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藥系列:芍藥,不是你以為的花

芍藥,確實是花,就是開的很大朵的那種。但是它入葯的部分不是花本身,而是它的根。

為什麼要講芍藥,就是因為這味葯平時用的太多了,但是具體功效卻很少有人知道。

《傷寒論》攏共有113個方子,可是芍藥就出現在了33首方劑中。應用範圍遍及三陰三陽,六經諸證。其應用頻次僅次於桂枝、甘草、大棗、生薑,排名第五。一直被模仿,始終無法超越。

張錫純先生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記載:「芍藥味苦微酸,性涼多液,善滋陰養血,退熱除煩,能收斂上焦浮越之熱下行自小便瀉出,為陰虛有熱,小便不利者的要葯。」

李時珍也說:「仲景治傷寒多用芍藥,以其主寒熱利小便故也。」都講到了芍藥可以清熱下行,從小便出的功能。

另外,張錫純先生還說:因為芍藥味酸,所以可以入肝生肝血;味苦,又能入膽而益膽汁。性涼,因此善瀉肝膽之熱,以除痢疾后重,治眼睛腫痛。

芍藥有白芍和赤芍兩種,白芍酸甘斂陰,柔肝緩急,在藥用功效方面更優良一些,因此一般方劑中多用白芍。而赤芍的主要功效就是化瘀,因此在活血化瘀,治瘡瘍時,多用赤芍。

杭白芍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的皮色為深紅,內里的顏色為白,卻又帶有一點點微紅。整體看來紅白相兼,因此調和氣血的功能很強。

芍藥雖好,但一般都會和其他藥物配伍使用,單用比較少見。一般來說,和甘草同用,可以調和氣血,善治腹疼,也就是《傷寒論》中的芍藥甘草湯。如果與當歸、地黃同用,則可生新血;與桃仁、紅花同用,則可活血化瘀。

說實話,上面的那些我也記不住,都是一邊寫一邊看書的。我現在的記性,就是典型的:

還是講醫案故事吧。

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十五六歲,有一年春天不小心得了溫病。雖然後來被醫生治好了,但也只好了7、8成,還是覺得心裡發熱,心悸怔忡,小便不利,一直腹瀉不止。

張錫純先生診病後,覺得一定是外邪沒有祛乾淨,於是用了芍藥甘草湯:杭白芍二兩,炙甘草一兩半,煎湯一大碗,然後慢慢地溫服而下。結果呢?「盡劑而愈」。

張先生最推崇的中藥書為《本經》,書上記載芍藥可以益氣,還可以止瀉利。根據這次臨床試驗后,張先生髮現,芍藥果然有此功效,但是必須用炙甘草配伍,方能效顯。

《傷寒論》里芍藥甘草湯是用來治療腹痛及腿腳抽筋的,主治津液受損,陰血不足,筋脈失濡所致諸證。有酸甘化陰,調和肝脾,柔筋止痛之效。

但是張錫純先生根據《內經》中記載的芍藥功效,用這個湯來治療腹瀉,也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可見中醫方劑靈活應用的基礎,就是對藥性的熟練掌握。

再說一個芍藥利小便治水腫的醫案。

在張先生隔壁村上,有個婦人霍氏,周身漫腫,肚子脹得大大的,就是小不出便來。醫生見到這種情況,用了五皮飲,按說是對症的,但是卻毫無療效。後來請到張錫純先生診病。

張先生診脈后發現脈跳得又快又有力,而患者心中覺得發熱。舌脈相參后,發現這是一個陽盛陰虧之證。因此張先生用了芍藥甘草湯,芍藥加到了一兩半,炙甘草三錢,然後又在方中加了玄參、滑石、地膚子各三錢。

玄參滋陰清熱,滑石利尿通淋,地膚子清熱利濕。

結果只煎服了一劑,就見效驗,尿已可順利排出,隨即在此方上稍作加減,又服了數劑痊癒。

這個案子就可以說明,中醫治病辨症論治,有時會靈,有時不靈。但是如果辨證論治,基本就百發百中了。

芍藥止腹痛的例子有很多,隨便感受一個。

奉天憲兵營有個連長夫人,才20多歲,在春季的時候得了溫病。證相是表裡俱熱,脈象為左右都很洪實。另外腹中切切疼痛,大便一日兩到三次,舌苔厚而黃,四診合參后確認這是一個實熱證。

於是張先生還是用了芍藥甘草湯。杭白芍一兩,炙甘草三錢。並在方中加了玄參、生懷山藥、滑石各一兩,連翹、鮮茅根各三錢。

一劑腹疼便止,腹瀉止住,二劑痊癒。

由此可見,腹痛加白芍效果明顯,而之所以用了清熱利尿的藥物,就是幫助身體的水濕從小便走,這樣小便一通,腹瀉自止。

後來張錫純先生把芍藥的功效寫在《醫學衷中參西錄》里共享后,他的朋友和兒子都用芍藥治療過水腫、腹瀉和腹痛,效果非常明顯。可見芍藥在常見病中的用途之廣,了解它的藥用功效,真的很重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