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的角度來看,BI的技術正在走向成熟,處於一個發展的階段,但它促使了BI的應用在成本方面開始逐步的降低,越來越多的企業在BI應用方面取得了成功。從實施的角度來出發,實施商業智能系統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整個項目涉及企業管理,運作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統計分析等眾多門類的知識. 因此用戶除了管理諮詢要選擇合適的商業智能軟體工具外還必須按照正確的實施方法才能保證項目得以成功。
資料顯示,現階段BI比較難解決的事情,一向習慣於拍腦袋做決策的管理者很難理解BI的真正涵義,所以,多數的企業用戶把BI做成了裝飾工程。領導想看到實時的某某數據,IT部門接到這個指令后馬上想到了商業智能。廠商的宣傳把商業智能誇成了一朵花,國際上最先進的管理理念,能把企業打造成智能化企業。一片讚美之聲下,一個轟轟烈烈的「面子工程」上馬了。幾個簡單的應用被冠以商業智能的名頭,領導初時很滿意,自己的企業和國際接軌了。漸漸地,化重金買來的軟體,只能起到一點點作用。
雖然BI的局部應用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企業嘗到了BI的甜頭。但對「平民化」的正確理解是商業智能能否最終真正實現「平民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無論對國際廠商還是國內廠商,急功近利將會使資源大量流失,真正適合於本土的模型和解決方案才是企業之所需,而對於中小企業來講,商業智能的「平民化」是必然的選擇。但「平民化」並不是很簡單,據筆者的了解,國內現階段BI的應用現狀:
1、國內傳統型BI的失敗率達到七成以上,國內外以Tableau\FineBI為主的新型BI逐漸崛起
2、目前,國產的商務智能(BI)系統在功能上還很不完善,與國外軟體相比有較大的差距,而國外軟體在價格上普遍較高
3、國內的成熟、專業的商務智能(BI)實施顧問較少
4、銷售渠道的建立。目前,多數商務智能(BI)廠商是通過分公司或辦事處來銷售的,而未來國內製造業企業多數需要本地化服務,管理諮詢這種模式必將改變,但商務智能(BI)的銷售、服務要求代理商要有很強的能力,如何選擇、培養、發展這些代理商將是國內商務智能(BI)廠商面臨的一個問題。
找准BI的切入點
應用BI,首先要理清楚BI應用的思路究竟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和目標,如果無法確定最終的目標,那麼,對於BI項目來講,當CIO實施BI項目以後,未來會出現「兩張皮」的現象,即業務人員對於BI不滿意,企業的領導層對於BI不滿意,在以後的績效考核中形成「敗筆」。因此,做BI,首先CIO要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有一個理性的規劃 。
從橫向角度來看,BI應用主要有幾個層次。首先是單一系統的數據報表,一般企業的信息系統都或多或少的有數據報表。其次是跨業務系統的數據倉庫建設。數據倉庫可以將不同的應用系統的關鍵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然後匯總,為後續數據分析做準備。最後就是商業智能,想達到智能的程度,首先要有分析模型,然後數據中挖掘潛在的商機。不同於業務管理類的信息系統,BI系統上馬對企業信息化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業務數據。如果沒有基礎業務系統收集到足夠的數據,績效管理無法確定。通過BI系統的上馬和完善,可以使績效報表也日益完善、全面。BI另外最大的變化是指標考核頻率的增加。BI系統的實時分析,更多是成本分析指導下的各種指標考核。
從縱向角度來看,早期的BI應用更多偏向於管理決策層,但從已經應用BI的企業中了解到,領導決策層BI應用的效果並不是很好,而且大部分BI最終的結果未必能達到預期的結果,這就導致了BI真正給領導層帶來的實效並不是很大。當失敗的案例驟增時,還沒有應用或者正準備應用BI的企業CIO開始考慮,現階段的BI究竟是企業老闆而服務,還是為企業的業務而服務?只有把這些需求想明白了,才能做好BI。從筆者接觸的企業中了解到,現階段大部分的BI應用在領導層的決策失敗的居多,而真正在在應用操作型的BI相對來講比較多一些,基於此,作為CIO一方面在梳理BI橫向的同時還需要梳理BI縱嚮應用,只有從兩個緯度都弄清楚了,BI才有可能成功。從現狀來看,以業務為基礎,充分結合業務中的實際情況,BI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BI成功的關鍵因素
CIO是BI項目成功的關鍵,從實施的角度來看,CIO在做BI時需要考慮幾個方面:
1. 選擇合適的管理人員來管理數據部門管理數據並非一定得以CIO來管理,或者說作為CIO未必能做好數據的管理。因此,CIO需要一個懂數據、懂管理的人員,來幫助把企業的數據進一步的優化,梳理出相應類別與架構,以保證BI系統的應用。
2. 組件數據管治和管理團隊。企業負責IT的大部分稱之為信息部或者IT部門,如果是中小企業,自身的業務並不是很大,一個IT部門就已經全部解決了企業所有的IT問題,但隨著企業的不斷擴大,IT部門不在是一個「打雜」的部門,將會更加專業,它會把一些IT部門的業務劃分為不同的子部門,如IT部門下屬安全部門等,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術業有專攻」,同樣,對於BI應用項目來講,CIO所處一的IT部門需要成立一個數據管理部門,用以專人、專事來做數據的工作。同時, 要對這個部門充分的授權。
3. 確保BI組件都能在BI戰略解決
BI是一個很大範疇的應用,所以,前期規劃的時候,需要涉定一個目標,當達到一個目標以後,在開展下一個目標,如果貪「大而全」,以目前的現狀來看,BI全面應用的成功率非常低。因此,無論是產品,還是實施的過程,都需要CIO充分考慮BI是不是在企業自身的掌控之中,爭取到BI的積極主動權。
4. 選擇具備實施背景系統集成商
BI因企業的業務發展需求而生,作為CIO並不是萬能的,因此,對於BI系統如果只是實現報表型的BI,那麼,CIO可結合實際的工作開發一套產品,但適應企業所有的業務及管理層,那麼就需求藉助外界的力量,現在BI產品雖然欠缺,但滿足企業部分的功能還是可以實現的,這就要求CIO要選擇合適的產品及業務口碑良好的系統集成商作為夥伴,同時,要具備BI戰略與實施背景。
總體業看,選擇一個高價值、低成本、低複雜度的目標作為入手點,這樣易於達成,並能為後續目標增添動力。BI的應用與行業成熟度、企業成熟度密切相關,已經有大量的案例證明了BI應用可以有效的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提高企業的績效。
企業BI系統應用的五大策略
1、分析需求,確定目標
企業在準備應用BI系統之前,需要理智地進行立項分析:企業是不是到了該應用BI系統的階段?企業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BI系統是否能夠解決?BI系統的投資回報率或投資效益的分析?在財力上企業能不能支持BI的實施?上BI的目的所在,到底為什麼,系統到底能夠解決哪些問題和達到哪些目標?基礎管理工作有沒有理順?然後將分析的結果寫成需求分析和投資效益分析正式書面報告,從而做出是否上BI項目的正確決策。
2、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與其他管理信息化一樣,BI也是一項「一把手工程」,只有高層領導重視才能使BI實施獲得成功。因為領導者決定企業的經營目標,實施BI是為了配合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因此作為企業經營目標的決策者當然應該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職工對新的管理思想與方法的學習熱情高,對改革有信心是成功實施BI的關鍵條件之一。只有企業全體員工都有學習先進管理思想與方法的積極性與對改革的信心,實施BI才有群眾基礎。
3、建立項目管理體系和運作機制
企業在BI應用過程中必須從系統工程和科學管理的角度出發,建立健全工程項目管理體系和運作機制,確保BI項目的成功實施。主要內容包括:制訂明確、量化的BI應用目標,進行BI等現代管理知識的培訓教育,引入企業管理諮詢,進行BI項目需求分析,開展企業管理創新,實行業務流程重組,實行BI項目監理制和實行BI項目評價制等。
4、加強培訓,提高認識
培訓是成功實施BI系統的重要因素。BI項目培訓的目的是為了增加人們對BI相關知識的了解和規範管理人員的行為方式。通過培訓要使用戶的各級管理人員不僅要明確什麼是BI,它的實施將給企業帶來那些變化,並明確實施BI后各個崗位的人員如何進行新的工作方式。
5、完善企業信息的基礎工作
BI本身是企業在信息化具備一定基礎的條件上出現的一種管理方法。如果企業的資料庫等基礎工作沒有到位,BI方面的投資再大,其結果只能是徒勞無功。只有做好了一些信息的基礎工作,才能使BI有基本的運行平台,也使BI導入后的正常運作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