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導讀:冉偉
原文來源:CartwrightKing
【導讀】人類發展到今天,網路已經成為我們的另一個生活、社交與工作空間,購物、點餐、娛樂、交友、打車……,在手機上輕輕一劃,或者對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Alexa一聲召喚,一切即唾手可得。然而,就在我們所熟知的互聯網帶來的無盡便利之下,還有眾多非法活動在見不得光的另一個網路空間恣意生長。在那裡,犯罪活動同樣「享受」著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安全庇護。
這就是暗網,匿名、去中心化、搜索引擎無法搜索、監管機構難以觸及、數據龐大到令人吃驚、明碼標價的各種犯罪「服務」、你一輩子都可能不想看到的各種陰暗面……都已成為暗網的特徵。
暗網一刻不停地「吞食」各種新的網路技術,而P2P網路、數字貨幣、加密技術等都為暗網長成一頭巨獸提供了營養。落在好人手裡,造福人類;落在壞人手裡,傷害人類,這可能是所有新技術面臨的一個共同命運。
雖然暗網並非一無是處,但暗網帶來的各種安全威脅從未脫離監管機構的視野,對暗網犯罪活動的打擊也將是長期的戰鬥。面對暗網,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做一個陽光的人,遠離它,同時提升網路安全意識和防範措施。
簡單來說,暗網就是互聯網中被隱藏起來的那一面。要到達暗網,你需要特定的入口和軟體(其中,「Tor」的使用最為普遍)。暗網還是更大的「深網」的一部分,而深網不能被Google等搜索引擎搜索到。
一、互聯網的構成
要了解暗網,首先需要了解互聯網的整體結構。總體來看,互聯網由表層網和深網構成,暗網則是深網中最隱秘的那一部分。
1.表層網(Surface Web)
表層網(Surface Web)為我們大多數人所熟知,構成了整個互聯網總體規模的10%,也可以說是整個互聯網的冰山一角。表層網的所有站點都能被搜索引擎索引,並易於訪問。
表層網包含了約9.8億個網站,數據規模約為19TB。與此同時,這些網站可以說是未經過濾,未經整理的。
2.深網(Deep Web)
深網指那些在互聯網上不能被標準搜索引擎索引到的內容,就像互聯網冰山水下被隱藏的部分。深網主要由無害的、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內容構成,例如學術信息、醫療記錄、法律文本和政府資源。到達深網,需要獲得特定的許可權。
深網的數據規模約為7500TB,而其包含的站點不計其數。這些內容被很好地組織和過濾。
3.暗網(Dark Web)
暗網是「深網」中最深層的,100%匿名的網路。人們相信暗網中的大部分內容都具有犯罪性質。
二、暗網中有什麼?
由英國朴茨茅斯大學的研究員 Gareth Owen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暗網主要由色情內容、黑市、黑客組織、殭屍網路等構成。
與此同時,暗網中提供的服務按比例大小依次包含:毒品、欺詐/偽造、黑市、比特幣、告密、黑客攻擊、色情、侮辱……等等。
三、誰在暗網?
暗網的內容不可索引,鮮為人知。我們知道的僅僅是隨著其隱藏的深度不同,各色人等從事著各種邪惡的勾當。
1.黑市
各種違法產品在這裡被出售,包括毒品和武器。
2.殭屍網路
通過創造大規模流量對伺服器進行暫時、無限期的攻擊,或者造成伺服器宕機。
3.恐怖分子
美國政府已經從暗網成功截獲來自基地組織(AI Qaeda)的信息。
4.欺詐者
在暗網中,我們很難區分哪些是真的,哪些是騙局。
5.黑客
暗網的匿名特徵為黑客提供了絕佳的藏身之地。
6.偽造者
在暗網中,大量的站點與論壇涉及欺詐與偽造。
7.「釣魚」者
克隆網站與欺詐網站在暗網層出不窮。
8.職業殺手
無論是雇傭職業殺手還是軍火交易,在這裡都被明碼標價。
9.色情狂
暗網中充滿了非法的、存在種族爭議的色情內容。
四、威脅無處不在
在暗網中的上述任何一項可以買到和租賃到的「服務」,對於你的業務來說,都是一種真實的威脅。你的信息可能會以匿名的方式被非常快速地盜取、複製或出售。
那麼,你的信息到底能賣多少錢?這裡是一份價格單:
1.社會安全碼:1美元
2.建立一個擁有15個好友的Facebook假賬號:1美元
3.DDoS服務:7美元/小時
4.醫療記錄:50美元+
5.發送約50萬封垃圾郵件:50美元
6.信用卡詳細信息:60美元(也可能僅需要25美分)
當然,如果花更多錢,暗網同樣還可以提供以下服務:
1.移動端惡意軟體:150美元
2.開戶行詳細信息:1000美元+
3.商業惡意軟體:2500美元+
4.製造安全漏洞:15萬美元,甚至可能高達100萬美元
五、暗網並非一無是處
在暗網中,並非全部都是犯罪活動,某些人就利用匿名的好處,來進行檢舉揭發,或者其他積極的行動。也有人建議政府部門通過密碼破解難題來招聘新員工,就像代號為「Cicada 3301」(蟬3301,簡稱3301)的神秘網路解密組織一樣。
六、暗網到底如何產生?
暗網首次在上世紀70年代被提出,用於定義那些處於安全考慮,而獨立於阿帕網(APPANET,後來演化為互聯網)的網路。但是,到了21世紀,事情發生了變化:
2000年:自由網路(The Freenet,一個匿名化的P2P網路)開始提供靜態內容
2002年: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贊助開發Tor網路(the onion router,洋蔥路由)
2003年:自由網路(The Freenet)開發匿名網路項目I2P P2 P網路
2004年:經由一般許可,Tor網路發布
2006年:Tor網路成為一家非盈利組織
2009年:數字貨幣比特幣被開發出來,使得匿名、加密的交易成為可能
2013年:Tor用戶量達到400萬
總體來看,暗網的發展與自由網路(Freenet)、Tor網路、數字加密貨幣的發展密不可分,因為這些技術和平台為暗網中的匿名互動、分享、交易提供了保障。
與此同時,在暗網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政府部門、非盈利組織的身影。不管他們的初衷如何,暗網已然成為一個讓監管者頭疼,讓善良者卻步的所在。
七、Tor如何工作
通過全球性的,免費的志願者網路,Tor引導互聯網流量,並掩藏用戶地址和使用記錄通,讓監管機構和其他人難以追蹤和分析。
在暗網中瀏覽內容可能不是一個好主意。但如果你要這麼做,你就得有一個Tor網路的瀏覽器或者一個代理伺服器。
八、讓人驚異的數據
以下是關於暗網的一些讓人驚異的數據:
1.不管是谷歌,還是微軟必應,高達96%的互聯網內容都是搜索引擎無法觸及的。
2.難以置信的是:Tor網路募集的資金中,80%來自美國政府。
3.據估計,在暗網上有50000個極端恐怖主義組織。
4.愛德華·斯諾登曾利用暗網泄露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大規模監聽項目的文件。
5.據信,絲綢之路黑市處理了超過12億美元交易。
6.深網(以及暗網)的增長率超過表層網路的增長率。
7.60個最大的深網站點包含了750TB的數據。這比整個表層網路的數據量還要大40倍!
九、面對暗網,我們在做什麼?
1.GCHQ
2013年,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GCHQ)宣布:針對網路犯罪,組建聯合作戰單元。
2.NSA
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與GCHQ為Tor匿名提供相關信息。
3.研究/建議
2015年,IBM的一個安全研究小組「X-Force」發布季度報告,基於來自Tor節點攻擊以及殭屍網路攻擊的「穩定上升」,建議企業從安全層面考慮,阻止Tor的訪問。
4.Vigilantism
一個網路安全博客作者曾嘗試揭露藏在暗網中的信用卡欺詐者。他後來被犯罪集團發現,並給他家寄了一克海洛因,也因此招來了一支特警隊。
5.歐洲刑警組織
2014年,在經過17個國家警察部門約6個月的聯合行動之後,絲綢之路2.0網路黑市在一夜之間被關閉。對於如何執行這次任務,歐洲刑警組織三緘其口。
6.DARPA
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局(DARPA)開始了一項艱苦的任務:監控深網,這對於確認深網的結構向前邁近了一步。
十、10條防範措施
面對包括暗網攻擊在內的,越來越多的網路安全威脅,你需要確保自己做好準備,保護好自己的安全,並為其負起責任。以下是保持安全,做好防範的10個方式:
1.遠離暗網。
2.保持所有的軟體更新,而不僅是反病毒軟體。
3.使用複雜的密碼。
4.對公共WiFi保持警惕,它可能沒你想象的那麼安全。
5.檢查你的社交媒體賬戶安全設置。
6.檢查你的瀏覽器安全設置。
7.不要從陌生的電子郵件中下載附件。
8.除非你知道對方是誰,否則絕不要打開電子郵件中的任何鏈接。
9.確保你自己安裝了防火牆軟體。
10.為網上交易的信用卡設置交易額度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