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馮友蘭:關於陽明心學

新儒家:心學

文/馮友蘭

王守仁的"宇宙"的概念

王守仁(1472-1528年),今浙江省人,通常稱他為陽明先生。他不只是傑出的哲學家,而且是有名的實際政治家。他早年熱誠地信奉程朱;為了實行朱熹的教導,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子的理。他專心致志地「格」竹子這個「物」,格了七天七夜,什麼也沒有發現,人也累病了。他在極大的失望中不得不終於放棄這種嘗試。後來,他被朝廷謫貶到西南山區的原始的生活環境里,有一夜他突然大悟。頓悟的結果,使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會,根據這種領會他重新解釋了這部書。就這樣,他把心學的學說完成了,系統化了。

王守仁的語錄,由他一位弟子筆記並選編為《傳習錄》,其中有一段說:「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云:』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傳習錄》下,《王文成公全書》卷三)

又有一段說:「先生曰:『爾看這個天地中間,什麼是天地的心?』對曰:『嘗聞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麼叫做心?』對曰:『只是一個靈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人只為形體自間隔了。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如此便是一氣流通的,如何與他間隔得?」(同上)

由這幾段話,我們可以知道,王守仁的宇宙的概念,是什麼意思。在他的這個概念中,宇宙是一個精神的整體,其中只有一個世界,就是我們自己經驗到的這個具體的實際的世界。這樣,當然就沒有,朱熹如此著重強調的,抽象的理世界的地位。

王守仁也主張心即理:他說:「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傳習錄》上,《全書》卷一)又說:「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親之心,即有孝之理;無孝親之心,即無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無忠君之心,即無忠之理矣。理豈外於吾心耶?」(《答顧東橋書》,《傳習錄》中,《全書》卷二)從這些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朱熹與王陽明的不同,以及兩人所代表的學派的不同。根據朱熹的系統,那就只能說,因有孝之理,故有孝親之心;因有忠之理,故有忠君之心。可是不能反過來說。但是王守仁所說的,恰恰是反過來說。根據朱熹的系統,一切理都是永恆地在那裡,無論有沒有心,理照樣在那裡。根據王守仁的系統,則如果沒有心,也就沒有理。如此,則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

明德

王守仁用這樣的宇宙的概念,給予《大學》以形上學的根據。我們知道,《大學》有所謂「三綱領」,「八條目」。三綱領是:「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於至善」。王守仁將大學定義為大人之學。

關於「明明德」,他寫道:「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豈惟大人,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顧自小之耳。是故見孺子之人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是其仁與孺子而為一體也。孺子猶同類者也,見鳥獸之哀鳴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與鳥獸而為一體也。……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是故苟無私慾之蔽,則雖小人之心,而其一體之仁,猶大人也。一有私慾之蔽,則雖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猶小人矣。故夫為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慾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復其天地萬物一體之本然而已耳;非能於本體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大學問》,《全書》卷二十六)

關於「親民」,他寫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於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後吾之仁實與吾之父、人之父、與天下人之父而為一體矣,實與之為一體而後孝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以至於山川神鬼鳥獸草木也,莫不實有以親之,以達吾一體之仁。然後吾之明德始無不明,而真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矣。」(同上)

關於「止於至善」,他寫道:「至善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現,是乃明德之本體,而即所謂良知者也。至善之發見,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輕重厚薄,隨感隨應,變動不居,而亦莫不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則之極,而不容少有擬議增損於其間也。少有擬議增損於其間,則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謂矣。」(同上)

良知

如此,三綱領就歸結為一綱領:明明德。明德,不過是吾心之本性。一切人,無論善惡,在根本上都有此心,此心相同,私慾並不能完全蒙蔽此心,在我們對事物作出直接的本能的反應時,此心就總是自己把自己顯示出來。「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就是說明這一點的好例。我們對事物的最初反應,使我們自然而自發地知道是為是,非為非。這種知,是我們本性的表現,王守仁稱之為「良知」。我們需要做的一切,不過是遵從這種知的指示,毫不猶豫地前進。因為如果我們要尋找借口,不去立即遵行這些指示,那就是對於良知有所增損,因而也就喪失至善了。這種尋找借口的行為,就是由私意而生的小智。我們看到,周敦頤、程顥都提出過同樣的學說,但是王守仁在這裡所說的,則給予這個學說以更有形上學意義的基礎。

據說,楊簡(1226年卒)初見陸九淵,問:「如何是本心?」不妨順便提一下:「本心」本來是禪宗術語,但是也成為新儒家陸王學派使用的術語了。陸九淵引《孟子》的「四端」為答。楊簡說他兒時己讀此段,但是還是不知道如何是本心。楊此時任富陽主簿,談話中間還要辦公,斷了一場賣扇子的官司。事辦完了,又面向陸九淵,再問這個問題。陸說:「適聞斷扇訟,是者知其為是,非者知其為非,此即本心。」楊說:「止如斯耶?」陸大聲說:「更何有也!」楊頓悟,乃拜陸為師(見《慈湖遺書》卷十八)。

另有一個故事說,有個王守仁的門人,夜間在房內捉得一賊。他對賊講一番良知的道理,賊大笑,問他:「請告訴我,我的良知在哪裡?」當時是熱天,他叫賊脫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說:「還太熱了,為什麼不把褲子也脫掉?」賊猶豫了,說:「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賊大喝:「這就是你的良知!」

這個故事沒有說,通過談話,這個賊是否發生了頓悟。但是它和前一個故事,都用的是禪宗教人覺悟的標準的方法。兩個故事說明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他的本心的表現,通過良知他直接知道是為是,非為非。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是聖人。為什麼王守仁的門徒慣於說「滿街都是聖人」,就是這個原故。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人有作聖人的潛能。他可能成為實際的聖人,只要他遵從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換句話說,他需要做的,是將他的良知付諸實踐,或者用王守仁的術語說,就是「致良知」。因此。「致良知」就成了王學的中心觀念,王守仁在晚年就只講這三個字。

正事(格物)

《大學》還講了「八條目」,是自我的精神修養的八個步驟。頭兩步是「致知」、「格物」。照王守仁的說法,「致知」就是「致良知」。自我的修養,不過是遵從自己的良知而行罷了。

對於「格物」的解釋,王守仁與程頤、朱熹都不相同。王守仁說:「格者,正也」,「物者,事也。」(《大學問》,《全書》卷二十六)他以為,致良知不能用佛家沉思默慮的方法。致良知,必須通過處理普通事務的日常經驗。他說:「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傳習錄》上,《全書》卷一)物有是有非,是非一經確定,良知便直接知之。我們的良知知某物為是,我們就必須真誠地去做它;良知知某物為非,我們就必須真誠地不做它。如此正事,就同時致良知。除了正事,別無「致良知」之法。《大學》為什麼說「致知在格物」,理由就在此。

「八條目」的下兩步是「誠意」、「正心」。按王守仁的說法,誠意就是正事、致良知,皆以至誠行之。如果我們尋找借口,不遵從良知的指示,我們的意就不誠。這種不誠,與程穎、王守仁所說的「自私用智」是一回事。意誠則心正;正心也無非是誠意。

其餘四步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照王守仁的說法,修身同樣是致良知。因為不致良知,怎麼能修身呢?在修身之中。除了致良知,還有什麼可做呢?致良知,就必須親民;在親民之中,除了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有什麼可做呢?如此,八條目可以最終歸結為一條目,就是致良知。

什麼是良知?它不過是我們的心的內在光明,宇宙的本有的統一,也就是《大學》所說的「明德」。所以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這樣,全部的《大學》就歸結為一句話:致良知。

再引用王守仁的一段話:「人心是天淵,無所不賅。原是一個天,只為私慾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復,便是天淵了。……一節之知,即全體之知;全體之知,即一節之知。總是一個本體。」(《傳習錄》下,《全書》卷三)

用敬

由此可見,王守仁的系統,是遵循周敦頤、程顥、陸九淵等人的系統的路線,但是表述得更有系統,更為精密。他將《大學》的綱目安排進他的系統中,安排得如此之好,既足以自信,又足以服人。

這個系統及其精神修養方法都是簡易的,直接的,這些性質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我們最需要的是首先了解,每人各有本心,本心與宇宙合為一體。這個了解,陸九淵稱之為「先立乎其大者」,這句話是借用孟子的。陸九淵說:「近有議吾者雲;』除了」先立乎其大者「一句,全無伎倆。『吾聞之曰:』誠然。」(《象山全集》卷三十四)

照新儒家的說法,修養須用敬;但是敬什麼呢?照陸王學派所說,必須「先立乎其大者」,然後以敬存之。陸王學派批評程朱學派沒有「先立乎其大者」,支離破碎地從格物出發。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用敬,也不會在精神修養上有任何效果。陸王學派把這種做法比做燒火做飯,鍋內無米。

可是,對於這一點,程朱學派可能這樣回答:若不從格物做起,怎麼能夠先有所立呢,立什麼呢?如果排除了格物,那麼「先立乎其大者」只有一法,就是只靠頓悟。程朱學派認為,此法是禪,不是儒。

我們看到,程穎也說「學者須先識仁」,仁與萬物同體,識得此理,然後以誠敬存之。用不著另做別的事。只需要自己信得過自己,一往直前。陸九淵的口吻也很相似,他說:「激厲奮迅,決破羅網,焚燒荊棘,盪夷污澤。」(《象山全集》卷三十四)這樣做的時候,即使是孔子的權威,也無須尊敬。陸九淵說:「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同上)我們清楚地看出,在這方面,陸王學派是禪宗的繼續。

對佛家的批評

可是,陸王學派和程朱學派都激烈地批評佛學。同是批評,兩派仍有不同。朱熹說:「釋氏說空,不是便不是。但空裡面須有道理始得。若只說道我是個空,而不知有個實的道理,卻做甚用。譬如一淵清水,清冷徹底,看來一如無水相似,他便道此淵只是空的。不曾將手去探是冷溫,不知道有水在裡面。釋氏之見正如此。」(《語類》卷百二十六)又說:「儒者以理為不生不滅,釋氏以神、識為不生不滅。」(同上)在朱熹看來,佛家說具體世界是空的,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具體世界的事物的確是變化的,暫時的。但是還有理,理是永恆的,不變的。在這個意義上,宇宙並不空。佛家不知道,理是真實的,因為理是抽象的;正像有些人看不見淵中的水,因為水是無色的。

王守仁也批評佛家,但是是從完全不同的觀點來批評。他說:「仙家說到虛,聖人豈能虛上加得一毫實?佛家說到無,聖人豈能無上加得一毫有?但仙家說虛,從養生上來;佛家說無,從出離生死苦海上來。卻於本體上加卻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虛無的本色了,便於本體有障礙。聖人只是還他良知的本色,更不著些子意思在。……天地萬物,俱在我良知的發用流行中,何嘗又有一物超於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礙?」(《傳習錄》下,《全書》卷三)

他又說:「佛氏不著相,其實著了相。吾儒著相,其實不著相。……[佛]都是為了君臣父子夫婦著了相,便須逃避。如吾儒有個父子,還他以仁;有個君臣,還他以義;有個夫婦,還他以別。何曾著父子君臣夫婦的相?」(同上)

我們若順著這種論證推下去,我們可以說,新儒家比道家、佛家更為一貫地堅持道家、佛家的基本觀念。他們比道家還要道家,比佛家還要佛家。

本文摘自馮友蘭《哲學簡史》轉載請註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