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富APP(www.ikuyu.cn),溝通資本與分析師的橋樑,提供有深度的見解轉載自楊若木 東興證券
連接器市場
連接器簡介
連接器是連接兩個元器件,傳輸電信號和光信號的 電子元 器件。連接器應用廣泛,既存在於日常使用的消費電子產品中,也出現在高端國防產品中。連接器在汽車、通訊、工業、交通、家電、醫療等各個領域也都處處需要發揮作用。各個行業的技術升級都會給連接器市場帶來新的上升空間。
全球連接器市場規模穩步增長,近幾年增速放緩
全球連接器市場近 40 年來持續增長,據 Bishop&Associate 數據顯示,全球連接器市場從 1980 年的 594 億元增長到 2016 年的 3643 億元,複合增長率高達 5.2%,近十年來增速放緩,複合增長率為 2.6%。 雖然 2014 年之後連接器市場出現暫時性下滑,但隨之而來的經濟復甦與技術升級必將繼續帶動這一產業向前快速發展。
以手機為例,一般具備簡單功能的普通手機對精密連接器的需求量為 3-4 個,而一部具備了支付、拍照、音樂、視頻、上網等功能的智能手機對精密連接器的需求則能達到 8 至 12 個,有些手機僅僅 RF 連接器就用 3 個。 高性能電子器件帶來的單個連接器價 值的增加和整機上連接器數量的增加是已成為趨勢,這種趨勢為連接器市場繼續穩步增長提供有力保證。
汽車連接器佔比第一,應用型連接器是高端發展方向
按下游產業分類,連接器主要 主要有汽車、通信、消費電子、軍工、工業 數類 。下游產業的規模增長與技術革新是推動連接器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這些下游產業中,汽車連接器佔比最大,佔全球連接器市場的 23%;通信緊隨其後。並且隨著汽車電子化增加,與 4G、5G 網路的布局,汽車與通信連接器仍將有很大發展空間。而在消費電子領域,隨著可穿戴設備的發展,VR\AR 技術的突破,未來連接器的規模也將相當可觀。
根據連接器的技術特點,可以將連接器分為應用型和標準型。 其中應用型連接器主要包括汽車連接器和軍工連接器。這類連接器基本按需定製,這就要求連接器廠商極強的設計能力,根本不會出現消費電子連接器幾個型號生產幾年的情況。軍工定製的連接器中,都為高端小批量。汽車連接器的生產規模略多於軍工,然而對質量與設計的要求並沒有降低。 對應用型連接器來講,快速設計,大規模並高質量的生產是其核心競爭力。近些年來,國際連接器龍頭(泰科,安費諾,Molex)紛紛嚮應用型連接器市場傾斜。的應用型連接器龍頭中航光電也於近年躋身於世界前列。
另一類市場上佔比極大的是標準型連接器。標準型連接器技術要求不高,設計固定,一個型號連接器通常可以在多個地方使用,並持續多年不變。 這類連接器的主要競爭點就在於批量化生產下的成本控制和質量控制。所以標準化連接器廠家主要比拼生產線的產能產量和管理。台灣鴻海/富士康與大陸的立訊精密就是此類連接器廠商中的佼佼者。
連接器行業特點
1)與半導體產業相比抗周期性強
連接器的上游產業主要是金屬、電鍍、塑膠等各類原材料,而下游產業廣泛分佈於汽車,通信、消費電子、航天軍事等領域,服務多行業客戶。 不同行業的周期性、季節性不盡相同 ,總體而言連接器的市場波動性不大。對比下圖中半導體和連接器從1994-2015 年二十年的發展,連接器行業的抗周期性不言自明。即使在 2009 年經濟萎縮時,連接器市場的下降幅度仍然小於同期的半導體行業萎縮規模。
2)連接器與下游產業增速同步
連接器是電子元器件之間的連接橋樑,它的技術創新方向,生產製造標準自然也都適應著下游產業的發展。當下游市場提出更精細化的要求,連接器的標準也會提高,當下游市場規模出現變動,其對連接器的需求也會隨之增減。 可以說連接器市場是下游市場變化趨勢的一個投影。
從橫向來看,消費電子連接器市場曾經隨著消費電子生產市場在日本-台灣-之間進行轉移。華為作為通訊行業巨頭成長起來之後,也帶動了中航光電通訊連接器上的巨大飛升。
從縱向來看,連接器市場的每一次波動也都是隨著下游市場的行情。2001 年網路泡沫破滅,連接器市場隨之跳水。2009 年金融危機對電子終端市場造成嚴重打擊,連接器市場也隨之萎縮。所以,隨著各個下游市場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化發展,連接器廠商的發展也將趨於個性化。
3)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穩定性為王
連接器作為電子元器件,處於供應鏈價值的底端。以汽車為例,一台汽車上需要300-500 個連接器,然其價值僅為整車價值的百分之一。連接器屬於整個供應鏈中技術門檻較低的一環。 相比其他核心元器件,連接器的技術門檻雖然較低,但作為連接各部分電子元件的樞紐,穩定性要求卻極高。其原因有二:
首先,連接器一般用於兩個電子元器件交叉處,收到的衝擊、摩擦會大於其他部分;
其次,連接器在保護核心元件不受外界灰塵、溫度、輻射干擾的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連接器市場投資機會在汽車連接器
最近 20 年連接器市場規模飛漲。從數量來看,連接器市場的增長主要來自於三部分:汽車連接器,通信連接器與消費電子連接器,而汽車連接器占連接器市場的半壁江山。隨著下游市場的汽車產能的不斷增加,且汽車連接器的國產替代空間巨大,汽車連接器前景廣闊,同時汽車連接器毛利率和持續盈利能力優於其他種類的連接器。 我們認為,無論是從發展前景還是盈利能力來看,連接器市場投資機會在汽車連接器。
連接器市場規模飛漲
全球連接器生產力近 20 年間不斷向轉移,連接器市場從 20 年前的近乎於無發展到至今的全球第一大連接器市場,從 1997 年的 24 億元,發展到 15 年的 1015億元,市場份額從 97 年的 1%上升到 15 年的 28%。連接器市場在將近 20 年間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23.07%,遠高於 3.97%的全球連接器年複合增長率。
隨汽車產能突飛猛進,汽車連接器下游市場前景廣闊
這主要與近 20 年間汽車產量爆發性的增長有關。從 2006 年到 2015 年,汽車行業在世界範圍內的份額從 10%上升至 42%,2006 年傳統汽車產量僅為 719萬輛,到 2015 年達到了 2450 萬輛,15 年間複合增長率達到了 17.3%,遠遠高於了同期的世界汽車產量 3.05%的複合增長率。與汽車市場發展相一致的,是汽車連接器的市場。每一台汽車上的連接器價值總和約為 2000 元,到 2015 年,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已經高達 490 億。
汽車連接器持續放量能力強,國產可替代空間大
與定製化軍工產品不同,汽車連接器持續放量能力優秀。下游汽車生產廠商一旦確定一款車型,此款車型所需的數百個汽車連接器的型號在整個周期都很難改變。因此自主品牌車廠的發展會極大的刺激對汽車連接器的持續需求,且穩定的訂單幫助汽車連接器廠商降低成本。然而近 20 年間汽車連接器市場雖然發展迅速,但是其國產化替代程度進展緩慢,遠遠被通信連接器與消費連接器的國產化速度甩在後面。汽車連接器的市場仍有超過 80%被國外連接器製造商所壟斷。
其他種類連接器發展暫時進入平台期
通信連接器行業的興盛歸功於華為、中興的崛起,消費電子連接器的崛起主要受益於過去 20 年間消費電子製造業的產業從台灣向大陸的轉移。從國產化率來看,通信連接器與消費電子連接器基本上已經實現完全的國產化替代。
通信連接器增長點主要在 2G、3G 和 4G 的更新換代,每一次通信技術的提升為通信連接器帶來巨大的增量空間,而下一代通信技術 5G 預計最早將於 2020 年開始推向商業化,因此這三年通信連接器恐難有爆髮式增長。
消費電子連接器的主要下游廠商是智能手機廠商,目前智能手機市場滲透率超90%,難有第二次引爆增長。經過 5 年多的發展,智能手機市場規模由 2011年的 1.2 億部升至 2015 年的 4.341 億部,但是年增速已經大幅下滑近僅有個位數。從 2015 年開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呈現飽和的趨勢,預計 2016 年的市場規模在4.4 億部左右,較 2015 年大體持平。
汽車連接器毛利率優勢明顯
汽車連接器的持續盈利能力優於消費電子連接器、軍工連接器與通信連接器。我們以河南天海作為汽車連接器的代表,以立訊精密作為消費電子連接器代表,航天電器作為軍工連接器代表,而中航光電光模塊部分作為通信連接器代表。可以得出,其汽車連接器的毛利率穩定在 30%左右。而其他種類連接器毛利率則徘徊在 15%左右,汽車連接器毛利率優勢明顯。而且汽車連接器降價大約為 1%,而消費電子降價水平為15%-20%,因此汽車連接器在持續盈利能力上優於消費電子。
汽車連接器國產化的條件有哪些?
下游市場國產化是所有類別連接器國產化的前提
由於連接器行業與下游終端客戶聯繫十分緊密, 只有下遊客戶國產化之後,才能促進連接器的國產化。以消費電子、通信連接器的國產化之路為例,它們都是在下游終端客戶實現了國產替代化后,才實現了連接器的國產化替代。我們通過三個例子(兩個成功,一個失敗)來證明下遊行業國產化對於上游零部件國產化的重要性
連接器國產化例子一:消費電子產業轉移邏輯促使連接器市場的繁榮
七八十年代起,世界製造業中心開始由日本向台灣轉移,鴻海集團抓住機遇,在 1981年成功開發了連接器,正式進入連接器領域,並積極布局全產業鏈,逐步成為一家成世界著名代工廠。1988 年,台灣鴻海將當時利潤附加值最低的連接器製造剝離出來,在深圳建廠,富士康由此建立。隨後,富士康複製了其母公司的發家之路,以連接器起家,之後以精湛的代工技術和良好的企業關係拓展到全產業鏈的代工,在 2004 年成為了全球第一大 3C 代工廠。
2004 年,出身於富士康的王來春創辦了立訊精密的前身立訊有限公司。立訊有限公司專註於連接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 3C、汽車和通訊等領域。該公司初期客戶均為內銷客戶,包括聯想、同方、方正三大國內電腦品牌廠商,隨後開始承接從富士康剝離而出的連接器內地訂單。在代工之餘,立訊精密重視研發,提升技術,在 2010 年成功 A 股上市,佔據了國內消費電子連接器市場上了半壁江山。
連接器生產從台灣鴻海到深圳富士康再到立訊精密的交接過程,終端市場為王這句話毫不誇張,富士康的連接器訂單來自台灣鴻海這一全球著名 3C 代工廠,它就掌握了3C 市場中最大的一塊蛋糕,自然發展的風生水起。其後同樣與終端市場上的富士康關係緊密的立訊精密也在短時間內站穩腳跟,蒸蒸日上。因此,想要連接器的國產化替代,還需藉助終端市場國產化替代的東風。
連接器國產化例子二:華為助力國產通信連接器的發展
1987 年成立至今,華為從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PBX)的香港公司的銷售代理成長為如今全球電信設備領域的佼佼者,發展速度可謂迅猛。而華為能迅速搶佔全球通訊市場,除了其優越的技術研發能力之外 ,還因為 其 巨大的價格 優勢。為了控制成本,擴大價格優勢,華為謀求與國內連接器廠商的合作 。通訊連接器在連接器中屬於工業類連接器,有較高的技術要求。 軍工出身技術先進的中航光電與華為一拍即合,開始通信 連接器市場的探索。此後,公司民用連接器產品比重逐年上升, 07 年收入佔比達到56.19%,超越軍用連接器成為公司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2009年金融危機之際,中航光電也靠 3G 通訊連接器的訂單發展紅火。接下來的 4G 通訊發展機遇中航光電也沒有錯過,持續增長,成為中興、華為等主流通訊巨頭連接器配套服務的主要提供商,也成長為了非消費電子領域的連接器龍頭。
中航光電順利開拓民用連接器市場的過程中, 軍工連 接器製造積累的技術確實是基石所在。但華為在全世界通訊市場上迅猛發展也是它完成通訊連接器市場布局的有力支持。
連接器國產化反例一:為何台灣的汽車電子業沒有發展起來?
台灣的消費紀電子產業從上世紀 40 年代興起,受益於國際電子產業轉移的大邏輯,以進口元器件組裝收音機起家,發展至今已成為世界上不可或缺的電子產品生產基地。迄今為止,台灣電子產業在筆記本電腦的生產與代工、晶圓代工和 IC 設計、電子產品組裝、LCD 面扳、手機晶元系統以及通信、多點觸控模塊、3D 面板、電子紙、WiMAX和鋰電池等行業都佔據了絕對優勢地位。
然而汽車電子在台灣的發展卻舉步維艱,主要 是 因為 台灣在汽車電子這一領域,始終沒有一個成規模的下游 汽車 市場。但同樣下游市場匱乏的消費電子市場可以帶領台灣騰飛幾十年,汽車電子卻連短暫輝煌都未曾有過。這又取決於手機筆記本這類消費品與汽車在供應鏈上的巨大差異。
消費電子品本身的體積較小,質量較輕,零部件則更為小巧,易於遠途運輸。此外,消費電子的需求大,更新換代快,還有一部分零部件在不同電子品中規格一致。這種零部件的生產一旦實現批量化就會產生巨大的規模效應。 台灣廠商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利用批量化生產帶來的高質量和高利潤迅速成為全球消費電子的代工廠。
而汽車平均重達 3-4 噸,運輸成本和遠途損耗十分巨大,因此汽車整車廠的的建立會跟隨著汽車消費市場轉移。 同樣,這些整車廠也會考慮到零件的運送成本,偏好於就地取材,與當地的配件廠合作。即使在整車廠剛剛建立時,當地配件廠尚未發展起來,這種地緣優勢也會迅速扶植起一批當地企業。這就是汽車產業的集群效應。美國底特律汽車城的形成就是這種集群效應最直觀的體現。縱觀全球汽車整車製造商,幾乎沒有跨國取材,運輸零件。
台灣的人口和地域限制了台灣的汽車消費市場,弱勢的汽車消費市場又限制了台灣汽車產業的發展。僅以 2015 年為例,這一年台灣汽車市場銷量為 42.1 萬輛, 而大陸 傳統汽車了 則達到了 2450 萬輛,是台灣市場的 50 多倍。這種得 天獨厚的市場優勢,為孕育出優秀的國產汽車連接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在汽車產業終端市場上先天不足的台灣, 擁有 再好的代工技術和價格優勢都難以在汽車電子產業上形成突破。
在實現下游市場 國產化之後,連接器公司自身需要什麼條件能使汽車連接器國產化?
之前我們提到,汽車連接器國產化的首要條件在於下游汽車製造業的國產化,那麼在達到下游製造國產化之後,國內連接器公司需要達到什麼要求才能使汽車連接器實現國有替代進口呢? 我們可以從汽車連接器在連接器的特殊性來分析這兩個條件:
汽車連接器製造商必須有類似軍工連接器 製造商的設計能力
汽車連接器的技術要求介於消費電子與軍工電子之間,軍工連接器的穩定要求極高,一個軍工連接器一般要使用數十年之久,並且會在各種嚴苛的環境中使用,需要考慮到防塵、防水、防輻射、防干擾等方方面面,軍工連接器製造商對於技術的投入相當可觀。而消費電子連接器的技術需求則相對較低,消費電子本身的更新換代就極快,一個手機的生命周期一般也就 2 年左右,連接器只要能保證其期間內穩定性就可以。而汽車連接器的技術難度介於兩者之間,使用時間短於軍工,但長於消費電子,使用環境即不如軍工嚴苛,也沒有消費電子那麼正常。 汽車連 接器的製造商必須有類似軍工連接器製造商的設計能力。
汽車連接器製造商必須有類似消費電子連接器製造商的自動化生產條件
消費電子市場容量大,更新換代快,本身對標準化、批量化生產的需求就比較大,而同類消費電子中的一些連接器插件也會保持一致性,所以消費電子連接器同一型號的生產需求極大。為適應消費電子連接器的這一特性,消費電子連接器生產商的供應鏈管理和自動化程度都十分出眾。而與之相對應的軍工連接器由於其高端小批量的特點,自動化程度相對較低。而汽車產業連接器介於消費電子連接器的低端大批量與軍工連接器的高端小批量之間 。 一般情況下,同 汽車連接器的生產規模 比消費電子少,比軍工電子多,所以汽車連接器製造商對自動化的需求沒有消費電子高,但遠高于軍工。汽車連接器的製造商還是需要具有類似消費電子連接器的自動化生產條件的。
連接器廠商進軍汽車連接器市場的時機已經到來
從汽車連接器的行業屬性看來,其發展的歷程必會在消費電子連接器與軍工電子連接器之後。在 10 年之前,整個消費電子的市場都方興未艾,消費電子連接器廠商自然也無跡可尋。10 年前的軍工連接器廠商也並沒有經歷國企改革,大部分高端技術還在僵化的體制中,難以轉入民用。整個連接器市場在當時幾乎處於真空狀態,自然沒有一家廠商可以抗衡外商汽車連接器,所以,雖然的汽車工業在 2002 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就已經飛速發展,然而汽車連接器這塊巨大的蛋糕仍然落入了外商連接器的手中。
而如今,消費電子和軍工電子連接器領域都已經完成了國產化布局。消費電子連接器廠商的供應鏈管理和自動化生產已經不遜色於任何一家外商。而立足於軍工連接器的多家廠商也經歷了國企改革,早已將軍用技術轉為民用。我相信,這兩類國產連接器廠商各自發揮自身優勢並積極學習對方優勢,雙管齊下,共同進軍汽車 連接器市場指日可待
新能源汽車連接器彎道超車已成現實
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近幾年發展勢頭兇猛。根據中汽協數據統計,2016 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生產 51.7 萬輛,同比增長 51.7%;實現銷售 50.7 萬輛,同比增長 53%。這些新崛起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廠商基本為國內廠商,比如比亞迪、奇瑞、江淮、宇通、一汽、二汽,實現下游廠商國產化。
從技術上來說,新能源汽車連接器為高壓連接器,其連接器需要更強的高壓和更大的電流,而傳統汽車連接器為低壓連接器,因此新能源汽車的連接器技術比傳統汽車連接器要求更高。連接器經過多年技術積累,以及在新能源汽車的提前布局,無論是在設計能力還是自動化生產能力,已經滿足新能源汽車連接器所要求的技術水平。在下游廠商國產化和技術能力積累足夠的兩大條件滿足的前提下,國內廠商已經佔領新能源汽車連接器的制高點,在這個新的領域實現彎道超車,打破外商在傳統汽車連接器的壟斷地位。
為何說汽車連接器外商壟斷格局已經被打破?
中資車廠井噴發展,快速搶佔市場
自 2002 年加入 WTO 后,汽車製造行業迎來井噴式發展,其銷售規模、生產數量逐年以幾何倍數增加。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開始蓬勃發展,並全面融合進世界汽車工業的體系。2010 年汽車產銷量躍居世界榜首,真正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和汽車製造廠。目前,擁有紅旗、奇瑞、吉利、比亞迪、中華、夏利、哈飛等多個自主品牌。這些自主品牌的產能產量正逐年穩步上升,根據我們的預計,到2020 年,自主品牌汽車的出貨量將是合資品牌的兩倍,逐漸將合資車廠甩下。汽車終端市場的漂亮翻身仗改善了國產連接器廠商的大環境。國有自主汽車品牌的蓬勃發展,為整車組裝零件製造等汽車產業鏈上的子行業都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國內汽車連接器廠商逐步打破技術壁壘
汽車電子行業是一個非常注重技術累積的行業。在汽車工業進行技術積累之時,中航光電和永貴電器等連接器龍頭企業也在進行著汽車連接器的技術積累,這兩家企業連續五年之內在研發/銷售的佔比遠超國際行業龍頭泰科和安費諾。中航光電在新能源汽車連接器方面的技術積累早已超過了泰科,安費諾等國際龍頭。傳統汽車連接器的技術壁壘已經被連接器廠商攻破。
例子一:中航光電借其技術優勢,成功成為新能源汽車連接器市場的龍頭
軍工連接器龍頭中航光電從 09 年開始進行新能源汽車連接器的布局,直至 12 年有第一份訂單,到後來 15 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爆發導致其連接器銷售額的激增,整整花了 6 年時間。這六年時間,中航光電運用強大的技術打入了汽車產業鏈,為汽車連接器國產化替代立下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從技術要求來說,新能源汽車的連接器技術比傳統汽車連接器要求更高。傳統汽車連接器為低壓連接器,然而新能源汽車連接器為高壓連接器,其連接器需要承受更強的高壓和更大的電流。但中航光電、永貴電器等連接器廠商通過自主研發,已經掌握了新能源汽車連接器的技術,並交付使用,投入量產,形成規模。國內做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廠商,包括比亞迪、奇瑞、江淮、宇通、一汽、二汽,都成為了他們的客戶。中航光電更是成為了新能源汽車領域電連接器的設備供應商和電動汽車行業連接器介面標準的制定者。
消費電子的興起使國內連接器廠商自動化程度大幅提升
以立訊精密,得潤電子、長盈精密為代表的消費電子連接器生產廠商已經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和供應鏈管理,並且在積極通過併購的形式尋求汽車連接器市場上的突破。去年 12 月 29 日,得潤電子收購了柳州雙飛 60%股權。柳州雙飛是一家集設計、開發、試驗和規劃生產於一體的汽車線束生產企業,主要客戶包括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北汽福田、柳工機械等國內知名汽車廠商。長盈精密也下設了新能源汽車連接器事業部,並表示汽車電子連接器方面已有產品量產出貨。傳統汽車連接器廠商的技術優勢和消費電子連接器廠商的自動化生產能力。必將給汽車連接器市場帶來新的波瀾。
推薦公司
在汽車連接器國產化替代的趨勢下,我們重點推薦兩類公司:
第一類公司是以軍工連接器為主的高技術代表:這類公司技術實力與傳統汽車連接器廠商相當,部分公司已通過新能源汽車打入了汽車產業鏈,未來進軍傳統汽車連接器市場水到渠成。重點推薦 中航光電、 永貴電器。
第二類公司是以消費電子連接器為代表的高自動化代表:這類公司在供應鏈管理與自動化生產極具成本優勢,通過對設計能力的提升,有望打入傳統汽車連接器市場。重點推薦 立訊精密,得潤電子,長盈精密。
中航光電
中航光電是國內高端連接器的絕對龍頭。軍工出身的中航光電研發能力旺盛,每年新產品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達三分之一以上。中航光電憑藉其先進的技術優勢於 2009年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2015 年全年訂單 4.6 億元,同比增長 2 倍。中航光電在新能源汽車連接器的市場佔有率高達四成以上,客戶包括比亞迪、江淮等主流新能源汽車廠商。
打入傳統汽車連接器市場指日可待。中航光電兼具技術優勢與客戶資源,並且已經樹立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龍頭地位,正是進入並佔據傳統連接器市場的最佳時機。 傳統汽車連接器的體量接近於新能源汽車連接器的 10 倍,如若打入傳統汽車連接器市場,其銷售額必呈指數規模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受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公司高端連接器盈利增長,並有望打入傳統汽車連接器市場,預計公司 2017-2019 年 EPS 分別為 1.58、2.03、2.47,2017-2019 年動態 PE 平均 25.57、19.88、16.30。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後續發展低於預期,傳統汽車行業國產化程度低於預期。
永貴電器
永貴電器是一家家族控股型民營企業。公司作為鐵道部連接器定點生產企業,在軌道交通連接器行業已有超過 30 年的經營經驗,目前的主營業務是軌道交通連接器。主營業務收入為公司提供了大量流動資金,私企的靈活性為公司轉型布局汽車連接器提供了很多便利。 公司在軌道交通連接器的核心設計、開發與製造方面的強大的技術優勢也為它轉戰汽車連接器市場提供了可能。
2015 年永貴電器在新能源汽車上實現了 1.8 億的的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比上漲近 3倍,佔到了總營收的 36%。永貴電器已經實現了新能源電動汽車連接器項目中的高壓連接器及換電連接器的批量生產。永貴電器有望與中航光電齊頭並進,打入傳統汽車連接器市場。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受益軌道交通連接器的高度景氣,公司資金儲備充足,技術優勢強大,新能源汽車連接器營收豐厚,有望打入傳統汽車連接器市場,預計公司2016-2018 年 EPS 分別為 0.57、0.79、1.01,2016-2018 年動態 PE 平均 46.42、33.42、26.01。
風險提示:1、注意鐵道部連接器定點生產企業地位的穩固;2、新能源汽車後續發展低於預期。
立訊精密
立訊精密在 3C 連接器的研發和生產上極具優勢。公司在 2011 年建立全資子公司立訊精密工業(崑山)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車用電子連接器。
立訊精密自動化生產能力強。從研發到量產需要的時間短,一旦研發成功,極易形成規模效應。和中航光電、永貴電器通過新能源汽車打入汽車產業鏈不同,立訊精密有望發揮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生產優勢,通過汽車嵌入的電子系統打入汽車連接器產業鏈內部。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受益於在 3C 電子連接器領域的優勢,公司可選准角度切入汽車連接器的產業鏈。 立訊精密的量化生產能力強,在其適應汽車研究周期之後,在汽車連接器方面的爆發力相當可觀。立訊精密有可能選擇併購技術較高的應用型連接器廠商進入汽車連接器市場。預計公司 2016-2018 年 EPS 分別為 0.59、0.88、1.09,2016-2018 年動態 PE 平均 44.23、28.98、23.12。
風險提示:1、新能源汽車後續發展低於預期;2、公司技術進步低於預期。
得潤電子
得潤電子是消費電子領域極具規模和實力的專業電子連接器廠商。得潤電子建廠之初通過與康佳、海爾、長虹三家國產電器精英的合作完成了早期成長,公司也一直在積極布局其他行業,包括汽車電子領域。
併購體現汽車連接器布局。2015 年,得潤電子收購創立於 1973 年的義大利 MetaSystem 公司。2016 年,得潤電子和柳州雙飛達成收購意向,擬收購了集設計、開發、試驗和規劃生產於一體的汽車線束生產企業柳州雙飛 60%股權進一步擴展汽車連接器方面的市場份額,目前正在進行中。由這兩項收購可以看出德潤電子在汽車電子方面的布局遠大。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公司 2016-2018 年 EPS 分別為 0.15、0.50、0.87,2016-2018 年動態 PE 平均 183.42、51.77、28.43。
風險提示:1、新能源汽車後續發展低於預期;2、兼并收購低於預期。
長盈精密
長盈精密在消費電子連接器發展中積累了很強的自動化、批量化生產經驗,近些年來也一直在汽車連接器領域尋求發展。2016 年長盈精密設立了子公司集中發展充電槍、充電插座、新能源汽車高壓連接器及其線束,並表示已貯備了來自海外著名汽車電子企業精英團隊,研發、生產汽車連接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電子部件。長盈精密也有望打入汽車連接器市場。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公司 2017-2019 年 EPS 分別為 1.21、1.56、2.45,2017-2019 年動態 PE 平均 28.12、20.02、12.65。
風險提示
2017 年新能源汽車退補如果高於預期,新能源汽車連接器有可能受其影響。
如傳統汽車連接器增速低於預期,則有可能影響傳統汽車連接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