運動是屈伸),等等。

    運動是把雙刃劍。運動健身獲益的同時,膝關節受傷只是傷害的一種而已。

    講糖,當然要說些與糖友更相關的事。

    糖尿病,多是肥胖人,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風險都比較高,再加上眼底、腎臟等併發症問題,雖然運動獲益眾人皆知,但每個糖友都應該認真評估自己的運動風險。

    運動不當,可能加重已經出現的眼底出血和腎臟病變的進展;

    運動過度,增加心臟負擔,可能引發心絞痛、心肌梗死;

    運動時血壓升高,可能使沒有控制良好的血壓「雪上加霜」,導致腦出血;

    無氧抗阻運動,已經被很多糖友所接受,但是無氧運動時血壓的變化您測量過嗎?指南上明確指出:「如無禁忌,每周最好進行2次抗阻運動,鍛煉肌肉力量和耐力。訓練時,阻力為輕或中度」----這個禁忌,就是告訴大家需要認真評估的。

    運動是一把雙刃劍,也可以表現在血糖上。

    很多網友,一看到高血糖,就趕快去運動,絕大部分沒錯,能夠在運動后把血糖控制下來。但是,您必須知道:

    運動也不一定肯定就降糖!

    正常人在運動時,人體會自主的動用能量,釋放內源性葡萄糖,以供能;同時胰島素分泌也增加,以促使葡萄糖的利用。進行高強度運動時葡萄糖出現血中的速度增加6倍,而葡萄糖從血中消失的速度僅增加3倍,結果就是血糖升高。

    而糖尿病人,是不建議高強度劇烈運動的。尤其是1型糖尿病和血糖較高的2型糖尿病,指南界定的禁止運動的血糖節點是16.7mmol/L。很多書上指出血糖大於13.9mmol/L,就不建議患者劇烈運動啦。(個人認識:這個血糖數值應該不是餐后血糖)

    運動時,尤其是劇烈運動下的高血糖和高胰島素血症對於快速補充肌糖原是必須的,也使肌肉有足夠的能源以滿足劇烈的運動需求。而當糖友體內沒有足夠的胰島素作用時,血糖升高就會更加明顯了。

    張三運動前需要吃糖,李四運動前可能就需要增加點胰島素。

    「實時血糖監測」可以時刻提示您的血糖變化。運動后血糖是升還是降?多大運動量(建議用心率和運動時長來評估)會升高血糖?餐后不同時間運動對血糖的影響,等等。您都可以在自己身上試驗下,當數據多了,這個經驗就是您自己的!

    運動這把雙刃劍!

    真的應該認真研究下。但是每個人的個體差異太大,走500步那算個啥?但是對一些老人來說,那就可能是大運動量了。這就需要我們認真評估運動的風險與獲益。

    如何評估?就交給醫生吧!

    此時再看,運動導致的膝關節受傷,已經是另外一個層次。

    微信公眾號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