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姜景奎:佛教非暴力原則對印中文化的影響

編者按:大理崇聖論壇是佛教最具影響力的區域性國際論壇之一。2017年9月22日至24日,第七屆崇聖論壇在雲南大理召開。30餘國佛教領袖蒞臨大會,大理崇聖論壇已經成為亞洲佛教交流、溝通與協同發展的重要平台。北京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教授出席論壇並提交了《佛教非暴力原則對印中主體文化的影響》的主題論文,姜景奎教授從「佛教的非暴力原則」、「印中主體文化的暴力特徵」和「佛教非暴力原則對印中主體文化的影響」等方面系統闡述了佛教的非暴力原則對印度教文化產生的巨大影響。鳳凰佛教編輯摘錄了姜景奎教授論文部分觀點如下:

北京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教授(圖片來源:廣東省翻譯協會)

佛教的非暴力原則:不殺生

佛教發源發展於印度,繁榮昌盛於,是印中兩大文明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不過,在印度文化中,佛教佔據次席,甚至次次席,在文化中,佛教也佔次席;所以,佛教文化並非印中文化的主體,印度教文化是印度文化的主體,儒家文化是文化的主體,佛教文化乃屬亞文化。

佛教講「四諦」「五蘊」「十二因緣」。據筆者看,其「五戒」對世俗文化的影響更加深刻,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簡單,易於理解,執行起來也不費周章,不僅適於出家人,也適於居家者。「不殺生」戒尤為值得關注,其梵語為ahimsa,意「不殺」、「非暴力」。此「不殺」和「非暴力」內涵廣泛,不僅指人與人之間,也指人與動物之間,還包含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上天之間;不僅指相互之間的具體行為,也指相互之間的意識企圖。可謂傷情如殺人,甚至勝於殺人。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殺」戒即「非暴力」原則是佛教的人際觀和自然觀,它確立了人與人之間和人與自然之間的基本準則,是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的基礎性原則之一。

印度主體文化:崇尚暴力傳統歷三千餘年不衰

鑒於佛教的非暴力原則,印度主體文化之印度教文化則體現出另一種狀況。從印度教經典看,印度教文化幾乎不崇尚「非暴力」;或者說,其非暴力色彩相對較弱,非暴力精神處於相對潛性狀態。

1. 初期的天啟經「吠陀文獻」。《梨俱吠陀》是「吠陀文獻」中最為重要的一部,成於公元前1500~前1000年之間,其主要內容是以因陀羅大神為統帥的神軍與以弗栗多為主要將領的魔軍之間的戰爭。根據描述,其戰鬥之激烈難以言表,死傷之慘重難以數計。

2. 古代的兩大史詩。公元前4~后4世紀間成書的兩大史詩同樣體現了殘酷的暴力原則。《摩訶婆羅多》展現了整個北印度各勢力之間的慘烈爭鬥,戰鬥場面和傷亡情況甚於《梨俱吠陀》。《羅摩衍那》里雖然有和親、懷柔等敘事情節,但次大陸主體與楞伽國(今斯里蘭卡)之間的戰爭可謂絕後。

3. 中世紀的印度教經典雖然沒有太多創新,但面對伊斯蘭教的侵/進入,其基於兩大史詩的《羅摩功行之湖》、《甘班羅摩衍那》、《蘇爾詩海》等仍然延續了狂熱的戰爭傳統,暴力原則未有稍減。

4. 進入近現代以後,隨著英國殖民統治的確立、發展乃至之後的退出,印度教文化對《梨俱吠陀》、兩大史詩、中世紀經典未減絲毫熱情,對出自《摩訶婆羅多》的專註戰爭原則的《薄伽梵歌》更是推崇備至。

由此,我們不得不說,印度文化的主體印度教文化崇尚暴力,此傳統歷三千餘年不衰。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印度教文化中沒有和平因子,其人生四階段「梵行、家居、林棲和遁世」以及人生四大目的「法、利、欲、解脫」中皆有和平主義色彩,包含愛人愛己愛自然愛上天的內容。只是,在《梨俱吠陀》、兩大史詩、《薄伽梵歌》等重要經典的影響下,這些因子基本處於某種睡眠狀態,能量未嘗得到激發。

主體文化:儒家文化的暴力特徵不遜印度教

同樣,文化的主體儒家文化的暴力特徵也不遜色於印度教文化,其和諧理念及和平精神由於王朝更迭、戰爭頻仍也處於某種禪定狀態。

首先,的歷史就是由千百次戰爭構成的,歷次王朝更迭,幾乎都有戰爭伴隨。不僅如此,甚至同一朝代內的帝位廢立,也有殺戮出現。可謂暴力不斷。

其次,自漢武帝於公元前2世紀中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文化穩居主體文化之位。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治國平天下要求人向上進取,成為朝堂之能臣、世間之梟雄,暴力與非暴力自不在進取過程的考量之中。

第三,儒家講「五常」,即仁、義、禮、智、信。「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是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仁」居首,統領其餘四常,也最為重要。「仁」指「二人」,意指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泛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不包含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因此,就人倫而言,儒家文化可謂「愛」,可謂「親」,實行非暴力原則;但之於動物及自然就不同了,殺之而食而用,自古通理,此為暴力。

所以,我們也不得不說,的主體文化儒家文化和印度教文化有相似相通之處,尚暴力三千餘年而少省。自然,筆者同樣認可儒家文化中的和平主義特質,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有強烈的和平主義色彩,其君王治理的目的也是使天下太平,使人民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使萬物皆於和諧之狀態。只是,王朝的更迭和帝位的承襲等掩蓋了這一特質,使之長期處於休眠狀態。

佛教非暴力原則對印度主體文化的影響

佛教和印度教,同根同源,自古一體。《森林書》、《奧義書》等印度教典籍乃早期佛教的不二源流。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自身的變化,佛教自成一體,而且成為了印度孔雀王朝、貴霜王朝、波羅王朝時期的重要宗教,直至公元13世紀初在印度消亡。

今天,擁有80%以上國民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在國際上卻有「非暴力」國度之美譽,原因何在?印度也是當今世界上擁有素食人口最多的國家,其原因又在哪裡?

筆者以為,以下三點可以釋疑:

其一,公元八九世紀,印度教改革家商羯羅遍游印度各地,進行傳教活動。當時,城市裡佛教的勢力比較強大,一般的工商業者信仰耆那教,下層百姓則傾向於通俗的印度教,同時都市居民的倫理觀念流行著享樂主義。為復興印度教,商羯羅遊說佛教徒和耆那教徒皈依印度教,他在不否定印度教基本理念的前提下,注重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諸多教義教規,融合大乘佛教的內容,以註釋「吠陀文獻」的形式,對印度教進行了重大改革。「非暴力」原則就是商羯羅改革印度教的法寶之一,一者完善印度教,二者迎合改宗者。

其二,公元十一二世紀,另一改革家羅摩奴闍以虔信理念再次對印度教進行改革。當時,伊斯蘭教在印度次大陸長驅直入,印度教剎帝利精神遭到重創。羅摩奴闍倡導帕克蒂原則,主張印度教信仰面前人人平等,在某種程度上鞏固了印度教的地盤。這一平等原則無疑得益於佛教的「眾生平等」和「非暴力」原則。

其三,近現代時期,以聖雄甘地為首的印度國大黨人大力提倡「非暴力不合作」,更加直接地繼承並宣揚了佛教和耆那教的非暴力原則,在促使殖民者退出印度的同時,也革新了印度教社會,使非暴力原則成為印度教的「既定」準則之一。

因此,佛教在印度雖然至今不振,但其對印度主體文化的影響猶在,一方面,其非暴力原則直接為印度教所有,另一方面,它激發了印度教本身的非暴力因子,從而使印度教的非暴力特徵呈現出某種程度的顯性狀態。

佛教非暴力原則對主體文化的影響

佛教對主體文化的影響始終處於潤物細無聲的狀態,但效果依然明顯。

首先,佛教於公元前後傳入,給帶來了一個講究終極關懷的精神天下,完善了中華文明。儒家文化本身位於絕對的主導地位,因此對於佛教的「侵入」不僅不反對,反而持歡迎態度,東漢、唐朝、宋朝、元朝、清朝的諸多帝王都很重視佛教的教化作用。由此,有了眾多佛教的皈依者即佛教四眾。這批人自然是佛教教義教規的遵從者,對他們來說,佛教的非暴力原則自然不同於儒家文化中的「仁」。

其次,沒有明確皈依佛教的大眾,對佛教向來好感。「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現象一直是中華大地的景觀之一。說是當今世界佛教信徒最多的國家,並非指的佛教信眾分屬佛教四眾,而是說,國民傾向佛教者眾。可以說,今天的大多數人既是儒家文化持者,也是佛教文化持者,還是道教文化持者。在,儒釋道三家幾近合一,大多數人不排斥任何一家。因此,佛教的非暴力原則也是三教合一者的生活原則之一。

第三,道教也有「五戒」之說,而且與佛教的「五戒」幾乎完全一致,筆者竊以為道教有「抄襲」之嫌。畢竟,道教之成教大大晚於佛教之東進,也晚於佛教盛行中原之時。

也就是說,在長期的「耳聞目染」中,佛教的非暴力原則逐漸為主體文化所消融吸收,並成為自己身心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理,一方面,佛教的轉入給主體文化帶來了非暴力理念,直接影響了儒家文化;另一方面,佛教的非暴力理念催醒了儒家文化中的和平因子,使原本處於休眠狀態的這類因子活躍起來,改觀了儒家文化的面貌。因之,在文化語境下,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係早已不完全從於主體文化原則,素食者數量也在持續增長之中,和諧理念已然成為文化的特徵之一。

綜上,雖然印度主體文化之印度教文化和主體文化之儒家文化中的非暴力色彩不濃,其主流特徵與暴力原則息息相關,甚至有崇尚暴力之嫌,但由於佛教非暴力原則的長期持續影響,兩大文明體的非暴力特色已然明顯,其在人與人、人與自然乃至族群與族群、國家與國家關係方面所持的和平主義、和諧主義主張已然成為人類發展的重要條件和護持武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