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清末民國時期溥儀的春節

末代皇帝溥儀在歷史不同時期、不同節點的春節紀事,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能讓我們真切地看到國家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承。

[ 本文共計3963字 · 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 ]

清末紫禁城裡的春節

1908年11月14日,3歲的溥儀被立為嗣皇帝。

溥儀生於1906年2月7日(舊曆正月十四日),到1917年1月23日即丁巳正月初一日春節,已滿11歲了,有「過春節」的願望了。而且,恭筆小楷日記也已經記了幾年了。根據他在除夕前一天日記記載,已經在為過年做準備了:「在長春宮寫仿及春條。」接著就是除夕當天所記:「封筆大吉,拜五宮全佛,拜四貴妃。」這是皇家傳統文化習俗,一定要在除夕日正午「封筆」,執筆大事將滿365日,此刻封存,也是對一年學習的總結儀式。

宣統御筆:福。每年正月初一溥儀寫完「開筆大吉」就要寫「福」、「壽」等吉祥字。

謹將春節當天溥儀留下的日記原文字、原格式,照錄如下,遜清年代紫禁城裡的春節,宣統「小皇上」就是這樣度過的:

宣統九年歲次丁巳正月初一日(1月23日)乙丑

開筆大吉,拜五宮全佛,遂如坤寧宮,詣

西案、

北案、

君前拈香行禮,遣永祥如東陵閣佛前,拈香禮畢。朕遂如承乾宮,又遣永祥如

孝全成皇后御容前,拈香行禮,畢。又至西暖閣。朕詣

孝定景皇后,拈香畢。毓慶宮、建福宮、斗擅、養心殿、千秋亭、萬春亭、妙蓮花池、凝暉堂、廣生樓,皆遣人恭代行禮,乾清宮立寫寶殿欽,翊坤宮朕行禮,遂如太極殿,詣

敬懿皇貴妃

庄和皇貴妃

榮惠皇貴妃

端康皇貴妃行禮畢,御乾清宮受諸王大臣賀畢,乃如養心殿。

溥儀寫於1917年1月23日即丁巳正月初一的過年日記。

這新年第一天,「小皇上」就夠忙的。晨起就要來到書案前,莊重地書寫「開筆大吉」四個大字,一年的學習生活由此開始。繼而敬拜五宮全佛,還要往各殿敬拜同治皇帝、皇后和光緒皇帝、皇后,父母大人在上,宣統皇帝已來到案前、君前,拈香行禮。毓慶宮、養心殿、萬春亭、廣生樓等處,都要派人「恭代行禮」。最後,皇帝親臨太極殿,面對敬懿皇貴妃、庄和皇貴妃、榮惠皇貴妃、端康皇貴妃行禮,當年同治皇帝和光緒皇帝這幾位妃子,都是「小皇上」的慈母。敬拜完畢,再登坐乾清宮皇帝寶座,接受諸王大臣賀年。這些事兒全做完,才能返回養心殿寢宮稍為歇息。

隆裕太后和宣統皇帝。

在天津「行在」過春節

溥儀自1925年2月24日至1931年11月10日,在天津日租界的張園和靜園一住七年,已經沒有「宣統皇帝」的尊號了,人稱「寓公」,那麼,這七年裡他又是怎樣過春節的呢?應該說,還是「不減當年」。拜佛祭祖自然是少不了的,全國各地遺老、遺少來津賀年、進貢,仍是溥儀的一項重大收入。而且,他的賀年聯繫對象就遠不止於封建舊臣了,增添了吳佩孚、張作霖、張學良、張宗昌、李景林、王懷慶等軍閥頭目,以及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等駐津領事和軍司令官,「過春節」也都帶有了與復辟大清相聯繫著的軍事和政治的味道了。

萬壽聖節(正月十三)典禮后溥儀與遺老、駐津領事館人員及親友合影。

以1926年的春節為例,2月12日為除夕日,據《召見簿》記載,是日溥儀召見了溥佶、毓峻、蕭丙炎、鄭孝胥、陳毅、濟煦、庄士敦、鐵良、袁大化、陳寶琛、劉驤業、榮源、潤良、有田總領事、佐分利等人。第二天即正月初一日,溥儀召見了溥佶、毓峻、蕭丙炎、濟煦、載掄、潤良、榮源、張學驥、張學師、張學毅、載振、溥鍾、溥睿、有田總領事、有田夫人、宇佐美領事、岡本副領事、岡本夫人、白井副領事、白井夫人、荻尾署長、荻尾夫人、英文女教員藍小姐、草刈文子、伯瑞爾(遞片)、江藤榮吉、潤麒等。其中有日本領事館的全部主要人物,還有張學良的幾位胞弟。

再以1927年的春節為例,2月2日即丁卯年正月初一日,據《召見簿》記載,是日溥儀召見了毓峻、恆煦、蕭丙炎、佟濟煦、榮源、增崇、存耆、潤良、潤麒、載振、溥鍾、溥銳、張彪、英國司令官希資、英國總領事賈姆森、英國副領事周爾若、參謀長白克哈、法國司令官思恩琪若、瑞典副領事郎德華、美國律師東伯利、張學驥、張學師、張學毅等。

春節也成了溥儀為復辟大清而「奮鬥」的政治平台。

偽皇宮裡的春節

偽滿洲國有「三大節日」:元旦節、「建國節」和萬壽節。元旦節就是指舊曆正月初一為「正日子」的春節;「建國節」是指偽滿「建國」之日,即公曆3月1日;萬壽節是指溥儀的生日,即延續清朝以來所確定的舊曆正月十三日。

身著偽滿陸軍大禮服的「康德皇帝」。

每年「三大節日」來臨之前,第一件事是加強警衛。從溥儀就任執政,內廷警衛即由護軍擔任。那時護軍人數較少,只承擔以緝熙樓為中心,中和門、長春門以內的警衛,此外的警衛則由禁衛軍承擔。隨著護軍人數增多,護軍的警衛範圍也逐步擴展,勤民樓前後門、北大門都設有崗哨,內廷也增加了花園門、土山、炮台的崗哨,夜間還有遊動哨。緝熙樓和勤民樓前後門崗哨一律配帶手槍,中和門崗哨持步槍,代班班代配手槍,其餘崗哨一律持大槍。每逢春節必然舉行大典,緝熙樓後門、勤民樓前門、中和門都要增設雙崗,不僅為保安全,更為以壯觀瞻。

在「三大節日」特別是春節期間,溥儀都要受到百官朝賀並大宴群臣,而如此儀式最重要的事兒則是「皇帝」的著裝。出席「慶典」,溥儀必穿陸海軍大元帥正裝,佩綬帶,戴勳章。屬下臣子則分別著大禮服:武官著軍禮服;文官著燕尾服;唯鄭孝胥因系清朝舊臣又年高,可以穿長袍,無人能比。

日本駐津軍司令官小泉六一拜訪溥儀夫婦。

上午10時30分前,掌禮處長、侍從武官長張海鵬和侍衛官長工藤忠各率兩名侍從武官及侍衛官,恭候於緝熙樓下。10時30分整,溥儀整裝下樓,恭候人員深施一禮,溥儀答禮。掌禮處長為先導,侍從武官長在左,侍衛官長在右,分隨於后。此時,中和門外、勤民樓前,紅氈鋪地,崗哨林立,警戒森嚴。除中和門、勤民樓護軍都增加雙崗外,日本憲兵、警衛處差遣都全員出動值勤。在京文官薦任以上、武官少校以上和包括日本關東軍司令官兼駐滿全權大使在內的各國駐滿「使節」,都按職位高低恭候在勤民樓上東便殿內。皇帝登樓於北面就位寶座,此座系用緞質緯縵圍著的高背椅子,安放在三層台階上面。一切就緒,由掌禮處長贊禮,接受三鞠躬朝賀。禮成,由掌禮處長前導,文官簡任、武官上校以上,至西便殿賜宴,皇帝親臨;其餘人員到懷遠樓賜酒,溥儀並不到場。皇帝所用飯、菜全由內廷西膳房製作,而賜宴用的飯、菜歷來由日本人開設的大和旅館承包。1937年「七·七」事變后,為了支持「聖戰」,朝賀時一律改穿常服;太平洋戰爭爆發后連賜宴、賜酒也都取消了。

有人說,偽滿年代「陰曆元旦不正式舉行儀式,只在內廷受賀。溥儀穿龍袍、戴皇冠,坐在刻有蘭花『御紋章』的高背寶座上受賀。參加的人一律長袍馬褂,行三跪九叩禮,工藤忠也隨著跪拜如儀,溥儀端坐不動。」

工藤忠(1882-1965)

據當年作為警衛親歷多年的王慶元回憶,這種說法並非真實。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曾明確告誡溥儀:「日本承認的是『滿洲國皇帝』,不是『大清皇帝』。」在溥儀「重登九五」時也只准他穿陸海軍大元帥服,絕不准他穿龍袍,又怎能允許他在內廷穿起龍袍,在只有工藤忠一個日本人的情況下接受宗室、親貴、舊臣及「滿系」特任官、宮內府薦任官以上穿著長袍馬褂到內廷里朝賀呢?「難道常年駐守宮廷的日本憲兵不知道嗎?吉岡安直又豈能視而不見、不予干涉呢?我從1935年2月當護軍起,1937年7月又調入內廷,就從未見過溥儀穿龍袍。」

當年的「康德皇帝」不過30歲左右,也有一股子年輕人的「玩兒勁」, 王慶元回憶除夕偽皇宮裡放鞭炮的情景:

1937年春節來到了,在除夕前一天,勤務班全員出動到興運門外,搬運芝蔴稭到內廷來,把所有人行道全都鋪上芝蔴稭。據說這是清宮多年來的習俗,謂之「踩歲(碎)」。直到正月初六日,才由清掃組掃凈運走。除夕傍晚,在內廷院里所有的大楊樹上,掛上一千個頭的大搓鞭一百掛,抬來各種花炮三、四抬筐。晚膳后,約十點多鐘,溥儀親率讀書班學生,又召集隨侍、殿上、勤務班人員齊集院中,開始燃放鞭炮,頓時鞭炮齊鳴,響徹雲霄。高升炮、花炮騰空而起,構成五顏六色、絢麗多彩的畫圖,蔚然大觀。溥儀興緻勃勃,一再號召大家多多燃放。我因自幼家境貧寒,年節無力購買鞭炮,很不習慣,常常站在一旁觀望。溥儀看見后鼓勵我去放!我第一次拿了個「鑽天猴」,將一燃就鬆了手,「嘶」的一聲,「鑽天猴」成了「地出溜」,一下子竄到溥儀腳下,驚得溥儀「唉喲」一聲!直跳起來,大笑不止。我見驚了駕!雖然「皇上」沒有怪罪,但也不敢再放了。溥儀又鼓勵我再放,再放!我第二次又拿了個「鑽天猴」,站在樓窗下,點燃后又一鬆手,「嘶——」的一聲,一下子又穿到寢宮的窗台上,惹得大家又是一陣鬨笑!溥儀笑著對我說:「你放花吧!」我拿了一個「七連發」,俗稱「七打金彈」,溥儀又叫我多拿,於是我拿了一大把,用火繩點燃,紅、黃、藍、綠、青、橙、紫,一個個彈丸飛向夜空,好看極了。一直玩到午夜12點鐘以後,溥儀回樓,才算結束。

在「三大節日」特別是春節,皇上一定能收到一大批貢品。自偽大同元年(1932年)以來,清末遺老舊臣、滿洲新貴,都對溥儀寄予莫大希望,當時就有「前清、后清」的謠傳。這些舊臣、遺老、新貴,為了封官進爵,爭相進貢,就連一些日本人為了表示對皇帝陛下的「尊崇」和「親善」,也紛紛前來送禮。春節就是擺放貢品最好的平台。每年正月初一,紛至沓來,美不勝收。人蔘、熊掌、東北虎、鰉魚、糜鹿、野豬、山雉、黃羊、湯羊、水果、糕點……應有盡有。貢品中除偽第四軍管區進的一隻東北虎、一棵0.79斤老山參和蒙古王公陽倉扎布所進蒙古糕點留下自用,其餘物品則按等級、身份,選優分配給溥傑等皇族、潤麒等「國戚」、增韞與寶熙等遺老舊臣。一般貢品如鰉魚、野豬、黃羊、湯洋、熊掌和草包大米等數量大,除分賞一部分給內廷人員,絕大部分都賞給了護軍。1935年王慶元入伍第三天就吃過一次「燉熊掌」。1938年以後,不論舊臣遺老還是滿洲新貴,都看清了溥儀的「前途」,夢幻隨之破滅,也就不再競相進貢了,內廷人員及護軍等歷年都能獲得的貢品,此後也就沒有了。

偽滿期間溥儀過年時都要在此叩拜列祖列宗。

溥儀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都擁擠地供奉在懷遠樓上一隅「佛堂」斗室中,這裡需要預備的東西叫「供品」。每逢朔、望日都在前一天上供、后一天撤供。舊曆正月初一到十五,每天必供,量大級高。供分五品:每桌饅頭、葷菜、素菜各五盤,由膳房供應;乾鮮果品各五盤,由茶房供應。主祭人是近侍處宮員、太監張致和陪祭。在清朝歷代皇帝誕辰或忌辰時,也要派宮內府大臣或近侍處長主祭,供品也比較豐富,但還是不能與春節期間祭祀的供品相比。供品撤回后聽任下人拿取,從不賞人。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你可以試試長按下面這張圖片↓↓↓

歡迎關注「文史e家」(wenshiyijia2016)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