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起到南海「追夢」——記「決心」號上的女科學家們

新華社「決心」號3月7日電 題:一起到南海「追夢」----記「決心」號上的女科學家們

新華社記者張建松

追求科學夢想,巾幗不讓鬚眉。正在開展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的「決心」號上,不僅兩位首席科學家都是女性,在整個科學家團隊中,女性也幾乎佔了「半邊天」。

「決心號課堂」的女「班代」

面對一管接一管從南海海底鑽取的岩芯樣品,有什麼最新研究進展?

每天中午,「決心」號上的科學團隊都要在會議室「上課討論」。IODP367航次項目經理亞當·克勞斯(Adam Klaus)是「班導」,事無巨細都要關心;兩位首席科學家則是「班代」,每天聽取班級里的沉積、岩石構造、地球化學、古地磁、古生物、岩石地球物理等各個小組的彙報,帶領大家從不同角度分析討論。

經常扎著馬尾辮、穿著藍白相間套衫的孫珍教授是「班代」之一。這位看上去充滿了濃濃「學生味」的70后女科學家,來自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是從事深海地質構造與模擬的權威專家,也是第一位擔任國際大洋鑽探首席科學家的女性。

3年前,對地球系統科學前沿探索充滿了熱情與執著的孫珍,對開展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提出了自己的科學設想。「南海是深海研究最重要的海域,在洋陸過渡地帶,我們已經做過大量的地震波研究,但那畢竟是間接的研究手段。利用大洋鑽探,直接鑽取南海的基底岩石,是我多年來的科學夢想。如今夢想正在變成現實,我深感幸運,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她說,「隨著決心號越鑽越深,揭露出的沉積和構造,都比我們原先的設想更豐富、更奇異、更瑰麗,南海的生命歷程,也變得更加神秘和未知。」

優雅的喬安·斯道克(Joann Stock)教授是「決心」號上的另一位首席科學家,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大學,主要從事加利福尼亞灣被動大陸邊緣破裂的科學研究,第一次來到南海。她說:「南海經歷了新生代拉張和破裂過程,地理位置特殊,通過大洋鑽探,和許多科學家一起合作,研究南海大陸岩石圈的破裂,有助於我對加利福尼亞灣進行比較研究。」

兩位首席科學家不僅在船上是科學團隊的核心和靈魂,本航次結束后,還需協調整個團隊進行深入的後續研究。「南海如此浩瀚無垠,如此神秘廣袤,我們只有加強國際合作、加強各個專業交流溝通、相互碰撞,才能講好南海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科學夢想而來,我們是一群一起到南海追夢的人。」孫珍說。

岩芯實驗室的女「實驗員」

在「決心」號寬敞明亮的岩芯實驗室,各種科學儀器發出陣陣響聲,科學家們24小時「值守」在一管管從南海海底鑽取的岩芯周圍,描述它們的面貌、檢測它們的身體指標、判斷它們的身份和年齡。

在這個科學家團隊中,有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義大利、日本、等國的多位女科學家。中科院南海所副研究員張翠梅6日在「決心號課堂」上介紹了自己對廣東荔灣凹陷擴張前伸展構造的科學研究。

荔灣凹陷處在地殼超級伸展的減薄帶,與「決心」號正在鑽探的南海北部洋陸過渡帶密切相關。大家不停地提出問題,討論熱烈。

研究南海「分子化石」的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李麗教授,在船上承擔了岩芯樣品中「頂空氣體」和碳酸鹽分析等工作。為了確保鑽探安全,樣品中的氣體含量和成分需要在第一時間測出來。每當船上廣播響起「Core on deck」(岩芯到甲板了)的通知,總能看到李麗拿著採樣瓶,迅速採好樣品后,就奔到樓下的實驗室。

佔據沉積物顆粒間孔隙的「孔隙水」,也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分析其中主量和微量元素的變化,得出孔隙水「濃度-深度」曲線,就可用來「示蹤」沉積物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

在「決心」號上研究孔隙水的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毅鳳副研究員,曾經在挪威海、日本海槽、墨西哥灣等海域都做過相關研究。她說:「在國外學習工作多年,終於能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經驗,用於研究的南海,這是我感到最開心的事。」

與有孔蟲打交道的女「教師」

作為世界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有孔蟲是地球滄海桑田變化的「見證者」。

它們的身影最早出現在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在古生代的石炭紀和二疊紀,有孔蟲家族進入極盛時期;在中生代初期,一度有所衰退;但是從侏羅紀開始,又再次勃興,白堊紀再次進入極度繁榮。第三紀則是有孔蟲的全盛時期,其中有許多分支都延續到了現代。

因此,有孔蟲成為古今海洋環境對比的優越「指示生物」,被廣泛應用於生物地層學、古海洋學和古氣候學等諸多科研領域。在「決心」號上,來自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的黃寶琦副教授,每天都與有孔蟲打交道,在每一管岩芯樣品中尋找標誌性的有孔蟲「面孔」,進行生物定年。

「從南海海底鑽出來的岩芯樣品,完全超乎想像,幾乎每天都能發現新的東西。這雖然與理論的模擬有些差異,但也正因為如此,更令人感到吃驚、感到興奮。」黃寶琦說,「截至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生活在3000多萬年前的有孔蟲屬種。也就是說,這裡的地層年齡至少有3000多萬年。南海的前半生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這是最吸引我們的科學魅力所在。」

黃寶琦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海洋微體古生物學家,還是一位十分熱情的科普老師。利用「決心」號上的視頻傳播設備,她與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北京大學附屬國小,北京北達資源中學,北京朝師附小西壩河校區,廣州天河中學等多所學校的學生們,都進行了視頻連線,將正在南海開展的大洋鑽探「直播」到課堂,深受學生們歡迎。

「每一個孩子都承載了家庭的夢想、國家的希望。我希望能將更多有趣的科學領域介紹給他們,引導他們有更開闊的科學視野,樹立更高的人生理想。」黃寶琦說,「重視科普,這是我的恩師、同濟大學汪品先院士對我們的言傳身教。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我們需要像他那樣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才能將科學精神代代相傳。」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