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從競技項目到全民自行車活動,自行車運動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導語: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在海河之濱全面拉開帷幕。本屆全運會無論是在辦賽理念還是體制機制上都做出了重大創新,新增了群眾項目,打破專業和業餘、國際和國內的界限,打破地區壁壘,實施教練員激勵政策等8項措施,使得第十三屆全運會與以往大不一樣。

本屆全運會,徹底取消獎牌榜,告別"金牌至上" ,享受運動快樂;教練員走上領獎台,是對教練員所作貢獻的充分肯定;讓更多民眾走進賽場,無疑是本屆全運會最大的亮點,讓本來「高大上」的全運會更加「接地氣」,切實貫徹「全民全運」的理念,讓人們從體育運動中獲得快樂,實現全面發展。

28日,天津薊州國際旅遊度假村迎來了第十三屆全運會山地腳踏車決賽,在女子山地越野賽決賽中,甘肅車手包攬前兩名,來自海南省的業餘選手何沖和其他27名職業選手同台競技,獲得第14名的成績。

「今年全運會我是以個人身份參加這項賽事的,作為一名草根選手,我感謝這樣的平台,腳踏車運動發展迎來了最好的時代。」何沖在賽后表示。

從競技項目到全民腳踏車活動,這個腳踏車大國正迸發著勃勃生機,承載著激情和夢想的腳踏車項目日漸成為大眾健身「寵兒」,引領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腳踏車革命。

對於「60」後腳踏車迷高軍來說,腳踏車裡有他的時代記憶。他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無論繁華都市,抑或窮鄉僻壤,人人以擁有一輛腳踏車為傲。

高軍說,當時腳踏車是憑票供應的奢侈品。在交通網路並不發達的特殊年代里,當時腳踏車成為不少年輕人的必備嫁妝。

「憑票供應的年代,多數人只能『望車興嘆』,時至今日,它依舊是幾代人抹不去的記憶。」

時代更迭,汽車、高鐵和飛機漸漸取代了腳踏車當初代步工具的初衷。但隨著共享腳踏車的出現,看似窮途末路的腳踏車又「柳暗花明」,清脆的腳踏車鈴聲又一次在人們耳畔迴響。

共享腳踏車,儼然成了的新「四大發明」之一。

「時代不同了,現在我們告別了憑票供應的年代,掃碼騎車和手機付費才是時下最流行的,腳踏車擺脫了過去落後、廉價的象徵,成為高效便捷、青春時尚的代名詞。」高軍說。

如今在,色彩絢麗的共享腳踏車出現在國內各大城市街頭。業內人士認為,從憑票供應到人人共享,小小的兩個輪子,折射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消費方式不斷升級。

國家體育總局腳踏車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宣慶說,如今更多人在感受騎行的意義,城市的健身房裡,人們踏著音樂節拍練起動感腳踏車;每逢假日,一群群騎友團穿梭在城市、鄉村,很多城市裡的上班族也會選擇騎行至工作地。

摩拜腳踏車官方網站數據顯示,在2017年上半年不到6個月的時間裡,摩拜腳踏車在城市拓展、用戶數、訂單量等多個維度都取得了十到幾十倍的增長,並提前半年實現年初定下的覆蓋100城目標。

王宣慶說:「共享腳踏車的出現,無疑激發了人們參與腳踏車運動的熱潮,長期來看會為腳踏車運動培育一定潛在人口數量。」

共享腳踏車的興起對腳踏車運動發展最直接的益處是擴大了這項運動的群眾基礎。「腳踏車以解決最後一公里交通的方式增加了人們與腳踏車運動的粘合度,在方便出行的同時還鍛煉了身體,營造了良好的健身土壤。」王宣慶說。

從青海湖畔到南海之濱,「環」字頭賽事發展迅猛

近年來,從青海湖畔到南海之濱,從古城西安到首都北京,在亞洲頂級公路腳踏車賽——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腳踏車賽的帶動下,環海南島、環太湖、環崇明島、環等大規模賽事應運而生,腳踏車賽事發展迅猛。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環字頭」賽事已有百餘個。今年7月在青海省揭幕的環湖賽參賽車隊共有22支,其中包括2支國際自盟洲際職業隊和20支國際自盟洲際隊。

「16年來賽事的舉辦,我們深刻認識到,環湖賽對於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打造城市形象和推動地方旅遊方面都發揮著積極作用。」青海省副省長韓建華說。

野塗網路科技公司發布的《2016年腳踏車運動行業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腳踏車賽多達3400多場,比2015年增長13%;政府主導發起的賽事佔79%,從辦賽經費來看,政府投入佔74%;賽事主辦機構有700多家,其中300多家具有舉辦多場賽事的能力。

在體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各地腳踏車環賽也在不斷求變求新。海南環島國際公路腳踏車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華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環海南島力求賽事與旅遊融合發展,讓更多人通過腳踏車賽愛上海南國際旅遊島。

王宣慶說,從腳踏車競技到電視轉播、從賽事規程標準到對舉辦城市的良性效應,腳踏車運動迎來了一場新變。一系列賽事的舉辦,對於腳踏車運動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職業化進程中,賽事的增加也促進了公路腳踏車項目發展。

但相關專家指出,目前環賽和國際頂級腳踏車賽間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要想使辦賽水平和賽事影響力不斷提升,腳踏車運動必須遵循競技體育辦賽的規律,發揮出獨特的多樣地貌、多元文化等優勢,其中政府和贊助商的支持不可或缺。

從競技體育到健身方式,腳踏車呈現多元文化

2016年裡約奧運會,宮金傑/鍾天使組合奪冠,為拿到史上第一枚腳踏車奧運金牌,腳踏車運動又一次回歸公眾視線。

「腳踏車在有著很深厚的文化,現在我們很開心看到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健身、健康和競賽而騎車。」國際腳踏車聯盟主席布萊恩·庫克森曾在新華社專訪時表示。

而隨著《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推出,確立了騎行運動在健身普及體育產業發展中的重點項目地位。

陳曉華說,考慮到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的不同需求,「環」字頭腳踏車賽也在努力嘗試讓更多的業餘騎行愛好者參與進來,比如環海南島賽事中的業餘選手「榮譽騎行」,環湖賽在多個城市舉行的「環湖賽聯賽」。

青海省體育局局長張寧說,作為「民間版環湖賽」,環湖賽聯賽是環湖賽組委會在辦賽理念、賽事定位、發展方式等方面的創新,延續了賽事品牌影響力,希望讓腳踏車運動成為更多民眾體育健身的方式。

「野塗」發布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騎行運動市場規模有望達1600億元,到2025年,騎行人口將佔總人口6%。

專家表示,騎行本身集合通勤、休閑和運動等屬性,隨著人們對其運動競技性的開發,運動的屬性會使其產業鏈及生態圈在深度和廣度得到延展,市場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北京體育大學教授畢雪梅說,像馬拉松一樣,在最初的時候有很多人只是一腔熱情去騎車,隨著更多民眾參與騎行運動,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基層體育指導,搭建更多便利的服務平台,引導愛好者遵循騎行規律,腳踏車運動也將進入良性循環的時代。騎行也將更好地服務於全民健身的國家戰略。

(原文轉自 新華網)

別 害 羞!

喜 歡 就 關 注 我 們 吧!

還 要 記 得 點 喲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