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與妻李佩今合葬

曾有人在網上提問:「飛機墜毀前乘客能做點什麼?」有網友在這個提問下講了多年前一位科學家空難的故事,令人動容——

在23位「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裡,有一位科學家橫跨核彈、導彈、人造衛星三個領域,他也是功勛科學家中唯一的一位烈士,他就是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1968年12月5日,郭永懷從青海實驗基地乘坐夜航回北京報告一組重要數據,在離北京上空400米的高空,飛機發生事故,騰起一團火球。當人們從機身殘骸中尋找到郭永懷時,發現他的遺體同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燒焦的兩具遺體被吃力地分開后,中間掉出一個裝著絕密文件的公文包,完好無損。

今天,「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和妻子李佩的合葬儀式在中科院力學所舉行。今年年初,郭永懷的夫人李佩先生逝世,應李佩先生遺願,後人把李佩先生的骨灰移至塑像下,闊別近半個世紀,這對伉儷終於得以相伴長眠於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里的青松翠柏之下。

「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國

早一天強大起來」

郭永懷

李佩

郭永懷出生於山東榮成縣一個農民家庭。1933年他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後來在新建的西南聯大改學航空工程。

1939年,他考上了中英「庚子賠款」留學生。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留學時,他只用半年就取得了數學碩士學位。接著他選擇了空氣動力學最難的課題「跨聲速流動的不連續解」作為博士論文題目。1941年5月,他來到當時國際空氣動力學的研究中心——美國西岸加州理工學院古根海姆航空實驗室,在航空大師卡門教授的指導下工作。

1947年2月3日,郭永懷在Langley航空實驗室。第一排:右4馮卡門,左2錢學森,第3排:左2郭永懷

1946年,西爾斯在康奈爾大學創辦航空研究院,特聘郭永懷前去參加業務領導工作。於是,郭永懷成了康奈爾大學航空研究院的主持人之一。

1949年,郭永懷為解決跨聲速氣體動力學的一個難題,探索開創了一種計算簡便、實用性強的數學方法——奇異攝動理論,在許多學科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正是因為在跨聲速流與應用數學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郭永懷很快就馳名世界。

當時人類雖已實現了飛行的夢想,但飛機的飛行速度並不理想。聲障是提高飛機飛行速度的難關。郭永懷和錢學森經過拼搏努力,不久就合作拿出了震驚世界的重要論文,首次提出了上臨界馬赫數概念,並得到了實驗證實,為解決跨聲速飛行問題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郭永懷和李佩在康奈爾大學

1955年,錢學森發來兩封書信,邀請郭永懷回國。郭永懷毅然放棄了在國外的優越條件與待遇,與夫人李佩於1956年11月回到闊別16年的祖國。

為了順利回國,郭永懷拒絕接觸美國軍方機密文件,並在回國前的一次聚會上當眾將多年研究的所有手稿全部燒毀,然後毅然地回到百廢待興的。「作為新的一個普通科技工作者,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國早一天強大起來,永遠不再受人欺侮。」郭永懷說。

「事後,我才知道他們是

慶祝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試驗后場區集體照(前排左四為郭永懷)

郭永懷一回國,就和錢學森、錢偉長投身於剛組建的力學研究所的科技領導工作,李佩在中科院做外事工作,同時擔任英語教授。

1956年年底,郭永懷受命出任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隨後,將研製發射地球衛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郭永懷負責人造地球衛星設計院的領導工作。

為加快核武器的研製步伐,1963年中央開始在青海進行試驗,郭永懷經常在北京和青海奔波,頻繁的高原反應,使50多歲的他顯得格外蒼老。

在將要進入正式試驗階段的那些日子裡,郭永懷每天都要忙十幾個小時,有時是通宵達旦,吃飯也是席地而坐邊研究邊吃。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裝置爆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1966年10月27日,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當閃光火球和蘑菇狀煙雲冉冉升起時,全體測試人員一片沸騰,郭永懷卻癱軟在試驗現場,身邊工作人員把他架到臨時帳篷里的鐵皮床上,郭永懷太累了。

郭永懷與李佩的結婚照。

「1964年10月的一天,老郭和同事一起吃飯,平時他們很少聚會,但那天他們都非常高興,事後,我才知道他們是慶祝原子彈爆炸成功」。李佩生前在接受採訪時回憶道。

「老郭從沒跟我說過他幹什麼,我也不問。他經常出差,每次要出差的時候,就自個兒拿一個小的手提箱,裝一點衣服擱在裡頭,單位給他們幾個配了個車,那時我一看到車停樓下,就知道老郭又要走了。」

郭永懷一家

「生和死,就那麼十秒鐘!」

60年代,查看爆炸成型實驗結果,右1郭永懷,右2錢學森

1965年9月,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研製工作再次啟動,郭永懷受命參與「東方紅」衛星本體及返回式衛星回地研究的組織領導工作。1968年12月初,他在青海基地發現一個重要數據,急於趕回北京研究,便搭乘了夜班飛機。 他匆匆地從青海基地趕到蘭州,在蘭州換乘飛機的間隙里,還認真聽取了課題組人員的情況彙報。

當天凌晨,郭永懷搭乘夜航飛機從酒泉基地飛臨北京機場降落時,因大霧飛機失事。前來接應的解放軍戰士在清理事故現場時,看到兩具緊緊抱在一起被燒焦的遺體。當把兩人費力分開時,才發現兩個胸膛之間夾住了一個未被燒焦的公文包。

戰士們當場跪地痛哭。

那兩個緊緊抱在一起的人,就是郭永懷和他的警衛員牟方東。公文包里,重要文件完好無損。

1980年,好友錢學森寫下了一篇感情濃厚的懷念文章,文章中寫道:「一個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一位全世界知名的優秀應用力學家就離開了人世;生和死,就那麼十秒鐘!」

郭永懷犧牲的第22天,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獲得成功。在他犧牲不到兩年,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1968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授予郭永懷烈士稱號。1999年,他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科學家。

「應用語言學之母」

1948年郭永懷與李佩女士在美國紐約州的依薩卡結為伉儷

1968年12月5日,郭永懷按計劃要從青海核彈研究基地返京,但卻遲遲沒回來。那時,李佩已隨工作單位——科技大學到安徽合肥工作,她接到所里的緊急電報,連夜乘火車到北京,一進家門就感覺出異樣,老郭的領導同事站滿了屋子,茶几上放著一片熏黑的鏡片和懷錶,當領導把飛機失事的消息告訴李佩時,她沒掉一滴眼淚。

此後幾十年來,李佩先生幾乎從不提起「老郭的死」。只是,她有時獃獃地站在陽台上,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然而,1996年,李佩唯一的女兒郭芹也病逝了,年僅45歲。她默默藏起女兒小時候玩的布娃娃,幾天後,像平常一樣,拎著收錄機給中科院研究所院的博士生上英語課去了,聲音沙啞。

郭永懷犧牲之後,李佩以非凡的毅力獨自面對人生,無怨無悔地繼續投身於教育事業。

1978年,李先生調到剛剛建校的中科大研究所院教外語。那年,年屆花甲的她迎來了教學生涯的新起點——出任外語教研室主任。

在學生眼裡,李佩先生是一位永遠優雅、時髦的教授——一周衣服不重樣兒,面試時,面帶微笑,卻有一種嚴厲。

隨後,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應邀來這裡開設物理學前沿課程,他向嚴濟慈提議舉辦「中美聯合招考物理學學生」的項目,讓的優秀物理人才,能夠到海外去免費深造。當時托福之類的外語考試還沒引進,為了讓準備赴美國深造的學子打好語言基礎,李佩就承擔起了編寫教材、組織考試的工作。後來,美國眾多著名高校,只要看到李佩在學生的英語水平鑒定書上的簽字,就視為通過。1989年美國一家語言教學研究雜誌,特意刊登出一篇論文,稱李佩為「應用語言學之母」。

直到80歲,李佩才離開講台。而她當年的學生都已成為國家棟樑,成為改革開放的中堅,很多成為著名科學家。

90多歲時,李佩先生又張羅起 「中關村專家論壇」,並親自主持,憑她的威望,請來厲以寧講國家經濟發展,請來何祚庥、黃祖洽講國家科技發展。從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總共辦了600多場,每場200多人的大會廳坐得滿滿當當。

能捐的都捐了 包括「兩彈一星」勳章

李佩先生參觀「兩彈一星」紀念館 熊衛民/攝

在朱清時任中科大校長時,每年春節前都會去北京拜訪李佩。

李佩住在中關村科源社區的「特樓」,那裡集中居住了一批新現代科學事業奠基者:錢學森、錢三強、何澤慧、趙九章、顧准、王淦昌、楊嘉墀、貝時璋等等。

李佩的家,60年沒有變過。在狹小的客廳里,有一個腿都歪了的灰色布沙發,60年間,承受過不同年代各色大人物各種體積的身體——錢學森、錢三強、周培源、白春禮……

「她是一個精神美好的人,從不在乎物質,家裡能捐的都捐了。」朱清時說。

1999年,國家授予23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這枚獎章直徑8厘米,99.8%純金鑄造,515克重。4年後,李佩托朋友捐給了中科大。

2007年李佩把全部存款60萬元捐給力學所和科學技術大學各作為郭永懷獎學金。郭永懷104歲誕辰日,李佩將珍藏了幾十年的郭永懷遺物:生前使用過的紀念印章、精美計算尺以及犧牲時被火焰熏黑的眼鏡片和手錶等捐給了力學所。如今,這些東西就保留在力學所的「郭永懷副所長辦公室」里。

相關鏈接

快來!快來!

這裡才是真正科學工作者的樂園

——錢學森寫給郭永懷的「家書」

科學院力學所至今仍然保留著兩封錢學森寫給郭永懷的書信,大家都把這兩封信稱作錢學森寫給郭永懷的「家書」,科學院研究所院教授,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副主席楊佳在回憶郭永懷文章中就提到,「錢學森已給『永懷兄』寫過兩封信:盼望你回國。家書抵萬金,報國之心如磐石……」

之所以稱「家書」,除了在這兩封信中,錢學森對郭永懷直呼「老兄」,更重要的是錢學森與郭永懷在人生道路上所結下的親如手足的情義。李佩曾說,「學森和永懷的真摯如親兄弟般的友誼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1941年,郭永懷從多倫多大學轉到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時,錢學森已在那裡的航空系完成了他的航空、數學博士學位,之後他幫助導師、當代航空大師馮•卡門工作並在系裡任教。永懷是馮•卡門的研究所,學森既是永懷的學兄,又是師長,他們倆也因此相知。在以後我和永懷交往的日子裡,他每談到在帕薩迪那學習的往事,總是津津樂道,無限留戀,對年輕有為的學森非常佩服,非常尊敬。」

1955年錢學森前期回國,為讓他的好兄弟也投入祖國建設懷抱,他給郭永懷發來兩封書信。現摘錄1956年2月2日錢學森寫給郭永懷的信,從中可看到兩位老科學家之間的深情厚意和拳拳報國心。

1956年9月11日致郭永懷

永懷兄:

這封信是請廣州的科學院辦事處面交,算是我們歡迎您一家三眾的一點心意!我們本想到深圳去迎接您們過橋,但看來辦不到了,失迎了!我們一年來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中,每一天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我們想您們也必定會有一樣的經驗。今天是足踏祖國土地的頭一天,也就是快樂生活的頭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國吧!

我個人還更要表示歡迎你,請你到科學院的力學研究所來工作,我們已經為你在所里準備好了你的「辦公室」,是一間朝南的在二層樓的房間,淡綠色的窗帘,望出去是一排松樹。希望你能滿意。你的住房也已經準備了,離辦公室只五分鐘的的步行,離我們也很近,算是近鄰。

自然我們現在是「統一分配」,老兄必定要填寫志願書,請您只寫力學所。原因是:科學院有研究力學的最好環境,而且現在力學所的任務重大,非您來幫助不可。——我們這裡也有好幾位青年大學畢業生等您來教導。此外力學所也負責講授在清華大學中辦的「工程力學研究班」(是一百多人的班,由全國工科高等學校中的五年級優秀生組成,兩年畢業,為力學研究工作的主要人才來源)。由於上述原因,我們拚命歡迎的,請你不要使我們失望。

嫂夫人寄來的書,早已收到,請不必念念!

不多寫了,見面詳談。即此再致

歡迎!

1956年2月2日致郭永懷

永懷兄:

接到你的信,每次都說歸期在即,聽了令人高興。

我們現在為力學忙,已經把你的大名向科學院管理處「掛了號」,自然是到力學所來,快來,快來!

計算機可以帶來,如果要納稅,力學所可以代辦。電冰箱也可帶。北京夏天還是要冰箱,而現在冰塊有不夠的情形。

老兄回來,還是可以做氣動力學工作,我們的需要絕不比您那面差,帶書的時候可以估計在內。多帶書!這裡俄文書多、好,而又廉價,只不過我看不懂,苦極!

請兄多帶幾個人回來,這裡的工作,不論在目標、內容和條件方面都是世界先進水平。這裡才是真正科學工作者的樂園!另紙書名,請兄轉大理石托他買,我改日再和他通信。

此致

敬禮!嫂夫人均此!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