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端午家門口掛的艾草菖蒲賣瘋了 醫生說它甚至能救命

端午掛艾草菖蒲似乎是從祖上就傳下來的老習俗,上海的阿婆都說這能驅蚊、驅邪。可其實,很少有人說得出這個習俗的來歷以及真正功效。多方採訪專家,來揭開艾草菖蒲的故事。

明天就是傳統佳節端午。今天上海和豪都國際花園小區內挺熱鬧,業主們圍成一大圈,在物業門口排隊領取一把把綠色的植物。

這些綠植便是艾草菖蒲,物業公司的胡經理介紹,因為懸挂艾草菖蒲是人端午節的習俗,所以小區物業統一採購了一批,發放給業主;如果業主不在家裡,他們也會把它送到業主家門口,並綁在業主的大門上。

「主要是營造一種過節的氣氛。」胡經理說道。

艾草菖蒲攤位一天可以賣出2000把

臨近端午,在家門口懸挂艾草菖蒲的市民究竟有多少,市場上的銷售情況又如何?也隨機走訪了一番。

上海八號橋國際批發市場里,一個主打艾草的攤位前人頭攢動。攤主夏阿婆透露:「最近三天艾草都特別暢銷,昨天一天就賣出了快2000把。估計明早來買的人更多。」

她一邊熟練地挑著艾草一邊說道:「這個是一定要掛的,可以驅除蚊蟲、避邪、驅瘟。」

上海人過端午,一般會將艾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在門楣上。在豪都國際花園裡,隨意走訪了幾棟別墅門前,發現多數門前都會掛一把用紅繩束著的艾草。有的還用膠帶固定,有的用繩子倒掛,樓道里隱隱透著一股清香。

一位上海阿婆說,現在這個傳統習俗在流失,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有這個習慣了。「我女兒就住在附近,但是他們年輕人士不會主動去買艾草的,都是我買了給她插好。」

民俗專家:端午門前懸艾草菖蒲已傳承千年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過端午節的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洒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艾草菖蒲,究竟是怎麼由來的,又是如何出現在端午節的習俗之中?

民俗專家、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主任胡遠兵,追溯歷史並說,掛艾草菖蒲的習俗已經傳承了上千年歷史。

「艾草有保健的功效,而菖蒲則像一把寶劍,古時相傳有辟邪的作用。」胡遠兵稱,端午所在的農曆五月,被成為「毒五月」,所以民間會通過懸挂艾草菖蒲、喝雄黃酒等形式,驅除毒蟲,驅走毒氣。

據了解,早在晉代人們已經開始把艾蒿(即艾草)掛在門上。到了南北朝時代,掛艾蒿發展為掛艾人。

宗懍《荊楚歲時記》說:「五月五日,四民共踏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懸門戶上,以祛毒氣」。把從野外采來的艾蒿捆成一個人的模樣掛在門上。這就是後來長期流行的掛「艾人」的習俗。把艾蒿捆成艾人,為的是提高艾蒿辟邪的功能。

艾草菖蒲甚至可用來搶救昏迷病人

在民間,懸挂艾草菖蒲經常被用來驅蚊,除了驅蚊,它究竟還有什麼功效?

上海市青浦中醫院中藥房主任黃尚歡也曾表達過,艾草菖蒲有一股獨特的芳香味,有清腦、安神的作用。

「在臨床上,還有把艾草菖蒲用於搶救昏迷的病人,有時候也能起到一定的功效。」

黃尚歡稱,艾草是一種熱性植物,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菖蒲是天南星科植物,性溫,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之功效。

「可以把菖蒲葉煮水,冷卻后可把這些水擦拭在身上,有殺菌的功效。」

黃尚歡還說,在民間,艾草菖蒲最多被用於驅蚊,是因為其散發的一股氣味,是蚊子很不喜歡的。「農村裡都有把艾草晒乾然後點燃,燃起的煙可以驅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