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三伏第四天,人同宗,醫同源,俞跗通人帶你伏天走近寶島台灣


近年強調的「冬病夏治」,這一養生文化傳承,在台灣也不例外。

那真的是火火火。

農曆三伏日是一年中最炎熱、陽氣最旺的時候,中醫兒科醫學會常務監事曹永昌昨天指出,三伏貼就是利用三伏日,在患者身上肺俞、心俞等特定穴位,貼上細辛、甘遂、白芥子、延胡索及乾薑做成的葯餅,可調整體質,改善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冬季好發疾病。

三伏貼究竟有多流行?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粗估,初伏日當天,約十五萬人會到中醫診所接受三伏貼治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去年至少湧進一千六百人次,今年三伏貼特約門診,早在兩周前就已額滿。

近年三伏貼水漲船高,有診所貼三次要價上千元,也有醫療院所每回只收兩百五十元。台北市中醫師公會指出,基本收費約在三百到五百元間。

12日,47歲的台灣中醫師余駿騰在福州市中醫院針灸科診室門口,正在耐心叮囑一位帶孩子前來做三伏灸治療的年輕母親,「暖男范」十足。來自台灣高雄、現任福州市中醫院針灸科中醫師的余駿騰告訴記者,自己作為原福建中醫學院「95級」中醫大學部生,2000年畢業后,懷著對中華傳統中醫針灸的濃厚興趣,開始拜福州市中醫院中醫針灸老專家為師,在該院擔任中醫師已有10個年頭。「自己從在福州學習中醫到擔任中醫師工作這22年,每年只有在休假的時候才回高雄看望父母和親人,其他大多數時間,自己都在福州生活、工作,這裡早已成為自己的家了。」余駿騰說。

余駿騰稱,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中醫,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根在大陸,要予以發揚光大。「當初自己懷著理想來大陸學中醫,一路走來,也不斷克服單調、寂寞等困難,得以堅持下來。」

福州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主任醫師陳嬌風介紹,祖國醫學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三伏灸療法,正越來越引起包括在福建中醫藥大學就讀的台灣大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

這真的是人同宗,醫同源。我們再來看看台灣人過三伏的習俗。

三伏很熱,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之說,即以夏至日起,十天為一伏,稱為頭伏、中伏、末伏。由於夏伏較熱,食欲不振,故人們飲食上較需謹慎。傳統習慣中新娘,初伏時就會被娘家接回家小住一陣子,以免過於勞累,稱為「歇夏」;結婚較久的媳婦也可趁此回娘家小住,省親敘舊。此一習俗目前在台灣一些農村還被沿用,在六月初六、或十六、二十六,任選一日返回娘家,也是「歇夏」的遺習。作媳婦的回娘家時要帶「等路」(禮物),等到回婆家時也要準備禮物,稱為「款禮路」,多則十二項,少則六項,其中多有棟藍、洋傘、扇子、龍眼、木屐、四方糕仔等物,象徽吉祥。

這與我昨天發的喊嫁出去的姑娘好女婿回娘家吃饃和羊肉湯一回事,真的是同文同宗。

「半年節」的習俗最早主要是福建閩南地區的漳州人和泉洲籍的同安人所過的節日。曆書上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自農曆元月到六月剛好半年,這個節日主要是慶祝農作的豐收,民眾為了感謝天地神明與祖先的默默庇佑,使得該時節能有農碩的農作收成,生活飲食無虞,因而準備應節的供品祭祀而來。在台灣早期的漳州籍、同安籍人士,仍保留吃「半年圓」的習俗。先將湯圓和牲禮祭拜神明及先祖,以示謝恩之意,然後全家才共同食用,也是象徵團圓的美意,所半年節又稱半年圓。後來這個習俗在台灣很多地區流行起來。

半年節大陸也是有的,不說福建江浙與台灣接近的地區,就是在大同也有過半年節的習俗。

進三伏,逢大暑,台灣人有在大暑吃鳳梨的習俗,因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而且有敗火的作用。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台灣人把農曆6月稱作伏月,這個月應該爆龍袍。民間即在此暴晒衣被、圖書等物;以往老人有準備「壽衣」的習俗,也取出暴晒,稱為「張壽衫」。主要是為了去除梅雨的霉氣,並準備曬后收藏冬衣,此為具有古代衛生教育功能的節日。這一習慣與大陸其他地區民俗是一樣的,這樣可以防霉,也可以消毒。

「講究」的人還是不忘在每年的這個火熱的日子,忙裡偷閒,舉行各種民俗活動,在火熱的夏季中寄寓對生活的美好希望。

其實俞跗通養生鞋作為非藥物康復理療的健康產品已經走進台灣,在台灣有兩個銷售點,其中一個在花蓮,一個在台中,台灣現在也有不少人穿養生鞋走一走,在走路中康復理療健身,俞跗通公司的蛹蟲草靈芝孢子粉膠囊與台灣的牛樟芝還是有很深的淵源,台灣是靈芝研究的前沿。

另外俞跗通公司與台灣手技培訓研究協會也有接觸和交流,我們相信,在人同宗,醫同源的基礎上,兩岸一家親,加強中華養生文化的交流和傳承,一定會結出碩果,造福兩岸人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