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什麼時候起,你就不記得小時候的事了?

在長大成人的路上,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過這樣尷尬又憤憤不平的時刻,就是被某個親眼看著你長大,對你的小時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親戚鄰居一遍又一遍地宣揚那些你絲毫沒印象,提起來卻很不光彩的兒時糗事。

每每這種時候,你都會想盡辦法去反駁,但搜刮腦海里所有的記憶,就是沒有!到最後,你只能自我催眠似的回一句無力的「我才沒有呢」。

(不知道小甜馨長大后看到這一情景時,心理的陰影面積該有多大?有證在此,咋反駁?!)

為什麼我們會記不起自己初為嬰孩時的事情?在一個TED視頻(因操作問題,視頻在下一篇單獨發出)里曾給出過答案。

在這一視頻里,講述者將人類普遍對嬰孩時期記憶模糊甚至一片空白的現象稱為「童年失憶症」。並生動細緻地給我們分析了形成這種現象,現階段科學研究得出的幾個主要的觀點:

一是嬰兒時期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大腦中對形成新記憶尤其重要的兩大部分——海馬體和大腦顳葉內側在孩子1周歲時就已經發育得比較完整了。

然而大腦的另一負責生成情景記憶的前顳葉皮層部分,則要到二十齣頭,才能完全形成。

情景記憶就是真實事件的記憶,包括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及以什麼樣的方式發生的事。

在此之前,大腦只能記憶那些我們學過的能力,和一些淺顯的事物,例如物體和人臉。在嬰兒時期,我們不能賦予這些事物情感,這些事物便無法轉為真實的事件。

所以,這些事回憶起來就難。

二是嬰兒沒有可以用詞語指代記憶的言語能力。嬰兒不能把語言和記憶聯繫起來,而成人能在腦海里一刻不停地形成這些聯繫。

心理學家認為,通過這種把語言和記憶聯繫起來的方式,可以幫助大腦更高效地整理和儲存記憶。

所以,要是我們能用語言描述一樣東西或者一件事情,大腦就能儲存更多不忘的記憶。尚缺乏言語能力的嬰兒卻不可能有這樣的好機會。

只有到了言語能力漸漸發展完善的四周歲,孩子才會慢慢用語言來幫助記憶。

三是在最新研究中發現的一些更衝擊的理論,即在對老鼠大腦神經細胞成長速度的快慢與它們精神狀態的影響研究中所得出的,大腦存儲新記憶的能力是有限的。

在新的神經細胞快速增長而沒有足夠的空間存放舊記憶時,大腦就會對這些記憶進行篩選、清理。

而首當其衝被清理出去的,當然就是與學習和適應社會無關的傻傻玩樂的嬰孩記憶。

沒錯,就像我們在講述兒童內在情緒動畫片《頭腦特工隊》里看到的一樣,那些不那麼需要或者不那麼重要的記憶玻璃球就會被一個個不留痕迹地運送出去,留下深刻且重要的。

結局如此,那有沒有記住的一瞬間?

不過較為準確,並讓兒童心理研究者承認的是,嬰兒也不是一無所知。事實上,他們不僅很早就有記憶,而且有一定的保持能力。

有一個關於嬰兒擁有記憶的最有力的證據是嬰孩對客體永久性,即「媽媽雖然不在身邊,但我知道她就在某個地方,沒有不見」的認識與知道。

比如,一個約3月大的嬰兒能記住你經常在他眼前晃動的色彩艷麗的搖鈴玩具長達24個小時;到周歲時,對有些有意義的刺激,比如人臉照片,嬰兒能夠記住數周。

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一個7個月大的嬰兒會開始在他周圍尋找你給藏起來的玩具;到他滿1歲時,他還會記得自己喜愛玩具具體擺放的位置,能自己尋玩具玩了;

到了2歲,會說一些簡單的話了,他有時會像個小大人一樣認真在那想過去發生的事。

可現在如果要你來講說自己兩三歲時發生或做過的一些事,你小時候最愛玩的是哪輛玩具車或哪個布娃娃?還有你會將它們收在哪裡?相信也說不上來吧。

對於這點,美國埃默里大學文理學院的心理學家已經確定,人們的童年記憶大約在7歲的時候開始衰退。

相對於成人,兒童的遺忘率更快,回憶的周轉率更高,因而早期記憶不太可能存留下來。

也就是說,當你還是一個3歲兒童時,你能夠記起一年前所發生的事,這些記憶在你5~6歲的時候依然存在。然而,當你長到7歲時,幼年時的記憶就迅速衰退了。

之所以7歲這個年齡點會成為記憶的分水嶺,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從這個年齡起人們形成記憶的方式開始發生了變化。

在7歲以前,兒童的回憶形式還不夠成熟,對記憶中的時間和地點沒有深刻的感覺。但對於年齡稍大一些的兒童,他們所能回憶起的早期事件在形成方式和內容上更傾向於成人。跟前述視頻提到的第二理論相近。

我們能留給孩子的記憶是什麼

還是之前回憶童年的話題,但如果換種方式,不是問你小時候玩玩具的事了,而是問你能記住的小時候的事有哪些?多多少少,你定能說一些。

比如,小時候母親給我講的小紅帽與大灰狼的故事,現今仍讓我記憶猶新。

我能很清晰地想象當時的場景是多麼地溫馨祥和,母親的心情是多麼地愉悅悠閑,講到那特別激動緊張的裝扮成小紅帽的大灰狼是如何地傷害小紅帽的外婆時,她那抑揚頓挫、故作誇張的語氣和神態,過後為了讓我們不那麼害怕,她又是如何講笑話逗我們樂的,我記得很清楚。每每想起這一和諧安逸的場景,我都會覺得快樂。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講的,童年失憶症里不絕情的一面——我們還能記住一些童年早期的事。最近研究人員們發現童年失憶症取決於你長大的家庭和文化背景。

用豐富的辭彙語言給他講生動的故事

第一個將文化背景與童年失憶症聯繫起來的研究之一,是由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Shelley MacDonald領導的,該研究發表於2000年,研究人員們發現擁有豐富口語文化的毛利人最早能記得自己兩歲半時候的事。

隨後2008年的研究發現毛利母親說的故事會比歐洲裔紐西蘭人更加詳盡,這表明毛利兒童成長於豐富的敘事環境中。一項2015年的研究發現一位母親與毛利文化之間的關係越密切,她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講述的故事也越豐富。

奧塔哥大學的心理學家Elaine Reese是以上兩篇研究的共同作者,她表示:「在記憶中,描述性的故事會將事件渲染得更加生動,不論講故事這一行為發生在事件中還是事件過後。」

有較多的親戚長輩陪伴的他,更記事

但其它研究表明講故事的內涵遠不止於此。奧塔哥大學的研究員Federica Artioli博士,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中以義大利人為研究對象,調查擴展式家庭結構給童年失憶症帶來的影響。

她發現生長在擴展式家庭結構(祖父母、伯母和古怪的叔叔們等)中的孩子比在核心家庭(只有父母)中長大的孩子,有著更早也更強的記憶。與父母之外的成年人交談能夠減少童年失憶症。

發生的對他情緒影響較大的事情

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Artioli和Reese發現在紐西蘭,7歲之前與離婚父母共同生活的孩子比一般家庭的孩子有著更早的童年記憶。

沒錯,義大利和離婚家庭的孩子同毛利兒童一樣,其童年記憶早至2.5歲。

Reese解釋道:「我們推測拓展式家庭結構會給年幼的孩子提供更豐富的敘事環境和更早的記憶。」

不過更早的記憶背後可能有許多原因:父母分離撕開了孩子的世界,因此如果這件事發生得較早,那麼孩子們的記憶會更為深刻。

Reese將她對早期童年記憶和敘事感興趣的源頭歸功於她的祖母,她的祖母在她小時候與她的家庭生活在一起,常常會在她睡覺之前給她講故事。

換句話說,這位記憶學者本身成長於敘事豐富的環境中,這似乎是讓成長於所有文化背景中的人擁有更早記憶的動力。

因此如果你有小孩,你可以給他們講故事。也許你還想給你的母親打個電話,感謝她給你講過的所有故事。

微信搜索「青芽兒」關注 。有任何關於育兒的問題,可移步微信後台探討;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請給芽兒點個贊;公眾號轉載,請聯繫我們並取得授權。

呵護幼小心靈,托起明天的太陽!關注兒童心理,傳播科學的育兒理念。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