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藝術觀念 |訪談錄 ||「傳統」與「當代」自辯(一) ——答《L.Y藝術》記者問

評畫:最大的微信藝術平台

一個真誠的藝術家在任何時候的作品,都無法擺脫雙重因素的影響:一是在空間上他生存的土壤對他的培育;一是在時間上他所處時代對他的改變。

我努力希望在傳統與當代之間,東方與西方之間,民間與文人之間,髙雅與世俗之間,甚至油畫與水墨材質技法之間,尋找切入點、契合點、同構點。我希望它們能在我構建的新的結構系統中發揮它們各自元素的最大價值。

東尋西找以求新,追源溯流以求變。不複製,不跟風,我更重視的是探索作品存在的唯一性。

王以時《三海經》重繪本 2016-17

記者:當我們想到一位藝術家時,腦海中將其很自然地劃分到「當代」或「傳統」的行列,這很大一部分是受到當今傳媒和藝術批評家的影響,給他們貼上所謂的標籤。藝術家本人是否認同這種劃分方式?在他們心中什麼是當代?何為傳統?我們將通過這次選題,給藝術家提供一個自辯的舞台。

以時:把「傳統」與「當代」攪得這樣對已立和混亂,這是我回國后才感到的,在法國時,我從來沒有感到它們是個問題。九十年代我在海外舉辦過二十餘次個展,沒有人問,也沒有人評論說這是「當代藝術」?或「傳統藝術」?他們只評論藝術作品本身所傳達的信息,以及它在當今的價值。我也參加過十多次國際性群展,其中以「法國當代藝術」(L』artcontemporain francais)命名每年分赴華盛頓、洛杉磯、芝加哥、慕尼黑、墨西哥等地區的多次畫展,還有香港以「中囯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CHINESEFINE Art命名的多次拍賣會,沒有人因為作品中有太多的傳統精神或趣味而質疑你的作品是否「當代」?也沒有人因為我的作品呈現出很當代的特點而質疑我是「反傳統」的藝術家。

法囯藝術精品推薦委員會主辦

[法國當代藝術(L』art contemporain francais)慕尼黑展]、[法國當代藝術(L』art contemporain francais)華盛頓展]1991

英囯亨利香港[中囯當代藝術拍賣會]Contemporary CHINESEFINE Art 1992

英囯亨利香港[中囯當代藝術拍賣會]Contemporary CHINESEFINE Art 1996

異鄉懷古系列 -仙源尋隱圖 水墨布本 65×65cm 1991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收藏

異鄉懷古系列 -空林瀟寺圖 水墨布本 65×65cm 1991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收藏

異鄉懷古系列 -秋江明月圖 水墨布本 65×65cm 1991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收藏

異鄉懷古系列 -灞亭煙波圖 水墨布本 65×65cm 1991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收藏

法國著名美術史家柯孟德博士曾著文說:「王以時是一個創作領域極寬廣的、有很深厚中西藝術功力的畫家,他的作品具有很濃烈的東方意味和西方現代審美色彩,然而,因其獨立的藝術風格使他既與傳統拉開了距離,又完全不同於西方古典藝術和現代藝術」「因此,我們無法用傳統概念或習慣意義來對王以時歸類和定性。重要的是,王以時創造的符號圖式所表達的他在特定生存環境中的心緒情感。」

因為沒有人,包括策展人、評論家和媒體把我定性為「傳統藝術家」或「當代藝術家」,所以,我自己在很多訪談和文章中也就從來沒有想過要「自辯」。

回國不久,我很快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已成為了畫家出場必須面對的問題,因為它己成為了中囯藝術家的名片,所以我不得不思考什麼是「當代」?什麼是「傳統」?這也許就是你們說的是因為國內媒體和批評家習慣將所有的藝術家劃分為兩類的原因吧。

灕江泛舟圖 布面油彩 90×90cm 2011

空山清潤圖 布面油彩 90×90cm 2011

記者:您曾長期旅居海外,根據您自身的藝術經歷,您是如何給傳統風格藝術和當代風格藝術下定義的?

以時:一個真誠的藝術家在任何時候的作品,都無法擺脫雙重因素的影響:一是在空間上他生存的土壤對他的培育;一是在時間上他所處時代對他的改變。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的總和,所以文化是在土壤中生長形成的,西語中的「文化」一詞就含有在土壤中培育的意思,字中藝術的「藝」字,古籀的形狀就是一個人跪在土地上精心培育禾苗。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這就是傳統。用一句時下的話說,一種傳統就是一種文化基因,它決定著一個人的文化身份。基因具有承傳性,隨著時間的變化,新的生存方式會賦予它新的生存元素,但不論它吸收了多少新的元素,原有承傳的基因也是新的因素所不能取代的。人不管吃了多少洋麵包,喝了多少洋墨水,他還是人。所以,我一直認為「反傳統」是一個偽命題。趙無極先生自己說,他出國的目的就是為了反對傳統的束縛到西方去重塑一個「自我」,我八十年代末到法國,還聽到他氣憤地反駁有人說他的作品繼承了宋人山水的傳統。不管趙先生如何申述他是反傳統列的,但不幸的是,直到他去世,人們還是對他做出這樣的評價:趙無極的作品充滿了東方的韻味。我也一直認為,趙先生的成就也正是因為他的作品是他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並非他的理性所強加。所以,不管他如何否定自己曾受過傳統的哺育,但卻正是他作品中的「東方的韻味」與西方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的冷、熱抽象藝術劃清了界限,才從而確立了自己在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這種從譖意識中流露出的真情,就是源於傳統藝術文化的基因,他自己想反也沒有能反掉,加入了法國國籍也沒能改變,這種文化基因仍然決定著他的風格。這就是我對「傳統」的理解和態度。請注意,我說的前提是,只要是一個「真誠的藝術家」,比如趙無極,傳統在他的作品中就會自然承傳,支配著他的藝術走向,決定著他的文化身份。如果是一個以洋人的「自我」為自己的「自我」的畫家,其作品中的「自我」必然是虛假的,他的作品當然無傳統可言。

巴蜀鄉情系列 彩墨紙本 2001

巴蜀鄉情系列 彩墨紙本 2001

關於「當代」,我曾經在參與策劃首屆當代意象油畫展的學術提綱中這樣表述:「當代」一詞的原意只是一個時間概念,是一個現在進行時,在特定時期人們的生存方式將會折射於藝術以特定時期的審美傾向和價值追求,但它並沒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它不是一個風格概念,流派概念和形態概念。但很長一個時期,在把「當代」一詞當成了一個以美國價值取向為代表的,以概念藝術、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波普藝術等為特徵的「反藝術的藝術」模式,人們就是以這樣的標準來判別你的風格,如果你的作品與美國這些反藝術的藝術一致,甚致就是它的考貝,你就嚴然成了「當代藝術家」,反之,你就不屬於「當代藝術」了。

去年,我在深圳關山月美朮館和重慶美術館作的關於「全球化」的講座中對「當代」這個概念,又有了新的補充。我在講座中說:什麼是「當代性」?當代性在當下的本質就是「全球化」。 在今天的世界,區域的社會形式和事件與遠矩離的社會形式和事件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區域和事物的外緣在相互延展和交差,不同社會語境的聯繫方式變成了布滿整個世界的數據網路,這種延展的過程就是「全球化」,就是「當代性」的根本特徵。按照我的這個講話,當代性就不僅是一個時間概念,從其內涵來說也是一個空間概念。全球化已成為人類當代的生存方式,這種生存方式使人們的生存狀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藝術生存方式是人類全部生存方式的重要部分,所以,藝術作品是否具有當代性,其重要標誌就是能否反映出在全球化的生存方式中,人們心靈情感的印跡和審美傾向,當然也包括觀念價值的折射。

空山煙雨圖 布面油彩 65x65cm 2015

山溪獨釣圖 布面油彩 50x50cm 2015

人們在當代,心靈情感和審美傾向具體發生了什麼變化?我還可以說得很具體,比如,人與自然的親和意識,多元共生意識,跨文化意識,寬容意識,對話意識,回歸意識,創新意識,個性彰顯意識,以及速度意識,節奏意識,對感官刺激的追求等等都會鮮明地反映在當代藝術之中。當然也還有負面的當代意識,如極端自我意識,慾望無盡意識,泛娛樂意識,物質至上意識,急功近利意識,破壞和摧毀意識,求奇求怪意識等等,今天不詳談。

我想,這已經表明了我對「傳統」與「當代」這兩個概念的認識。

如果一個藝術家的作品根本與當代人們的生存方式無關,哪怕他是模仿了人家最當代的藝術樣式,也不能說他是「當代」的,只能是「偽當代」的。同樣,對傳統亦然,如果他的作品只停留在傳統的某一樣式上,或某一古人作品的框架中,而沒有體現出傳統基因的活力,他的作品我亦不能認為他是傳統的,只能說是「陳舊的」,「保守的」,「僵化的」傳統。「傳」是承傳,是一個運動著的有生命力的基因,特別是傳統,幾千年來它在不斷揚棄、不斷吸納中創造發展,雖然它曾往是很緩慢的,但卻是生生不息的,充滿著無限的活力。

那還有沒有純粹的「當代藝術家」或純粹的「傳統藝術家」呢?前些年在國外舉辦過一些「當代藝術展」,中外評論家都眾口一詞地說:只見「當代」,不見「」。說明還是有「純粹的當代藝術家」,只不過人們會懷疑他的「當代」是否是真實的?或者是否是「裝腔作勢」的,因為它沒有生存的根基;我們也有一些藝術家,一直在複製著明清文人畫,筆筆有出處,張張有依據,絕不越雷池一步,人們當然可以說他是一個「純粹的傳統藝術家」,但我覺得在傳統前面加一個「老」字或一個「舊」字,可能更準確一些。

民歌系列之1 布面油彩 32×32cm 2006

民歌系列之2 布面油彩 32×32cm 2006

記者:王老師,從您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出不僅吸收了文人畫還吸收了大量民間藝術的精華,諸如木板年畫,剪紙,皮影,刺繡等,但在創作時卻使用著西方的工具材料而非式承傳的筆墨技法。在您自己看來,您是一位傳統風格的畫家?還是當代風格的畫家?

以時:八十年代國門大開,西方現代思想和現代藝術大量湧入使我們感到十分震撼。我們過去只知道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之後,有牛頓物理學,達爾文進化論和黑格爾哲學,不知道還有相對論,量子論,生命科學,存在主義,現象學和結構主義,以及格式塔心理美學和符號學。它使我們原有的人與宇宙,主體與客體,物質與精神,存在與意識,現象與本質那一點常識變得十分單薄和可笑。在藝術方面,我們除了徐悲鴻和前蘇聯引進的「模仿論」和「反映論」的寫實主義繪畫外,不知道還有自塞尚之後,雖魚龍混雜但琳琅滿目的,十分豐富的藝術形態。八十年代中期,我在觀察並努力理解這些思想和藝術時,忽然發現,西方的現代思想和西方的現代藝術與我們古老的哲學和藝術有著十分相似之處。且不說,相對論,量子論,結構主義這些引領著「後現代思想」的觀念與方法完全從科學的視角論證了的宏觀宇宙意識,模糊思維意識,天人合一意識,物我交融意識,無中生有意識,變與不變意識等文化傳統的核心理論。單就藝術而言,我當時已很鮮明地發現西方現代藝術從塞尚到馬蒂斯時代,他們對他們傳統的超越,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都是與傳統美學相通的,是具有同構性的。如:藝術家主體意識的覺醒;藝術本體意識的強化;對牛頓三維時空的突破等。從此,我就比較自覺地在傳統藝術包括秦漢藝術,文人藝術和各種民間藝術中融合西方現代藝術的觀念和技法。我努力希望在傳統與當代之間,東方與西方之間,民間與文人之間,雅俗之間,甚至油畫與水墨材質技法之間,尋找切入點、契合點、同構點。我希望它們能在我構建的新的結構系統中發揮它們各自元素的最大價值。所以人們就很難在我的藝術中,把傳統與西方的現當代藝術的界限劃清楚。

當然,我的作品中,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東方與西方之間,民間與文人之間我肯定是有所側重的。我既堅守自己的文化身份,也努力強化跨文化意識,我相信傳統在不斷地揚棄、吸納和兼容中不僅能走向當代,而且會隨著交流的頻繁而更能更顯示出自己的力量並獲得永生。

收穫時節 布面水墨油彩 90×90cm 1992- 1999 法國當代藝術芝加哥展、捷克駐華使館王以時藝術展

記者:可否能概括地談出你對自已的定位?

以時:看來,我還是沒有能明確地按照一些評論家們設置的二元對立的觀念,把自己劃定為是「傳統藝術家」或是「當代藝術家」。

我是否可以說:站在當代藝術家群中,我就是「當代」; 處在傳統藝術家群中,也絕對可以貼上「藝術家」的標籤。

因為至少在人與自然的親和意識,多元共生意識,跨文化意識,對話意識,回歸意識,創新意識,個性彰顯意識,對感官愉悅的追求意識等當代主流特徵在作品中的自然表現上,我肯定屬於最當代的。我很欣賞歌星蕾迪.嘎嘎Lady Gaga對評論家不作任何解釋地說:「不要給我談前衛!我就是前衛!」 我至少還解釋了一下我的當代性在哪裡。

我同樣自信地認為,即使比之那些以掌握了「國粹」自居的畫家,無論是在把握傳統藝術的關照方式、語言表現方式、以及傳達藝術精神方面,我都既是本能地,又是自覺地立足於中囯傳統,並從傳統出發的藝術家。

李白醉吟圖 布面油彩 32×120cm 2003-2015 杜甫苦吟圖 布面油彩 32×120cm 2003-2015

香淀繁枝圖 布面油彩 90×90cm 2016-17

紅玫百合圖 布面油彩50×50cm 2016-17

王以時簡歴

WANG YISHI

旅法藝術家、學者。1939年生,重慶大足人,1960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專業,任職重慶市藝術館美術部主仼。1984年參予主持創辦重慶美專,1989年定居法國巴黎。美術家協會會員,法國藝術家委員會會員 ,四川大學客座教授,四川師大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學術委員、美術學部副主任獲國務院特殊貢獻獎勵和法國大巴黎梯耶市榮譽公民獎章。

◆ 八十年代在比較藝術研究中首次提出藝術「同構性」概念,出國以前專註於畫的現代轉型探索,出國以後即致力於構建當代油畫民族形態的觀念體系和語言體系。

◆ 曾多參加全國美展,定居法國后在法國、美國、德國、香港、台灣等地舉辦過四十余次展。出版有專著《當代油畫研究》《藝術在全球化語境中的本土性、本體性和當代性》和《王以時作品集》《喜形於色.王以時藝術》《圖畫雪夜上梁山》、法文版《三國長卷繪本》等畫集。作品及評傳編入《繪畫史》《今日美術》《現代美術全集》《美術選集》等。論文收入《世界學術文庫》,並發表於《美術》《美術觀察》《江蘇畫刊》等期刊。多次接受法國國際台和中央電視台、香港亞洲電視台的專訪。

◆ 數十件作品為美術館、美國華聖頓沙可樂美術館、法國巴黎亞洲民間傳統藝術博物館、夏瑪利耶現代美術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及意大義、英國、荷蘭、瑞士、等國十多家美術館、畫廊收藏。參加蘇富比等拍賣會,數百件作品為中外收藏家收藏。

閱讀原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