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縱橫家們如何憑三寸不爛之舌縱橫天下?

何謂「縱橫家」

縱橫家是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也是先秦時期有重要影響力的一個學派。

「縱橫」一詞最早出自《韓非子》一書,縱橫即合縱連橫,根據韓非的說法,合縱就是眾弱合攻一強,連橫就是以一強為核心結成聯盟攻打弱國。

一般而言,我們將致力於合縱連橫活動的人被稱為縱橫家,同時也將致力於合縱連橫理論的研究者稱為縱橫家。當然後來人們往往將那些能夠以三寸不爛之舌去對抗百萬雄師的智謀之士都稱為縱橫家。

鬼谷子

縱橫家個個能言善辯、智勇雙全、通權達變、深諳人心、謀略出眾,往往能根據天下形勢,利用各種勢力之間千絲萬縷的矛盾以及合作中的狐疑不定穿梭於其間,甚至通過威逼利誘、充當間諜等手段,順利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謀」的戰略目標。

縱橫家代表著那個時期外交智慧的高度,當然他們朝秦暮楚、反覆無常的特徵也常常遭到後世的詬病。

戰國:最好的時代

縱橫家最好的時代就是在戰國時期。這一時期湧現出了最傑出的縱橫家,他們每個人的際遇堪稱傳奇,難以複製,如淳于髡、蘇秦、張儀、公孫衍、陳軫、郭隗、蔡澤、魯仲連、毛遂、虞卿、信陵君等。

他們不僅在歷史的關鍵點上對歷史繼承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個個叱吒風雲,成為大多數士人崇拜的對象,如亞聖孟子的弟子景春就曾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劉向在整理記錄縱橫策士活動《戰國策》一書時,在《戰國策書錄》中高度評價了縱橫家對當時局勢的影響,「是以蘇秦、張儀、公孫衍、陳軫、蘇代、蘇厲之屬,生縱橫長短之說,左右傾倒。蘇秦為縱,張儀為橫。橫則秦帝,縱則楚王,所在國重,所去國輕」。

既生衍,何生儀:

「秦漂」路上的「張咬金」

公孫衍,又稱犀首。魏國陰晉人(今屬陝西華陰),秦惠文王五年(前333),也就是商鞅車裂后的第五年,秦國起用公孫衍為秦國大良造。秦惠文王六年(前332),魏國將河西郡的軍事重鎮陰晉獻於秦,秦國改陰晉為寧秦。這期間,公孫衍又親率秦軍攻打魏國,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殺魏軍鎮守上郡和河西郡的主力軍隊四萬五千人。然而張儀的出現,徹底斷送了公孫衍在秦國的政治前途,也徹底改變了公孫衍的人生軌跡。

《大秦帝國》公孫衍

張儀,又稱張義,生年不詳,或卒於公元前310年,魏國安邑(今屬山西萬榮)人。張儀師從鬼谷先生學成縱橫之術后,開始遊說各國,希望受到重用。他先抵達楚國,遊說楚王未能奏效。出師不利的張儀暫時寄居在楚相府下,成為一名門客。沒過多久,他又遭到了楚相的懷疑和侮辱。一次,他曾跟隨楚相一起宴飲,楚相在宴飲中不慎將自己的玉璧弄丟了。這時,楚相的一個門客懷疑是張儀所為,對楚相說:「張儀出身貧寒,品性不好,您的玉璧肯定是張儀偷走的。」楚相也不分青紅皂白就把張儀抓起來,嚴刑逼供,被冤枉的張儀始終沒有屈服,無奈之下,楚相就把張儀給放了。張儀在楚國實在待不下去了,只得暫時回家。

《大秦帝國》張儀

張儀並沒有灰心,他來到東周,得到東周昭文君的禮遇,並獲得了一些資助。公元前329年,張儀又輾轉來到秦國。此時楚威王正在攻打魏國,張儀遊說秦惠王,促成秦惠王出兵援助魏國。在秦魏聯軍的合力打擊下,楚國戰敗。當然秦國也在這次出兵中得到了河西地區。

秦魏由於地緣因素,兩國關係非常微妙。秦國若要東進,必須跨過魏國,但又無力吞併魏國,所以秦國和魏國的關係時好時壞,並不穩固。當然此時已並非戰國初期,魏國國力已經大不如前,秦國在兩國關係中處於主導地位。秦惠文王十年(前328),秦國派公子華與張儀率軍攻打魏國蒲陽(今屬山西隰縣),攻取后張儀又進行了一系列穿針引線的外交活動。張儀認為就目前的戰略利益而言,秦國應當主動交好魏國,所以他建議秦國應當將蒲陽歸還給魏國,同時派公子繇作為質子前往魏國,向魏國主動示好。在得到秦惠文王的認可之後,張儀前往魏國遊說魏王:「秦國對魏國禮遇有加,禮尚往來,那魏國也不可以無禮。」魏王覺得有道理,便將上郡和少梁之地獻給秦國作為答謝。在張儀的促成下,秦魏兩國聯盟。秦國既處於主導地位,同時也是受益者,秦惠文王也因功任命張儀為相邦。

張儀

張儀在秦國為相四年,鞏固了秦國新占魏國的河西郡和上郡,同時還策劃了秦惠文君稱王,建立以秦國為主導的秦魏韓的三國聯盟,進一步擴大連橫。張儀通過連續的外交運作,初建連橫局面,提高了秦國的地位。大良造公孫衍的地位逐漸被相邦張儀取代,公孫衍被迫離開秦國,回到魏國。

針尖對麥芒,風水輪流轉

公孫衍來到魏國,開始為魏國謀划合縱。公孫衍認為此時的魏國已經無法與蒸蒸日上的秦國抗衡,那麼魏國如果再想要與這個強鄰對抗,單打獨鬥肯定不行,只有聯合其他諸侯。當然,公孫衍推行合縱需要一個契機,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

公元前325年,公孫衍和齊國名將田朌合謀進攻趙國,但是魏惠王和齊威王並不同意出兵趙國。公孫衍對田朌說:「如果齊魏兩國各出兵五萬,那麼不用五個月,就可以攻破趙國。」

久經沙場的老將田朌深知用兵的兇險,不無憂慮地說:「輕言用兵,國家容易陷入危難;輕易使用自己計謀而不顧現實的人,往往會陷入困境當中。您現在把攻破趙國說得這麼容易,恐怕會後患無窮。」

公孫衍狡黠地說:「將軍您可真不聰明。齊王和魏王本來就不願意對趙用兵,您現在又用各種困難去嚇唬他們,那我們討伐趙國的計劃肯定就會化作泡影。如果您現在說攻打趙國非常容易,戰爭極有可能馬上打響。話說開弓沒有回頭箭,戰爭一旦打響,雙方肯定都會使出渾身解數來追求勝利,到時候齊威王、魏惠王萬一看到形勢危急,又怎麼可能不繼續增兵前線呢?」

田朌

田朌聽完大喜,連連讚歎。所以田朌極力勸說齊威王、魏惠王,支持策士公孫衍的計劃。果然不出公孫衍所料,齊魏大軍還沒有開出國境,齊王和魏王就擔心兵力不足,於是傾全國之力隨田朌、公孫衍出征,趙國大敗。

白立超 著

2017年5月出版

本書在對縱橫家這個學派的基本情況介紹后,主要對縱橫家三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春秋時期的晏嬰、子貢;戰國時期的淳于髡、蘇秦、張儀、公孫衍、陳軫、郭隗、蔡澤、范雎、魯仲連、毛遂、虞卿、信陵君等;楚漢之際的隨何、酈食其、蒯徹、陸賈進行了逐一介紹。本書語言簡潔、故事性強,讀者可從中認識到最早一批外交家的多樣化人格魅力;領略他們「翻手為雲,覆手變雨」的智慧;感受他們「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魄力。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微信ID:ssapcn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